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6800000004

第4章 越剧常识(1)

(一)越剧的音乐与唱腔

1.越剧的音韵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早期的舞台唱念语音都是嵊县方言的生活语音。其后,随着剧种的发展,演出从农村、城镇,扩展到大中城市。随着演出剧目的不断丰富,官带戏和宫闱戏开始出现,由于在演出这类戏时,需要打“官腔”,用“官话”,因此唱念中开始较多使用嵊县方言中的书面语言。

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新越剧”改革的兴起,越剧的舞台语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为了达到舞台语言大众化、通俗化的要求,演员在唱念中舍弃一些嵊县方言中过于俚俗的土语土音,除大量运用书面语音外,还吸收、融化了话剧、昆剧使用的国语和中州韵中的语音音素。建国以后,有些字的读音向普通话靠拢,变成带有本方言特色的嵊县官话。

越剧舞台语音,在行内通称“越白”。其中用嵊县方言中的书面语音和近似普通话读音的,称为“官白”。沿用嵊县方言中的生活语音的,称为“土白”。现今越剧舞台上使用的语音,以“官白”为主,“土白”则是作为色彩性的艺术语言来使用的。“越白”的基础语音是嵊县方言音,它是吴语系的一个支流,与中古语音一脉相承。“越白”的声(声母)、韵(韵母)、调(声调),都较完整地保留着汉语中古语音的特点,如声母的清浊成对,并由此构成声调上阴阳相对,以及入声的全部存在。“越白”自成音韵体系,它有28个声母(零声母除外),44个韵母,7个声调,形成20道韵辙,构成1129个音节。

2.越剧音乐的历史沿革

(1)“南调北调”时期

越剧音乐最早是在“落地唱书”时期的“四工唱书腔”和“呤哦唱书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06年,“落地唱书”发展为“小歌班”后,“呤哦唱书腔”在嵊县南北两乡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分别称为“呤哦南调”和“呤哦北调”。“呤哦南调”演唱时,嘴巴张得很大,因而叫“开口调”,又因唱得很高很响,故称“喊风调”,唱得特别高的叫“高喊风调”,唱得平一些的叫“平喊风调”。板式除“中板”外,已有“快板”和哭腔。

1918年,进入上海的小歌班演员分两个班:一班以北乡艺人卫梅朵等为首,唱“呤哦北调”;另一班以南乡艺人白玉梅、王永春等为首,唱“呤哦南调”,后南班因演出不受欢迎,遂并入了北班,“呤哦南调”也随之逐渐消失。1920年,老板周麟趾回嵊县开源请了周孝堂、周林芳、周小灿三位乐师,仿效其他剧种,用丝弦乐器伴奏。唱腔仍为“呤哦北调”,依旧有人声帮腔,但在帮腔时加上板胡伴奏,并且在开唱前加上了引唱过门。此时,因板胡定弦为1、5两音,绍剧称“正宫调”,小歌班就简称为“正调”,故此后的唱腔就称“正调”。

“小歌班”发展到“绍兴文戏”后,唱腔中除“中板”外,还有“快板”“清笃”“十字调”“哭调”“导板”等。“清笃”“十字调”继承自“北调”“快板”“导板”吸收自绍兴大班。另外,有时因演员音区低或情绪需要而降低调门演唱,唱腔旋律不变,但较低沉,俗称“还阳调”。绍兴文戏时期,女班开始涌现,男班中大多加入了女演员,从而一度形成了男女兼有的混演形式。这一时期的唱腔,除了主要为男女声同调同腔演唱的“正调腔”外,又产生了新的腔格。

(2)“四工调”时期

20世纪30年代,女子越剧兴起,男班逐渐衰落,男女混演也逐渐为女班代替。女班唱腔继承的是男班艺人演唱的北调“清笃”和“丝弦正调”,由于男女声区不同,男班原1=D的调高不能适用于女班,经琴师王春荣模仿徽班“西皮”的定弦(工尺谱为四工二音,故称“四工调”),并将“西皮”过门稍作改动而沿用,越剧从此进入“四工调”时期。

