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9700000011

第11章 内楗第二(5)

后来有一次皇上召见毛笔先生,准备任用他,轻轻一拂,毛笔先生脱帽谏恩。皇上见他发疏头秃,所书写的字画也不称心如意,便取笑说:“中书君,您年老头秃,已经不胜任了!从前我曾称您中书,而您现在却不中书了!”毛笔先生回答说:“我算得上是尽心竭力的臣子啊!”但从此以后皇上便不再召用他了。

毛笔先生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老死在笔管里了。

一五、阴险的尚结赞

吐蕃丞相尚结赞很有狡诈阴谋,尤其不喜欢李晟,于是相互议论说:“唐朝的名将,只有李晟与马燧、浑緘罢了。不除去他们三人,必定是我们的担忧。”于是实行反问计,派遣使臣利用马燧来请求讲和,既然讲和,随即请求结盟,又凭借结盟来俘虏浑緘,借此出卖马隧。贞元二年九月,吐蕃使用尚结赞的计谋,就大举出兵进人陇州,抵达凤翔,没有虏掠什么,而且说:“召请我们来,为什么不拿牛酒来犒劳?”于是慢慢带兵离开,是用此计离间李晟这场战役中,李晟起先命令行将王彳必挑选精锐士兵三千人,在汧阳设下埋伏,告诫他说:“吐蕃的军队经过城下,不要攻打他们的首尾,首尾即使被打败,他们的中军力量存在,如果合力攻打你们,必定受到危害。只要等到他们的前军已经过去,看见五方旗、武豹衣,就是他们的中军了,突然出其不意,可以建立奇功。”

王泌遵照李晟的谋划,果然遇到尚结赞。等到出军奋力攻击,敌军都纷纷溃散,王佖的军队不认识尚结赞,因而尚结赞仅仅得以逃脱。十月,李晟出军袭击吐蕃的摧沙堡,攻下了它,斩杀了该堡堡使扈出律悉蒙等人,从此尚结赞几次派遣使臣请求讲和。十二月,李晟到京师朝见,奏议说:“戎狄没有信誉,不能允许。”宰相韩混又支持李晟的议论,请求调拨军粮来供给李晟,命令将领攻击吐蕃。皇上正当厌恶战争,怀疑将帅挑起战事来请功。恰逢韩混去世,张延赏掌管政事,与李晟有矛盾,屡次在皇上面前离间李晟,说不能长久让他掌管军队。

张延赏想重用刘玄佐、李抱真,把西北边事委托给他们,使他们建立功勋来压制李晟,德宗竟然听从了延赏的话,罢免了李晟的兵权。三年三月,册封李晟为太尉、中书令,以奉朝请参加朝会罢了。这年间五月;浑緘与尚结赞在平凉共同结盟,果然被吐蕃的军队劫持,浑域一人骑马逃脱,将领都被陷害。六月,罢免河东节度使马燧为司徒,这样全部中了尚结赞的计谋。

一六、唐顺宗的宠臣

王叔文,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元年,越州山阴人。为人机智多计,明治国之道,柳宗元称他坚明直亮,有文武谋略。他还下得一手好棋,这大概与他胸怀谋略有关。约在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德宗因他读书明道,棋下得好。命他到东宫侍奉太子。太子叫李诵,是德宗的长子,建中元年(780年)正月立为皇太子。王叔文“待诏禁中,一共十八年”。与他同时在东宫侍读的,有翰林待诏王丕。王丕,杭州人善于书法,为太子侍书。二王都是太子老师,和太子朝夕相处。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中央朝廷上,宦官专权,政治腐败,一些正直敢言的大臣如前宰相陆帜都相继贬逐出京。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称王称霸,愈来愈嚣张。中央与地方、藩镇与藩镇间的战争,连年不断。国家又一再向老百姓额外加税,横征百出。因此,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益深刻。李诵关心朝政,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对种种时弊很为不满,颇有改革之志,但这显然与受了王叔文的影响有关。王叔文一向就有“复兴尧舜孔子之道,为民谋取安定”的意志。他比李诵也不过大八岁,入宫之初年仅二、三十岁。君臣既志同道合,又都是血气正盛的青壮年,自然相处不错,很谈得来。王叔文经常一有机会,就与李诵谈天下大事,议论民间疾苦。

