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3900000008

第8章

学屠龙

“原文”

朱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

“译文”

朱漫去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用尽了价值千金的全部家产,花费了三年时间,终于学会了。可是,天下哪里有龙可杀呢?因此,他走遍天下也无处可以施展他的本领。

“说明”

这则寓言说明,为屠龙而屠龙,其结果是无龙可屠,朱漫耗尽了家产,所学却是无法施展的本领。它告诫人们,钻研学问必须有的放矢,必须从社会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益于社会,否则毫无价值。

学弈

“原文”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下棋作为一种技艺,不过是一种小技艺而已,如果不专心致志,那就学不好。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假如让弈秋教授两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一心只听弈秋讲;另一人虽然也听着,而心里却老想着有天鹅快飞过来了,准备拿弓箭去射它。这样,纵使和前一个人一块学习,但他的成绩一定不如前一个人。能说这是他的智慧不如人家吗?

我说:显然不是这样的。

“说明”

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相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差别,而在于是否专心致志。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专心致志是学习的惟一秘诀,不二法门。如果自恃聪明,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不好的。

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宋国有个人,嫌他的庄稼长得太慢了,便跑到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拔高,然后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说明”

这个宋人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和一股极高的热情,但他只凭主观想像办事,结果把事情搞糟了。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任何人不能违背。违背了客观规律,就必然失败。

掩 耳盗钟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译文”

范氏逃亡时,老百姓中有人捞得一口大钟。他想把钟背着回家,但钟很大背不动。他就用锤子把钟砸毁,刚砸下去,钟发出“咣”地一阵巨响,他害怕别人听见钟声而从自己手里把钟夺走,就急忙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捂祝害怕别人听到是可以的,而害怕自己听到,以为自己把耳朵捂住,别人也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唐了。

“说明”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客观事实,否则,就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

晏子使楚

“原文”

晏子使楚。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傧者更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耳!”

西汉·刘向《说苑·奉使》

“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因为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有意嘲弄他,特地在大门旁边开个小门迎接他。晏子拒绝进去,说:“派到狗国的人,从狗洞里进去。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从这个门进去。”迎接的人只好改变主意,带他从大门进去见楚王。

楚王问:“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是七千五百多户人家的大都市,张开衣袖,能围成大帷幕;挥挥汗珠像雨水飞洒。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怎能说没有人了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派你来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往各国的使者,都有所侧重:那些有才德的人派往有才德的国家;没有才德的人派往没有才德的国家。晏婴我最没有才德,因此被派往楚国。”

“说明”

这个故事颂扬了晏子的机智勇敢。它启发我们,面对强敌的挑衅,要敢于和善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燕雀相乐

“原文”

燕雀争善处于一室之下,子母相哺也,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则火上焚栋,燕雀颜色不变。是何也?乃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吕氏春秋·谕大》

“译文”

燕雀互相追逐,亲昵地聚集在一座房子下面,母鸟哺育幼鸟,互相取乐,过着欢快的日子,自以为平安无事。忽然灶上的烟囱裂开了个口子,火冒了出来,向上烧着了屋梁,可是燕雀却安然自若。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它们不知道将有大难临头。

“说明”

这个故事用以讽刺一些人只图眼前安逸不知居安思危;只图一家之欢,不顾国家安危。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做杨布。有一天,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去,因为遇着了大雨,打湿了衣服,便脱下白衣,换了一套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看门狗认不出杨布了,见他进门就迎上去向他汪汪地叫了起来。杨布十分恼火,拿了棍子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说道:“你快不要打狗了,你自己有时也会这样行事的。倘若你的狗出去时是一身白的,回来的时候却变成了一身黑,那你难道不同样感觉得奇怪吗?”

“说明”

这则寓言说明,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否则便要像杨布那样,衣服变了而怪狗来咬他,那就太不客观了。

养 猿于笼

“原文”

人有养猿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

舁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是以古人慎失业也。

明·刘基《郁离子·虞孚》

“译文”

有个人用笼子养了一只猿猴,已经十年了,心里十分怜悯它,就把它放了。过了两天,这只猿猴又回来了。这人心里想:“是放得还不够远吧!”

