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300000007

第7章 决策悖论: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为什么职场中是多数服从少数?(2)

初入职场,首先需要对于自己的角色尽快定位,比如刚毕业的学生,要尽快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职员的定位,一切都要从头学起,抛弃书本中的教条,摆平自己的心态,不要以为自己多读几年书,就比那些文凭不如自己的老员工强。

角色找准后,就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多少年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职位,针对自己的目标,结合自己的个特点制定若干实施的小目标和步骤,这样有助于帮助出入职场的新员工克服一些问题。

(4)以态度乐观的态度工作

初入职场,看着别人在井然有序地工作,而自己却无从下手。对此,千万不要气馁或闷闷不乐,更不要满腹牢骚。其实你在努力的同时,你的上司和身边的同事也在默默地观察、熟悉、了解你,并试图让你尽快融入进来。

所以,一方面,初入职场者要沉住气,从身边小事做起,乐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琐碎杂事,比如:帮助同事打印材料,为复印机加纸,给饮水机换水,用抹布顺手擦擦脏的地方,甚至帮助同事倒杯茶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并非大材小用,往往最能给人留下好印象,让你快速提升人气。另一方面,遇到问题要虚心请教别人,工作对于初入职场的人,老员工也乐于帮助,以便尽快上手,替他们分担部分工作。

(5)多请教、少提建议

初入职场,虽然自己很有想法,但是你毕竟不熟悉所在的企业,这个时候提出建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脱离实际的。所以多请教好过多提建议。而且面对陌生 的工作环境,肯定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流程、工作方法方式以及人际关系,在具体工作的时候就要多请教,自己还要多动脑子思考如果才能利用周边的任何事让自己在阴暗的角落成长。

在请教同事和上司时,应当谦虚诚恳,既要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同时自己也要积极努力的专研,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样不仅不会小瞧你,反而会因为受到尊重增加对你的好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自己错了还是同事错了?

在工作中,只有打破因循守旧,坚持创新,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佳绩。越是能从多数人的常规之外找方法,就越有核心竞争力;新的观点和想法越多,自己的能力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职场中的许多人都有一种惰性,认为“创新是公司老板的事,事攻坚小组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他们每天只是在重复性地完成工作,根本没有想过创新,无论他们做什么都首先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千万不可太过突出,否则枪打出头鸟,这样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不思突破,结果做来做去始终平庸,没有丝毫的改变和进步,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所发展呢?

他们的职场:

假如,你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获得了一个新想法;当你把这个新想法告诉一个同事的时候,那个同事说“你错了!”你又告诉第二个同事,第二个同事还是说“你错了!”你再告诉你的上司,可是你的上司也说你错了。于是,你就会在心里说:“大家都不赞同我,看来确实是我错了!”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一种现象,也是大众同化的力量,让你无法保持你自己的观点。

当自己有了新的想法,即便所有的同事都说自己错了,也得坚持自己的想法,用实际的行动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应该明白往往真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说决策悖论认为民主决策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历史多少次的证明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哥白尼证明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引力也是牛顿发现的;同样成功也是少数人获得的,比尔·盖茨、乔布斯、张瑞敏等人的成功不是大多数人能够企及的。

日本有一家纺织公司的董事长,名叫太原总一郎,他曾提出制造一种合成纤维维尼纶的计划。但是,这项计划在公司内部遭到众多高管普遍的反对。太原总一郎依然不屈不挠,坚持推行自己的计划,终于大获成功。他父亲经常对他说:“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保持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容易。IBM的总经理沃森说过:“我最喜欢的是那些个性强烈、不拘小节以及敢于创新的员工。这些人敢于打破旧有的思想枷锁,不随大流,还能为公司带来新鲜的血液,能推动公司的发展,为公司带来新的生命力。”

你的职场:

职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只有创新才能抓住成功,突破常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不管你的职位如何,“有志者,事竟成”都是创造性思考的根本原则,而传统的想法则是创造性成功计划的头号敌人。随大流,不求突破的想法会冻结你的心灵,阻碍你的进步,干扰你进一步的发展,你真正需要的创造性能力需要对抗传统性思考的方法。

