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9100000015

第15章 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怒吼也无法“驾驶”孩子(4)

近年来,中国的离婚率逐年攀高,还有更多的家庭处于离婚的边缘。很多父母坚守婚姻的理由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一位朋友说,她为此感到困惑,为父母者割舍自己的幸福,忍受痛苦,巨大的个人牺牲真的会带给孩子幸福吗?为了孩子,离婚还是不离?

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无解的冲击。父母离婚,必然会给孩子的生命个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应激反应”。

愤怒是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孩子身上常有的事。他们怪罪父母,甚至是怨恨整个世界——为什么这样的灾难会在世上发生?如果这样的愤怒被导向了父母其中一方,孩子很容易罪过归咎于这一方,而把另一方看成是受害者,这很容易导致内心分裂。这时,就需要“受害者”的一方来给孩子进行开导。

在这方面,美国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母亲安·邓纳姆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安·邓纳姆是一个美国白人,原本来自堪萨斯州。而老奥巴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书的肯尼亚留学生。两个人结婚时,安刚好18岁。这段婚姻很短暂,老奥巴马离家前往哈佛大学念经济学博士学位,就把年轻妻子和年幼的奥巴马抛下了,因为他没有钱带上妻儿同去。

1964年,安提出离婚,老奥巴马没有异议。安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老奥巴马也没支付过赡养费。

在一般人看起来,她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愤怒。

然而,安从来没有抱怨过前夫,也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老奥巴马的坏话。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安从不跟孩子抱怨他父亲的缺点或不负责任,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内疚是这类儿童的另一个问题。他们会认为,如果他们是个乖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样他们就不会离婚了。要让孩子知道这并不是他的错。

在一段婚姻走到尽头时,失落和悲伤是很自然的。让孩子分担你的感情,而不是用错误的观念误导他,这才是为人父母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

那么,父母应不应该为了孩子留在不可调和的婚姻呢?

今天很多人离婚,并不是喜新厌旧,而是因为对另一方的某些方面无法容忍,或者是因为另一方对家庭的不负责等行为造成的。但是,社会舆论提倡为了孩子不要离婚,可是不离婚对孩子真的比离婚好吗?恐怕要做具体的分析。

不离婚,可以在表面上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是,婚姻的双方已经没有了爱,每天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个不良的爱情范例。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明世事,一个凑合的家庭,和一对充满怨恨的父母,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并不亚于离婚。

如果父母中的一方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精神和情感生活,无法成为孩子的好榜样,那么这一方的离开,对孩子不是坏事。

其次,家并不一定非要由亲生父母及孩子组成,只要对孩子有爱,在什么环境都可以付出。

许多人认为,只有亲生的父母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庭,给孩子爱,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家不是一定要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才算完整。在很多再婚家庭里,亲子之间照样爱意浓浓。孩子不仅没有失去爱,反而可能多一个人来爱他和帮助他。

失败的婚姻,会让人有挫败感,但是也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理智的离婚,可让孩子知道你可以为他付出爱,但是不能牺牲自己,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任。它可以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父母的选择。孩子可以从中明白,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多替别人着想,父母不一定必须围着孩子转。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那些自认是为了孩子而委屈一生的父母,正是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端给孩子。

事实上,并不是离婚本身伤害了孩子,而是大多数夫妻在离婚时的表现伤害了孩子。如果能够理智友好地离婚,它对孩子的伤害一定能减少到最小甚至没有。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让孩子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

首先,无论孩子年龄有多小,他们都有权知道父母正在办理离婚。你应该告诉孩子,父母当中会有一人离开这个家,而且再也不会搬回来住了。没有必要用“爸爸去出差了”或者“妈妈回外婆家了”这样的理由来搪塞。遮遮掩掩、闪烁其词只会带来伤害,而且最终还是需要得到更正。

其次,最好是在爸爸妈妈都在场的情况下,告诉孩子离婚的消息。孩子大多不能真正了解离婚:为什么我最亲密的两个人会不爱彼此了呢?父母要勇于承担责任,正面回答与自己相关的问题。

第三,任何年龄的孩子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问“为什么”,如果你回答分开生活对所有人都好。那么孩子接下来的问题是:“爸爸(妈妈)离开了,是不是就不爱我了?”不管是不是说出口,这个问题是一定存在于孩子脑海中的。为了消除他的这种恐惧,必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会爱着你,永远都会。”

不要急于告诉孩子家庭财务状况的变化,也不要急于告诉他父母中有一人或者双方都会马上再婚。如果可能的话,把对他的安排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他,包括离开的一方多久来探望他一次。虽然孩子会痛苦,也要鼓励他多问所关心的问题。

40

自己人效应:怎样才能“多年父子成兄弟”?

活用“自己人”效应,也就是让孩子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种说法:

第一种——“赶快去做作业!”