于是,他就派人抬着猿猴,一直送到深山大谷里。这只猿猴由于长期生活在笼子里,忘记在野外觅食的习性,终于没法获得食物,哀鸣而死。

所以,人们应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失掉自己的专长。

“说明”

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外部的条件经久不息地变化,水滴石穿,也能促成内部的变化。它还启示人们,不能养尊处优,奢侈浪费,生活要勤劳俭朴。

叶公好龙

“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

“译文”

叶公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最后被天上的真龙知道了,便从天上降到叶公家。龙头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抱头缩脑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上青一块、白一块、黄一块、紫一块、黑一块,简直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啊!他所喜爱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那些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夜狸偷鸡

“原文”

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其鸡,追之弗及。

明日,从者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

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其犹是也。”

明·刘基《郁离子·虞孚》

“译文”

郁离子居住在山里,夜间有只野猫偷他家的鸡,起来追赶,也没有追上。

第二天,仆人在野猫钻出来的地方安置了捕兽工具,并用鸡作诱铒。就在当天晚上用绳索捆住了野猫。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绳索捆住了,但嘴和爪子都死死地捉着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猫仍不肯把鸡放开。

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为钱财利禄而死的人们,大概也像这只野猫吧!”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舍本逐末,贪小失大,不然,后果是可悲的。这则寓言也是对要钱不要命的人的辛辣讽刺。

一钱莫救

“原文”

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

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舟子索钱,一钱方往;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

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明·冯梦龙《广笑府·贪吞》

“译文”

有一个人,性格极为鄙啬,在外出的路上,遇上河水忽然上涨,吝啬得不肯出摆渡钱,他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涉水。人到河中,水势汹涌,把他冲倒,在水中漂流了大概半里路。

他的儿子在岸上,寻找船只去救助。船夫出价,要一钱才肯前去救助,儿子只同意出价五分,为了争执渡船的价钱相持了好长时间,而且一直没有决断。

落水人在垂死的紧要关头还对着他的儿子大声呼喊:“我的儿子呀!我的儿子呀!如果出价五分就来救,一钱就不要来救!”

“说明”

它告诫人们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让自己成了守财奴,甚至因此丧命。

欹 器

“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荀子·宥坐》

“译文”

孔子到鲁桓公的祠里参观,看见有一个设计很巧妙的器皿。孔子问守祠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祠的人回答说:“这就是置于坐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座右的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便舀水往里面灌。果然,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满了就翻倒,空了就倾斜。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说明”

这个寓言里的欹器灌满水之后就翻倒,意在说明:“满招损,谦受益”。人同欹器一般,一自满就会跌跤子,即所谓“满而覆”。它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头脑,绝不能骄傲自满,什么时候自满了,就有跌跤、翻倒的危险。

疑邻窃

“原文”

人有亡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也;颜色,窃也;言语,窃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也。俄而其谷而得其,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以似窃者。

《列子·说符》

“译文”

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头,心里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看他走路的姿态,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看他脸上的神色,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听他讲话的神情,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总之,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没有一处不是像偷斧头的样子。不久,这个人到山谷里去掘地,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隔了几天,再看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头的样子了。

“说明”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以猫饲雏

“原文”

雕鸟哺雏,无从得食,搂得一猫,置之巢中,将吃以饲雏。猫乃立其雏,次第俱尽。

雕不胜怒。猫曰:“你莫嗔我,我是你请将来的。”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译文”

老雕要喂哺小雏雕,但没有地方得到食物,只抓到一只猫,就放进巢里,想吃掉它喂雏雕。猫竟然立即吃起雏雕来了,挨次地把它们一一吃掉了。

老雕十分愤怒。猫对它说:“你莫怪我,我是你请进来的呀。”

“说明”

恶人总是以害人开始,害己告终。

以屠知女

“原文”

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售。今厚送子,子丑故耳。”

其友后见之,果丑。

《韩诗外传》

“译文”

齐王为女儿准备丰厚的陪嫁财物,想将女儿嫁给名叫吐的宰牛人为妻。宰牛人吐以自己身患疾病而推辞。他的朋友说:“你难道愿意终身呆在这腥臭的屠宰铺么?为什么推辞这件婚事?”吐回答朋友说:“他的女儿长得丑。”他的朋友说:“你怎么知道他的女儿长得丑?”吐说:“凭我屠宰的经验知道的。”他的朋友说:“这话怎讲?”吐说:“我宰杀的肉质好,给足分量顾客就走了,惟恐肉少供不应求;我宰杀的肉质不好,虽然附加上别的东西,尚且担忧卖不出去。现在齐王以丰厚的财物陪嫁女儿,是女儿长得丑的缘故。”

