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9100000015

第15章 古代武器概述(3)

从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环柄刀跟当时的长剑相比,乍一看外形差别很小。外观上主要的差别是刀柄末端的环、刀柄与刀身之间没有剑那样的护手、刀身只有一面开刃,另一面作为厚脊。

很显然,刀既有利于砍劈,又比剑节省工时,是一种非常适用于骑兵时代的好武器。所以刀很快的排挤了剑。这一点可以从西汉流行佩剑变成东汉流行佩刀看出。从此以后剑在中国一蹶不振,越来越沦为一种礼器甚至“法器”。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其他文明国家,西亚从萨珊波斯开始,到阿拉伯崛起之后就完成了刀取代剑的过程。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一种短弯刀,它是著名的“大马士革钢刀”的雏形。印度也大约在同一时间用刀取代了剑。著名的乌兹钢刀从这时起开始发展。西亚和南亚国家普及刀的过程,跟中国有个不同之处,即刀的普及与马镫的普及同步。

说到刀的历史,不能不说古代世界两种顶级好刀:乌兹钢刀和武士刀。

先说乌兹钢刀,欧洲人称它为大马士革钢刀,因为阿拉伯人是制造乌兹钢刀最出色的工匠,而大马士革又是这种刀制造工艺最好以及欧洲人比较熟悉的地区之一。乌兹钢刀是用印度铁矿石打造的——注意这点。用其他铁矿石打造的,都不是正宗乌兹钢刀,最多只能算是仿制品。曾经这种钢是铸造成刀剑的,因此称为“铸造型花纹钢”有人说过。不过乌兹钢刀上具有美丽的花纹,这是确实的,而且也非常锋利。十字军时代欧洲军队的长剑与阿拉伯军的弯刀对砍,往往折断。据说现代磨制良好的大马士革钢刀,仍然能够砍断抛到空中的蚕丝。西亚工匠还精于美化刀柄,如优化外形,镶嵌玉石和宝石,套珐琅、金银错丝等。这样,乌兹钢刀往往成为集美观和锋利于一身的杰出武器。可惜的是17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世界的日益落后和堕落,乌兹钢刀的制造工艺下降了。今天,保存下来的宝刀往往是非常昂贵的。恢复大马士革钢刀制造工艺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但也一直没有成功,直到2002年,才由一位美国制刀专家恢复成功——他使用的也是印度铁矿石。

乌兹钢刀的优异性能,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欧洲人在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作战时,曾经缴获不少这种刀。但一直没有达到其在原产地的制造标准。中国人也积极仿制乌兹钢刀,他们所依据的主要是印度技术。当然,铁矿石也只能从印度自海路进口。宋朝时期,印度铁矿石是政府强制收购的物资,禁止私人收购。中国曾经有一个传说:辽的名称是镔铁的意思。当然这是不可信的,不过也可以看出乌兹钢刀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元朝曾经专门设立镔铁局。最后,当然的,印度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制造了不少好刀,不过其总体性能不能跟西亚的相比,但也相差不大。

乌兹钢刀比较长,因此重量较大,但又是单手持握的。所以需要很大的腕力才能挥舞自如,使用者也容易疲劳。而另一种著名的刀就没有这种缺点,它就是武士刀。

跟传遍世界的乌兹钢刀不同,武士刀始终是日本特产,真正的好刀都产自日本。大体上,从古坟时代到707年为直刀时代,从806年到1572年为古刀时代、从1573年到1867年为新刀时代、1868年到现在为现代刀时代,可见新刀时代以前的武士刀,属于我要讲述的古代刀的范围。日本刀的发展可能受了唐朝横刀的影响,我曾看过横刀的仿制品照片,跟后来的武士刀有些相似。但吉备真备从中国带回的武器只有弓箭,这似乎说明早在遣唐使时代,日本刀就已经足够优良,无需借鉴中国技术了。无论如何,到了廉仓幕府时,武士刀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欧阳修曾作《日本刀歌》来盛赞这种武器。到了明朝,倭寇从日本得到大量的武士刀与明军作战,令明军感到很是为难。戚继光羡慕气恼之余,对中国自己的制刀技术大加抨击:“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直到最近的中日战争中,日本刀仍然给中国人很深的印象。对这种武器,欧美人的痴迷程度不下于中国人,在反映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电影中,常常出现这种刀;而国际市场上好的日本刀也很贵;直到最近的《最后的武士》,日本刀也是重要角色。

