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1400000019

第19章 生产者行为分析(6)

LMC(Q)=ΔLTC(Q)ΔQ(4.42)

或LMC=limΔQ→0ΔLTCΔQ=dLTCdQ(4.43)

显然,每一产量水平上的LMC值都是相应的LTC曲线各点的斜率。

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可以由长期总成本LTC曲线得到。

因为LMC(Q)=dLTC(Q)dQ,所以,只要把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LTC曲线的斜率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得到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也可以由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得到。

我们知道,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长期的每一个产量水平,LTC曲线都与一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相切,说明这两条曲线在该点的斜率是相等的。由于LTC曲线的斜率是相应的LMC的值,STC曲线的斜率是相应的SMC值,因此可以推知,在长期内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LMC值都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值相等。根据这种关系,便可以由SMC曲线推导LMC曲线。

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都有一条相应的SMC曲线,每一条SMC曲线都过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在Ql的产量上,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由P点给出,PQ1既是短期边际成本,又是长期边际成本,即有LMC=SMC1=PQ1。同理,在Q2的产量上,有LMC=SMC2=RQ2。在Q3的产量上,有LMC=SMC3=SQ3。在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无数个与P、R和S相似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一条平滑的长期成本LMC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并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其原因在于: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当LAC曲线处于下降段时,LMC曲线一定处于LAC曲线的下方,也就是说,此时LMC<LAC,LMC将LAC拉下;相反,当LAC曲线处于上升段时,LMC曲线一定位于LAC曲线的上方,也就是说,此时LMC>LAC,LMC将LAC拉上。因为LAC曲线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这使得LMC曲线也必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并且,两条曲线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

进一步地,根据LMC曲线的形状特征,可以解释LTC曲线的形状特征。因为LMC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且LMC值又是LTC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所以,LTC曲线的斜率必定要随着产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递减达到拐点以后再递增的特征。

分析与讨论

1.上大学是要花钱的,这就是上大学的成本。从目前来说,每位大学生在四年期间的学费、书费等各种支出约为4万元。这种钱要实实在在地支出,称为会计成本。但上大学的代价绝不仅是这种会计成本。为了上大学,要放弃工作的机会,放弃工作所不得不放弃的工资收入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例如,如果一个人不上大学而去工作,每年可以得到1万元,这四年的机会成本就是4万元。上大学的代价应该是4万元的机会成本与4万元的会计成本,共计8万元。

对一般人来说,上大学会提高工作能力,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以后会收入更多。例如,如果一个没上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1万元,从18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42年共收入42万元。一个上过大学的人,一生中每年收入1.5万元,从22岁开始到60岁退休,38年共计收入57万元。上大学的人一生总收入比没有上大学的高出15万元。上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是8万元,15万元减去8万元为7万元。这就是上大学的经济利润。所以,上大学是合适的。这就是每个人都想上大学的原因。

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同了。比如,一个有篮球天赋的美国青年,如果高中毕业后去打篮球,每年可收入200万美元。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美元。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赋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是正确的。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决策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按照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你认为上大学合算吗?

2.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经预言: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耕种土地,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最终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这是因为,一方面劳动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下降,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食物,因此,最终人口增长比例会超过食物供给增加比例,必然会产生大的饥荒。但是,马尔萨斯的这个预言并没有变成现实,为什么?

练习

1.如何划分厂商生产的短期和长期?

2.为什么总产量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斜率先上升后下降?

3.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4.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5.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存在这种规律?

6.厂商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7.为什么说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了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

8.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平均产量与平均成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及其位置的移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10.规模报酬的变化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变化有何联系与区别?

11.在考虑增加1名工人的时候,对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厂商应该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12.假定A、B两国各有一个钢铁厂,A国钢铁厂生产1吨钢铁需10人,B国生产1吨钢铁只需1人,我们能否认为B国钢铁厂的效率比A国高?为什么?

13.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其可供选择的筹资方式有两种,即到银行贷款,利率为10%;或利用企业利润的积累。该企业经理认为应该选择后者,因为前者利率太高,而后者不用支付利息。你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吗?

