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9100000013

第13章 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怒吼也无法“驾驶”孩子(2)

控制组单独练习,不给任何评定,而且与其它三个组学生隔离。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和静听组在一起练习,每次练习之后,不管成绩如何,受表扬组始终受到表扬和鼓励,受训斥组都受到批评和指责,静听组则不给予任何评定,只静听其它两组受到表扬或批评。然后探讨不同的奖惩后果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结果如下页图所示。

从学习的平均成绩来看,三个实验组的成绩优于控制组,这是因为控制组未受到任何信息。静听组虽然未受到直接的评定,但与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在一起,受到间接的评定,所以对动机的唤醒程度较低,平均成绩劣于受训斥组。受表扬组的成绩优于其它组,而且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他能否成功,也许就取决于你能不能像对待非凡的天才一样激励和期望他,以及他如何来看待这种期望和赞美。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励与惩罚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教有定理,但教无定式。如果父母的“大拇指”得到了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孩子一定会比你期望的更加优秀,如果所期望的不是诺贝尔奖的话。

那么如何用期望来改变孩子呢?

1966年,几位神秘的客人来到美国一所乡村小学。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共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他们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些神奇的预言家,就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团队。最神奇的并不是他的预见力,而是那份名单上的学生,其实是从参加测试的学生中随机挑出来的,与其它学生并没有什么显着不同。

但预言为什么应验了呢?或者说这些学生为什么真的比其它人变得更优秀了呢?

罗森塔尔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在这8个月内,老师们对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另眼相看,在日常给予了更积极的期望和赞扬。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从而在各方面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这种由于信任和期望,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

此后,克雷纳等学者于1978年对4300名儿童进行了4年的纵向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分析,也证明教师的期望会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

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Bedford-Stuyvesant贫民小区,有一所名为“卓越”的特许学校,那里的220个孩子,全都是男孩,大部分是黑人。由于家境贫寒,超过一半学生享受免费或政府补贴的学校午餐。

在这里,孩子们的称呼不是“学生”,而被称为“学者”。

每间教室外都钉有一张铭牌,上面刻有老师的母校名称和一个年份数字,比如说2024。这个数字的意思是,这个班的孩子们2024年将从大学毕业。

成立三年来,“卓越”没有辜负它的名字:在纽约市年度英语语言考试中,该校92%的三年级学者拿到了“良”或“优”的成绩。而全纽约州达到这一成绩的平均比例(四年级)是68%,而纽约市仅有62%。在数学方面,“卓越”学校的成绩还要更好。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是中国人用来讽刺领导在用人上搞“一言堂”的。但是结合上面的试验细想一想,它却又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个规律:同样水平的两个人,如果大家都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过不了多久,真的就会分出优劣。

包括孩子在内,每个人都需要成就感,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期望效应正是迎合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要,使他们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以及由此带来的自信心的增强。这种积极的心理“强化”,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5

心理饱和:为什么孩子总嫌父母唠叨?

没有刀枪不入的孩子,只有武艺不精、招数贫乏的讲者。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身为学校管理者的母亲抱怨说,她的孩子正在上中学。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她都会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一开始他还听得进去,可是时间久了,不管怎么苦口婆心,他却似乎充耳不闻,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这位母亲困惑地问:是她的教育方法有问题,还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刀枪不入了呢?

听了她的讲述,我不禁哑然失笑,于是就给她讲了个故事——有一次,着名作家马克·吐温(MarkTwain)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马克·吐温出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我对她说,没有刀枪不入的孩子,只有武艺不精、招数贫乏的讲者。牧师失败的原因和她一样,都是没有注意到听众的心理饱和。

饱和一词是个化学术语,把盐往水里扔,当盐不再溶解时,就叫作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极限,再刺激下去会引发抗拒和逃避,也称为“超限逆反”。

这是人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其实是一个十分易懂的常识:任何人接受某种刺激(即使是愉快的刺激)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哪怕再美味的东西,吃多了也会撑得难受,再吃多了就会呕吐。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公共场所摆放纸和笔,如果有人能一口气把数字从1写到300不写错也不涂改,则奖励50元。尝试的人不少,但最终没有一人能领到50元。