一次,李诵在东宫与诸太子侍读讲论政道,谈到了宫市的弊害。宫市是一种虐政。德宗派令宦官当宫市使,负责在长安城中为宫廷购办日用货物。宫市使下置有数百小宦官,派出在外,专在市上采买,实际付价很少,十不偿一,还有的根本不付钱,完全是白日抢夺。老百姓受害很大。白居易有首《卖炭翁》的诗,就是专门讽刺、揭露宫市的。它真实地描述宦官白日行劫,说他们“手持文书口称敕”,将一个卖炭老人辛辛苦苦烧成的一车千余斤的炭夺了去。百姓们很痛恨宫市,有的实在忍受不了,在宦官行劫时,奋而反抗,打击他们。谏臣们也交替上疏,请求废除宫市。德宗原是宫市的窝主,哪里肯采纳!在这次东宫议论宫市时,李诵一时激愤,表示说:“我见了皇上,当极力劝谏。”侍读们众口称赞,只有王叔文一人沉默无言,不表态。

李诵对此感到很奇怪,等到众人都退走后,叫王叔文留下,问他:“刚才先生一言不发,是为什么?”王叔文答:“叔文蒙太子信任,有所见解,哪敢不说出来。但本朝制度,太子的职任,只应当关心皇上的寝食安否,不准干预宫外的事。皇上在位已久,如果有人乘机挑拨离间,说殿下收揽人心,那怎么解释得清楚!”李诵闻言大吃一惊。原来德宗猜忌心很强,又性情急躁,刚愎自用,常轻举妄动,这些,作为儿子的李诵自然不会一点不知。李诵晓得王叔文看得远,想得深,是为他的前途考虑,感泣说:“如果没有先生,寡人怎会知道其中的利害。”从此,李诵对王叔文极为尊重,极为信任,东宫的一切事情,都依靠王叔文裁量决定。

王叔文对太子议兴议革,劝善改过,勤于匡扶调护。李诵对王叔文言听计从,这就使他即位后能够委政给王叔文,成为永贞革新的权力支柱和总后台。

顺宗性宽仁却有决断,立即起用革新派。他礼重师傅,对二王深信不疑,诸事仍委请王叔文决断。顺宗因风症常居宫中,不能接触外廷,只有嫔妃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在左右服侍。他让王叔文坐守翰林决策,命王伍在牛、李与王叔文之间往来传递旨意、信息。百官奏事,通过牛、李转达给顺宗,顺宗阅后,经牛、李转王伍下翰林,由王叔文裁决可否;王叔文奏意,也由王丕入内,经李、牛,转相交给,告顺宗,再由同样途径下翰林,称诏,宣行中书。王叔文又荐引韦执谊为宰相,二月十一日,顺宗任命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使韦执谊在中书承宣执行,与内相沟通,配合呼应。同时,刘、柳等人专采听外事,谋议唱和。这个转相交通联结,实际上是以顺宗为权力来源,以王叔文为决策中枢的革新派的指挥中心和对朝廷的控制系统。二十二日,顺宗正式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丕依前为翰林待诏。至三月,王丕也为翰林学士。翰林院在金銮殿西,地近天子,以文词掌诰敕,兼备待顾问,辩驳是非,典掌縑牍,受命得处理一切事务,一日万机,权本极重,而顺宗实际上又把朝廷,决策大权交给了王叔文。王叔文“内赞画谋”,指挥定夺,可见是永贞革新事实上的推动者和实际领袖。在王叔文的谋划下,“二王刘柳”集团又不断相次提拔后辈新进,发展革新派势力。王叔文在完成为革新所作的人事、组织和权力系统上的准备后,迅即着手内政改革。

在改革中,王叔文充分发挥了他坚决果断、注重效率的办事才干。就在他受命翰林学士的当天,就惩办大贵族大贪官李实。李实是皇族,袭封道王,是个贪残无比的奸人。李实在做节度判官时,克扣军饷,引起军士怨叛,要杀死他,他连夜缒城,仓皇出逃。贞元末,官京兆尹,为政猛暴,不顾文法。关中大旱,德宗还想到准备减税,可李实谎报谷田长得很好,违诏强征,逼得百姓拆屋卖苗,苦不堪言。顺宗即位之初,李实仍恃贵不知收敛,在府中,活活打死了十多人。京畿一带,不分贵贱,都对他痛恨切骨。王叔文毫不留情,拔了这颗钉子,撤了李实的京兆尹,贬为通州长史。消息传开,人心大快,欢呼相贺。从惩办李实这件事可以看出;永贞革新一开始,就显示了雷厉风行的风格和气势。

一七、迫害官僚的魏忠贤

明熹宗即位后,辽东后金铁骑攻城的杀伐声,江南民众受沉重剥削的呻吟声,震撼着一批关心国家大事的读书人。他们要负起国家兴亡的责任。公元1593年,因为直言批评朝政,遭到罢官的吏部官员顾宪成,回到家乡无锡,主持修复无锡东门外一所书院,书院的讲堂上,挂着上面那副对联。宋代著名学者杨时在这里讲过学,顾宪成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这里讲学。他们不是单纯地讲学,而是将讲学与议论国家大事结合起来,批评朝政的无能,反对宦官与贪污腐败、因循守旧的官僚,对皇帝进行大胆的进谏。

