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1100000006

第6章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强盛梦,也是人民幸福梦。

国家强盛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所以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解决了千百年以来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距离。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成千上万的中国老百姓都将为自己的梦想打拼,这些梦想包括“子女梦”、“就业梦”、“财富梦”、“社保梦”、“安居梦”、“城市梦”等。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更好的教育

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1版)》

分析指出,望子成龙是中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中国人历来将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扩展,人际关系则是最原初、最直接、最重要的社会认同来源。32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着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就是,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预计达到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如期实现。从2002年以来,各地实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一把手工程”,并将教育发展指标纳入政府、干部的考核体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幅约2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2002年的2.9%逐步提高到4%的目标。33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美国着名投资家,《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和《他改变了中国:江****传》的作者,他认为:“中国将把教育经费增加到GDP的4%,这是中国对未来的一个庄严承诺,目的是消除城乡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的日益严重的失衡现象。能够说明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成就的一个例子是,在2009年举行的65个国家参加的15岁儿童标准化考试中,上海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项目中独占鳌头。”34

与此同时,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1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3000多万人的在学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2010年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亿人,每10万人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2010年的8930人。35

面对中国的教育,美国总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中国在公共教育领域的表现已经胜过美国……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重点学科。”他警告说:

“中国今天在教育上战胜我们,明天就能在经济上战胜我们。”36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问题亟待解决。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书包平均重量为3.5公斤,初中生书包为5.5公斤,超重现象十分严重,孩子们已经失去了“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的那种欢快。3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1年5月16日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其中近八成睡眠不足。报告显示,2010年,中小学生在学习日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37分,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22分,在周末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49分,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47分。38同时,目前一些学校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教育公平问题不容忽视。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面向未来,我们确立了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39

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我们还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还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0

我国有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通过实践探索并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1978年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在劳动力总量增加较多、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劳动者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2-2012年,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到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比2006年末增加了27%。在此期间,我国还解决了国有企业3000多万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的并轨。41其中,全国农民工总量到2011年末达到2.5亿人,比2003年底增加1.39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就业结构日趋优化。人们记忆中“一半劳动力务农”的状况悄然改变。2011年所有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34.8%∶29.5%∶35.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

国际劳工组织高度评价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为其是“现代就业理念、世界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最好结合”。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长期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凸显;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总的看,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42

大学生就业是其中一个突出难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力资源发展蓝皮书》指出,通过对近几届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四成人正从事着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其中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专业供大于求现象突出。此外,在2010届大学生中,有34%的人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并且有60%的人认为毕业半年后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初次就业质量不高也反映出高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43面向未来,中国政府作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郑重承诺。“更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

将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继续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更加关注高校女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长期失业青年的援助力度。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通过加快建设小城镇,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为农业富余劳动力开辟更多的生产和就业门路,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将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创业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消除流动就业的制度壁垒,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和稳定转移。积极稳妥地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当然,让更多的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才可能创造数量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可能让更多的人告别大田,洗脚上岸,进厂入城,从事具有更高生产率的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劳动者本领,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和就业保障水平,最终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更稳定的工作”。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谈到中国经济的未来时认为,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充沛的劳动力。“中国有充沛的劳动力,随着教育的发展,还有大量高学历的人才,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他还认为,对“民工荒”等现象,“我相信政府能够缓解这一问题”。44

更满意的收入

收入、健康、婚姻和家庭,人们最关注的是什么?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联合推出的“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收入分配在20个候选项中位列第二。这是对137347人调查的结果。45在新华网全国“两会”调查中,缩小贫富差距排在22个选项之首。这是对400多万网友调查的结果。在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收入改善位居榜首,缩小贫富差距列在次席。

这是对104个城市300个县居民抽样调查的结果。46我国近年来历次关于幸福的重要调查中,工资收入都居于重要位置。这是否反映了我们过于看重物质需求?答案远非这么简单。收入的多寡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影响幸福因素的排行榜中,收入都位居前列。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变革,十分复杂,世界上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问题,突出表现为居民收入低、收入差距大。

居民收入低。2012年4月初,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内地人均月薪仅相当于656美元(以购买力平价美元计算。每一购买力平价美元的价值相当于一美元在美国可以购买的价值),在报告涵盖的72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57位。世界平均水平是1480美元。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的收入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每月1998元。文章认为,中国内地人均需要挣6000元(相当于952美元),才能拥有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的购买力。47收入差距大。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首次公布2003年至2012年基尼系数显示,2008年基尼系数曾高达0.491,2012年回落至0.474。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一个参考值。我国基尼系数处于0.47到0.49区间,不能算低。目前,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而一些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基尼系数都在0.5上下徘徊。尽管有人基于一般发达国家的薪酬制度、收入结构和社会福利体系所设的标准,把0.4作为基尼系数的“警戒线”,同时对基尼系数到底有多高还存在争议,但正视和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应该提上日程。4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随着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举措的不断推出,我国正迎来收入差距变化的转折点。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比最近两年持续下降,从2009年的3.33下降到2010年的3.23,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的3.13。49

城乡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群体。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居民五等分收入组的收入增长出现差异性的变化,2010年城镇居民低、较低、中、较高和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05年增长89.3%、89.3%、87.4%、84%和79.7%。城镇低收入组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组,意味着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在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也出现同样的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按低、中低、中等、中高和高收入户分组的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9年增长20.69%、16.43%、15.98%、15.04%和14.05%。50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未来在持续的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地区收入差距缩小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整体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望缩小。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备受社会关注。