心理学家认为,参加者之所以失败了,是因为长时间紧张地做同样的一件事,心理产生了饱和,进入一种非常厌烦的状态,不想或不能继续某项任务。

一般而言,反复虽是增强教育效果的手段,但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却容易引起反应性质的变化。因为人天生要追求多样和丰富,呆板单一的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厌恶和反感情绪。当信号刺激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时,人就会产生逆反和抗拒。

一个孩子的妈妈是护士。有一天,妈妈叫他去洗手,小孩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做牧师的爸爸走过来问:“饭前要洗手,有什么好哭的。”

小孩伤心地说:“你们大人总是说我看不见的东西,妈妈每天都说‘细菌’,爸爸每天都说‘上帝’。”

对于孩子,如果你每次都是用同一方式“浇灌”他,老是用“三板斧”敲打他,他一定会认为就是啰嗦。甚至他对你的一言一行都了如指掌,甚至你说上句他就能接出下句,自然会产生厌烦,出现“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现象。

我们当然也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饱和现象,一方面理解他们,另一方面也要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共同建立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一种方式。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现在的孩子兴趣广泛,你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几种方法。

首先,在教育的内容上尽量丰富,可以运用多媒体,比如动画、图片、音乐等,注意孩子的情绪和反应,避免“死板”

和“老套”的教育模式。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自然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与鼓励。

其次,如果你平时习惯了喋喋不休地对孩子说话,那么适当地反过来试试无声的技巧。沟通中并不是必须有声进行,有时无声的静场反而会产生意想之外的奇效。

心理学上的“剥夺感觉”的实验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刺激或感觉,那么人们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即使刺激量减少,也会使人产生焦虑。而无声就是用减少刺激量,来达到使对方注意的目的。

某学校有一个学生常常缺课去打台球,有人把状告到了校长那儿。于是,这位校长就跑到台球的摊头,果然找到了他。

于是就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后。那学生过了好半天才发现校长在身后严肃地看他,一言不发。他脸一红,放下球杆,背起书包,闷声不响,跟着校长回到了学校。一路上,两人都不说一句话。到校后,校长只用手朝教室一指,他便进教室去上课了。

这位学生现在已工作多年了,可是他对这件事总忘不了。

他说:“如果校长当时骂我一顿,我也许早忘记了。校长越是不响,我就越是自己想得多,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无声的氛围一方面能使周围的气氛变得敏感起来,使得对方处于高度的注意状态,思维变得特别敏锐,对我们所要表达的东西也容易理解。同时也会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也会使对方产生一种期待,期待我们打破这种压力。

由此可见,话说得多并不意味着作用大,无声也并不意味着无效,也非处处有效,主要看使用者,用得恰如其分,那时就可能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6

阿伦森效应:批评孩子时要先褒后贬还是先贬后褒?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正面反应显得不断增加的人,而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不断减少的人。

对孩子只是褒扬或者先褒后贬,都会显得虚伪而没有说服力,而先贬后褒的策略,则会显得客观与有诚意。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经常不知道应该怎样批评孩子。直接批评,往往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不是流行赏识教育么,好,那就尝试着用先褒后贬的批评技巧,比如说“你今天表现很好,但是……”刚开始一段时间还挺奏效,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犯老毛病了。怎么办呢?

对于褒与贬在孩子心理上的不同反应,确实已经有不少人研究过。这种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现象,其实反映了一个十分严肃的心理定律——“阿伦森效应”。

这个效应得名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奥特·阿伦森(ElliotAronson)曾经组织的一个实验。阿伦森是当代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在研究、教学和写作三个方面都获得很大成就。

在这个实验中,他找到80名大学生,将他们分成4组,每组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谈起对他们的评价。

评价方式是:第1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缺点不说优点;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优点不说缺点;第3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缺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优点;第4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的优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的缺点。

当4组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出乎意料,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

心理学家的结论是: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正面反应显得不断增加的人,而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不断减少的人。至于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在下面这个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就是用糖块来批评学生的。

