登陆注册
7187500000009

第9章 意大利文学和德国文学

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称之为文艺复兴时期,这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全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时期,民间文学在中世纪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封建文学继续流行,人文主义文学是这个时期文学的主流。人文主义文学以深刻的思想、自由的结构、丰富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真实,表达了新兴阶级的理想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推动欧洲文学的发展,为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等。这个时期重要的作家包括塔索、拉伯雷、塞万提斯、斯宾塞等,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代表了这个时期欧洲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音乐链接

这个时期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十分紧密,“人文主义对音乐最重要的影响是使音乐与文学艺术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古代诗人与音乐家合二为一的形象诱使诗人和作曲家都去寻觅一种共同的表现目的。诗人们更关注其诗歌的音响,而作曲家们则着意去模仿这一音响”。当时的作曲家若斯堪等尝试以“绘词法”来表达词义。佛罗伦萨卡梅拉塔的人文主义者用富有情感力量的音乐来“再现”古希腊悲剧的尝试成为后来歌剧艺术的来源之一。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和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其文学艺术取得高度的成就,除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塔索的成就也很大。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年)是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之一。他精通拉丁文,当时,这是罗马帝国宫廷和知识界通用的书面语言,他用拉丁文撰写大量文、史、哲等诸多方面的论著,宣传古罗马文化,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彼特拉克将拉丁文当做传播思想的工具,而将自己的母语作为情感的载体,写出了优秀的抒情诗《歌集》。这是欧洲近代抒情诗发轫期的精品,包括三百多首诗歌,除了少量政治抒情诗外,主要歌咏他对女友劳拉的爱情。从1327年某天第一次见到劳拉,彼特拉克就多年不断地写诗表达对她的爱慕与思念。劳拉单纯开朗,平易亲切,美丽可爱,诗人在她身上寄托着他关于美和精神品质的理想。彼特拉克常借自然美景表达细腻的感情和微妙的心理,描写丰富多彩的爱情体验,既写出了恋爱中的幸福和欣慰,也写出了失望和痛苦。彼特拉克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十四行诗推到一个完美的境地,将之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即“彼特拉克诗体”,这些结构严谨、音韵优美的诗歌有许多被许多作曲家谱成歌曲广为传诵。这种诗体被后来的乔叟、莎士比亚等文学家发扬光大,为欧洲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品欣赏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之第104首

我找不到和平,也没有理由打仗,

我又害怕又希望,火热又浑身冰透,

我飞天,却又得躺倒在地上,

我一无所有,却又拥抱全宇宙。

我身陷囹圄,却又半开罗网,

我不受囚禁,却又加上镣铐,

不让我活,也不让我从陷阱脱逃。

我是睁眼瞎,哑口却又在发言,

我甘心沉沦,却又高呼求救,

我恨自己,爱别人却又一片真心。

我靠痛苦活命,泪珠点缀着笑脸,

生固不足惜,死也不必愁:

我弄到这个地步,

都是啊,为了夫人!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年)与彼特拉克志趣相投,同样热衷于研究古代典籍,他的小说《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著作。《十日谈》的故事在可怕的瘟疫背景下展开,10个侥幸活下来的青年男女相约逃到城外的一幢美丽的别墅,除唱歌跳舞之外,每人每天轮流讲一个故事作为消遣,住了10天,一共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内容庞杂,有的取材于中古时期行吟诗人的传说,有的取材于东方故事集(如《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但主题是明确的,即揭露和批判了天主教会的黑暗、丑恶,嘲讽了僧侣的狡诈、伪善,暴露了封建世俗贵族的堕落、腐败,体现市民阶层的观念形态和审美趣味,描绘和歌颂现世生活与爱情,谴责蒙昧主义与禁欲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十日谈》的头两个故事在全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第一个故事《歹徒升天》揭露了教会愚弄人民的骗局。一个生前无恶不作的坏人死后应当下地狱,可是教会将这个恶棍奉为圣者,在教堂悬挂他的画像,老百姓前来祈求消灾赐福。果然,“天主借他的手,显示出许多奇迹”,一场狂热的宗教活动完全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之上。第二个故事《杨诺劝教》借一个经人劝说皈依基督教的犹太商人的眼睛去考察罗马教廷,得出的结论是:罗马哪里是什么“神圣的京城”,而是藏污纳垢之所,教皇和红衣主教贪财好色,无恶不作。这个故事直接向天主教的最高统治者发出挑战,代表了整部作品的斗争精神。《十日谈》在中世纪短篇故事简单叙事的基础上丰富情节,用框形结构将100个故事串联起来,形式完美;语言上,小说兼收古典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特点,集精炼、生动、含蓄及幽默、辛辣为一体。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后的著名诗人是托夸多·塔索(1544—1595年)。他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大学时期学法律,但对古典文化和哲学十分热爱,跟人文主义者交往甚密。塔索一生创作丰富,包括约2000首抒情短诗,骑士叙事诗《里那多》,田园剧《阿明达》等,代表作为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抒情短诗中,塔索写得最好的是无固定格式的抒情短诗——牧歌。这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的情歌,短小而活泼,描写对象多是大自然、爱情、友情的美好,有许多灵感来源于他早年的情感经历。塔索笔下的大自然有的是引起回忆的背景,有的被比拟为恋人的美貌,有的引申出生命的感叹,字里行间充盈着微妙的音乐感,在当时以及后来被许多作曲家谱成歌曲而广为传唱。

作品欣赏

◎繁露、哭泣和眼泪 塔索

我看到黑沉沉的夜幕里

以及星星苍白的脸上,

尽是繁露、哭泣和眼泪,

它们究竟来自何方?

为什么那皎洁的月亮,

在青草的怀里撒下了

一抹晶莹清澈的星光?

为什么听到习习的清风,

在昏暗的空中一直吹拂到天亮,

仿佛它有难言的哀伤,

莫非这是你离别的象征,

我生命中的生命?

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以11世纪前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史料为基本素材。战争前面六年几乎无往不利,但在第七年到达圣城耶路撒冷外围,却兵疲马倦,城池久攻不下。以阿拉丁为首领的回教徒战士,英勇奋战,使十字军进攻受阻。十字军将士们在布留尼统帅下最终取得胜利,夺下圣城耶路撒冷,战争场面惊心动魄,具有英雄史诗的壮丽之美。史诗对主帅布留尼的描写比较概念化,而其手下的骑士以及回教战士的形象则刻画得比较丰满。英勇的十字军骑士坦克雷迪初次偶遇回教女战士克洛琳达便对她一见钟情,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还解救了被十字军包围而岌岌可危的克洛琳达。但是在决战中,坦克雷迪不幸误伤了克洛琳达,遭到致命伤的克洛琳达临终前向坦克雷迪坦白了自己对他的爱情,并请求皈依基督教。作品想象丰富,充满着浪漫色彩,不仅凡尘中的武士、公主粉墨登场,就连天帝、魔鬼、天使也出来露面,巫蛊、妖怪也来兴风作浪。巫女阿尔米达施展魔法,色诱一批十字军将领,将他们拘禁在一座城堡里,其中的里那多勇敢强壮,渴望荣誉,但受阿尔米达的诱惑陶醉在其营造的温柔乡中。最后,在十字军遭到危难之际,里那多受天启般重拾战士的责任感,回归十字军,英勇奋战,歼灭敌人,阿尔米达也改邪归正,投奔里那多的怀抱。

音乐链接

作曲家为《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创作过多部音乐作品,如蒙特威尔第的戏剧性牧歌《坦克雷迪与克洛琳达的战争》、罗西尼的歌剧《坦克雷迪》。虽然里那多和阿尔米达并非塔索长诗的重头戏,但这个“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旁线故事却是作曲家们喜爱的题材,亨德尔、勃拉姆斯创作过清唱剧《里那多》,吕利、格鲁克、海顿、德沃夏克创作过歌剧《阿尔米达》。

