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9000000005

第5章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矮个子身上(2)

基辛格说:欧洲想什么我无法判断,他们不会做任何事,因为他们基本上与此事无关。我们考虑的是假如苏联占领中国,将影响其他国家的安全并造成我们的孤立。

在会见时,基辛格细细地端详着毛泽东。他觉得眼前这个老人虽说也是高龄,动作已经迟缓了,但思维竟然如此敏捷睿智,眼光如此广阔深邃,谈话如此幽默轻松,后来他常说,听毛泽东谈话使他感到了一个世纪伟人的魅力。他觉得毛泽东要比一年前在此会见尼克松时身体好多了,他看出毛泽东皮肤的浮肿已经消失了,眼睛也比去年灵活有神。会见进行了将近两个钟头。

2月18日凌晨1时10分,在周恩来示意下,摄影师又从门外走进书房里来。

基辛格知道会见要结束了,就说:主席,我真的发现你的气色要比去年好。

毛泽东不要别人搀扶,自己站了起来,笑着说:是的,我的情况比去年好。

你看,摄影师已经进屋来“攻击”我们。请代我向尼克松总统致意,同时也向尼克松夫人致意,很抱歉上次无法与她及罗杰斯国务卿会面。

这天天亮不久,一张还带着油墨清香的《人民日报》送到了基辛格下榻的钓鱼台四号楼的套间里。这份当天《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和基辛格在中南海书房一起会谈的大幅照片,并用了一个通栏大标题来报道这次会见。基辛格看了格外高兴,据他身边的人说这天早上博士的食欲特别佳。

这天下午2时35分至晚7时,周恩来与基辛格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举行了第五次会谈。两人共同商讨了两国互设联络处的若干细节。基辛格向中国方面通报了美国准备对欧洲和中东采取的新的外交主动步骤。中方也对美方表示了好意,同意在越南释放美国战俘的时限内,释放两名在越南战争中入侵中国领空而被俘的美国飞行员。

双方还谈到了一个名叫约翰·唐纳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此人于1952年11月29日乘间谍飞机窜入中国东北境内收集情报,被中国逮捕,并于1954年11月判处无期徒刑。在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期间,美方多次提出要人而未获解决。1971年12月13日唐纳被减刑,改判有期徒刑五年。此次,中国方面向基辛格暗示,只要美方提出其家庭有困难就可以提前释放。

周恩来与基辛格第六次会谈。

基辛格离开北京返回美国不到一个月,唐纳的老母亲生病,美方将此事通知了周恩来。没几天,即1973年3月12日,唐纳获释后经深圳出境回国。这样,中美两国在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笔老账也就解决了。这是后话。

周恩来与基辛格的第六次会谈是18日午夜零时25分开始进行的。会谈地点在钓鱼台三号楼。双方对此次基辛格访华的新闻公报的措辞进行讨论,很快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会谈的小厅里暖气开得很足,待周恩来与基辛格走出来的时候,室外寒冷而清冽的空气扑面而来,两人都感到很舒畅,都不约而同地舒展胳膊而深吸了一大口空气。两人对望了一下,都笑了。周恩来抬腕看了一下表,已是深夜2时10分,严格地说来,已经是2月19日凌晨了。气氛显得较为轻松,两人的兴致都很高,因为天一亮基辛格就要飞离北京了,周恩来就说,我陪你散步走回你住的四号楼去,作为对你的送行。

钓鱼台宾馆的大院子里,万籁俱寂,在不很明亮的路灯之下,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在四号楼的门厅口,周恩来显得很轻松地与基辛格拥抱,握手道别。

但是,周恩来一回到自己的大吉斯车上,就催司机尽量开快点。

当车子进入中南海停在西花厅门前时,闻声迎上来的秘书刚刚为他打开车门,他就关切而着急地问道:“南昌那边有消息吗?”

秘书迅速回答说:“今天下午他已经平安抵达鹰潭。要是快车不晚点,明天中午他就可以上路。”

秘书没有说这个“他”是谁,我们可以猜得到他是什么人物。

开往北京的46次特快挂上了一节“东南亚外宾”的专用车厢

在那个年代,像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宾努首相、老挝苏发努冯亲王及越南的有关领导人这样的“东南亚外宾”,是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特别的礼遇的。1973年2月20日上午11时许,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特快经停江西境内上饶地区的鹰潭站。当时,鹰潭只是铁路线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子而已,但是铁路部门已经得到中央办公厅的有关指示,在这一趟特快上加挂了一节专用车厢,以接待在鹰潭站上车的“东南亚外宾”。

31在列车徐徐进站时,上饶地区革委会的领导人、鹰潭镇党委书记与鹰潭站的站长,亲自陪同着一家男女老少,从接待室走了出来。由于东南亚外宾也是亚洲黄种人,加上地方官员亲自送站,不细看的话,就以为真的是送外宾了。

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被送的主宾是年近70岁的矮个子老人,身材壮实,步履稳健,精神矍铄,目光炯炯,穿着雪花呢大衣。

这个老人的面影好熟悉哟,这不就是邓小平吗?!

