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1400000005

第5章 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2)

那么,什么是性别平等?从目标来看,性别平等的内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权利平等,即制度和法律规定的平等。这是性别平等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标志着男女在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方面没有差别,不分等级,可以获得同样的身份,取得同样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说,权利平等就是机会平等即把男女同样看作“社会人”,强调一致性原则,对男女给予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当然,由于它所重视的是起点上的公平,因此往往带来结果上的不公平。二是地位平等,即在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关系状况。这是权利平等的反馈和检验,也是性别平等的难点,因为要把制度和法律上规定的平等,变成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家庭的实际待遇,还需有许多机制、路径来作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说,地位平等就是结果平等,即把男女看作“生物人”,强调差异性原则,对一方给予适当的政策性保护,这样可以克服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但过度强调了也会造成对机会公平的损害。三是人格平等,即在“都是人”的意义上的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性别平等与性别“无关”,它指涉的仅仅是“人”的权利。这是性别平等的最高要求和终极关怀,因为它要求男女各自具备独立的人格,各自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各自获得应有的价值评判。所以,于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就把“男女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作为性别平等的首要内容来强调。

说到性别平等还不得不提到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此问题上的观点。概括起来,她们可分成两大阵营,一个被称为本质论,另一个被称为构成论。前者在承认男女是两个相互对立范畴的前提下,分成两个不同的取向:一种认为男女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情,因此应创造条件实现两性机会上的均等;一种认为男女在生理机能上有差别,因此应各自发挥优势,各司其职,以达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性别的和谐发展。应该说,本质论与人们在性别关系问题上的直观感受是相契合的,因此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并且在实践上也获得了较多的效果。但是,它单纯以男性为参照系而谋取女性的权力和利益,这在实践中也造成了新的“起点”不平等,还会造成男性“恐慌”。对本质论这些缺陷的批判就形成了构成论。即构成论以“解构”为目的,认为真理、理性以及人的观念都是由男权社会派生出来的,因此不仅要改变一半和另一半的关系,而且要颠覆整个社会的体系和话语,这样才能追求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平等。应该说,构成论的这些观点对全面思考、终极解决性别平等问题是很有作用的,但在“妇女解放还是未竟事业”的形势下,则可能会导致目标的完全丧失和道路的进一步坎坷。[5]

(第二节)壮族文化及其性别特征

壮族是一个古老民族,是岭南越人的主要后裔。与中华民族的多数兄弟少数民族一样,壮族也经历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发展阶段。在先秦汉的远古时代,壮族先民处于自主发展时代,其社会结构正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秦统一岭南后,壮族地区逐渐被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道之中。受生产方式的决定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壮族性别文化也从原来的突出女性或女性文化,逐渐变成男权占有一定优势,并在近现代出现了“向出发点复归”的趋势。

一、壮族社会的历史轨迹

壮族先民是广西乃至岭南珠江领域最早的原住民,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主体很少迁徙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如今作为壮族重要聚居区的右江河谷地带,已发现多处8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留下的旧石器遗址。在桂中、桂南、桂西等广大地区,则发现了5万至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共13处,文化遗址、遗物分布点达100多处。比如,桂中有“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莲洞人”,桂北有“宝积山人”、“荔浦人”,桂南有“灵山人”,桂西有“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从体质特征来看,这些古人类与现代壮人很相似,而与其他民族有较大差异,因此,他们是现代壮族祖先的概率是最高的。

先秦时期是壮族先民自主发展的时期,此时,中原地区经历了夏、商、周的发展之后,到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逐渐走向封建社会;而壮族先民则与百越族群的其他支系一样,尚处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古籍上先后提到的可能与壮族有关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主要有西瓯、骆越、苍吾、损子、桂国、句町、夜郎、濮、漏卧、毋敛等。”[6]当然,这些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也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大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广西地区已出现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如果不是秦始皇统发动统一岭南的战争,西瓯、骆越两大方国必然在战争中兼并,合二为一,实现岭南统一的格局。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后才3年,就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五路,浩浩荡荡地向岭南进发。东路秦军进展很顺利,而西路秦军则遇到西瓯人的坚决抵抗。经过5年的拉锯战,秦军到公元前214年才最后统一了岭南。

不言而喻,从秦始皇进军岭南开始,壮族地区的发展就越来越紧密地与中原联系在一起。在壮族地区,尽管历代中央王朝或政府实行着不尽相同的统治政策,但仍然可以找到各个时期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东西,并且可以分成如下五个阶段:

秦至隋为郡县划一时代,亦即奴隶制形成和发展时期。因为此时壮族逐渐形成“俚”、“乌浒”、“僚”等称谓,故又叫做“俚僚时期”。秦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壮族先民地区进入了短暂的郡县时代。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驻守南海郡的秦将赵佗趁机建立了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12年,西汉王朝出兵岭南,次年打败南越国,将岭南重新划归到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并在壮族先民分布的地区设立了苍梧、郁林、合浦、南海等四郡,郡之下分若干县,实行严密的统治。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全国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岭南地区分别属于吴国的荆、二州管辖。两晋到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郡县设置日益增加,封建统治者在桂东北局部地区设吏奉贡,加强了统治。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原后,进军岭南。岭南各郡共奉高凉郡越族冼氏夫人为大首领,以图“保境拒守”。隋将韦桄由江西率军南下,冼夫人派孙子冯魂迎接韦桄到广州,岭南诸郡相继平安。

唐至五代为羁縻制度时代,亦即奴隶制发展时期。此时也还是“俚僚时期”。唐王朝对壮族东部地区实行划州县、置官吏、征贡赋的策略,进行直接统治;对西部山区则设置了50多个羁縻州县,按唐初的惯例,利用原来的壮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即“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吏部”,进行间接统治。[7]羁縻州县的设置赋予壮族先民以较大的自治权利,壮族作为单一民族的形成就与这个政治经济制度有密切关系。在唐朝中末期,壮族领袖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战争,为此唐王朝几乎倾尽国力,动用了全国的军力,并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办法,才最后击溃起义军。但唐王朝国势也因此逐渐衰落,并在自身矛盾激化与各地藩镇割据的共同作用下,不久便土崩瓦解,中国由此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宋至清初为土司制度时代,亦即封建领主时代。因为此时壮族逐渐形成“土人”、“僮”等称谓,故又叫做“僮土时期”。公元960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据局面。由于北宋王朝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壮族人民又掀起了一系列武装反抗运动,其中最着名就是依志高起义。北宋王朝在镇压侬志高起义之后,便在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司制度。土司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是指中央王朝授予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以官职,使其“谨守疆土”、“世有其民”,从而达到“以夷治夷”的目的。与羁縻制度的松散性质不同,土司制度有正式的衙门机构,有严密的承袭机制,有严明的赏罚条例,有严格的贡赋定制。宋时,中原王朝在壮族地区设立了70多所羁縻州县峒,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部地区。明时,在土司制度获得蓬勃发展之时,其机构从广西西部扩大到东部(苍梧除外)以及相邻的云南和广东部分地区。不过,明代既是土司发展的时期,也是改土归流的开始,从此土司从鼎盛走向衰落。比如,明时壮族地区的土司府、州、县共计140多所,到清光绪末年就仅存小土司43所了。

清中叶至民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亦即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和国民党桂系统治时期。此时也还是“僮土时期”。从18世纪起至20世纪初,壮族地区一直是英、法企图侵占并展开争夺的地区。中法战争前后,法国帝国主义借助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广西与广东、云南一起纳入其“势力范围”,并宣称拥有“特殊权益”。在此期间还多次出兵进攻广西。英、法通过开设通商口岸、商品输出、修路开矿等,对壮族地区进行经济侵略。与此同时,它们还以侵略者的姿态肆意干涉壮族地区的政务,大肆进行宗教渗透。总之,壮族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中法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就一步一步地加深了。为了反帝和反封建,壮族地区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等革命,从而既加速了清王朝衰亡的步伐,也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36年时间里,壮族地区处于新、旧桂系统治的时期。此时广西虽然获得一些发展,但由于军阀混战频繁而使发展步伐迟缓,人民生活在贫穷困苦之中,因此明确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给壮族人民寻找到光明大道的真理。

新中国成立后,壮族地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占领了镇南关,壮族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纪元。此后不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壮族人民在岭南这块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与此同时,壮族人民也开始品尝到当家做主的滋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桂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从此,壮族人民手捧着自治权,大步地行进在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二、壮族文化的总体特征

壮族文化是以稻作为主导的文化。壮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技术的民族之一。许多考古资料表明,壮族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长达2万年左右。“漫长的稻作农耕对壮族的生产、生活、人生礼仪、民族性格和深层心理,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8]一方面,稻作农耕对壮族物质文化有着深刻影响。比如,早在甑皮岩人时期就已有石环等生产工具,以及石磨盘、石杵、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后来又有大石铲、铁铧、铁耙、锄和镰等以及相关器皿的相继出现,从而充分体现壮族以水稻种植为为中心的农副业生产链;壮人不仅“依那(田)而居”,而且,其干栏建筑兼有储藏稻谷以及存放耕牛、猪马等功能;壮人以大米为主食,其花样品种和烹制技术也最为多样,辅以红薯、木薯、芋头等,肉食的猪、鸡、鸭、鹅、鱼虾等也多为稻谷的转化物;壮人的传统衣饰从蓝黑色的基调,到以蓝靛、蛇藤汁加胶质为颜料的印染技术,以及宽裤脚等样式,都源于或为了稻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稻作农耕也全面渗透在壮族精神文化之中。比如,壮人具有视稻米为高贵的观念,故请贵客、送大礼或做仪式,必须有大米及其食品;壮族地区有把财产称为“塘那”(daemznaz,即塘水田)的习惯,也经常把它当作生产生活教育的平台;壮族每年都有大量的节日,它们大部分是农事祭祀节日,其余的节日部分也离不开大米制品;壮族的许多宗教信仰,像蛙图腾、牛图腾及祖先崇拜等,都也与稻作农耕有直接关系,尤其也都离不开大米制品。