“你难道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批评你吗?”

“算你说对了,你也就这么一点儿小聪明!”

第二种——“做作业真是很辛苦啊!”

“被老师批评,一定觉得很难过喔?”

“原来是这样,我们想到一起了!”

对孩子来说,在这两种说法面前分别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对于任何孩子来说,只要听到父母说出第二种说法,一定会感受到“原来妈妈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原来爸爸也可以理解我的心情”“爸爸(妈妈)还是最爱护我的”。进而,他们会感受到被关爱的感觉,敞开心房与父母交流。

其实,与孩子产生共鸣很简单,只需要一句“原来如此”

就可以了。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抱怨说自己的苦口婆心不被孩子理解。其中的原因,只在于这种苦口婆心,没有把孩子与自己视为一体。只有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孩子才会消除心理压力,不会对父母存有戒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需要利用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

这个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G.L.克劳尔和D.A.伯恩于1974年提出:相似的人由于肯定了对方的信念、价值观、人格质量,因此,起着正强化的作用。反之,则起着负强化的作用。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就造成了人们喜欢相似的人,不喜欢不相似的人。

他们进行了一个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那时候的年轻人的穿着主要有两种类型:要么像嬉皮士,要么不像嬉皮士。实验者分别穿着两种类型的衣服,到校园里向大学生们要一毛钱打电话。

当实验者的穿着与被问到的学生是同一种风格时,在多于2/3的情况下都得到了这一毛钱。但是,当实验者的穿着风格与被问到的学生不一样时,只在不到一半的情况下得到了这一毛钱。

另一个实验则表明,人们对“自己人”的正面反应,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他们发现,参加反战游行的人,更可能在一个穿着类似的人的请愿书上签名。不仅如此,他们签名的时候甚至都懒得读一下请愿书。

活用“自己人”效应,也就是让孩子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如果父母和孩子关系良好,孩子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立场,甚至对一些批评也不容易抗拒。

在商场儿童玩具专卖柜前,一个孩子坐在地上,尖叫:

“我要电话机,我要那个电话机。”

他这么撒泼地一嚷,周围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只见他的妈妈平静地说:“贝基,你最好给我起来,我数一……

二……三。”

孩子看了看妈妈,继续嚷着。这时,妈妈一屁股坐到他旁边。像他那样踢着脚:“我要一部车,我要房子,还有珠宝。

我还要……”

孩子立刻站起来,他眼泪汪汪求妈妈起来。周围愣住的人,开始噼里啪啦地鼓掌并小声地夸赞:“这真是个聪明的妈妈。”

由于代沟的关系,有时让孩子把你当成“自己人”会有些困难。因为代沟会导致语言障碍的出现,这种障碍会阻碍到父母跟孩子的有效交流。在具体的作法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尝试。

第一,主动理解孩子的见解,哪怕它有些荒谬。

孩子有自己对人对事的见解,有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演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迷他,我觉得他没什么优点”,你这样说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既然不明白我,那么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从此便不再与父母说他的偶像,转而去寻找与他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第二,像孩子那样思考问题。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件事其实相当容易,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当父母试着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语言来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也就把自己放到儿子或者女儿的位置上,并找到了最好的交流语言。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听听你的孩子他们平时怎么说,然后使用他们的词汇。如果你练习得够多,使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话,最终会变成你和他的交流习惯。

第三,父母可以尝试读孩子们读的书,看孩子们爱看的电影,也就是跟孩子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同步。

这其实也是通过介入孩子的成长环境,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你可以自问:孩子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他喜欢看哪种类型的电影?记住,为了孩子,看这些似乎很幼稚但是却有助于交流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羞耻。

第四,与孩子视线平齐进行交流。

传统观念里,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是长辈,应该高高在上,正是这种想法造成了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蹲下或坐下,水平地面对孩子的视线,缩短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同时,避免用命令、训导式的语气和孩子讲话。

同类推荐
  • 母婴护养与保健

    母婴护养与保健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带女儿走不一样的路

    带女儿走不一样的路

    爱的故事总有万钧之力:带女儿组织十几年的扶贫助学公益活动,感动了无数家长,其发表的爱心游记在天涯、六合公益、守望春天等各大网站引起强烈反响。一本家长带孩子出游的实用旅行手册,在路上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女孩听的励志故事

    女孩的幸福,也许就从一篇励志故事开始!与其用唠叨让孩子厌烦,不如抽出一点时间给她讲个故事,技能打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增进亲自关系。励志故事是培训优秀女孩的最佳方案,通过励志故事,培养出一个尊贵优秀的女孩!
  • 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

    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

    本书收录了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方法,并介绍了每种教育方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帮助家长实施正确的教育。
  • 红孩子

    红孩子

    本套丛书在早期培养孩子方面提出了具有新意的“三类天才”观点。即白孩子、红孩子、黑孩子。以助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及时准确地发现与培养孩子早日成才。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只愿遇上你