同类推荐
  •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公务圈人脉阳光锻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是相互交往的交换媒介。人和人初识之后,通过深入交往,彼此之间的情义会在“输出”和“输入”中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在重视人情的社会环境下,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人脉”这个概念多少有些江湖气,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俗。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就是“不择手段拉关系,呼朋唤友为利益”,这的确落入了俗套。其实,细究下来,“人脉”非但不俗,反而是一种有品质、需要智慧和方法、充满阳光的深层次交往。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纪录片《中苏外交档案解密》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中苏关系对中国当代历史的影响非常重要,本书的出版,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并被多家媒体关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等专家也为此书写了推荐。”
  •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理论篇、实战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中心、案例分析概述、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魂炼事务所

    魂炼事务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世界进入了新的世纪!同时,一种新的职业开始悄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可以飞空遁地,可以修炼长生;可以凭空爆燃,可以点水成冰;可以操控世间元素,也可以诵经斩妖除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能力者!神话也开始变为现实,盘古大神并没有身化世界,上帝耶和华也没有荣贵天堂!上古九龙之子传递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尘世巨蟒与天启四骑士同时降临是否宣示着末日的到来?神话在此重新开始,也在此重新消亡!万神为哀,众魂飘渺!万物,在吾归与终焉之后,颤抖服从吧!
  • 中医补肾养生法

    中医补肾养生法

    概述了中医有关肾与肾虚基本知识,详细介绍了补肾养生的各种中药、食品及配方。其中单昧中药和食品69种,包括其性味、归经、成分、功效作用和应用等;各种补肾靓汤、药膳、药酒及中药配方600余首,按中医辨证分类,详述其组成、制作、功效和用法等。同时介绍了熏洗、拔罐、敷脐、按摩、刮痧、药枕、药浴等中医补肾法。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明实用,养生保健与治病效果确切,适于广大群众、特别是肾虚体弱的中老年朋友阅读参考。
  • 玄门茅道

    玄门茅道

    简介:亘古以来,正邪对立,天地间有浩然正气,邪秽之物虽凶,但却始终邪不压正,魑魅魍魉等邪秽之物不甘被压制,于是它们积蓄力量,在世间降下劫数,妄图颠覆乾坤阴阳,这劫数便被称之为——乱世劫!每当乱世劫降下,世间必会有应劫而生之人,他修得一身茅山道法,二十岁出山,一路成长,终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黑暗里的黎明

    黑暗里的黎明

    她是谁?雏灵or楚凌?谁都无所谓了,因为已经陷进去了!他是谁?谢零辰?他很神秘,让人捉摸不透······那一天,她遇到了他,那一天之后,两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们的周围被一团谜团给笼罩着,权利、势力、财力,好像所有人都在费尽心力的去争夺这一切!“雏灵,你后悔了吗?”雏灵笑了笑,靠在谢零辰怀里看向那离得很遥远的天空,“和你在一起,我永远都不后悔!”
  • 玄异灵空

    玄异灵空

    人类,是一种极其渺小的生灵.人类,也是一种极其自负的生灵.当梦境撞上现实,当虚幻重归宁静.你,准备好了吗?
  • 萌妃当家:邪王,请接招

    萌妃当家:邪王,请接招

    他是儒雅温润的王侯,遗世独立,他也是天下人心中的战神,战无不胜,他,更是她的未来夫君。萧沐月说:谁知道那狗屁皇叔是什么鬼,没准就是一字眉,麻子脸,外加香肠嘴龅牙,想想都恶寒。可她却必须嫁,带足‘防狼武器’,嫁了。谁知,没派上用场——一日,侍卫来报,“王爷,不好了,王妃把您养的龙鲤都烤了。”“够吃?”侍卫一阵风中凌乱。又一日,“王爷,不好了,王妃非要霸占第一拍卖行,赖着不走!”“盘下,随她折腾。”侍卫:“……”再一日,某王和侍卫无意路过花魁大赛。某侍卫看着台上的妖媚女子,弱弱道:“王爷,属下怎么觉得,这女子好像……”王妃。某王皮笑肉不笑:“是么?本王屈才了!”末了,某女被拎回了府,三天下不了榻~
  • 邪帝天心变

    邪帝天心变

    命运是什么?每一种生命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只是修道者眼中,命运就是与天道的博弈,世界就是棋局所在。天道凌驾万物,亘古执先,可窥一切变化,子落无错。众生宛如蝼蚁,以身落子,难免一叶障目,顾此失彼。故而天道始终常胜不败,则众生又当依凭什么去创造一线转机?是地位,还是权力?是资质,还是天赋?是资源,还是机缘……无数的选择让人困惑不辨,但唯有皓心不泯可与天一争!
  • 冼魔录

    冼魔录

    “无妨,我若不死,便可以护他一世平安。”其实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要简简单单的,守着那一亩半分田地,恬静的活下去。很久以前,他便是这样一个人,时间近不了他的身。孤独吗。大概吧。
  • 穿越之白雪王子

    穿越之白雪王子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楚琰参加了校庆演出——舞台剧《白雪公主》,但是身为男生的他居然要扮演白雪公主!校庆演出的那天,他突然晕倒在舞台上了,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白雪公主——的男性化——白雪王子,一切发生的事都按照原著《白雪公主》的剧情发展着,也就是说要和到最后营救他的白马王子谈恋爱。就这样,白雪王子楚琰开始了白雪公主的生活(误)......
  • 指挥者

    指挥者

    1941年,朱德总司令下达了一项秘密任务,要求冀热辽根据地东北分部八路军深入敌营,秘密地切掉日本关东军的重要据点,八路军第十三军团团长赵空临危受命。在一次日常巡逻时偶然救下了来自苏联的神青年楚岚,从此展开了一场富有传奇色彩的抗战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