最初的日本刀,跟前面说过的环柄刀差不多,都是直身的,平安时代以后为了便于马上劈砍,逐渐变为弯身,即为太刀;江户时代出现了较轻便的打刀。总的说来,其种类可以分为身长30厘米以下,供非武士阶层使用的短刀、身长30—60厘米的胁差、身长60厘米以上的主战短兵器刀和太刀,通常,它们的身长不会长于80厘米。比较特殊的是忍者刀,它仍然是直身的,因为忍者不需要马上战斗,所以便于刺杀的直身刀能够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所有好的日本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日本铁矿石制造。不过现代条件下,使用欧美优良铁矿石,一样可以制造出较好的武士刀,只是不如日本原产的名贵。至于中国仿制的武士刀,跟日本原产的差距较大——上面两句话跟本文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武士刀的制造工艺,网上介绍无数,这里就不啰嗦了。只是顺便提一下日本国宝级的名刀: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悦酝。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悦酝。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刀铭:菊一文字则宗;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悦酝。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3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刀铭:長曽袮虎徹入道興里;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悦酝。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此外尚有堀川国广、葵纹越前康继、肥前国忠吉、村正、正宗、长船等等。

武士刀以刀身坚韧、刃口锋利为优势,性能极佳,尽管不象大马士革钢刀的制造者那样喜欢堆砌各种装饰,但是精心打造的武士刀也有其独特美感——不知为什么,我虽然不大欣赏日本传统文化,却非常喜欢武士刀。从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角度说,武士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刀的巅峰。如果要说有缺点的话,就是双手持握造成左手无法持盾,在战场上战术选择较小——不过双手持刀,较为省力,恰恰也是日本刀的重要优点,看来人间没有完美的事物。

与武士刀、乌兹钢刀名声相仿的还有马来亚的克力士,都可以归入剑的范围。

当乌兹钢刀和武士刀崛起的时候,长刀的发明者中国人却表现不佳。从环柄刀到横刀,再到腰刀,中国的刀同样是为了适应马上劈砍,渐渐的由直身变成弯身。但在两种名刀的光芒笼罩下,中国刀未免显得逊色了。而且不知为什么,中国刀的制作工艺有时候不升反降,比如前面所引戚继光抨击当时中国制刀业粗制滥造的话,就反映出制刀业的堕落。不过,明朝的腰刀,如果认真制作,其威力和外观仍然是很出色的。有图为证:这里是现代仿制品,刀身较直:跟《军器解》中弯身的腰刀附图不同。中国在唐以后对世界制刀业的主要贡献是创造和装备了许多装木柄的长刀,这种东西用在战场上对付骑兵,还是很有效的。第一种大量装备的木柄长刀是唐的陌刀,据《太白阴经》,当时一个军1.25万名士兵中,装备2500把陌刀。宋朝据《武经总要》,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笔刀、凤嘴刀等,也算琳琅满目。

封建时代唯一一个不以刀为主要短兵器的文明区是欧洲。欧洲中世纪主要短兵器是长剑,这种东西既消耗工时,马上劈砍效果又不如刀。

在新大陆,阿兹特克人曾经用黑燧石刀作战,用木柄长刀来抵抗西班牙的骑兵,效果均不佳。但刀的历史延续了很久。直到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中,中国人粗制滥造的大刀,和日本的速成军刀,仍然对砍过,不过这显然不是战争的主流了。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时不时地看到用刀犯罪的场面,这时的刀显然又回到凶器的位置上去了。

