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9800000008

第8章 揣①篇第一(1)

古之善用天下者②,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④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群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孰知?能知此者,是谓量权⑦。”

【注释】

①摇:推测对方的心理。

②善用天下者:善于左右天下大势的。

③权:势,指所处的环境与地位。

④强弱轻重:强弱,指对方的虚实状况。轻重,指对方在周围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轻重。

⑤众寡:指人心向背,政治条件优劣。

⑥料人民多:道藏本脱“料人民多”四字,据别本补。

⑦量权:道藏本作“权量”,据嘉庆本校改。

【译文】

古代善于利用天下情势,处理天下纷争,操纵天下局势的人,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权势,揣测诸侯的真实意图。如果不能详细慎重地衡量天下权势的变化,就不能够知道诸侯各国的强弱虚实的力量对比;如果对各诸侯的真实想法揣测得不够周密细致,就不能了解隐蔽变化的状况和不断变幻的情况。

什么叫量权?量权就是:“要估量国家的大小,考虑其国兵力的多寡,估量一下这个国家财货的有无、人民数量有多少、是贫穷还是富有?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分辨地形的险峻与平坦,哪里有利哪里有害?谋略方面,哪个谋略深远、哪个谋略短浅?君臣之间关系如何?哪一国君主亲近贤良接近小人?宾客的智慧,哪一国缺少智谋,哪一国足智多谋?还要观察天时,观察国家命运的发展趋势,看谁有祸、谁有福,谁凶谁吉?要考察诸侯之间的结盟关系,看哪个可用、哪个不可用?要观察民心向背和变化状况,看哪一方民心安定,哪一方民心思变?看百姓喜爱谁憎恶谁?能反复揣度而懂得这些事情,就叫做“量权”。

【感悟】

揣情旨在掌握对方的内情及个性特点,在充分分析和衡量天下大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才能正确地制定谋略,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

【故事】

一、郑国贤相子产

郑国的家,最是难当。晋楚争霸,只在别国土地上打仗,败得再惨,过几年元气便恢复了。他们两家又都不大愿意打硬仗,你来我去,真吃亏的还是郑国。郑国没有办法,只得执行“牺牲玉帛,待于二境”的政策。楚军北上,便在南境求和会盟;晋军南下,便在北境求和会盟。这是对外问题。

郑国的内部也不安宁,贵族们常要闹事。公元前五六三年,五家贵族作乱,杀死了三个执政——子驯、子国、子耳。他们劫持国君,占领了北宫。子驯的儿子子西得讯,连忙赶去收敛尸体,追击乱党。他见乱党巳经占领北宫,才回去发动家兵。这时家里巳经大乱,男女奴隶大部分都巳逃走,财物损失很大,家兵也组织不起来了。子国的儿子子产得讯后,非常镇静,先加强府第里的警卫,门户库房,都派专人守卫,然后命家兵列成队伍,十七乘兵车,整队而出,收了父亲的尸体,再进兵攻击北宫。其余没有参加叛乱的贵族率领“国人”前来助战,平定了叛乱。

老一辈贵族中没有被杀害的子孔执了国政。子孔起草一份文件,规定各级贵族各司本职,不得干预朝政。众人不服,形势相当紧张。子孔准备使用高压手段。子产劝他接受大家意见,烧掉这份文件。子孔很不愉快,说:“我制定这份文件,为的是求国家的安定,因众人的反对而把它烧掉,是让众人作主,国事岂不难办?”