(1)要乐于接受各种新鲜事物,接受别人的创意。不要动不动说“不可行”“办不到”“别人都不会这样”“没有用”“那样会不会显得很傻”等。有一位非常杰出的职员说:“我并不想把自己装得精明干练,但我却是这个行业中最好的一块海绵。我尽我所能地去吸取所有良好的创意。”

(2)要有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废除固定的例行事务,试一试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尝试一下没有去过的餐馆、看一看新的书籍、去新的戏院听没有听过的戏,或者想办法结交一些新的朋友,或过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假期,或在这个周末做一件与以前不同的事情等。

(3)遇到困难要主动前进,而不是被动后退。多问问自己:“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这个办法不行,试一试看一定会有别的办法”“想一想,如果上司也想‘今年的产品产量已达极限,进一步改进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工程技术的实验以及设计活动都将永久性地停止。’那么即便是强大的公司也会很快衰败下去,自己就不会有发展的可能了”。

打破常规的人总是这样想:肯定有改进的余地,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探索一条更好的道路。

要自己加入少数成功者的行列,需要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认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的道理,在思想上独立,不要随大流。因为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朝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总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比如上面提到的哥白尼反对传统的“地心说”,提出“日心说”,首先就遭到了普通民众的反对。在那个年代“地心说”给人以稳定安全的感觉,而“日心说”却使普通民众感到惶惶不安——脚下的大地不停地转动,那么地面上的人岂不要被甩出去了吗?地球要转到哪里去呢?地球上面的人类怎么办?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观念变革都是这样类似的情境。通常要经过很久之后,由极少数人所发现的真理才慢慢传播出去、普及开来,成了普通民众都接受的“常识”。所以,职场中面对新情况进行创新的时候,就不必顾忌多数人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封闭、开阔思路,获得新事物新观念。

其次,不随大流的人,都是孤独者。北大陈洪捷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出做学问者要甘于孤独,同样创新的人也是需要孤独,孤独意味着孤立于大多数,毕竟“反潮流”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人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为维护这种群居而努力,一旦发现某人在思想或行为方面“不合群”,大家便会采取许多方法排斥他、打击他,迫使他“改邪归正”,重新回到整齐划一的“群”里来。

再次,加入少数人的行列还需要想经常进行相关方面的思维训练。反潮流有时是“敢不敢”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有没有“能力”反潮流。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教育,“应该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枪打出头鸟”“不要标新立异”“不要鹤立鸡群”,经常盯着电视,看着别人固化到自己大脑中的图像,以至成年以后需要创新的时候,早已习惯了“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头脑中再也没有新的图像出现。比如,你首先在自己心里对某些“众所周知”的观念进行质疑,告诫自己“众所周知”并不等于“绝对正确”;你还可以在一次讨论会上扮演“傻子”的角色,在内心对任何一种公认的意见都加以怀疑,思考一下它们的反命题能不能成立,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在公众面前质疑一切如此等等。通过这类训练,你渐渐地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内心质疑的习惯。

总之,职场中进行创新决策的时候,必须打破“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此时“思维反潮流”是破除这种定势的有效方法,敢于创新的员工采用这种方法来打开自己的思路,才能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促进职场的进一步发展。

同类推荐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一分钟自动自发

    一分钟自动自发

    好习惯是我们不断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迷人的歌,唱着这首歌,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节奏之美;唱着这首歌,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涌动着一种催促着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你的反复的行为便形成了习惯,而习惯又反过来塑造了你独特的自我。一个哲人曾说过:“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个性;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好读书和思索的人,收获知识和智慧;处处总是习惯好为他人打算的人,收获的是快乐和幸福;遇事总是抱着积极的心态、习惯往好处想的人,收获的一定是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 哈佛所敬重的事业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敬重的事业观(哈佛家训)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大学的发展除了硬件设施条件做保障外,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在历年的大学评比中均名列前茅,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的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由哈佛学院时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学的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verites字样,意为真理,追求真理一直是哈佛大学的校训,它即是衡量和判断学校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尺度,也是哈佛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一个人对职业抱什么样的态度将从根本上影响着他做事的目的和热情,也决定着他能否有效地发挥出他的所学和所能。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俨然是哈佛校外的哈佛人,这也是我们编译这本书的真正目的。
  •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