他们是一批正直、敢说敢做的人。这座书院叫东林书院。反对他们的官僚、宦官,将他们贬称为“东林党”,人们也就习惯称这些人士为“东林党人”。他们的影响,迅速扩大到书院之外。同情、支持他们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同情者在朝廷里做官,对朝政起着积极作用。抗击后金入侵的杰出统帅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有的是东林党人,有的与东林人士有紧密的联系。

东林党人最得人心的政治活动,是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明神宗为满足私欲,派出许多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监督开矿与收税,搜刮财物。这些太监随意挖掘居民的房屋坟墓,奴役、残害工人,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农民种不成地,商人做不成生意,百姓生活得不到保障。

东林党人中的许多官员都强烈批评明神宗派矿监、税使压榨剥削百姓的恶劣做法,要求迅速撤销。批评得最尖锐的凤阳巡抚李三才,他在奏章里说:“皇上喜爱珍珠美玉,民众也要图个温饱;皇上爱子孙,民众也爱妻子儿女。为什么皇上想将自己钱库里的黄金堆积得像天那样高,而不让百姓家里存有一升一斗粮食呢?矿监、税使的所作所为,一旦引起反抗,众叛亲离,民众都成了皇上的敌人,皇上守着满箱满屋的黄金珠宝,又有什么用处?”

虽然那些矿监、税使受到皇帝的庇护,李三才动不了他们,但那些罪大恶极的爪牙,还是遭到李三才的打击,有的被捕,有的被杀。有个税监的帮凶叫程守训,贪污了几十万两银子。李三才掌握了真凭实据,向朝廷弹劾。明神宗不得不下旨将程守训和他的同伙逮捕进京,处以死刑。

公元1620年,明神宗死了,矿监、税使才被撤销。东林党人又面临一场更为严重的斗争。

明神宗死后,他的儿子朱常洛做了不到一个月皇帝,又死了。常洛的儿子朱由校继位,称明熹宗。东林党人拥立明熹宗有功,所以,一度受到明熹宗重用,许多被明神宗罢官的大臣,又都起用了。可是,明熹宗也是个喜欢吃喝玩乐的皇帝,他最宠信的,是他的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本来是个无赖,目不识丁。因为赌钱输得精光,竟自己阉(yan)割成太监,进了皇宫,巴结上客氏,得以接近还在做“皇长孙”的朱由校。因为他善于逢迎拍马,很讨朱由校的欢心,朱由校做皇帝后,便提拔他做了司礼监秉笔太监,这是个代皇帝草拟批文的机要职务。从此魏忠贤与客氏狼狈为奸,引诱明熹宗整天沉溺在听戏听歌、打猎赌博的玩乐中,置国家的存亡于不顾。

魏忠贤不但掌握着代皇帝草拟批文的大权,还指挥特务机构东厂,掌握具有逮捕官员权力的锦衣卫,又在宫中组织一支上万人的宦官武装。在朝宫中,他与那些反对东林党人的官僚政客相互勾结,控制了朝政大权。他们成为明朝后期最反动的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人骂他们为“阉党”。

敢作敢为的东林党人,对阉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公元1624年,左都御史杨涟首先抨击魏忠贤,列举了他的二十四条大罪,其中有:专权;私自批答圣旨;罗织罪名残害忠良;给魏家亲属滥封官职;在皇宫里练兵;等等。接着,更多的东林党人对魏忠贤进行了口诛笔伐,连国子监的师生一千多人,也都上疏弹劾魏忠贤。

魏忠贤对此切齿痛恨,疯狂反扑。第二年,他就找了个借口,将人们尊称为“六君子”的杨涟与佥都御史左光斗等六个著名的东林党人逮捕下狱,严刑拷打,逼他们承认根本不存在的罪行。“六君子”在狱中受尽酷刑。杨涟身上被压上沉重的麻袋,耳朵里钉进发锈的铁钉。左光斗全身被狱卒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熨烙,脸部被烧得焦烂,面目全非,左膝盖以下的筋骨,全都暴露出来。

左光斗做主考官时,曾经在北京附近一座古寺里遇到个赶考的读书人,叫史可法,见他写的文稿很精彩,而衣裳单薄。便暗暗记住了他的名字,考场里,左光斗读到史可法的试卷,非常欣赏,就取了他为第一名,并收为学生。左光斗还向他的夫人称赞史可法,“将来继承我的事业的,是这个年轻人。”

史可法也非常佩服老师的人品与学问。听到老师被阉党陷害入狱,受尽折磨,就买通狱卒,来看老师。当他见到老师这副惨状时,悲愤到极点,哭得竟说不出话来。左光斗从哭声听出是史可法,他用手硬将自己的眼睛掰开,闪着怒火,责备心爱的学生:“你真蠢!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国家糟到这步田地,老夫已经不中用了,你还来自投罗网!万一你也被他们陷害,国家将来靠谁支撑?”