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原是为歌德的戏剧《托尔夸托·塔索》写的序曲,副题是“哀愁与胜利”,道出了交响诗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哀愁”(塔索生前的悲惨生活)和“胜利”(塔索死后得到的荣誉)的对照,歌颂创造力量的伟大和正义事业的永垂不朽。

李斯特在为交响诗《塔索》写的序言中说:“1849年,全德国热烈地庆祝歌德诞辰一百周年。当我们在魏玛,当地的纪念活动中安排好8月28日晚上演出他的戏剧《塔索》。”

“最不幸的诗人的悲惨命运曾激起了当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歌德和拜伦的诗思;歌德属于以辉煌的成就著称于世的人物之列,拜伦的优越出身和他身受的痛苦遥遥相对。我们不能否认,当我们在1849年接受为歌德的戏剧写一首序曲的任务时,也还没有能够把他在《哀歌》中这么崇高而雄辩地表现出来的强烈痛苦的回忆和等待着《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作者的胜利(虽然这胜利是姗姗来迟,却是光芒四射的正义所带来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有意在我们的作品题目中指出这一对照,并且但愿能够成功地体现这一巨大的对照——这位天才在生时遭到虐待,死后却促使迫害他的人无地自容的力量放射出万丈光芒。”

“塔索在菲拉拉恋爱和受苦;他在罗马报仇雪冤;他的光荣依然活在威尼斯的流行歌曲中。这三个阶段是和他不朽的声名不可分割的。为了用音乐来表现它们,我们首先招请这位英雄的伟大的幽灵,他出现在威尼斯的礁湖上,宛如再生于今日;于是我们看见了他的自豪而忧伤的容颜。当他在菲拉拉的节场中一闪而过时——他的杰作就在这里第一次重见天日。最后,我们跟着他到不朽的都市罗马,在这里,人们给以崇高的荣誉,尊他为烈士和诗人。”

作品欣赏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选段 塔索

克洛琳达准备迎战坦克雷迪,

双方你来我往,互击面甲,

两支长矛断裂,碎片飞向空中。

坦克雷迪的进攻,(似有神助),

击断对方头盔的皮扣,

女将头盔落地,露出脸庞。

金色的秀发在风中轻轻飘拂,

一位妙龄女子出现在战场。

她的目光闪闪发亮,炯炯有神,

愤怒中见温存,微笑时又将如何?

坦克雷迪,你在想什么?看什么?

难道认不出这张可爱的脸庞?

还是同一张脸,你曾为之倾倒,

她的形象早已记牢在你心上,

她就是那位用池水消暑的佳人,

你曾在偏僻的泉水畔与她邂逅。

……

她收住兵器,坦克雷迪心中惶恐,

倾诉起自己几近绝望的恋情说:

“既然你不愿同我休战媾和,

那么你干脆将我的心也攫走。

它早已属于你,不再属我所有。

如果你对它的存在切齿痛恨,

我将一厢情愿地叫它停止跳动。

请你别错失良机,我绝不阻拦。

我愿束手待毙,不加防范,

为何你不把剑刺入我的胸膛?

如果你要我卸去身上衣甲,

我会欣然接受,悉听尊便。”

可怜的坦克雷迪用悲伤的口吻

尽情地倾诉对她的一片深情。

这时,部属和异教徒人马来到,

不合时宜地打断了他的诉说。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处在两大运动的震撼之下: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这两大运动深刻地影响了德国文学,虽然没有出现像意大利那样丰硕的成就,但其宗教文学和民间文学十分繁荣。