子产说:“众怒难犯,只凭一个人的愿望,办不成事情,不如烧掉文件,使众人都能心安,否则又会发生祸事。”子孔接受他的意见,把写上这文件的一大堆简,在城门外公开烧掉,郑国的人心得以安定下来。

以上是子产这个青年政治家初露头角的两件大事。子孔毕竟没有善终,他过于专横,又打算执行亲楚的政策,受到一部分贵族的反对。公元前五五四年,都城里发生一次武装冲突,子孔被杀。事后,子产被提拔做亚卿,在执政的班子里排在第三位。

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叶,晋在争霸中又占了优势。晋国君臣对小国常常盛气凌人,要求他们朝见、纳贡。当年的齐桓公是诸侯的领袖和保护人;此刻的晋国君臣是十足的霸权主义,与齐桓公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子产经常要同他们办交涉,他态度严正,说话理直气壮,好几次把晋人驳得哑口无言,很有外交家的风度。

公元前五五一年,晋使者到郑,召郑简公去朝见晋君。子产历数简公即位十五年五次朝晋的事实,又指出在不朝见的时候,没有一年不派人访间晋国,晋国发起的诸侯的活动,也投有缺过一次席,由于大国的政令常有改变,小国巳经吃尽了苦头。

子产说到这里,巳经从申辩转到了控诉,接着便变成了质问。他说:“大国若能安定小国,不劳召唤,自然会经常前来朝见。如果不谅解小国的为难之处,把不来朝见当作口实,加以责备,弄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使同姓的亲戚变成仇敌,那倒是十分值得忧虑的事情。希望你们慎重考虑。”

这是一次。公元前五四九年,郑简公朝晋。其时晋国范宣子执政,要求诸侯缴纳的贡品很重。子产写了封信,托简公的随员转交宣子,向他说明利害,劝他不要因此引起诸侯离心的恶果,又说如果财物都归于执政,还会造成晋国内部的分裂。宣子读了这封信,有所触动,曾经少收一些贡品。这又是一次。

公元前五四三年,子产做了郑国的正卿。第二年,从郑简公到晋国。晋国的宾馆门户低矮,车辆无法进去。子产毫不踌躇,命从人拆毁围墙,打开一个大大的缺口,把马车开了进去。晋国执政派人质间,口气倒并不严厉,只说:“敝国是诸侯盟主,修建宾馆,用来接待各国宾客,如果大家都动手拆毁围墙,叫我们怎么办呢?”

子产下令拆墙的时候,早巳胸有成竹,等你来问,便滔滔不绝地发了一通议论。他的说话大概包含几点内容:

第一,郑国弱小,大国责令贡献,不敢拒绝。到了此地,晋君和执政不马上接见,我们不能不设法保存带来的贡品。

第二,从前文公做盟主,宫室简陋,接待诸侯的宾馆极其宽敞高大.接待的人员也都殷勤周到,“宾至如归”(客人到了这里,象到了自己家里),既舒适,又安全。

第三,现在晋国国君的“离宫”(别墅)周围好几里路,诸侯的宾馆象是“隶人”的住房,门户狭小,容纳不下车辆,车辆又不能越过墙璧,加以盗贼横行,天灾常见,我们不拆墙壁,就无法保存贡品。请间贵国,我们应该怎么办?

晋人听了,自觉礼亏,只得厚待简公,送他回国。这一次是子产同晋国办交涉最出色的一次。

子产在内政方面也搞得很出色。这些事情并不好办,也许比办交涉更难。

子产当正卿以前,几家贵族又发生过冲突,两面都想拉拢子产,他不肯参加任何一方。事后,一位不参加内乱的老辈推举子产执政,子产不肯,他认为外有大国,内多大族,事情实在难办。在老辈的劝说下,他终于答应上台。

子产上台以后,立即整顿内政,修治田地中灌溉排水的沟洫,按照耕地的实际情形,收取赋税,另外还征收了财物税。他对“都”和“鄙”(见《齐桓公和管仲的霸业》)的治理订定了不同的规章,对担任各级职事的人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番整顿,有些人很抵触,更多的人很不习惯。执政的第一年,竟是怨声载道。三年之后,歌烦的声浪就高起来了。当然,意见还是有的。有些国人在“乡校”里头议论执政,有赞成的话,也有不赞成的话。“乡校”是什么?也许是学校,也许是国人的活动场所。

