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8800000005

第5章 中华姓氏的郡望和堂号(2)

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为秦代名将王离之后。琅琊王氏是王姓显贵的代表,自三国到唐代七百年间,琅琊王氏世代鼎贵,天下第一,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琅琊王氏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称为“第一望族”。相传司马睿一度欲与之平分天下,朝中官员一度四分之三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

琅琊王氏在汉唐间担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九十二人,这是古今中外所仅有的。因此“公侯世及,宰辅相因”,也就成为其家族特色。所以,南朝人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从有氏族以来,没有一个氏族有王氏这么兴盛。”

历史上郭、何、桓、张、袁、杨等姓也有鼎贵一时的家族,但与琅琊王氏相比,都远远不及。琅玡王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在南朝以前没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后,也找不出第二个家族。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出身于琅琊王氏。有盛必有衰,南梁侯景之乱时,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一起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族灭,从此消失。

6.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为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继琅玡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玡王氏并称“王谢”。

陈郡谢氏起初只是一个普通士族,直到谢万出任官职,掌握了豫州之后,方才开始崛起,到谢安任相时期达到顶峰。

陈郡谢氏的主要功绩为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保住了东晋。淝水之战后,谢氏子弟大多隐退,但仍旧保持了最高门第的地位不坠。自东晋至梁朝谢氏共有十二代一百余人见于史传,其门第之高,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借助于他们的影响力。

谢氏拥有大量资产,子弟也大多才华出众,被视为士族领袖前后两百余年。侯景之乱时,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一起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族灭,从此消失。南北朝显赫一时的王谢两家没落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游金陵时发出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当时王谢两家的郡望之高。

7.清河崔氏

崔姓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开国君主吕尚。吕尚本姓姜,因其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伋,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后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季子的后代一直是齐国的卿大夫,从汉代到宋代,官宦不绝。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或称“崔、卢、王、谢”,或称“崔、卢、李、郑”,均把崔氏列为一等大姓。清河崔氏,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南北朝时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崔氏。而且崔姓曾任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地位显赫一时。

8.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源自古郑国。春秋末郑国灭亡,公室子孙迁他地,但均将国名冠于名字之前。此方式称为“以国为氏”,形成郑氏之姓。后世郑氏族人在荥阳大发展成为望族。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南北朝时荥阳郑氏中高官累世不断,荥阳郑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中国四大望族。唐以后荥阳郑氏连续出了九位宰相,其他尚书、侍郎、节度使等更多,声望达到鼎盛。其先贤或勤政于朝堂,或教化于州郡、或建功于边陲,都为社会经济文化作出贡献。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9.范阳卢氏

卢氏历史上自称来自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十八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

到唐代卢氏尤为突出,不仅有状元、进士还有帝师,大出人才,有“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大历十才子”的卢编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八百四十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乾隆皇帝因此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

10.太原温氏

温氏之先出自姬姓。西周唐叔名虞,周成王之弟。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把唐地封给他。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国号晋。之后晋公族受封于河内之温(今河南温县),因此为温氏。后来温氏迁到太原,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太原温氏家族的历代名人最为著名的是初唐温氏三杰: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兄弟三人。温氏三杰俱为卿相之才。高祖李渊镇太原,对他们特别优厚,李世民更是跟他们有很深的交情。温氏三兄弟辅佐李氏父子,西征南伐,立下了汗马功勋,为初唐开国名臣。温氏三杰的后人等多为唐朝的公侯守吏,其中温庭筠为唐末著名的“花间派”文学大师。

太原祁县温氏望族,人才辈出,数世昌盛,从汉代到宋代,代代有名吏贤士或才华横溢的诗画巨匠。温氏家族是皇家最宠幸、百姓百官争相攀附的门第之一。连唐文宗都感叹:“李氏君临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联姻的人竟然比想和王、温等望族联姻的人还少。”由此可见,温氏的社会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皇族李氏。

(二)姓氏的堂号

宋代堂号开始兴起。宋代一些有势力、有经济的家族开始编撰家谱、族谱来抬高自己家族的声望。由于这个时候距离汉魏已经近千年,即使追到门阀时代祖先的郡望,由于支系繁多,也不足以表明本宗族今天的地位。于是有必要在郡望之后,再加一个表明是哪个支系的称号,这就是堂号。

