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6200000061

第61章 云在天上 水在瓶中

唐代诗人李翱非常向往惟严禅师的德行,当他在任朗州刺史时,曾经多次邀请惟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可是都被惟严拒绝了。于是李翱只得亲自去拜见惟严禅师,他去的那一天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读着经书。

虽然这次是太守亲自来拜访自己,禅师对此却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仍然不理不睬。侍者提醒惟严说道:“太守已等候您多时了。”惟严禅师却只当没听见,仍然只是闭目养神。

李翱偏偏又是一个急性子的人,看禅师这种不理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之后便拂袖欲去。

惟严禅师这个时候才慢慢睁开眼睛,慢条斯理地问道:“太守为何看中远的耳朵,然而却轻视近的眼睛呢?”

这话正是针对李翱“眼之所见不如耳之所闻”而阐述的。李翱听了非常惊讶,急忙转过身拱手谢罪,并且向他请教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导的一种渐修形式,就是先戒而后定,再由定生慧。可是惟严禅师是石头希迁禅师的法嗣,这属于惠能的南宗,讲究的并不是渐修,而是顿悟法门。

所以,惟严禅师回答说道:“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李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再一次问道:“大师贵姓?”惟严禅师说到:“正是这个时候。”

这下子李翱更弄不明白了,他只好悄悄地问站在一旁的寺院的总管,刚才大师回答是什么意思?总管说:“禅师姓韩,韩者寒也。时下恰巧正是冬天,那可不就是‘韩’吗?”

惟严禅师听后说道:“胡说八道!倘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难道就是‘热’吗?”

李翱感到忍俊不禁,笑了几声之后,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他又问禅师什么是道。惟严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问他:“理会了吗?”李翱摇摇头说到:“我没有理会。”

这个时候,突然一道阳光射了下来,正巧照见瓶中的净水,李翱顿有所悟,不禁便随口念了一偈: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也不知他是真正领会了惟严说的禅机呢,还是只是在赞美老禅师说得好,抑或是说老禅师道行高。不过这首诗则成了千古绝唱的禅偈。

惟严禅师在开始的时候故意不理睬李翱,其实是想挫挫他的傲气和火气,以便让他投入参禅问道的心境。所以,最后见他心平气和之后,这下子才对他说了人道的真谛:云在青天水在瓶。

惟严禅师所讲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大约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直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这第二就是说,瓶中之水,就好像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就会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都能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好像那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智慧小语”

平常心其实是人生的一种修养,古有明相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今有李嘉诚先生的“好景时,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分悲观”,这些其实都是对平常心的真实写照。

平常心来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与平和,是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奋斗之后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只要拥有平常心,人生就将变得更加平静而且从容。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禅宗师父们最喜欢拿来启发学人的一句诗偈,为人处世的时候真的应该有一颗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

但凡做大事都要有平常心

同类推荐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热门推荐
  • 全职超能高手

    全职超能高手

    按照我的意愿,组建属于我的校园,制定我的规则,引领一切的最前沿,我的校园规则必将引领世界!
  • 为你,再次为魔

    为你,再次为魔

    三千年的等待,终于看到他从冰封中,慢慢显现。三千年的守候,终于可以再次感受到那久违的气息。三千年的爱恋,终于在他睁开眼的那一刻再次演示!不管过去是如此的痛,都一化为乌有,都已不再重要。她甜甜的笑着对他说,“轩,我们不要分开了!”他温柔的看着她,轻抚着她的脸庞,“嗯”。独属于她一人的温柔,却被贪婪的人们给割掉!当他看着她紧闭的双眼时,淡淡的声音透着无尽的杀意“今日的事,他日我会百倍讨回。”当站起身时,周身泛起浓重的魔气!、、、、、、、、、、他为她再次成魔!
  • 仙生途

    仙生途

    众生芸芸,虚空待碎,管他是神是魔,我只求一道可成仙,只求一法可得长生,世间万事与我何干,这一条仙生途,何处才是终点。
  • 琉璃碎,浮生缘

    琉璃碎,浮生缘

    一朝生死迹,翻作浮云现,这一生,抱恨眠,这一世,复仇终。情之一字太伤人,终究是还不了任何情。盼来世,不再是“我”,不再负流年。一瞬目光惹一生情牵,为你修仙成魔,亦不悔此生。相遇是种缘,若此生不遇,便此生不爱。情爱不可牵,纵断情绝念,亦是无可奈何。来生不再为“我”,便可不再辜负。
  • 摩羯守护

    摩羯守护

    两个女孩为了重启命运之轮,拯救摩羯族,到地球上找回消失的能量......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尽情期待吧!
  • 蛊魂传

    蛊魂传

    一、天抱雪,地结白,百丈寒天。位于西南方的寒天魔,一直嫉于蛊王的王位,想吃掉蛊族,一统魔界。二、红莲兮,落雨兮,惜惜生烟。位于西方的烟雨魔也在所有邪魔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大魔中的一位。三、狂风吟,霜满天,万里穿洋。近年来东南方的魔兵在赫洋(穿洋魔)的带领下突然崛起,对蛊王的统治也一直很乖顺。四、蛊姗来,蛊姗来,忽来忽去。位于正南方的蛊魔,实力在其他三魔之上,乃四魔之首,由蛊王(乾天游)统治魔界。魔界四大派为了寻找蛊魂即将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争霸斗争。
  • 道尊你好

    道尊你好

    公元184年,东汉汉灵帝光和七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形式的农民大起义,他们在天公将军张角的带领下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后诸将战死,黄天覆灭。1833年后,继承这一切的人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新征程。
  • 鹿晗,遇见

    鹿晗,遇见

    某一天的早上,一声清脆的叫喊声划过天际,“鹿雨轩!你为什么不叫我起床!”鹿雅婷大吼。鹿雨轩摇了摇头无奈的说:“叫了,你不起,那怪我咯。”鹿雅婷着急的说:“我不跟你说了,我去洗漱了。”鹿雨轩说:“哦,拜拜。”
  • 血蔷薇:黎初北忆

    血蔷薇:黎初北忆

    她,自小无父无母,她决心要变强,终于,成了道上无人不知的血蔷薇;但是,尽管多么厉害又怎样,终究还是难逃背叛,对又怎样?错又怎样?终究逃不过死亡;得知凶手后,她开始了她的报复计划,她说:“当年你们陷害我父母时,可曾有一丝怜悯,现在才后悔了吗?让我放过你们?休想!”命定她和他还是会相见的,只是,是否,还记得他?曾经樱花树下的约定。。。
  • 守护甜心之暗夜爱丽丝

    守护甜心之暗夜爱丽丝

    亚梦被陷害,伤心之下奔出校门,却出了车祸。等她醒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旁边还坐着个俊美少年,他对她说,她是这里的公主,她是他的未婚妻。......几年后,亚梦强势回归人间,成为首富,却偶遇守护者,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