1923年,以施银花为代表的女班开始演出后,在唱腔方面得到琴师王春荣的很大帮助。1926年春,施银花等到嘉兴寄园演出时,男演员琴素娥等多人加入女科班,琴素娥工花旦,曾饰演李秀英、王兰英、苏三等主要角色,其唱腔很有特色,尤擅圆滑的花腔及托腔。施银花在琴素娥唱腔的基础上,根据女生特点及本人嗓音条件加以革新,逐步创造出适用于女声的基本曲调“四工腔”,在实践中被各女班普遍接受。

(3)“尺调”时期

从1943年到1949年,越剧以“尺调腔”为基本腔,胡琴定弦“合尺”(即5—2)为主,故称这一时期为“尺调”时期。

1943年11月由袁雪芬主演的《香妃》,是开始形成“尺调腔”特征音调(包括调腔、伴奏、托腔)比较明显的第一个剧目。由于以明快朴实见长的“四工腔”难以适应剧情的需要,为此,袁雪芬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采用京剧二簧的定弦,变“四工”(6—3)为“合尺”(5—2),并吸收融化其稳重深沉的过门及二簧的音调,运用调式交替手法,丰富发展了低回婉转的下四度宫调系统(首调SOL宫系统)的旋律。同时,放慢板速,产生了“慢中板”。此外,根据语言字调、音韵及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润腔方面也远较“四工腔”细腻。从而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形成了旋律优美、表情细腻又富有传统韵味,擅长于表现悲剧的“尺调腔”。

“尺调腔”逐渐在上海越剧界盛行,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代表性唱腔。到了1948年,上海各主要越剧团已全部采用“尺调腔”为基本腔,越剧从“四工调”时期进入了“尺调”时期。

“尺调腔”的板式,除继承“四工腔”时期的“中板”“快板”、绍剧“二凡板”和“流水板”外,还形成了“慢板”及“嚣板”和丰富发展了“四工调”时期的“十字腔”。“慢板”的称呼,早已有之,但实为稍慢的“中板”,并无“慢板”的特色。“慢板”的形成,始于1945年袁雪芬演出《雪地孤鸿》“锄花”一场的“慢清板”。“嚣板”是整伴散唱的板式。由于过门常从后半拍起奏和其中的切分节奏,1946年前,称“揭(方言音xiāo)板”,常用于激动、紧张处,表现喧嚣的情绪,故后来改称“嚣板”,是1945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在演出《新梁祝哀史》一剧,仿效绍剧“流水板”的形式创立的。“十字腔”在“四工调”中极为简单,自“四工调”发展为“尺调腔”后,丰富发展了旋律,增加了落音变化,才形成了新的“十字腔”腔格,并逐渐成为越剧的常用腔。

在尺调时期还有一种腔调称为“弦下腔”,是“尺调腔”的反调,也是“尺调”时期仅次于“尺调腔”的主要腔系,因伴奏常高于唱腔八度,使唱腔处于“弦下”,因而得名。“弦下腔”形成于1945年5月,是范瑞娟重演《新梁祝哀史》中梁山伯时,在《山伯临终》一场,原应唱“六字调”(1=C,2—6定弦),因感到调门太低,周宝财采用京剧“反二簧”定弦(1—5,调升高为1=D),并吸收融化其过门。范瑞娟在周宝财的帮助和配合下,在唱腔中以“六字调”为基础,吸收融化京剧“反二簧”的某些音调,同时也运用“尺调腔”的旋律,形成了哀伤、悲沉的“弦下腔”。其后,范瑞娟又陆续创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弦下腔”唱段,使“弦下腔”的影响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徐天红在《琵琶记·扫松》中吸收绍剧曲调,唱出了“六字调”的“二凡板”和“流水板”,也逐渐成为“弦下腔”的板式之一。