    TFBOYS之只愿遇上你

    男女主角遇上重重困难,可是只有一对男女主角彼此信任着,不管遇上什么他们都在一起,可另外两位男女主角就不一样,遇上重重困难,分开后,又遇上,有些时候,爱情是需要解释的,连解释都不给她(他),那就算是最美的爱情也不会坚持太久……希望大家帮我宣传宣传……《TFBOYS之只愿遇上你》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啊,谢谢咯,说一下,在下也是四叶草哦……
  • 童年记事

    童年记事

    作者周卫国,原上海大学文学院英语教师。(童年记事)讲述的是我儿时的故事,上海儿童弄堂生活的故事,老上海的故事。它来自我童年生活的记忆,主要是发生在一九六五年初到一九六六年初的一年间。不少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余是我的童年伙伴(主要人物有八个)、同学和他们亲人的故事。(童年记事)约五十万字。(童年记事)以儿童视角来观察生活,借孩童的语气来叙说那个时代的故事。它通过对往事一件件、一桩桩的记忆,就像一部记录片,多角度、多层面地把我们的所见所闻,自己生活时代的点点滴滴都统统地摄入镜头,再回放给读者。她是一部我们的历史。
  • 恶魔哥哥在身边

    恶魔哥哥在身边

    当父母将他们带到了一起,命运就注定了把他们绑在了一起。“我们是兄妹,我们不能在一起!”“那为什么你能跟他在一起!难道他不是你哥吗?”错了,全错了!四个人的纠缠爱情故事,又会怎么样的落幕。夏日里,魔鬼游戏正式开幕,在这场游戏中,谁又会是赢家,敬请期待吧!—————————————————欢迎加群进行讨论:52861407每日起稳定更新,本书绝不TJ,觉不放弃!灼灼向前冲!打死都不倒!^_^
  • 创至尊

    创至尊

    聂云是龙岩谷未来家主,可是龙岩谷发生叛变,聂云掉下悬崖,关键时刻,父亲送给自己的小木塔成为了聂云唯一的依靠,在幻境之中,古神进入了小木塔,一次次帮助聂云,成为聂云的一个老师,在不短受到斗宗和龙家的追杀之后,聂云成长了起来,又被天元塔的各大高手围追堵截,最后终于成为了灵仙级别的人物,站在天元大陆顶峰,打败了蛮族。
  • 混在女校当保安

    混在女校当保安

    赵天佑一辈子生活在山上,下山前师傅交代他三件事。一:完成和女总裁叶倾城的娃娃亲。二:去日本找师母清水伢子,要回被她偷走的东西。三:完成黑棺,解开自己的身世。赵天佑只有三个问题:什么是结婚?日本是什么?黑棺升级需要大量的处子之血,想解开封印,是不是就要接触大量的女人?还是处子?
  • 那些被允许任性的年代叫做青春

    那些被允许任性的年代叫做青春

    “凡凡,我们分手吧,”孙浩鹏打通叶凡的电话,和她说道。
  • 花心总裁赖上你

    花心总裁赖上你

    她不过就是在竹马的婚礼上喝了点酒,为什么会在陌生男子的床上醒来?“你睡了我就想这么走了?”“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就不用负责任了吗?”这个流氓,明明吃亏的是我,为什么还要我负责?
  • 蜜爱一生:我的保镖大人

    蜜爱一生:我的保镖大人

    男人强势的把她的手压在高于头部的位置,熟稔的摆弄她的身体。姜媛看着衣冠楚楚,面如冠玉的某男,咽下了拒绝的话,谁要他的保镖大人看上去鲜嫩可口。“唔~媛媛,我们永远也不分开。”十指紧扣,忘我深情。哼,不管怎么变,不管你是小保镖也好,还是全球第一强的赛蒙集团的总裁也好,你都是我男人!姜媛同样沉醉。
  • 捕神者

    捕神者

    你可曾知道,神的寿命也有终结?而唯一可以与天地齐寿的方法,只有成为神之上的存在-圣人,天界的神们为了成为圣人而将自己不好的东西全部分离出去,却造就了自己充满负面影响的分身。神的分身们下界作乱,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一只著名的猴子带着一个小姑娘来到了人间……
  • 爱你,即使在太平洋底

    爱你,即使在太平洋底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块伤疤,伤疤的大小不同,给予自己主人的伤痛程度也不相同,一个叫水水的女孩,一个讨厌高度的女孩,她的伤疤为她带来的伤痛,她从未去估计过那疼痛的程度有多深,她只是愿意顺从上帝,顺其自然的生活。当她在生命中遇见了那个她认为时上帝为她安排的与她偶然相遇的男人,她的命运终于转变......一个讲述,海豚与雄鹰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