马丁·路德(1483—1546年)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他提出一系列反对天主教教义的主张,要求建立新教。他依据人文主义者对古代语言研究的成果,将《圣经》由希腊文、希伯来文翻译成德文,使得平民也能读懂《圣经》,这对促进德国民族语言的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广泛宣传自己宗教改革的主张,马丁·路德撰写过许多赞美诗、论争性散文和寓言,其中《我们的主是坚固堡垒》被称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诗”和“宗教改革的战歌”,巴赫以此为词创作了康塔塔。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一时期民间文学创作也相当繁荣,不少中古晚期流行的小故事和笑话被收集成册,其中意义较大、能反映时代生活的是《提尔·欧伦·施皮格尔》和《浮士德博士传》。欧伦·施皮格尔的故事自从15世纪就流传于民间,是德国民间故事和讽刺文学的代表。他被描述成一个外表愚钝而又鲁莽可笑的农民,所到之处无不留下他那滑稽的恶作剧引发的哄笑。他嘲弄的对象是当时各个阶层的统治阶级,那些享有特权并自以为是的诸侯、骑士、神父以及新兴市民阶层的上层人物在他面前都变成失败者,暴露出他们无能、无知和虚伪的本质。在提尔身上体现出被压迫者的智慧,故事之一是叙述他被一个伯爵雇佣为守塔人,伯爵苛待他,经常让他挨饿,他就使出妙计捉弄伯爵。伯爵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谁挨饿受罪,谁就会想出一些计谋来。”《浮士德博士传》叙述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故事,浮士德把肉体和灵魂出卖给魔鬼,魔鬼答应满足他的一切愿望。浮士德和魔鬼上天入地,纵论天文地理,追求人生享乐,作者虽然站在宗教立场反对浮士德,但是从浮士德的言行也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追求知识、追求享乐的情怀,同时代的英国作家马娄和启蒙时期的歌德都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他们的代表作品。

15、16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还出现了工匠歌手。他们隶属于各个手工业者行会,经过严格训练而掌握了某项手工技能,同时具备高超的歌唱能力,纽伦堡是当时聚集了众多工匠歌手的城市,汉斯·萨克斯(1494—1576年)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汉斯原本是一名鞋匠,作为一名工匠歌手、讲故事的能手、格言诗人和剧作家,他以巨大的耐力和勤奋,怀着朴素的幽默和真诚的心,日积月累地将各种素材吸纳进他的创作之中,传说他曾创作过6000多首歌曲、许多剧本以及笑话、格言,内容从时事到神话,表达出正在形成的市民阶层的生命力和质朴的思想,这些作品大都被保留下来。

音乐链接

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纽伦堡的工匠歌手》出现过汉斯的形象。骑士瓦尔特爱上了金匠歌手的女儿伊娃,但她父亲已许诺将伊娃嫁给下次歌唱会上获奖的歌手。瓦尔特申请加入工匠歌手协会,但他洒脱不羁的歌唱并没有得到前辈们的认同,只有汉斯·萨克斯认为这位青年骑士的歌唱中蕴含着能够对抗已经墨守成规的艺术的新力量。于是他为瓦尔特修改歌词,对瓦尔特的歌唱技巧提出善意的批评,最终使他在歌唱大会上摘取桂冠、迎娶心爱姑娘。

作品欣赏

◎歌剧《纽伦堡的工匠歌手》选段 瓦格纳

大卫,我的先生,成为大师级的歌手

不是一天工夫就可以学会。

汉斯·萨克斯,这位最伟大的大师,

他在纽伦堡教我唱歌这门艺术。

他做我的老师已经有整整一年,

我同时是他制鞋和作诗的学生,

我两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两门手艺一起学,

我手举锤子把皮革捶平,

同时学着发辅音和元音;

我把鞋线涂蜡抽出拉紧,

明白了作诗怎样去押韵。

穿针引线,

锤子钻孔。

知道了何者为顿音,何者为尖音;

什么是格律,什么是数目。

楦子搁在我的围裙上,

什么是长,什么是短;

什么是硬,什么是软;

什么是明,什么是暗;

什么是孤音,什么是碎韵;

什么是附加音节;

什么是休止停顿,什么是隔段韵;

什么叫“开花”,什么叫“长刺”——

我专心致志学习这一切,

您猜,我已达到什么水平?