(4)新中国成立后的唱腔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音乐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六字腔”原称“六字调”,专指比“弦下腔”(调高为1=D)调高低一度(1=C胡琴定弦2—6)的“弦下腔”,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旋律、润腔及伴奏过门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傅全香在《情探·行路》中“海神爷降下了勾魂令”的唱段,为“六字腔”的突出代表。这一唱段音域宽广,高低跌宕,哀怨飘逸,时而低回荡漾,时而激昂奔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袁雪芬在《祥林嫂·厨房》中的“千悔恨、万悔恨”唱段,亦为“六字腔”,它吸收了越剧传统曲调“宣卷调”及“四明南调”的因素,表达了祥林嫂自谴自责的心情。袁雪芬在《双烈记·夸夫》一剧中的“曾记得当年京口初相逢”唱段,吸收融化了豫剧、扬剧、徽剧及四明南调等剧种、曲种的音调,创造了“六字腔”的“男调板”,具有昂扬、欢快的情绪。

除继续以“尺调腔”“弦下腔”为主外,新时期越剧音乐根据剧目内容、风格、人物性格及思想感情的需要,广泛地运用原有的传统唱腔,包括“四工腔”“南调腔”“北调腔”“四工唱书调”“呤哦唱书调”及山歌小调等,从而丰富了曲调,增强了表现力。同时,在唱腔的音调上,这一时期的越剧扩大了音域,加大了旋律的起伏性,丰富了唱句的落音变化,从而增强了旋律性,曲、词、情的结合更为紧密,板式变化也更为丰富。在唱腔的节拍、节奏方面,切分节奏,弱起强收及句幅的紧缩和扩展手法,被经常而普遍运用,突破了越剧唱腔原有的方正结构和单一呆板的节奏。

3.越剧配乐的发展

在自身不断的变革中,为了适应新剧目与剧情的需要,越剧的配乐也经历了从开始运用到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

“新越剧”改革之时,为了表现更为丰富的剧情,开始以配乐代替了打击乐。最初,配乐用流行音乐和广东音乐唱片代替头场或幕间曲。1944年,从袁雪芬主演的《雁南归》一剧开始,配乐开始使用广东音乐乐队,以广东音乐负责幕间或情景音乐的配音演奏。越剧的传统乐队,仅伴奏演员唱腔。1946年秋,音乐工作者刘如曾来到雪声剧团,在袁雪芬主演的《乐园思凡》以及1947年东山越艺社所演剧目中,借鉴话剧配乐,以西洋乐器(演奏员三四人,乐器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及长笛)演奏。

但是,这些改变造成了越剧剧种音乐风格的不统一,剧种乐队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有鉴于此,1948年秋天,雪声剧团在大上海戏院上演《珊瑚引》时,刘如曾首次全部采用民族乐器,既扩大了乐队编制,又使伴唱与配乐由同一乐队演奏。这一举动也带动了当时上海各越剧团的乐队,他们先后都采用这样的配置,为越剧乐队的规范奠定了基础。

“尺调”时期的伴奏乐器,开始时除“四工调”时期的鼓板、主胡、斗子、三弦外,增加了月琴。到1943年后,受广东音乐的影响,又增加了扬琴、秦琴和箫。1948年起又陆续使用了琵琶、大胡和副胡等。乐师数量增加到10人左右。

4.越剧乐队的体制

1949年以来,越剧乐队在民族乐队基础上逐渐规范。在鼓板、越胡主奏下,分吹、拉、弹、打四部分,其配置根据剧目演出的需要扩大或压缩,但总的原则是“少而精”的组合和“一专多能”的人员配置。目前上海越剧乐队的基本编制如下:

(1)以9人为基础的传统乐队

乐队的基本编制为:

鼓板1人(兼小堂鼓或大鼓)

越胡(主胡)1人(兼唢呐、板胡)

中胡1人(兼钹)

大提琴(或大胡)1人

琵琶1人

扬琴1人

大三弦1人(兼大锣)

笛1人(兼箫、唢呐或月琴、阮等弹拨乐器)

小锣1人(兼其他打击乐器或弹拨乐器)

这种传统乐队主要用于传统戏的伴奏,采用传统伴奏(跟唱托腔及曲牌配音)或按谱齐奏主旋律的形式。其人员可增可减,如9人中减去扬琴、大提琴(或大胡),即成7人乐队,再减去小锣(由鼓板或主胡兼带),变成6人乐队。