有一个然明,向子产提出毁掉“乡校”的建议。子产说:“何必呢?有这么个地方,让人们空闲时去走走,议论执政的好坏。他们赞成的,我就坚持办下去;他们反对的,我就改掉。这是我的好老师,为什么要把它毁掉呢?我只知道多做好事以减少人家的怨恨,不知道用高压手段禁止人家怨恨。使用高压手段,当然可以立见功效。然而象防河一样,大决口时,损失一定很大,我会无法挽救的。不如让它有个小决口,可以疏通,不如让我听见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原来古代的“国人”是可以对国事发表点意见的,春秋时各国的统治者巳经把这种权利差不多剥夺光了。子产能够保存一点这个传统,就很难能可贵了。

子产执政二十一年,加上做亚卿的时间,共是三十二年,在公元前五二二年去世。

二、魏无知答汉王

陈平投降了汉军,通过魏无知请求会见汉王,汉王把他召唤进去。这时候,万石君石奋是替宫中清洁扫除的涓人,接受了陈平的拜谒。陈平等十个人一块进去了,被赏赐了一顿饭。汉王说:“吃完了,你到客舍去歇歇吧!”陈平说:“臣子我是有事才来的,这话必须今天就说。”于是汉王跟他谈了话并且很欣赏他,问他说:“你在楚国当什么官?”陈平说:“是个都尉、”这一天就安排陈平当了都尉,为近侍警卫,掌管监临将领们。将领们一片哗然,说:“大王一时间得到一个楚国逃亡的士兵,也不知道他的高低深浅,而就和他坐一辆车子,让他监临我们这些高过他的人。”汉王听到这些,就越发宠爱陈平,于是便和陈平一块向东讨伐项王。到了彭城,被楚军打败,带领着军队回来了。在荣阳收拢被打散的士兵,让陈平当了亚将,归在韩王信手下,屯军在广武。

维候周勃和灌婴等人有时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英俊的男子汉,好象戴着美玉一样好看,但肚里不一定有货。听说陈平在家居住时曾经和他嫂子私通,给魏玉干事竟弄得无法容身,逃跑后投奔了楚国,投奔楚国又混不下去,又跑来归顺了汉王。现如今大王尊敬他,给他官做,还让他监临将领,臣下们听说陈平调遣将领们,给金子多就能到好的地方,给金子少就到坏的地方。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贼子,希望大王能深人考查他。”汉王怀疑这些,就责怪魏无知,问他说;“有这回事么?”魏无知回答说:“有这回事。”汉王说:“那你说他是贤能的人是为什么?”魏无知回答说:“臣子我说的,是能力;陛下您所问的,是品行。现在有守信用的尾生和有孝行的孝巳的行为,但对决定胜负的计算没有什么好处,陛下您有闲空去任用他们吗?现在楚汉相互争斗、僵持不下,臣子我推荐有奇异谋略的士人,只看重他的计谋真能够有利于国家呀。和嫂子私通多接受点金子又有什么值得疑虑呢?”汉王召来陈平问他说:“我听说先生你在魏国干事不能坚持到底,在楚国干事又跑了,现在又跟着我干,有信用的人原来这样三心二意么?”陈平说:“臣子我给魏王干事时,魏王不能采纳我的意见,所以离开去给项王干事。项王不信任人,他所任用和爱护的人,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人就是他妻子的兄弟们,就是有奇异的士人也不能够任用。臣于我在楚国的时候就听说汉王能够任用人,所以归顺了大王。我是赤手空拳而来,不接受金钱就没有东西作为资产。如果臣子的谋划计策有可以采用的,希望大王您任用我;假如没有什么可采用的,大王您赏赐给我的金子都还在,请求封存起来送还官府,并请求辞职还家。”汉王于是就称谢,重重的赏赐了他。让他当了护军中尉,监临所有的将领。将领们于是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三、晋侯派遣郤克