……

瓦尔特 只还问一个问题:

怎样才称得起一个大师?

大卫,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似有深意的表情)

诗人,他选字觅韵下功夫,

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此外他更使谱的曲调赋新声,

只有做到这般方能歌唱大师称。

同类推荐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老家故事

    老家故事

    本书是刘黎丽的散文集,包括:我为什么要写刘庄、满子大叔的罗曼史、孤儿小本的情债、梅姨与三个男人、能人老才、阿花的爱情、女贼癸嫂......
  •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我的离休生活》首先搜集整理了1978年以前编写的顺口溜、快板诗等诗文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1979年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个人经历,亲见亲闻,随干随记。1994年离休后,通过走访调查,以文会友,外出参观旅游等方式进行编写。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滕固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武动穹天

    武动穹天

    刚出生就受天劫,神印与其相融合,神印相助抗天劫,得天之眷顾。然而家族却因神印被灭,神印暴露天才少年被各大势力追杀。弃神印感悟新力量悟得新神通天才少年再度崛起,兄弟相辅伐五洲灭仇家战诸族穹天之下我为王,我之强大不是为了杀伐,只为守护住身边的所有。
  • 婚后相爱:腹黑老公爆萌妻

    婚后相爱:腹黑老公爆萌妻

    【已完结】“老公,我要……”“要什么?”“要……”话音未落,迟早早就扑了过来。在她眼里,这个外人眼中冷酷倨傲,铁腕狠绝的男人,完全是属于她自己的,所以,她可以在每个夜晚,对他进行各种蹂躏。他是天宇集团总裁,冷酷无情,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束手无策。被逼婚,婚后又被逼生娃,生了一个不够,再来一个。终于,叶总忍无可忍,“迟早早,敢情有了儿子,我在你眼里就没用了?”叶夫人呵呵一笑,“有用啊,今晚我就让你起作用,赶紧去洗白白,我们再生一个。”“……”叶总直接气倒。
  • 弑仙伐神

    弑仙伐神

    一个从小无父无母,与蛮虎相伴的少年,一步步被迫成为煞神,一路逆天而行,弑仙伐神……
  • 绝对溺宠:腹黑校草你站住

    绝对溺宠:腹黑校草你站住

    “哥哥,你不是说不要我了吗,干嘛还要缠着我?”她的脸鼓鼓的,问他。他却直接把她推到墙上按住就是吻。[微苏。]
  • 北洋水师章程

    北洋水师章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只是我的幻想

    只是我的幻想

    小寻是一只妖灵,从实习生到阶级一直很出色,那次来到地平线上,遇到一个女孩(小叶)他们四目相望,一下子坠入爱河,不言其说,女孩人老珠黄的时候小寻不离不弃,到女孩去世的时候依然守候在那里,一段时间后小寻回到了自己该去的地方。
  • 大鱼还真

    大鱼还真

    一日同风起,敢为天下先!漫天神佛怒,扶摇上九天!
  • 我的贴身美女董事长

    我的贴身美女董事长

    乞丐——陈卓,摇身一变,成了美女董事长——冷婧的贴身保安;美女老板冷婧为了一个赌约,决定全方位打造陈卓;
  • 红色漂子

    红色漂子

    这是一部写紫阳的小说。这是一部写陕南紫阳的小说。这是一部写中国陕南紫阳的红色小说。
  • 星光与月牙

    星光与月牙

    丁凯第一次见叶晨的时候,心里就燃起了灿烂的烟花,她的眼睛里可以看见星星,她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双月牙。可她却把自己当成了同性恋者,都怪可恶的狗仔队,但是这样也好,他开始伪装成叶晨的好姐妹,步步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