(2)11人乐队

在上述9人乐队中增加二胡(兼板胡)和吹奏乐器各1人,即成为11人组合的乐队,再增加一把低音提琴,即成为12人组合的乐队。此类乐队在伴奏上可采用简单的配器,以增减音量或变化音色,重要之处也可采用较为简单的多声部伴奏。

(3)18人乐队

以民族乐器为主体,吸收部分西洋乐器组合成18人左右的乐队。其配置大致为:

越胡(主胡)1人

板胡1人

二胡2人

中胡2人(或1人)

大提琴1人

低音提琴1人

柳琴1人(兼琵琶或中阮)

扬琴1人

筝1人(兼大三弦或中阮)

长笛、笙、箫2人(兼曲笛、梆笛、唢呐或弹拨乐器)

双簧管1人(兼唢呐或笙及弹拨乐器)

单簧管1人(兼管、弹拨乐器或打击乐器)

电子琴1人(或由适宜人员兼任)

鼓板1人

打击乐1人(定音鼓、小锣、云锣、吊叉、碰铃或三角铁等)

18人乐队中如要精减,可减去弹拨乐器及吹奏乐器各1人,即成为16人组合的乐队,再减去拉弦乐器1人,即成为15人组合的乐队。被减去的乐器,可由乐队内部统筹兼顾,吹、拉、弹、打,声部齐全,可以多声部伴奏为主。此外,也有使用小提琴、中提琴的乐队,编制达26人。

(二)越剧的表演艺术

1.越剧表演的发展沿革

(1)模仿阶段

越剧艺术从“落地唱书”转化而来,经历了从曲艺到戏曲的发展过程。最早的越剧演员全部为唱书艺人,没有受过戏曲表演的基本功训练,初期的表演也没有专用的行头,表演主要是模仿生活动作,或其他剧种的一些简单程式,并不规范。这一时期的表演特点是以模仿为主,富有生活气息,但形式简陋,缺乏艺术性。

(2)程式化表演阶段

越剧进入上海后,广泛学习、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的表演技巧,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角色行当,走上了程式化发展的道路。越剧女班从创立之初就积极进行表演基本功的训练,结合说戏学习各种表演程式,还延聘绍兴大班或京剧艺人教授武功技巧。当时的女班主要学习的是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程式。由于剧目采用幕表制或半幕表制,演员在台上可即兴发挥,因此这一时期的表演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3)表演特色形成阶段

进入“新越剧”时期以来,越剧表演发生了深刻变革。以袁雪芬等“十姐妹”为代表的越剧改革者建立了正规的编导制,改掉了过去表演上的随意性;强调从人物出发,表演要有真情实感,改掉了过去从程式出发的虚假性;为了提高表演水平,一方面从昆剧中吸收优美的舞蹈身段,另一方面又吸收话剧、中外电影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将二者融为一体,既重视形体动作美化、提炼,又重视内心体验的独特的表演风格。越剧表演作为综合艺术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剧本、导演、音乐、舞美互相交融,构成有机整体,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

(4)精致化阶段

建国以后,越剧表演艺术通过大量的文化交流与自身创造,又有了新的提高。20世纪50年代,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的影响下,越剧开始注重内心体验的表演特点并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国性的戏曲会演和巡回演出,使越剧演员广泛地接触了其他戏曲种类,为剧种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越剧演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并应用于自身的艺术实践,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形象,也代表着越剧表演艺术进入了不断提高、走向精致化的新阶段。

2.越剧中的角色行当

越剧的角色行当经历了从单一到丰富的发展衍化。早期的剧目多为“对子戏”,以“二小”(小生、小旦)、“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随着剧目的丰富,逐渐发展为“四柱头”(又称“四庭柱”,即“三小”加老生)。现在的越剧角色行当主要分为六大类。

(1)小旦

小旦所饰演的是青少年女性角色,根据角色身份性格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六种路子及称谓:

悲旦,专饰命运悲惨的青年、中年妇女角色,类似京剧中的“青衣”,以唱工为主、做工为辅。如《三官堂》中的秦香莲、《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梅花魂》中的陈杏元、《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等。