鲁宣公十七年(公元前592年)春,晋侯派遣郤克到齐国召请齐侯参加盟会。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妇人让她观看。邵克是个破子,登台阶时一跛一跛的,妇人禁不住在房里笑出声来。郤克大怒,出来后发誓说:“不报复这一耻辱,决不过黄河!”邵克先回国,让栾京庐在齐国等待命令,说:“不完成来齐国的使命让齐顷公去参加盟刽,就不要回国复命!”郤克回到晋国,请求攻打齐国。晋侯不答应。郤克于是请求带领宗族去攻打齐国,晋侯也不答应。

齐侯派遣高固、晏弱、蔡朝、南郭惬参加会盟。到达敛盂,高固因听说郤克埋怨齐侯就逃回了齐国。夏,在断道会盟,这是为了讨伐三心二意的国家。又在卷楚结盟,拒绝齐国人参加。晋国人在野王抓住晏弱,在温抓住南郭偃。苗贲皇出使路过野王,见到晏弱。回去后,对晋侯说:“晏子有什么罪?从前诸侯事奉我们的先君,都象怕赶不上的样子。现在诸侯都说晋国的群臣都不守信用,所以诸侯都有三心二意。齐侯担心得不到礼遇而遭受侮辱,所以不亲自来会盟,而让这四个人来。齐侯的近臣有人阻止说;‘君王不出使,他伸一定会逮捕我们的使者。’所以高子到达敛盂就逃跑了。这三个人说:‘如果断绝了晋国同齐国的友好,宁可回国被处死。’为此他们甘愿冒危险前来。我们应该盛情迎接他们,使来的人对晋国有怀念之情。现在我们不仅没有善待他们,反而还逮捕他们,让阻止他们前来的齐侯近臣们的预料得以证实,我们不是巳经犯了过错吗?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而又长久的逮住他们不放,以造成他们的后悔,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让逃回去的人得到逃走的”理由,而伤害前来的人,让诸侯害怕晋国,这有什么用呢?”于是晋国放松了对晏弱、蔡朝、南郭偃的看管,他们三个人趁机逃走了。

四、三家分晋

同类推荐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热门推荐
  • 墓长生

    墓长生

    茶叶铺子小老板莫非,无意中听发小亮子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古河道上的诡异事故。之后又因亮子的求助与失踪,从而卷入到一场莫名其妙的探墓旅程之中。百鬼抱书、尸溜子、人魁......古墓之中各种诡异莫名的恐怖事物接连出现,最终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 龙城传

    龙城传

    魔法族,原本和平祥和,魔法族至宝天地玄光剑出鞘,千年前的封印被毁,魔法族陷入一场混战之中,龙城等人肩负保护魔法族的重任,寻找天地玄光剑,才知……
  • 妖魔罪

    妖魔罪

    何为正义?何为正道?它有准确的定义吗?还是说你们,就是正义你们的道,就是正道如果是这样那么带着你们的正义到地狱宣传你们的正道好了。(此文男主病娇向,俗称神经病?????)
  • 风铃街

    风铃街

    垃圾啊,自己都不满意,我会做的更好,这篇又要烂掉了。。。。。
  • 既见君子

    既见君子

    第二卷简介:叶慕轻佻的挑起萧沉的下巴一字一句的说道:“你好,我叫叶慕。落叶萧萧的叶,爱慕你的慕。”萧沉眼里盛满笑意:“小姐,公共场合请不要动手动脚好么?”……叶慕拿着房产证傲娇的往萧沉面前一扔:“萧老师,你今天不嫁也得嫁!”“叶慕同学,你竟敢抢我的台词!看来老师必须得好好教育教育你。”
  • 绛云楼题跋

    绛云楼题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嫡女:废材不受宠

    绝色嫡女:废材不受宠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本文男女主身心健康欢迎入坑
  • 高僧摘要

    高僧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边伯贤,请别离开我

    边伯贤,请别离开我

    快完结,大家准备迎接新的小说吧!我先走咯。。。
  • 巅峰人类

    巅峰人类

    人类走出地球的一千年末,发生在未来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