    《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一书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的哲理,从消极心态、积极心态、自卑、自信等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命运的话题人手,阐述了人生在世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胜过一切的道理。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自己有信心,拥有一个好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充实,事业就会一帆风顺。一本好书就是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心态决定命运的24堂课》这本书适合各个文化层次的人品读,只要打开此书,就会走进一个轻松、愉快的意境,迅速营造快乐的心情,积极的心态,从中获得一份理解,一份感悟,一份智慧。
  •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你的心灵是一座花园1

    一朵花避不开世间的风雨,但历经风雨之后,花朵才能更加鲜丽而芬芳。一个人不能阻挡尘世的苦难,而历劫苦难之后,心灵的花园才能万紫千红,馨香远扬。
热门推荐
  • 让心跳动:那些恐怖之事

    让心跳动:那些恐怖之事

    《让心跳动:那些恐怖之事》是知名作家殷谦继恐怖悬疑小说《关中灵异鬼尸》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让心跳动:那些恐怖之事》——将带你走进人类思想的苦旅,但又是在寻求着刺激与恐惧,愉快和幸福。真正能穿越历史空间的是故事,真正能占据历史遂道的,也是故事。
  • TFBOYS之霸气千金

    TFBOYS之霸气千金

    这本小说是关于三小只的。王俊凯和???;王源和???,易烊千玺和???
  • 爱的命运轮回

    爱的命运轮回

    仇恨,让幸福的一家破碎。让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蒙蔽了双眼,一心只想报复。失忆也许是种解脱,至少让她的童年美好。如今,她记起一切,因为仇恨,走上了复仇之路。在面临爱情和复仇,她如何选择……
  • 大仙贼

    大仙贼

    “在刀尖上跳舞,在阴影中漫步,死亡,与我同行。”穆林携带一身盗贼技能,穿越修仙世界,从此,这片天地多了一位游走于黑暗中,诛仙弑魔,犹如探囊取物的——暗夜君王!!这片世界修炼体系中,分为灵术和妖术,灵术奥妙无穷:“咦,那个人浑身透明偷偷潜入女澡堂,用的是什么灵术?不管了,抓过来审问审问!!”“我去,那冰封银河,焚天煮海,脚踩大地当电梯用的又是什么灵术?”妖术诡异无常:“你修炼的狗技妖术挺不赖的,但你好端端地怎么想吃屎呢?”“一手遮天的鲲鹏妖术,腾云驾雾的神龙妖术,吞天食地的饕餮妖术……”对此,穆林冷酷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阴影之下,我为王!!”
  • 不存在

    不存在

    你真的活着吗?对于你来说小说只是一个虚拟的存在,那么对于“其他人”我们是不是也是存在于类似小说中的而已。坚持,奋斗,挣扎,一次次的疼痛,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情感,我的全部经历都如此真实,你却说我只是你虚拟出的……不,每个人,每件事,都一直存在着,而我只是一个“发现者”,我不是“创造”了你,只是“发现”了你。你活着吗?真的活着吗?你确定自己不是“别人”想象出来的。一念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品分三部分(第一卷:乱世;第二卷:异界行;第三卷:回归。)
  • 末日归路

    末日归路

    末日来临,毫无征兆,为了见到心中至亲,踏上生死归路!
  • 执手望明月

    执手望明月

    世间无我不可杀者不能杀者不敢杀者纵使举世为敌也要护你到彼岸
  • 妖娆医尊

    妖娆医尊

    脑洞漫画家和冷酷雇佣兵无缝隙交接,本想就这样安宁过点小日子,岂料经历生死后又得来重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废柴?不存在的!全灵力,驯兽,符咒,一应俱全。一次奇遇,她又获得了能活死人肉白骨的绝世医术。为了解开身世迷题,保护自己最珍视的人,她甘愿,逆天而行!
  • 爱恨情悠悠

    爱恨情悠悠

    婚姻爱情家庭本书记述了平凡人家的工作生活,爱恨情仇,三代人不同的婚恋观,几家人在相处过程中,因为家长里短产生的种种矛盾,和他们在各种社会变故中展示的人生观,以及他们在艰苦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和信念。
  • 征服者罗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