他的朋友后来见到齐王的女儿,果然丑。

“说明”

这篇寓言是说,有些事物虽然不能直接见到,却可以用类推的方法来判断。

以叶障目

“原文”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译文”

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下,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老婆:“你看得见我吗?”老婆开头总是说:“看得见。”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老婆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个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带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县官审问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书呆子,同时也讽刺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总以为有什么高明手法可以把不光彩的事遮挡起来,其实,纸是包不住火的。

引婴投江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人从江边经过,看见一个人正抱着一个婴儿要往江中扔,婴儿大声啼哭。这个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这孩子的父亲非常善于游泳。”父亲虽然善于游泳,儿子难道也很快就善于游泳吗?

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事物,也一定是荒谬的。

“说明”

这篇寓言嘲笑了那些头脑僵化、不问实际情况的人。

郢书燕说

“原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楚国的都城有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了一封信,他是在夜里写的,写时光线不够亮,便吩咐捧蜡烛的人说:“举烛!”说着,便顺手在信上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燕国的相国收到他的信后,却解释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呵!崇尚光明,这就要选拔贤德的人来加以任用。”燕国的相国便对自己的国君说了这个意思,国君听了十分高兴地照着去办,国家因此得到了治理。国家固然是治理好了,但是“举烛”毕竟不是信中的旨意。如今的学者也多有类似的情况。

“说明”

寓言尖锐地讽刺了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它告诫人们,做学问不能断章取义,胡乱解释前人的片言只语,从中寻求什么微言大义。

有钱者生

“原文”

园翁种茄不活,每以为患。因问计于老圃,老圃曰:“每茄苗一株,旁埋铜钱一文,则活矣!”

园翁问何故?

答曰:“汝不闻有钱者生,无钱者死?”

明·冯梦龙《广笑府·贪吞》

“译文”

有个园圃的老汉种茄子种不活,常常为此而苦恼。于是,他去讨教管理园圃的老汉,管理园圃的老汉告诉他:“每种一株茄苗,在旁边埋下铜钱一文,这样,茄子就可以种活了。”

园圃老汉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管理园圃的老汉回答说:“‘有钱者生,无钱者死’。你不是也听过这样的话吗?”

“说明”

这里是对“钱能通天”的有力控诉:富人有钱,可以买官做,可以杀人不偿命;穷人无钱,只能被压榨、杀害。

有天没日

“原文”

夏天炎热,有几位官长同在一处商议公事,偶然闲谈天气酷暑,何处乘凉?有云:“某花园水阁上甚凉。”有云:“某寺院大殿上甚凉。”

旁边许多百姓齐声曰:“诸位老爷要凉快,总不如某衙门公堂上甚凉。”众官惊问何以知之?答曰:“此是有天没日头的所在,怎么不凉!”

清·石成金《笑得好》

“译文”

夏天非常炎热,有几位官长在一起商讨公事,偶然间闲谈天气酷热,可在什么地方乘凉?有的说:“某花园水中的阁楼很凉快。”有的说:“某寺院的大殿上很凉快。”

旁边许多百姓听到他们在争论到什么地方乘凉,异口同声地说:“诸位老爷,要说凉快,总不如某衙门公堂上凉快。”众官惊异地问道:“怎么知道衙门公堂上很凉快?”百姓回答说:“那儿是有天没日头的所在地,怎么会不凉呢!”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以幽默的笔触,犀利的语言,揭露了衙门公堂残害人民的本质。

同类推荐
  • 边缘人生

    边缘人生

    许氏兄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了城市,他们住在田家院子,与农转非的城郊区失地农民田家人共同奋斗要融入城市社会,因而同城市人发生了拒绝与融入,爱情与憎恨,生与死的抗争。许氏兄弟在征服城市,征服城市女人的过程中,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毁灭了……只有许孝东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成为了真正的城市人并融入了城市社会。小说情节曲折,充分展示了这群城市“边缘人”悲欢离合的命运。主人翁用行动告诉所有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们:乡村人要想融入城市社会,要想征服城市,征服城市的女人(男人)就得首先征服自己!
  •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取材新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与妈妈的八次通话》收录的作品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陷入沉思……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深度、内容承载均可圈可点,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特别适合学生阅读。阅读此书,你会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收获一份感动,领悟一份幸福。
  • 倾城