顺便说一说,刺刀尽管名为刀,但是从其使用来看,主要发挥刺击功能,其实更类似短矛,所以在这里不把它归入刀类。

投石带:在射击兵器中,只有这一种在奴隶社会以后就消失了。其发明时间不详,从大洋洲、非洲很多原始部落直到20世纪还使用它来看,它也是一种古老且不约而同的发明。

从出现到消失,投石带的变化不大,都是用一条皮带或绳索制作,中间宽,用以兜石,一段有环,可以用手握住,另一端则无。把兜上石头的投石带在头上旋转,逐渐加力后放开无环的一端,石块即快速飞出。这样可以把1/4公斤的石头掷出150米外。投石带可以投掷光滑的石块,也可以投掷铅弹。到了火药出现以后,还可以投掷早期的榴弹。

很显然,投石带跟弓弩相比,最大的好处是经济性好。上面已经讲了它的结构,这种武器显然是很好制造的。石块的要求也不高,最多圆些光滑些就行了。第2个好处是方便训练和补充。从投石带的使用来看,显然比弓省力和易于操作,而且大多数地面石头和其他小重物很常见,一旦储备枯竭,可以随地补充。因为结构简单,如果损坏,投石带也可以及时修复。投石带的另一个好处是石头从半空中下坠,对于专注于正面防御的敌军来说,颇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但投石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精度太差,它的初速比箭更慢,而且呈抛物线飞行,精度根本无法保证。杀伤力也不足,在掷中无防护或者防护较差的对手的时候,还可以杀伤他们——穿着软甲,如皮甲、麻甲、棉甲、锁子甲等的军人,如果甲胄厚度不够,则石头还是可以在不穿透甲胄的情况下伤害他们的,但是对付重甲兵就很难了,盾牌也可以容易的防御住小石头的攻击。因为易于防御,敌人对投石带的恐惧远没有对弓箭的恐惧那么大,因此它的心理威慑力也远不如弓弩。我认为,投石带这种射击武器并不成功。

最早装备投石带的文明国家是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就已经列入制式装备了,主要供努比亚雇佣军使用。后来这种武器流传到其他国家。其中在欧洲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像伊比利亚投石手这样著名的投石部队。而弓箭较好的西亚、印度尽管也有使用,但是范围相对小些。可见弓箭跟投石带存在着竞争关系。

同类推荐
  • 抗日之极品小兵

    抗日之极品小兵

    川军出川打国仗,盐都孤儿二娃身先士卒,跟随刘家军出川参加抗日战争,一战下来,身边的战友都死了,剩下二娃和李二狗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被另一支抗日队伍八路军救起,随后再次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不是真实事件记载,只是附有一点资料,勿较真!
  • 范哈儿三戏坂垣

    范哈儿三戏坂垣

    该故事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川军将领范鹏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智若愚,学习古人,利于古战场自然条件,在戏弄中,轻轻松松把坂垣‘铁军’精锐部队歼灭的故事。
  • 梦起1932

    梦起1932

    21世纪的普通青年盛毅,一觉醒来竟变成了盛宣怀的孙子盛毅。从此盛毅走上了一条更精彩更刺激的人生,赚钱、考黄埔、加入税警打鬼子……看盛毅如何在这血与火的年代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 二少爷

    二少爷

    张天风原本是一名英文翻译,在抗战年代通过协助我党敌后工作,有力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同时,为我党争取到更多战略物资。
  • 这个家伙当过兵

    这个家伙当过兵

    佣兵回归,再起风云。天不正,我来正天,法不公,我来公法,有一个人叫做教官,有一个人叫做兄弟,有一个人叫做妻子,有一个人叫做知己……有一种感情叫做养育之恩,有一种默契叫做血脉相连,有一种兄弟叫做风雨无阻,有一种爱情叫做生死相依,有一种女人叫做蓝颜……
热门推荐
  • 懵爱