壮族文化是以开放性为特征的文化。自古以来壮族文化就不是封闭性的,而是辐射到华南以外的地方;与此同时,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湘楚文化、巴蜀文化、滇黔文化等,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壮族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逸周书·王会》有云:“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壮族先民聚居的华南地区很早就与海外发生了贸易关系,如《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其范围可能遍及东南亚、南亚各国。尤其是,每当中原地区有政治上的需要或发生动乱,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汉人南迁,从而给壮族地区带来越来越多的汉文化,以柳宗元为代表的汉族文人更是如此。唐宋至明清,壮族文化开放的幅度越来越大,集中体现在汉族在广西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土人”与“客人”的边际关系越来越引人注目。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革命、战争和求学经商等的共同作用,壮族文化结构的开放性特征展现出全新的模式。尤其是,新中国的成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改变了壮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生命旅程。应该说,壮族文化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开放性,肯定有汉文化强势影响等外在因素的作用,但发展稻作农耕的需要以及地理环境的触动,更是不可否认的内在根据。正如梁庭望教授所说的:“大概是由于壮人处于东西南北交往的十字路口,养成了乐于吸纳、积极进取的价值观。”[9]

同类推荐
  • 知道点世界文化

    知道点世界文化

    什么是“摩西十诫”?古代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种姓制度?潘多拉的魔盒里到底装有什么?吸血鬼真的存在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在本书都有介绍。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莎莎的爱情寓言

    莎莎的爱情寓言

    当然这其间,远处民房上的炊烟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烟囱孤零零的落寞身影。北风掠过,硕荣感到了刺骨般的寒冷。硕荣哈气吹了吹手,竖起了大衣的衣领,迈开脚步,转身离开。黑夜很静,硕荣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鞋摩擦土地的脚步声,这些脚步声在寂静的黑夜里显得格外的响亮,似乎可以不自觉地钻进耳朵里回荡在脑海里。硕荣看着灯火照耀下的前路,加紧了脚步。但还走多远,就又听到了齐莎的声音:“对了,晚安”他转过身来,看到齐莎正在半掩的窗子前向她挥手。硕荣回过头,笑容在他的脸上慢慢的荡漾开来,散发着温情的光辉,他把双手从口袋里拿出来围在嘴边,头微微的仰着,冲着叶微的方向喊着这辈子感觉最幸福的一句话:“晚安”
  • 梁武帝演义

    梁武帝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独宠萌妃:萌妃萌萌哒

    独宠萌妃:萌妃萌萌哒

    一朝穿越,她萌性不改,誓要笑死人不偿命。他贵为王爷,大冰山一座,万年面瘫一个,誓要宠她如命。神马?恶毒女配?不过是个渣渣而已,看姐分分钟秒死你丫的!神马?王爷要娶她为妻?我去,我还是快走吧!女主名言:姐一般不记仇,因为有仇一般都报了。
  • 心动在这个仲夏之tfboys

    心动在这个仲夏之tfboys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介绍这部小说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嘛!如果愿意来看的,就来吧!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没有什么经验,我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所以写的不是很好,请读者大大见谅哦!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来哦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 非凡传说

    非凡传说

    他手持一根盘龙棍,打遍天下九九八十一州都姓赵;一介武夫爱藏书,并因此而开创出来了一个文人天堂!
  • 梨花海棠传

    梨花海棠传

    一个清末的老头,被抓慈禧的长生研究后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身处现代。何去何从。一定要寻找到答案和自己的亲人。大美女说,其实大叔很有魅力。小美女说,大爷很猛啊。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编年纪

    编年纪

    1、步小布穿越到了架空的时代,遇到梅津城的城主林潇白。本以为他只是才貌双全的翩翩公子,没想到林潇白不仅身负绝世武功而且还有着谜一样的身份。2、在纷繁复杂的王朝政治与尔虞我诈的江湖阴谋中,林潇白与恋人相爱但难相许,与盟友刀光剑影,多次有性命之危。3、步小布神奇地发现自己可以穿越改变林潇白面临的命运,可是,即便是架空的古代,他在改变结局这件事上也是艰险重重。
  • 祭情

    祭情

    伤心,伤情,人心不古,识人不清,怪得了谁?爱,恨,一念之间,天人之隔。
  • 病入鬼荒

    病入鬼荒

    一位从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的大学讲师,在一天晚上突然搭上了一辆开往乡下的市郊车,然后竟然被带到了一片坟墓之中,在他刚刚死去没有几天的奶奶主持下,这位大学讲师竟然跟他十年前就已经死了的表妹结了阴婚,第二天,当这位大学老师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怀里抱着一个布娃娃,从此之后,他的生活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