    倾城

    我认为姜燕鸣在艺术构思和表达方面已具备了进入一流的功力,她擅长虚构男女恋情的曲折故事,精于刻画恋情中女性的微妙心理。这部书共写了徐瑷、佳莉、云素和宋香菊四名女性的恋情历程,对她们或显或隐或喜或悲的感受和思忖,都有相当贴切细腻的描绘。——著名学者、编辑家崔道怡姜燕鸣是最专注书写民国汉口的作家。此作全力展现纷繁复杂大时代小人物尤其是小女子的命运,苦痛中的挣扎,隐忍中的坚强。妙笔生花,令人动容。——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湖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川鄂此部小说很有民国风情,笔触亦是迷人。郎心如铁妾心苦。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小说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震动着数代人的心弦。
  • 我曾在深夜痛哭,想和你聊聊人生

    我曾在深夜痛哭,想和你聊聊人生

    这是一本把青春写得很真实的小说。此去经年,摸爬滚打,向生活投降,柴米油盐,满面尘霜。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忽然心生悲凉?耗尽我们所有的爱与孤独,温柔和心碎,用一本书,来怀念和收藏我们最好的时光。字里行间,似曾相识,某个瞬间,你可以看到曾经的自己,某些久违的兄弟,和某个念念不忘的爱人。那些共同经历的美好岁月,或笑或哭,历历在目。
热门推荐
  • 有女温良

    有女温良

    温家人相信只要有死亡,他们就有生意,在这片土地在不断有人出生的同时也不断有人死去,而温家人生下来就开始为这些不相识的人打理后事。苏桐原本是一个不热爱生活的小姑娘,意外死亡后,成了温家家主温良。与她同名的是她手中的古镜。温良,葬器也,其镜阴阳双面,活人窥阳面,死人窥阴面。
  • 隐婚韩娱

    隐婚韩娱

    与偶像的婚姻总是让人向往的,但实际上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身边形形色色的面孔后,谁是真正的朋友和爱人。为了幸福而艰辛的努力,最终迎来的会是什么结果呢?敬请观看本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 秋风吹若何

    秋风吹若何

    很多时候我觉得在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我是多余的。从一生下来就是个错误。我去过无数个地方,就像流浪者一样,居无定所…我总以为我是孤单的。我总以为我会孤独终老…然而,我却遇上了他。
  • 狐仙瞳

    狐仙瞳

    鬼神之事亦真亦假闻者多见者少,鄙人记下坊间异闻只为君茶余饭后多一分谈资。
  • 伐魔局

    伐魔局

    受师父之托下山前往伐魔局,突如其来的少女徒弟,不断涌现的魔族,伐魔少年开启新的篇章!
  • 盛夏未泯

    盛夏未泯

    你是我枯水年纪的一场雨,你来得酣畅淋漓,我淋得一病不起。那年盛夏,我死于感情刀下……
  • 重生之让你幸福

    重生之让你幸福

    李云因为被人陷害吸毒入狱,出来已是物是人非,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父母嫌弃职责的眼神,更加不敢面对被她抛弃的杨军,如果能时光能倒退,她一定不会离开他,一定要让背叛她欺骗她的人付出代价!这是一个重生回来从赌石走上商界走上黑道走上政坛的世界,李云一步步走上众人无法超越的高度,这一路上有爱人的陪伴,有朋友亲人的守护,她就是七少!一个女子的传奇,她是黑道教母,她是商界的神话,她是政坛背后的靠山,她就是七少!“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他不愿意的,没有人可以勉强他!”这是对他的承诺。“原来你就是七少!哈哈!想不到我居然是败在一个女人的手里”这是敌人对她的评价。
  • tfboys我们一起走

    tfboys我们一起走

    他们和她们,从最开始的初遇,到回来的相识,最后,结果会如何?一切因“她”而起,是否,也因“她”结束?当她为了她和她去找“她”时,......一切,从这里开始【没有必要在意以上的话。】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独宠唯美小姐:只会笑的公主

    独宠唯美小姐:只会笑的公主

    在一间粉色的房间里,某男拿着竖着一根指头:“糖糖,给你一根糖,就和我走哦”某女鼓着粉嫩嫩的小脸蛋:“才一根就想打发我,当我小孩呢,没门!”“3根”“行,我现在就去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