同类推荐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本书主要指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包括历史传说文化遗产远古文化历史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热门推荐
  • 无限之轮回卧底

    无限之轮回卧底

    别人轮回做任务,吴良轮回还当卧底。造老天的反可不容易,一不小心连转世都成问题,还好当卧底有福利......
  • 绝世倾城,冰山美人要融化

    绝世倾城,冰山美人要融化

    她是纳兰府第一天才,九岁失去灵力,十岁彻底疯癫。她是二十一世纪纳兰族第一人,商业,黑道,军事,各种领域必有她的名字!却因为一念之差,死于非命。重来一世,我必定不会放过那些欺我辱我之人。一个个惊天阴谋缓缓褪去迷雾,前世记忆、创世预言、桫椤花地、十五云外天、魔神之爱、业火焚身、走火入魔……最终潘然醒悟,十里桃花,百厥情话,难抵你一道疤,十里红妆,百声赞贺,难抵你一句话……
  • 深渊之宿

    深渊之宿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们学习玄术需要经过练气、筑基、金丹、元神、太虚。清幽。给我站起来!你看的是什么?!”徐夫子拿着尺戒敲着桌子大声的说道。徐夫子是元神五层的高手,很多人到了元神八层就很难突破太虚,所以元神五层已经是很顶尖的了。他是容云鹤花了重金请回来教导清幽和容珞珈学习玄术的夫子,他在江湖上很有名气,因为他教出很多元神境界的玄术高手。
  • 超级大慈善家

    超级大慈善家

    速冻百年的吊丝男被超级慈善系统选中,带着残存记忆重临1997年。学渣男华丽转身,改变悲催人生,走上慈善证道之路。美女、金钱、权力、名誉……一切都很简单,难的是人心,难的是取舍,难的是对未知的掌握。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德被天下。做慈善家很累,做大慈善家更累,做个让女人满意的超级大慈善家更是累上加累,但是……我喜欢。----牧阳
  • 太武神尊

    太武神尊

    天资出众?悟性超群?意志坚定?你是天才?你是妖孽?在秦武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 偶像公主之第四位公主

    偶像公主之第四位公主

    通过三位公主,白雪公主:雪森苹果,灰姑娘:高城蕾拉,辉夜姬:笹原名月的不懈努力,收集幸福之星,童话王国得到拯救。为了彻底修复童话王国,公主们再一次开始收集快乐之星,同时,第四位公主也出现了!
  • 英雄联盟之断代王者

    英雄联盟之断代王者

    英雄联盟是什么?是泡妹神器加致富之道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还是无脑被秀智商从此一蹶不振怀疑人生?当段位决定地位,当战力决定身体进化强度,当英雄技能、符文装备横扫现实,皮肤也不仅仅是特效时、、、英雄联盟,主宰了这个世界。而就在所有人为胜利为生存苦苦挣扎时,南辰,彗星般降临在这个时代。“他来时荆棘遍地,神的技巧正如稀星隐匿在无穷夜幕中;而他离开时,鲜花盛开,群星闪烁,光芒照耀,神的力量毫无秘密可言。他,超越了王者,罢免了神灵,成就了人类。”——记英雄联盟断代王者,南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最强最霸道的修仙

    最强最霸道的修仙

    最强最霸道的修仙主要说了主人公是一个非常霸道的人,霸道占取独世美女,城主的小女儿,上官家的上官玉儿,杨家的杨妃姬等等。。。各种逆天,各种刺激。
  • 将军的卖身契:恨嫁将军

    将军的卖身契:恨嫁将军

    “璜扆,你对和亲这事有什么看法?”“和亲?”不是在讨论国家大事吗,话题哪时变成和亲了?晋璜扆愕住。“嗯,和亲。陛下的意思,是希望通过和亲拉拢西南两国。”“的确是个好办法。甘露王朝不是没有公主吗?送谁去和亲?”“陛下的意思是说……从朝堂的百官中挑选几名出来去和亲。”“啥?!男人和亲?姬仲康脑子被沂槊国的铁骑踢坏了不成?这么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