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9200000032

第32章 国际化从并购开始(1)

电脑行业实际上是风险非常高的高科技行业,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就要开辟新的行业出来,这样步子才会稳。并购IMB是成功了,如果不成功,公司就没了。但是不并购,联想就会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企业。现在的联想集团,电脑业务的营业额大概是340亿美元,并购前是29.9亿。而如果有了其他的业务,比如投资的业务、房地产业务等,这时候使得主持电脑业务这块的负责人,就更敢于去往前迈进,敢于去闯,因为股东就不会老拽他的后退。所以,多元化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是必要的。然而,多元化的前提是要找到对的人,人不到位,再热闹的行业也不进入。

先“物理并购”再“化学并购”

先尝试“物理并购”,几年磨合与历练后,再进行“化学并购”。

中国企业不要一上来就搞“化学并购”,最好先尝试“物理并购”,并选择与自身业务有互补性的业务。打个比方,假如你是一家制药厂,以前做自己的专利药,可以选择并购一家做原料药的工厂,大家虽然一开始只是各干各的,但产业链得以延长,市场也拓展了。经过几年的磨合与历练,再考虑进行“化学并购”,融入对方公司的管理层。李书福当年收购沃尔沃时,我就和他说过这个道理。如果一上来就想“亲密融合”,就很容易出事。

——柳传志在“南京大学EMBA德鲁克论坛暨第二届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自联想在2004年成功地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这一“蛇吞象”之举,成为中国第一个冲进“全球500强”的民营企业后,中国企业就纷纷开始自己的并购之路。

但对于并购国外企业,柳传志结合自身经验中肯地提出:中国企业不要一上来就搞“化学并购”,最好先尝试“物理并购”,并选择与自身业务有互补性的业务。这就好像你是一家制药厂,以前做自己的专利药,可以选择并购一家做原料药的工厂,大家虽然一开始只是各干各的,但产业链得以延长,市场也拓展了。经过几年的磨合与历练,再考虑进行“化学并购”,融入对方公司的管理层。如果一上来就想“亲密融合”,就很容易出问题。

在柳传志看来,在并购前,企业必须想清楚这些问题:“你得有并购的能力。并购资金来源是什么?用多少自己的钱,举多少债?并购以后怎么能真正形成优势互补?买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文化磨合怎么能够做好?你主要是想进行化学性并购还是物理性并购?如果是化学性并购,谁来当这个头?你想留什么人?你特别重视哪一块?这些东西都要预先打好腹稿。”

在并购IBM前,柳传志等联想高层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考虑,他们当时主要考虑了三大类型的问题:“第一就是IBM为什么要卖PC的业务,IBM的PC业务为什么是亏损的?为什么我们就能够赢利?第二主要我们是想买什么东西,我们想买的当然一是品牌,二是技术,IBM的两个技术中心都有很强的技术团队,如果和中国的技术人员混合以后,将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第三当然是想购买国际化的资源,它的团队、销售渠道、客户和供应链。”

如果企业有那个实力做“化学并购”,那也要在做出“化学并购”的决策前,全面考虑多种风险,比如国外企业原有优秀员工流失、业务整合与管理磨合的各种成本,等等。联想在并购IBM前所考虑的风险主要有3个:“第一当然是市场的风险,我们并购了,有了自营的牌子以后,国际的客户是不是承认?这个牌子在IBM是好牌子,到了中国人手里,还会不会是好的牌子?这是第一个大的风险。第二个大的风险是我们的员工会不会走?他们原来在为IBM工作感到很自豪,中国人做了股东以后,他们是不是还愿意在这个公司里面工作?这是第二个风险。第三最大的风险还是文化层的风险,高层领导,各级的骨干,中国和国际的员工在一起,能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

联想是走的“化学收购”的路子,因此并购IBM PC业务就用了整整5年时间才获得真正的成功。而且,为了打造一个国际化公司的形象,联想成立了双中心,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美国。联想还让IBM中原先负责与大客户联系的销售人员工作不变,避免了动荡,才得以平稳过渡。此外,柳传志还努力在IBM的员工心中打造“主人”的概念,尽力争取让国外的核心员工与公司目标一致,用企业主人的心态来处理问题,最终使得IBM PC业务在脱离IBM这个品牌、冠上联想的品牌后也能发展得很好。

此外,柳传志还提醒中国企业在并购时要选好股价的时机,即企业如果试图海外并购,除了资金实力充足外,股价最好也要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联想当时收购IBM,拿出来的就是6.5亿美元现金和市值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如果当时联想股价不高,付出的现金就会更多一点,这对企业会有巨大的现金压力。