搭乘这趟列车专用车厢的这家人,确实是邓小平的一家四代老少。有邓小平、卓琳、继母夏伯根、女儿邓林、邓楠、女婿张勤和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小外孙,还有秘书王瑞林。

“东南亚外宾”,这是他即将离开江西的特殊日子里作为打掩护的特别称号。

现在已经无从查考,究竟是谁给他“发明”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称号了。

这个称号,在那个极“左”而动乱的岁月里,对于他出访及回京,可以说起了不可小看的掩护作用。

在林彪事件之后,邓小平的政治生活面临转机。周恩来总理安排他于1972年11月中旬起,从井冈山开始,对中央苏区老根据地及江西农业生产、景德镇陶瓷厂等作一次考察访问,并特别叮嘱有关部门要注意他的安全问题,绝不能出事情。事先给邓小平要去访问考察的县镇或者单位打招呼,这可是一个涉及安全问题的难题。虽说林彪集团已经倒台,但是将邓小平定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造反派头领人物还在台上,各地造反派及一些靠造反起家的人物还十分活跃,极“左”的思潮还在到处泛滥。再加上对邓小平又没有正式宣布平反复出,他头上还戴着一顶“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去各地访问露面,如果不采取一些特别措施,难保不出意外。首先就挑选老革命根据地,是考虑到那里的人民对老红军老同志革命感情深,造反派的势力相对薄弱一些。为了加强安全保卫工作,事前都是通知说有“东南亚外宾”去访问,使邓小平的出现带有一定的突然性。

史爱国在《初访井冈》一文中对当时的情景作了有关记述:

在枫树坪,三湾的群众惊讶地看着正在参观的“东南亚外宾”。这位“外宾”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一双旧黑皮鞋,身材不高,却很精神,偶尔流露出四川口音。他们越看越面熟。

“邓小平来三湾了!”

“昨天通知要来参观的‘东南亚外宾’,原来就是邓小平。”

人们奔走相告,从家中,从地头,自发地聚集到三湾招待所的大门附近,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几年来销声匿迹的邓小平。

在邓小平的访问考察结束不久,1973年2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江西省委接到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电话通知:中央已作出邓小平回京的决定并再三说明邓小平这次回京,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由周恩来亲自安排的。汪东兴指示省委用汽车直接把邓小平一家从南昌送到鹰潭,再换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

汪东兴要求务必做好保密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邓小平及其家人等在江西最后一站的绝对安全。

当时,江西省委书记由黄知真担任。1972年4月间,中央在北京解决江西省委领导班子问题时,周恩来就曾与黄知真面谈过,当时还曾指示江西省委将1972年,邓小平、卓琳夫妇与母亲在江西。

残疾在身的邓朴方送至北京301医院治疗。黄知真后来也获知毛泽东在邓小平信中作的“8·24”批示。江西省委在接到汪东兴的电话后,非常重视,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决定由省委书记黄知真直接抓这个工作。黄知真直接打电话给上饶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瑞清,布置了在鹰潭的接待任务,并郑重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安全,绝对安全;二要保密,严格保密;三要热情周到。

在黄知真书记的亲自安排下,1973年2月19日清晨,冬末初春的太阳刚刚露脸时,在南昌市郊新建县望城岗的那座“将军楼”院子里,两部老式伏尔加小轿车,告别了来送行的人群,在公路上扬起了灰尘,朝市区飞驰而去。车子穿过了闹市区,向东直奔鹰潭方向而去。

当时的路况并不好,车子经过一天的颠簸奔驰,在接近下午5点时抵达鹰潭镇,穿过镇街,驶进镇东信江边的与市井相隔的一个带青砖围墙的院子。

这是镇子的一个小招待所。院内绿树成荫,环境很幽静,主楼为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室内盥洗设备都齐全,这里很适于警卫,无关外人不易闯入。主人说,这里曾接待过许多党政军领导人。为防意外,负责内保的上饶地区公安处警卫科长刘树兴率领一班战士担任警卫。

邓小平一家就住在二楼里。镇党委书记霍凤翠在楼上指着招待所对面一个郁郁葱葱、古树繁茂的处所,对邓小平说:“对面原是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家的后花园,几处房子是屯兵藏宝的库房,园内那几株苍郁的大树是千年古樟。

人家说,过去古樟树上常有老鹰飞来栖息,现在是很少见了。解放后,现在桂家的花园改为人民公园了。”

邓小平虽经长途的颠簸,仍精神饱满,很有兴致地问:“这里的地名为什么叫鹰潭?”