陶行知先生担任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日看到一名叫王友的男生正在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捱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后学习认真,再也没有在学校发生过打架的事情。

对世界尚无全面了解的孩子来说,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对于一些不是十分明确的事情,无论你采用先褒后贬还是先贬后褒,一个“但是”的转折,都可能给他们留下模棱两可的印象,对你的诚意产生怀疑,同时又因为没有明确指令性,不能引起其重视。

对孩子来说,错误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但宽容不是纵容,进行批评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切不可不论青红皂白一通粗暴指责。

有时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犯错,这时责备他们不会有任何作用。在这种时候,批评时要心平气和,重在讲清道理;有些很明显的错误,孩子自己也会意识到。对于这些错误可以暂时搁置,给孩子留出自省的空间。一种行之有效的批评方式,是让孩子知道他们的错误对别人的影响。这样做,能激发他们的同情心而不是反抗或怨恨。

但不管怎么样,在通过批评确立规矩和准则的同时,都必须让孩子意识到:家始终是充满爱、充满鼓励、充满情感和信任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平静地接受批评。

37

沟通位差:错怪孩子了要不要道歉?

在家庭教育中,承认错误并向孩子道歉,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负责任。

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以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你的,是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改正错误的态度。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是人,不是“圣人”。

圣人中的超级圣人,也有发狂犯错的时候,特别是与孩子沟通的时候。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曾经作过一项研究,通过反复比较,得出结论:“来自上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不超过10%,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后来,这项总结报告,被称之为“沟通的位差效应”。

这里的“位差”主要指社会地位、学历文凭、年龄代沟等方面的差距。沟通在一个水平的平台上进行交流,信息流才能前后左右自如流动,形成人们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交流。

这个位差,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存在。

同类推荐
  • 男孩60分女孩100分

    男孩60分女孩100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的—生。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天生是不同的,他们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同。基于此观点,本书提出“男孩60分,女孩100分”的理念,意在告诉家长朋友们,在对男孩、女孩的教养上,应以不同方法来对待,以更好地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 犹太人家教

    犹太人家教

    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犹太人家教故事,让我们感悟到了这个伟大民族的家教智慧。内容包括:“追求知识,学习是孩子一生的使命”、“崇尚智慧,一盎司的智慧比一磅的黄金更珍贵”、“尊重个性,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创新精神”等九章。
  • 孕产妇营养全书

    孕产妇营养全书

    由吴莹担任主编的本书共分五章。分别是孕前准备期要重视营养、怀孕阶段合理膳食、孕期异常的饮食调养、产后营养不容忽视、产后异常的饮食调养;从孕前3个月至产后恢复期结束,一直陪伴你度过人生中最痛并幸福着的刻骨铭心的时光。针对你每个饮食的细节,来做出最科学、健康的调理方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营养劲补,更是针对现代80后准妈妈口味的新鲜尝试,是适合当代准妈妈孕期的最佳营养搭配宝典。
  • 等待宝宝出生

    等待宝宝出生

    本书内容包括受孕前的准备、怀孕后孕妇和腹中宝宝的呵护,如优生优育第一关:产前筛查、管住嘴、迈开腿、初见“宝宝”、妈妈感受到了我在游泳、美丽乳房从今开始、6个月的“宝宝”,用耳朵听外面的世界、“小小蚯蚓”爬上来、怀胎7~9个月,别忘记补钙、外阴瘙痒,准妈妈们的难言之隐、我准备好了——9个月的“宝宝”、会阴侧切不会影响你们的性生活、不必谈“钳”色变——你需要一点帮助、你是否真的需要剖宫产等。
  • 优秀孩子必备的9种思维10种能力

    优秀孩子必备的9种思维10种能力

    当今社会,一切竞争都应该归结为头脑的竞争,因为头脑能催生创意,能从根本上决定成功与失败。但凡成功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力。当然,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由他的思维和能力所决定的。本书为孩子们详细地阐述了应该具备的9种思维方式和10种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自理,变得自强。通过阅读本书,孩子们能够理解其中的精华,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热门推荐
  • 萧萧风雨声