    懵爱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尽那就是成长的路。所谓的成熟,年龄的增长,面容的衰老,心智的理性...对爱却变成了懵懵懂懂,不懂爱。(爱情篇)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海子。(友情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亲情篇)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红楼梦。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 溺宠小懒妻:霸道相公请走开

    溺宠小懒妻:霸道相公请走开

    一朝穿越,她居然穿越成了乞丐?苍天啊!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她是个乞丐!没事,不就是乞丐吗,照样玩转古代!可是谁来跟她说,为什么会有个美男子会可怜兮兮的跟她说要宠她护她一辈子?帅哥咱不熟好吗!某男妖孽一笑,都看光你身子,亲过你小嘴了还不熟吗?
  • 娇宠

    娇宠

    阿桑忙着攒嫁妆的时候,宋楚瑜常常给她添乱。等阿桑终于攒好嫁妆了,却被宋楚瑜搬到了他家。阿桑:我根本没想嫁给你!楚瑜:可我早就想娶你了!小孤女盼嫁佳婿,世家子自荐枕席。其实,这就是一个灰姑娘嫁高富帅的故事!
  • 大臣与海鸟

    大臣与海鸟

    《大臣与海鸟》是作者发表的首部寓言童话集,其中14篇为1992年作品,其余183篇作品为近几年创作。作品多以一个个曲折离奇、匪夷所思的却又似合乎情理的动物幽默故事体现世间百态。很多故事短小精悍、惟妙惟肖。有些作品通过故事主人翁命运及生活状态的起伏来表达作者对当今世界某些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忧虑;有些作品赞美了弱势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高度智慧;很多作品在曲折荒诞的情节中富含哲理,发人深思。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讴歌,体现了作者平等博爱、崇尚自然和科学生活的思想。不少故事情节曲折,高潮迭起,主人公在绝望与失望中辗转,在悲哀与喜悦中翻腾,让读者在故事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 恶零

    恶零

    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张牙舞爪的牛鬼蛇神,还是低声吟唱的神秘咒语,亦或是缠缠绵绵的人鬼之情。都不是!让人恐惧的并不是恐惧本身,也许是镜子里的另一个你,也许是噩梦里的人出现在现实。震撼你的心灵,挑战你的头脑,当你汗毛直立倒立凉气的时候,恐惧它就来了……ps:已有签约完本作品,请放心收藏
  • 我和王先生坎坷的爱

    我和王先生坎坷的爱

    他,她,第一次见,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毫无感情,他们还能在一起么?
  • 腹黑萌宝:想娶我妈咪不可能

    腹黑萌宝:想娶我妈咪不可能

    一场误会让两人分开六年,在相见她已经失忆,锦逸辰却发现自己想抱得美人归,最大的阻碍不是那个护妹狂魔上官清然而是那个和自己翻版的小儿。
  • 清麟

    清麟

    上古时期,有洪荒异兽横行于中原大地,加之滔天洪水泛滥成灾,生灵涂炭,万物于水火中饱受煎熬。上天于是赐禹轩辕剑与开山斧,希望他能平息水患,诛灭天下凶兽异种。禹得神兵利器后,开山分泾,终于历时九年平息水患。随后,禹斩山川泾河,铸鼎而立,天下遂分九州。禹在羽化登仙之后,其留下的神兵便被族人看护。后来,秦帝崛起,妄图将轩辕剑和开山斧据为己有。一番血战后,轩辕剑还是被秦帝夺去,剩下的族人在当时的首领夏衍带领下,拼死护着开山斧杀出一条血路,辗转流离,也不知漂泊了多久,终于,在东海尽头发现了一个岛屿,从此便在此立身安命,世代护斧。时光流转,岁月悄然,一转眼,过去都消散在烟雨里,眨眼间,数百年一晃而过。
  • 乱斗江侠

    乱斗江侠

    强者回归,谁与我敌?世间已乱,就由我,荡平天下!(读者群:558965625)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