堂号的本意就是祠堂的名号。所谓一族就是在一个宗庙里祭祀同一个始祖的一族人,宗庙后世称为祠堂,因此堂号也是这一族人的名号和标志。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一个家族给自己取一个堂号。既有说明本支系家族具体状况的涵义,也有标榜本家族的荣耀和地位的涵义。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是比郡望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增加。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依据各姓氏堂号的来历、特色,堂号可分为几大类型:

1.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闽粤一带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一个堂号。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南方家族,虽然姓氏不同,但却是出自同一个祖先。他们共用一个堂号说明六姓同源。

2.以地域命名堂号

以地域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也就是以郡望或自己家族长期生活的地名作为堂号。如前述之陇西李、太原王、琅玡王等皆是其例。此外,如陈氏的“颍川堂”、徐氏的“东海堂”、欧阳氏的“渤海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林氏的“西河堂”等,都是以地名为堂号。这实际是郡望的延伸。

3.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中国人向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言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号,千古流芳。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即是以东汉太尉杨震的美德作为堂号。据文献记载,杨震为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求见,以黄金十斤贿赂杨震。杨震严词拒绝说:“作为故人知交,我对您是了解的,而您怎么对我的人品不了解呢?”王密说:“我深夜而来,没人会知道这件事的。”杨震回答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说是无人知晓?”王密只好羞愧而退。杨氏后代子孙为尊崇和怀念这位拒腐蚀,不受贿的先祖杨震,便以“四知堂”“清白堂”为堂号。

而范氏“麦舟堂”,则是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济危扶困的典故。有一次范仲淹让儿子纯仁到姑苏运麦,在路上遇见石曼卿无资葬亲,纯仁就把麦船赠送给石曼卿。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许。故后世以此为典,以“麦舟堂”为堂号。

4.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如东汉名将马援因功绩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他的子孙就以“汾阳堂”为堂号。

5.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某个家族特别推崇某一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家族的长辈就用这一伦理观念的精华作为堂号,以劝诫训勉后代子孙。

比如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堂,唐高宗祭祀泰山,经过张公艺的家,询问他何以能九世安然相处。张公艺在纸上连写一百个“忍”字,后来张氏家族就成为“百忍堂”。还有像李氏“敦伦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重德堂”、郑氏“务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许氏“居廉堂”等,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各氏自立堂号中,十分普遍。

6.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

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品格高雅,酷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以所居之处为“爱莲堂”。其后人遂以此为堂号。晋代陶渊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辞官归里,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因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其后人以“五柳堂”为堂号。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李氏族人中遂以“青莲堂”为堂号。

7.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会,三公对槐树而立,故以三槐象征三公),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当政十余年,深为朝廷器重。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成为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与太原王氏、琅玡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

8.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

为表示对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中以其厅堂,居处为堂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其后人便以“香山堂”为堂号。

再如唐代宰相裴度,以宦官当权,时事已不可为,乃自请罢相,在洛阳午格创建别墅,起浩凉亭暑馆,植花木万株,绿荫如盖,名为“绿野堂”。裴氏一支遂有“绿野堂”之堂号。

9.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科第连绵,为世人称羡,遂以之为堂号。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称州牧),门庭显赫,世人敬仰,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再如宋人临湘人徐伟事迹至孝,隐居教授于龙潭山中,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称“徐氏八龙”,后人即以“八龙堂”为其堂号。

10.以垂诫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

此类堂号在各姓氏自立堂号中较为普遍。如“承志堂”“务本堂”“孝思堂”“孝义堂”“世耕堂”“笃信堂”“敦伦堂”“克勤堂”等。

11.以良好祝愿为家族堂号

此类堂号也较为常见。如“安乐堂”“安庆堂”“绍先堂”“垂裕堂”“启后堂”等。

12.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

此类堂号为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恩赐、旌表而来。如“忠武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等。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劫余灰

    劫余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反经

    反经

    本书共9卷,内容上起尧舜、下迄隋唐,围绕权谋政治和知人善用,探讨了经邦济世的长短纵横之术,品评了前哲先贤的智勇奇谋。
热门推荐
  • DotA幻刺之穿越英雄联盟