拓展透析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深陷经济萎靡的困境,中国经济趁此机会迅速崛起,中国企业也似乎遇到了“走出去”抄底、并购国外企业的良机。但柳传志认为,“面对并购的诱惑,企业一定要想清楚:对方为何要卖?为何我们能扭亏为盈?风险在哪里?如何克服?如果不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就盲目地去并购,一旦碰到问题,而且还是死扣,那就很可能会大翻车。惠普收购康柏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

柳传志更提醒中国企业,在并购国外企业时,最好先“物理并购”,然后再“化学并购”。在他看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收购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就是一次很好的“物理并购”。

其实,早在2002年,李书福就看上了沃尔沃这位汽车界的“明星”。尽管吉利2001年才获得轿车生产资格,但李书福在某次论坛上就大胆预言:“通用、福特10~20年之内将会破产。”这话引得当时台下的听众一起大笑,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听到一个笑话。

但李书福并不认为自己的预测是无稽之谈,他给出的理由是:企业和人一样,要经历由小长大、由大变强、由强而衰的过程,自主品牌企业就像是一个孩子,正处于成长中,而强大的美国汽车工业则会衰亡。李书福还表达了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一样的理想:福特有一天会想出售沃尔沃,吉利要把沃尔沃买下来。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不过是“汽车狂人”李书福说的又一句疯话罢了。但李书福一直在为自己的这个理想做准备。

2007年9月,李书福第一次以挂号信形式向福特美国总部申请收购沃尔沃。福特的财务总监勒克莱尔当时表示:“我们现在不卖!你知道沃尔沃一年有多少销售额?150亿美元,相当于1000多亿人民币!”

然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波及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福特决定剥离沃尔沃。而国内企业海外抄底的呼声不断,这也让李书福看到了收购沃尔沃的最佳契机。从项目组成立,吉利集团立刻开展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目标公司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和研究。第二,制定收购总体的战略。第三,制定整个操作的细致时间表、规划。正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吉利准备出了第一份收购计划书,递交给福特公司,这也奠定了与福特谈判的基础。当然,李书福对沃尔沃持续多年的关注,也是打动福特董事长比尔·福特和CEO穆拉利的重要原因。

一进入2009年,吉利与沃尔沃的谈判进程就开始加速:

2009年1月,李书福率领代表团在美国与福特公司进行了交流,随后又正式接到了福特公司的邀请,进入沃尔沃并购流程。

2009年2月,吉利团队与沃尔沃的团队在中国进行见面会。

2009年3月12日,按照国际惯例,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提交第一轮标书。

2009年7月,经过4个月的尽职调查,吉利的团队协同聘请的财务顾问、会计师顾问、法律顾问共查阅了上百万字的材料,总共6000多份文件,随后向福特公司提交第二轮有法律标识的标书。

在第一次放言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用8年时间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这个理想。2010年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2010年7月29日,浙江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沃尔沃公司的交易获得中国政府部门的批准。吉利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2010年8月2日中午在英国伦敦进行,吉利正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业务单元的收购,总收购金额为18亿美元。

“物理并购”完成后,李书福又开始了“化学并购”,面对沃尔沃方面的种种质疑:收购以后是否工厂会搬到中国去?一年不搬,五年以后搬不搬?中国能保证知识产权吗?文化差异怎么办?面对种种疑问,李书福做出承诺:沃尔沃工厂不搬,而且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随着沃尔沃季度报告继续显示盈利增长,原来的质疑都已经消失。正如沃尔沃公司采购负责人鲁尔夫·莫勒所说:“我们一开始有点担心,但是现在我们信心十足,充满活力,我们对新的主人感到很激动,有很多新举措,例如在中国投资建厂。我相信沃尔沃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会证明李书福决定购买沃尔沃没错,这是一个竞争力很强的企业。”

2013年,沃尔沃集团中国区宣布该年6月总销量达5797辆,同比增长高达73.9%,上半年总销量达到28702辆,同比增长34.3%,再次刷新同期销量纪录。中国市场继续领衔成为沃尔沃汽车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这无疑充分证明了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是一次成功的收购。

价值观与文化一致才能并购成功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差异,不如不同企业的差异来得大。