同类推荐
  •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

    社会裂变中的舆情态势及问题治理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大课题。社会转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裂变过程,社会位置的差异、多年形成的刻板成见使这一过程充满着隔阂、矛盾、误解、偏见和冲突,而最为社会情势表征的舆情恰是其中最为活跃和富有驱动力的一道社会景观。本书将社会裂变中的传舆情态势及问题的治理分别置于社会学和舆论学视野下,对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与现实图景呈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的理论框架。
  •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全景式地逼真再现了邓小平、卡特、“卡特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以及黄镇、老布什、伍德科克等为中美建交作出的贡献和他们极富个性化的形象。如实披露了毛主席派中国“空军一号”赴美接尼克松再访华、老布什“自行车外交”、卡特严打台湾特工、邓小平访美专机强行起飞以及三K党徒刺杀邓小平等鲜为人知的秘闻真事。视野开阔,内蕴丰厚,图文并茂,读之爱不释手,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本书回顾了自发现美洲大陆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这三百多年来的世界大国海洋力量的兴衰;比较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等海洋霸主的更替,指出了经济力量、金融力量和海洋力量三者在大国崛起中缺一不可的关系,并指出我国未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海洋史画卷。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热门推荐
  • 皇后万万岁

    皇后万万岁

    当身穿成黑户的魏云清还在为护送侥幸从战场上活下来的草包皇帝回宫,她绝想不到将会在后世的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魏云清:我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把你送回皇宫,不就指望着混个小康吗!你怎么对我的?恩将仇报的禽兽!草包皇帝:朕是真龙天子,一言九鼎,下的旨意怎能收回……
  • 月牙坠:云上离歌

    月牙坠:云上离歌

    她是月落大陆轩辕国丞相府云家的废物嫡女,胆小懦弱,但是她却是一位有着自己心爱之人的小女子。爹不疼,后母欺,庶姐骗。但是她忍下了这一切,只为了在大婚之日她心爱的男子娶她进门,这样她在也不用过这样的生活了,也能和自己心爱之人幸福生活着。一日,至亲虐打,逝去坠崖。当她再次醒来早以不是当初的云离歌而是华夏拥有“云歌”之称的云离歌。开药鼎,练丹药。重修灵脉,月神降世。神兽当小弟,万兽臣服。牛逼轰轰云离歌,偏偏被一个妖孽缠身,丢也丢不开。
  • 不务正业的明朝商人

    不务正业的明朝商人

    王乾,一个用老套剧情穿越回明朝的学生用农、工、商“三栖”发展方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当他站在商业的最顶端的时候,却剑走偏锋,向军事发起了冲锋。没有人赞成他做法,但他力排众议,克服层层困难,最终神话再现,成就大明的日不落帝国。
  • 似水繁华若蔷薇

    似水繁华若蔷薇

    情人背叛自己,临死那一刻,她呼喊他,他却毅然走开,没有人真心待过自己,所有人都是冲着她的家业,意外重生,她不再做任人欺负的小绵羊,看她如何翻天覆地!
  • 亲爱的徐医生

    亲爱的徐医生

    你还记得第一次表白完对方是怎么回答你的吗?秦安乐:徐医生,我似乎从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上你了。徐慕迟:然后呢?秦安乐:为了证明我是真心真意的,我们结婚吧!徐慕迟:……明天下午两点民政局见。这是一个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结婚的治愈系故事。
  • 重生之我是食人魔

    重生之我是食人魔

    乾坤大陆,万族相争,每一个种族的崛起,都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我们的主人公成了一个食人魔,看他如何带领食人魔崛起
  • 破狱升天

    破狱升天

    一个讲述在监狱里发生的故事,看主人公如何在监狱艰苦,搏斗,生存的……
  • 阴鬼医道

    阴鬼医道

    一名普通医科大学学生,在实习期间屡遭麻烦。他,曾经有过幸福的家庭,却因为一个邪恶的诅咒而破灭。他,凭借着祖传道法与术人对抗。父亲的下落,爷爷的死因,他能一点点的解开所有的谜团吗?
  • tfboys我们的梦

    tfboys我们的梦

    他们遇到了三个让他们心动的女孩,六人之间会发生多少奇思妙想的事情呢?
  • 恐婚女王:总裁腹黑追妻

    恐婚女王:总裁腹黑追妻

    靖冉是属于恐婚一族的人,她拒绝交男朋友,拒绝结婚。都说结婚是女人的坟墓,这句话她一直确信着,而且把这句话当作人生中的铭言。在损友的引诱下,她成功的跟一个美如妖孽的男人发生一夜情,却不料,从此以后被一个妖孽死缠烂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