    DotA幻刺之穿越英雄联盟

    阿卡丽:“均衡,存乎万物之间。或许吧,如果万物不包括罗琼的话。”艾瑞莉娅:“如果罗琼站在我们这边,那么艾欧尼亚不会灭亡。”劫:“无形之刃,最为致命;影月之歌,强不可测。”一个DotA资深玩家却穿越到了英雄联盟的世界,意外发现自己竟身负幻影刺客的绝技和一个可以联网的人工智能型电脑,他文武双全,明面上,将地球名著一一搬到瓦罗兰的他是这个世界最富盛名的文豪,暗夜里,他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巅峰的刺客!
  • 望秋

    望秋

    在这南方一隅,在这年代一角,这些女子在时光流逝中匆匆消失,不过讲述几个女子的家长里短,琐碎闲情。它不恢弘,却也惹人几番寸断肝肠:它不辗转,却也惹人忧思难忘。
  • 首席的秘密:嘘,晚上见!

    首席的秘密:嘘,晚上见!

    公司破产,父亲住院,男友劈腿,被迫嫁给富商老头。叶谨然以为自己命运够悲惨的,却没有想到最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一觉醒来,她身前傲人的两坨肉不见了。跟大总裁换身?上厕所怎么办?洗澡怎么办?还有每天早上起床的那精神的小兄弟怎么办?……半路劫婚,一纸协议,他早有预谋。他矜贵散漫,只手遮天,宠她上天,她想要的,他不择手断。换身?不错,有眼福了。羊皮披在身,人前羊,人后狼,他微笑迷人,意味深长:“我会很温柔。”
  • 魑魅魍魉之四鬼

    魑魅魍魉之四鬼

    她奉命来到人类的世界将叛乱的小妖们逮捕,却遇见了身为人类的他。身为领导,她必须遵守妖界的规则。她不允许自己与人类谈恋爱,但偏偏她的心却对那个人类有所心动了……和她的初次见面是在他自己的教室,他看见的是妖怪,但他的内心是不害怕的。或许在他心中她的出现令他心动了……一场妖怪少女与人类少年的爱情故事在拯救世界中默默的上演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想象与现实的差距

    想象与现实的差距

    萧雨想找一个富二代结婚,或者找一个有钱人结婚,于是她又向着这方面奋斗着,为了不让自己和这些有钱人差距太大,于是她努力的赚钱。当她有了不少存款后,就开始去追一个自己觉得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后。但是现实与她想象的不一样,经过努力的追求,那个富二代成了她的男朋友,但是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和有钱人的差距太大,自己的想象和发生的现实的差距很大,她失落的走在街上。但走在街上的萧雨不是想的和他男朋友的事,而是想的是怎样去当兵,萧雨从小就喜欢兵哥哥,所以一直想去,想着想着天空就飘起了毛毛细雨。萧雨抬起头看着天空,想着现在要是自己也穿越了多好啊,老天好像听见了她说的一样........
  • 我是你爹地

    我是你爹地

    有没有搞错!原来是两个加起来一百六十多岁的两个老顽童,安排的相亲?某男恶毒的目光对上不伦不类的她女人嘛!除了暖床就是让人伤心悦目,长得丑不是错,但如果长的丑还不知道修饰那就是在污染环境了。嘿嘿!某女早正从蛤蟆镜下射出两道冷冷的光,审视着眼前这个风骚的男人。
  • 科幻洪荒

    科幻洪荒

    这是一个类似于洪荒的年代,但却与地球历史上的洪荒并不一样。传说中的法宝和大神通者依然存在,只是却是畸形了。股票,公司,洪荒富豪榜,这些本该是现代的东西怪异的来到了洪荒年代。莫寒目瞪口呆看着新插播的商业新闻:大圣集团新研制出来的飞行神器―筋斗云,一经发布,迅速得到广大用户的疯狂抢购。与此同时,大圣集团股价飞速上涨,大圣集团董事长孙悟空身价大幅度攀升,过两千亿洪荒币,一举挤下战神集团董事长杨戬,占据洪荒富豪榜二十名。面对这诡异的洪荒年代,莫寒许下了一个诺言,我要做洪荒首富。
  •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君,但求一睡

    仙君,但求一睡

    【逆战征文】玉俏觉得自己大抵是自开天辟地以来最怂的神胎了,绿不过仙女、婊不过情敌、打不过上仙、出不了远门.......还时不时就要变回一块石头。“仙君,我起早贪黑勤加修炼,智斗绿茶,武斗群魔,起能上天和太阳肩并肩,落能下海捉鳖炸龙虾,如今只有区区一个心愿。”“你说。”“但求一睡非尘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