    萧萧风雨声

    有玩过龙之谷的故友么普雷立镇,魔法山脊神圣天堂她眼里的微光像世界的灯塔
  • 大都市强者

    大都市强者

    现代都市,繁华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危机,少年龙天就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修武生涯。
  • 魔瞳天下

    魔瞳天下

    地球上的道士穿越异界!与他一起遇难的韩非子身在何方?千年前的控魂一族的不传之秘控魂术到底谁是创造者?是韩非子还是另有其人?当今的四大魔瞳是否能与地球的阴阳黑瞳匹敌?一切尽在魔瞳天下!看冷星手握苍穹,手破苍穹!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你应该懂点投资学

    本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加以深入剖析,并进行引申,以此来解释与投资理财相关的经济问题,以使普通的投资者和对经济学有兴趣的非专业群体可以更轻松地了解经济学相关原理和投资学的本质。在对投资起到指引作用的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日常投资理财中的错误行为。
  • 男神太高冷:两小不无猜

    男神太高冷:两小不无猜

    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嫁他为妻。他从小的梦想则是娶她为妻。可是为什么他在得到她的身体之后却迟迟不肯娶她为妻?娶她为妻之后又变着法地折磨她?她以为他再不是她生命中那唯一的阳光。真相大白后,她才知道,原来一切不过是因为他太深爱她。最好的爱情莫过于彼此深爱并能走到最后。愿你的脸上,永远是楚楚动人的笑容。
  • 小手拉大手

    小手拉大手

    “老婆,你的手好小啊,你看看,我的比你大很多。”他伸手双手把她的小手握住,“所以,我决定,我要用我的大手一直牵着你的小手。”躺在沙发上的她,闻言,只是呵呵一笑。反转,她压倒他,开口,“老公,如果,你说这话的时候,不要用另一只手脱我衣服,这或许会更有说服力。”“粑粑,麻麻,你们在干嘛。我也要上来一起。带我一个。”“还有,粑粑你为什么要脱麻麻衣服。”她内心咆哮,这熊孩子怎么在这?他停下手中动作,认真回答道:“爸爸这是为了给你生弟弟妹妹,你不是一直很希望要一个布娃娃吗。”总结全文,这是一个略微悲伤的故事,他遇上了她。
  • 罪恶彼岸花

    罪恶彼岸花

    真实!最为真实的“求生之路”,我们带您走进真正的“生化危机”,让您体验最为震撼另类的末日小说。丧尸面前道德的沦丧与人性之间的罪恶,幸存者坚强的意念与大国间的肮脏交易,在这里您都会看到...本小说基于现实人物真实身份编纂,无YY,不无敌,而且主角不只是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是末世世界...
  • 神笔书侠

    神笔书侠

    本小说讲述了一个非常荒诞的故事。杨靖,江子玉,欧阳凌羽是三个上京赶考的书生,因为种种意外的遭遇而错过了考试时间,使他们失去了考取功名的机会,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最终就职于两江总督属下,并且身居要职。江子玉和欧阳凌羽是两个正直而痴情的人,他们本着自古以来书生所肩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不畏强权,身为朝庭命官,置自身生死而不顾,敢于跟以王济民为主的贪官污史作殊死的斗争。他们可以结交一介草民蚕三郎为知音,可以为一个民女而守候终身,为了天下苍生谋福,他们宁愿放弃荣华富贵去闹市一隅,作一个皮鞋匠。
  • 问鼎记

    问鼎记

    大夏年间,山村少年夏祥进京赶考时,无意中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三王爷,科举时被有意除名。夏祥虽出身平民,却不畏权贵,愤而以黑榜事件昭示天下考子,最终高中进士,礼部尚书因科场舞弊被免。然皇上被奸人陷害,重病在身,无力主持朝政,三王爷和宰相联手把持朝纲,无数忠良之臣被罢官或是贬谪,民间怨声载道。夏祥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到真定担任知县,真定是龙潭虎穴之地,他如何是以一人之力周旋在四位王爷和四大世家之间,面对三王爷联合两大世家自下而上的一场逼宫,而皇上膝下无子只能传位于几位王爷之一的困境,夏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问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