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大势,做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势而行。
可以预见,在今后10年甚至20年,文化产业将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成为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大势,做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势而行。我觉得文化、旅游的消费在“十二五”期间要净增15万亿到16万亿元。
——王健林谈用商人的思维做文化
背景分析
王健林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动主义者。他只是与这个时代高度契合,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规则。
2012年9月,万达在北京成立了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北京市政府给予了非常优厚的政策,比如融资、土地和进京指标等。“这公司一注册,年产值就是200多亿。那就意味着中国最大的文化航母现在已经在北京了,如果我没有200亿的规模,是个20亿的企业,(政府)会理你吗?”王健林说,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看准国家的经济大势,“顺着势做怎么做怎么有”。
进军文化产业是万达顺势而为的一次重大成功。至于万达为什么要转行到文化产业,王健林谈了他的生意经。他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并且文化、度假和消费这3个市场在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据他估计,未来10年,中国文化产业将迎来爆炸式增长,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
此外,王健林还看到,文化产业目前受到的政策保护比较多,面对的国外竞争相比其他行业要少很多。
王健林曾感慨地说: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国家大势,顺势而为。不要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而目前,文化产业就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
万达进入文化产业最早是从电影院开始,因为购物中心里一般要配一间电影院,最初万达跟美国华纳院线合作,但由于两方面原因,双方没能合作下去。一是中美WTO谈判规定外资不能控股中国影院,华纳不愿做小股东;二是华纳对中国电影市场做出了误判,眼光不够长远,当时全中国票房只有一亿多美元,他们觉得投资赚不到钱。
和华纳分手后,万达将眼光放回中国本土,在当时各地做影院的都是国有的广电集团,万达先后和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的广电集团洽谈合作,万达做业主,他们经营。但因为这些广电集团都是官办且缺少赚钱的动力,最终没有谈拢。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当时上海广电集团的总裁很意外地具有创新思想,他觉得这是一笔好生意,便和万达签了协议,也交了保证金。但在协议签订半年后,上海广电集团换了新的总裁,新总裁完全反对这个协议,坚决不履行。被逼无奈,万达只得自力更生。而中国电影也恰恰是从2005年开始腾飞的,万达趁势而为,站在了风口上。王健林感叹道,如果中国电影市场今后按每年25%的速度递增,2018年就将超过北美市场。
万达从2005年开始做电影院后,直到2012年,连续每年的增长都超过35%,即使是在2011年和2012年宏观经济有所放缓,也依然保持了超过30%的增长。因此有人说,中国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管谁干电影院都不会赔钱了。
拓展透析
纵观王健林的发家史和万达的扩张之路,不难看出,在当今时代,要想脱颖而出、拔得头筹,企业家要具备政治家的视野和哲学家的头脑,不光会“实干”,还得“精干”。企业能否在每一次的转型中生存下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就在于企业家自身素质的转型。
如何做好企业家自身素质的转型?大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一,具备政治家的视野。政治家看待问题往往是从一个更远的视野、更深的思维、更大的系统着手的。这个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民生、环境等多个子系统,而企业只是经济这个子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就经济而论经济,必然难以摸准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
例如,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抱怨政府的限购限贷政策,认为不应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这就是“就经济论经济”的典型表现。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房地产开发不过是经济这个子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当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影响到经济平衡,甚至影响到国计民生这个大系统稳定的时候,必然要调控。
企业家一定要知国情、懂政治,要具备从更高更大的系统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才能顺势而为,占得先机。
第二,要有哲学家的头脑。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和“聪明学”,是打开任何领域的总钥匙。若仔细研究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便会发现他一直在用哲学的基本原理不厌其烦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道理,其经典著作都是辩证法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活学活用的经典,处处充满着哲学思维的智慧。
企业家应具有的哲学思维的核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蕴含着正、反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掌握了构成事物的主要矛盾,就掌握了事物运行的规律。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反者道之动”。“道”,即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意思就是说,只有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问题的对立面,才能把握事物运行的规律,使“道”为己所用,否则就为“道”所困,陷入被动。
例如,当多数人都说一件事情可行的时候,作为企业领导者和最终决策者,要能够看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当多数人都说某件事不可行的时候,领导者则要看到可能蕴含的机遇。再如,当很多人都给某员工差评时,领导者要能发现这个员工的独特优势;很多人都对某员工交口称赞时,领导者也要慎思好评背后的深意,看清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一个具备哲学思维的企业家,才会是一个优秀称职的企业高管的领队,这正成为新时代管理的主流。
第三,要精干。普遍来说,企业家都是实干的,但唯独缺少“精干”。其实,企业家的位置是很微妙的,要么下属阿谀奉承,难听到真话;要么下属对其极为畏惧,不敢实话实说。一个企业家,如果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就很容易栽跟头。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仔细观察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会发现,他们都很善于听到真话。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一方面,企业家要有听真话的勇气和胸怀;另一方面,还要有外脑,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话往往来自圈外——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外部诤友;可以是具体项目的咨询,也可以是普通的聊天沟通。越是在做出一定的成绩后,就越要在“精干”上下功夫,避免盲目自大。
纵观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凡是真正把企业做强做大的成功企业家,在这3个方面都做得很好,个人素质都很均衡,堪称表率。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大爆炸时代,面对知识的碎片化、观点的多元化、秩序的重构化,企业家只有在这3个方面做好个人素质的转型,才能拥有清醒的头脑,不断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创造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