不久六君子全都惨死在狱中。此后,还有更多的东林党人被罢官,被下大狱,被充军,被杀害。直到明思宗即位,罢免了魏忠贤,阉党受到打击,东林党人才得到平反。但是,明朝的局势,已经是江河日下了。

同类推荐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二重论:关于真理与境界的逻辑新思维

    二重论:关于真理与境界的逻辑新思维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热门推荐
  • 山坳上的土楼

    山坳上的土楼

    本书讲述黄家坳土楼村落里,青年黄松为族人再建一座新土楼的故事。小说描述年轻人之间的争斗、匪帮中的火拼、男女恩怨情仇、又穿插描绘了土楼人家独特而迷人的风俗民情,在如诗如画的场景中,展现生生不息、拼搏进取的主题,既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又对人的尊严、诚信等做了生动的阐释。
  • 至秋离夏之倾国倾城

    至秋离夏之倾国倾城

    离夏从小生活在美国,能文能武,有着逆天的颜值,还有一个宠她上天的老外爹地。她知道自己是他的养女,他却尽他所能去疼她,离夏于他而言就是亲生女儿。为找寻小时候的好朋友,离夏独自一人来到黎夏学院,真相随之而来,她是选择逃离还是面对,在爱情面前,她能否跟随自己的心……
  • 我是炼金术士

    我是炼金术士

    方华偶然得到一本炼金笔记,然后,过上了梦想中的“手艺人”生活!一年里,我只需要做出一件炼金物品出售,就够我潇洒三年的了。。。治疗药剂:有病治病,无病养身。力量药剂:干了这一管,你就是三分钟的霸王。智慧药剂:有了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储物戒指:一个字“牛掰”!透视眼镜:这个是干嘛用的,好奇怪啊!隐身斗篷:又是一件奇怪的东西!
  • 封天墨门

    封天墨门

    这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所谓的绝对强势。有的只是铁与血,亲情与背叛。执着与无悔。爱恨与纠葛。封天墨门,带来的是一个古老到庞大的家族新一代,继承者与古老秘辛的交织与冲突。〈纯属虚构,勿代入现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月之凝

    月之凝

    一个小龙女的人生故事,糅合了情爱、国恨、热血。
  • 诸星战记

    诸星战记

    这个世界本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只有欲望。在恶劣环境下的艰难选择,难分对错。萧白站在两方势力的漩涡边,艰难选择。当军人还是当星际海盗?是随正儿八经的女神冲锋陷阵,还是随不着调的御姐浪荡星际?“如果非要选择,我选择把联邦和星盟的高层,统统关在一个房间里,同吃同睡三年,三年后,如果他们还要打,就让他们各自拿一把枪,决斗吧!”萧白道。
  • 盛世宠婚:专宠甜心小娇妻

    盛世宠婚:专宠甜心小娇妻

    秦以然怎么也想不到,那个温柔、不舍得伤害她半分的温柔竹马居然将她压在墙上要了,还要的那么彻底。虽然她是很想把他吃了,可是……他这反映、这速度、也太快了点吧?“然然,你爱我么?”他问道,薄凉的嘴唇贴着她的小香肩,轻轻的啃着。“不爱!你这个披着羊皮的狼君!流氓!腹黑!无耻!”她指着他鼻子骂道。苏以墨微不可见的挑了挑眉,点头,俯身吻住她喋喋不休的小嘴,既然都已经流氓了,那就继续流氓吧。事后,他追问:“然然,你爱我么?”她小手抵着他的胸口,小声的抽泣着:“呜呜……苏以墨你这个坏蛋……”他锲而不舍,不说?再来!他再问:“你爱我么?”她抽泣,小肩膀一抽一抽的,看起来可怜巴巴的,“呜……爱,爱你……”
  • 半夏鸢尾

    半夏鸢尾

    她为了完成任务,想尽办法,她欺骗了他的感情,可他却还是深爱着她,经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他,而且,他曾是她小时候的救命恩人,可两族之间是敌人……
  • 倾焕之颜

    倾焕之颜

    他待她,温柔如风;她待他,冷漠如冰。他喜欢她,为她上刀山,下火海;但她心里却装着另一个他。临死之前,她觉悟了,千年之后,两人又奇迹般遇到——相识,相知,相爱……勾起回忆,想起前世的话,来生,我们再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