文化磨合是大问题。联想之所以能够并购IBM PC,靠的是我们的一套东西。

但这套东西——就是我们有一套打法,实际上是我们并购IBM PC的根本。但是这套打法出国以后,在国际市场上还能不能行,这个是要打问号的。如果我们把这套打法现搬到国际市场上去,不知道水深水浅就出去,那可能就会全军覆没。全军覆没的结果最可怕的不是别的,而是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也就是CEO杨元庆,如果因为到了国际上不适应,一年业绩不好被炒掉的话,那就是最大的损失了。所以我们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就是叫杨元庆先生不要当CEO, 他来当董事长,我退下来,请外国人当CEO。外国的领导人在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边上学习,水深水浅就看明白了。我们原来的那套打法,能不能适用,就可以看清楚。就在看的过程之中,发现双方的工作方式等有很大的分歧和距离。

关于文化磨合的问题,而这个确实是具体企业各有不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不同。如果让我谈体会的话,我可以说,我觉得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差异,不如不同企业的差异来得大。也就是东方、西方认为好的东西,比如诚信、怎么样对待员工,其实是一致的,只是不同的企业里面还真的是有差异。这是我的一个体会。我觉得我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柳传志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2012年会议”上答记者问

背景分析

在日本并购NEC,在德国并购Medion,在巴西并购CCE,在美国并购IBM的PC业务,并购似乎一直是联想最有效的武器。联想在全球排名前七的市场中的5个第一位都是通过并购实现的,并购给联想带来了今天这样的位置,而未来联想也一定会利用好这样的武器。

2013年6月,柳传志跟随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去了法国和比利时访问,6月28日在巴黎国际外交官俱乐部举行的中法CEO早餐会上,柳传志谈到:“我们最想要落实的是,中国企业与法国企业怎么样合到一起,来共同完成我们的愿望。过去法国企业到中国去,是去寻找上下游的公司,今天不同了,大家都在寻找合作伙伴。

“10年前联想并购了IBM PC业务,后来又并购了NEC、德国企业、巴西企业,我们的并购都很成功,10年来我们的并购营业额涨了10倍,利润涨了5倍,并购最大的困难是磨合双方的文化。东西方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好企业与好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如果企业之间的价值观、文化一致,合作就能成功。联想集团在欧洲没有派一个中国人去工作,但合作很成功。”

柳传志认为:“人们常说的文化磨合,其实就是来自于不同企业、不同国度、有不同背景的人怎么在一起配合工作。”

在并购IBM PC业务后,联想是如何解决文化磨合问题的呢?柳传志的回答是:联想最早建立国际团队班子的时候,原来的领导人决断力比较大,比如并购某一家国际公司,请公司战略官考虑过了,再请CFO考虑看看钱是不是没问题,他就能决定。把其他的副总裁聚到一起,半天时间让大家说行或不行,再报到董事会上,这是以前的工作方式。

在联想看来,这种工作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半天决策时间,看上去是集体决策,其实并不安全,因为不了解情况的副总裁总会倾向说“行”,进而导致一场并购交易的随意性风险。

同类推荐
  • 创意大师的习惯

    创意大师的习惯

    在问及创意从何处来时,许多著名的创新者都表示,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想法自己就冒了出来,不过他们都明白,要是自己不采取行动,也会有别人这么做。这些创意大师并非人云亦云,他们说的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切莫骄傲自满。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伟大的创意就隐含在常识中,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精神调齐,他们就能看到这些好主意,进而起到枢纽的作用,把这些想法应用于现实。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吉拉德的销售魔法课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吉拉德的销售魔法课

    本书以全球最顶级的销售大师的销售经验、最经典独特的销售案例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销售必须掌握的销售技能、技巧,实用有效,即学即用。既是一本“销售圣经”,也是一本“人生指南”,让你在销售时保持自信,真诚待人,不怕拒绝,成为一个高效的销售冠军。
  • 管理就是搞定人

    管理就是搞定人

    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企业为什么失败,不单是有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搞定人才!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搞定人。 搞定人不是整人,而是让下属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下属的最大潜能。要让下属心服,需要依靠的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而不是手中的权力。优秀的管理者,往往可以通过对员工表达关心、信任、理解和支持,赢得员工的忠心;通过感情投资、物质奖励、金钱匹配、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潜能,使自己领导的企业团队变得更加强大。本书理论结合实践,给你一套实用的打造精英团队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方法。“大道理”不如“实战方法”,“操作步聚”胜过“宏观理念”!
  • 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营销的形成与发展、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营销系统、网络市场购买行为与购买决策过程、网络市场调研、网络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网络营销产品策略、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网络市场促销策略、网络广告策略、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本书可以作为电了商务与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业管理人员、从事网络营销工作的人员培训使用。
  • 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本书精选了大量的企业案例,主要分别从用户体验、挖掘需求、发票与税收、金融投资、股权激励等方面介绍了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招招见效,立竿见影。本书内容精彩、哲理性强,文字简介明朗,具有一定独创性,符合读者需求。
热门推荐
  • 男人是狗

    男人是狗

    女人们,男人究竟是虽怜犹贱?还是虽贱犹怜?看了这本书,你就清楚啦!这本书并没想要揭男人的底,也并非想拍女人的马屁,只想告诉全天下女人,我们男人要的其实并不多,千万别让男人得寸进尺!狗也许可爱,但宠过头了,后果不堪设想。希望这本书可以让天下男女更了解彼此,更能够互相扶持。
  • 缠上你了,女人

    缠上你了,女人

    他与她相遇在车祸现场。他是纨绔子弟,她是流氓小姐。一个是贵为公子哥,一个是混混小妞。当他们厮混在一起的时候,会擦出什么火花呢?“你是小偷吗?”某男抓住某女的咸猪手,人赃俱获,得意的挑着他的媚眼。“我不是小偷,我只是流氓而已。难道,你这位公子爷连流氓跟小偷都分不清楚吗?”某女贼贼的一笑,趁他不注意间,狠狠的在他坚硬的手臂咬了一口。只听到,远处传来鬼哭嚎叫的声音。某女挥一挥手,不带走任何的云彩。看着某女潇洒离去的背影,某男很生气的下了一道命令:“女人,爷缠上你了。”《千年之恋.扇子情缘》链接地址:http://novel.hongxiu.com/a/681588
  • 小助理扛上大明星

    小助理扛上大明星

    “廉价卖身契”大牌明星难伺候。看着面前那头沙文猪,她紧紧地握住了拳头,咬牙切齿地滚去厨房亲手泡上了一杯加料的咖啡。小助理彻底扛上大明星,为了解除合同,丑女开始追爱方程式。奈何事情却是脱轨发展,沙文猪开始强势霸爱“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女人了”嚣张宣言主权。
  • The Ancien Regime

    The Ancien Reg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神仙与大狐狸

    小神仙与大狐狸

    “爹,我要走了。”“去吧。”“爹,人间会不会很可怕?”“……丫头,你时刻不要忘了你是阴曹地府长大的人,要勇敢一点……”“好嘞!”阴间未央君家的大女儿萧蕤下凡历劫了,人间的鬼市,准备接招了么?
  • 你曾来过我心上

    你曾来过我心上

    他与她的第一次相会在学校的小卖部中,他们互相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相逢时,是一次生日宴会了,这一次,他们小心翼翼的靠近彼此……阳光帅气的他,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围着他转,可是,他却有着万分孤独的灵魂……她,单纯可爱,却是个废柴,就连打扮自己,都显得十分拙劣。这样的她却一点点吸引着他的目光!“我是不是就是一个替身?”她喜欢他,忍不住的强烈的喜欢上了优秀的他,只是,他的过去紧紧扼着她的喉咙,让她痛得无法呼吸。“你不是,你不是!”他抓着她的手轻轻摇晃,心痛地看着她的眼泪划过脸颊。他的心在呐喊,我喜欢的是你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思考是快乐的

    思考是快乐的

    本书文集包括两辑:第一辑“出版者的思考”,是作者在出版一线工作过程中积累的思考、经验总结,尤其是对少儿图书及市场的研究、思考、建议第二辑“言为心声”,是作者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认识、见解。
  • 满汉斗

    满汉斗

    《满汉斗》,清佚名著,全书共八回,禹使义公案小说,主要叙述乾隆朝侯爵刘绕勋惩办旗人丞相夜里红及李红兄弟一事。
  • 亢龙寻道

    亢龙寻道

    讲述志同道合,兄弟齐心,人际间分合际遇无一不是衡量着抉择的耐磨度,在众多可圈可点的经历里获得重生。
  • 天尊之主

    天尊之主

    轩辕九霄,一个因仇恨而巨变的传奇,当他拿起手中的复仇利刃时,世界将为之颤抖,仇敌将为之惶恐,万众将在他脚下拜服!天道将成为他的掌中玩物,一个新的纪元将被他打开!这里、万族林立、强者如云,为了资源、成败、仇恨,为了挣脱天道束缚,他们在无尽的岁月里厮杀、劫掠着,血海尸山、腥风血雨、天地震荡,万物凋零,烽烟四起、遍地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