14.设某企业有短期生产函数Q=72L+15L2-L3,求:

(1)当L=7时,边际产量是多少?

(2)L的投入量为多少时,边际产量MPL开始递减?

(3)厂商理性决策的劳动投入量。

15.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2-0.5K2,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求: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当TPL、APL和MP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又是多少?

16.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L,4K)。求:

(1)当产量Q=32时,L与K值分别是多少?

(2)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L=2,PK=5,则生产10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是多少?

17.已知生产函数Q=AL13K23。判断:

(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2)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18.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

(1)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的L、K和Q的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的L、K和C的值;

(3)判断该企业规模收益的状态。

19.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Q2-30Q+100,生产10单位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000。求:

(1)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20.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13K23;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w=5。求:

(1)劳动的投入函数L=L(Q);

(2)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3)当产品的价格P=100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

同类推荐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本书包括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概述、寿险公司组织结构、寿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个人营销管理、信息管理等9章。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生意经:中国十大商帮的经商智慧

    生意经:中国十大商帮的经商智慧

    本书选举了以温商、晋商、徽商、京商、鲁商、沪商、川商、闽商,粤商、台商为代表的10人商帮,从不同的经商角度,阐述了这些传奇人物的经商之道。
热门推荐
  • 有趣的物质循环(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有趣的物质循环(探索神秘的大自然)

    自然环境可分为四个圈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总称生态圈,这是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自然界是强大而复杂的,它所包括的所有物质并不单独的存在,而是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人类就是在这些物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下生存着。自然界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一种不断的运动变化中,这个运动变化就是循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个大的循环,而这个大循环要经历极其漫长的岁月。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只有在我们的地球年代不足以作为量度单位的时问内才能完成它的轨道。
  •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您正在掀开的《散文诗帕拉莎》是一本绚丽多彩的书。 在这本《散文诗帕拉莎》中,屠格涅夫有时用他一支饱含诗情画意的笔恬静地、满怀深情地为我们描绘着他的祖国俄罗斯那片美丽丰饶的天地。那蓝天、 白云、峡谷、亚麻田、滚滚的麦浪、高翔的云雀……和善良的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
  • 当花花公子遇见负心女

    当花花公子遇见负心女

    他是市首富的儿子,是楚氏集团第六代接班人。他有着英俊的外表,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她是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有着绝世容颜,更有着冰冷的心,辜负了一个又一个或真情实意或虚情假意的男人。因为一次意外,两个性情差不多的人相遇,他喜欢上了她,起初只是本着玩玩的心态屈膝进入她家当了佣人,后来却渐渐爱上了她。
  • 入世光明

    入世光明

    从辉煌到失落,到后来的重生!重生之后的他会在这娑婆世界留下一个什么传说,他凭什么改变了末法时代人的心!
  • 九天苍穹破

    九天苍穹破

    “皇室?宗门?见了我统统下跪!”“什么?不服气?!”老子手下的小弟个个都是BOSS,立马就推平你!......本文以全新的玄幻风格诠释玄幻真谛,用YY的剧情打造YY的玄幻意境。请大家收藏、推荐、点击、评论一下。本书绝对不会令你失望!本书群号:70788588欢迎加入!
  • 水墨凉微

    水墨凉微

    战争。从来都没有对错之分,永恒不变的只有利益。少年墨凉被卷入一系列诡异的事件开始,被改写的历史、被藏匿的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将会掀起怎样的风波?为了各自的利益,龙族、血族、狼族、人族又将何去何从?,千年前的真相一点一点揭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摆在少年眼前,他将如何选择?发掘真相之路极其漫长,这条通往真相的路上洒满了血泪,而这注定孤独的路,也通向了地狱……孤独的人不一定会悲伤,悲伤的人一定会孤独。
  • 初次的遇见

    初次的遇见

    夜星空,风雪柔,千芯月,三个人,两段互相交错又令人心酸的虐恋,这就是爱情,这就是青春
  • 邪魅冷少霸上小丫头

    邪魅冷少霸上小丫头

    他邪魅冷酷,他温柔体贴,他花心却对她忠一,她长相耀眼,进入皇家学院和他成一对欢喜冤家,生活一切都转变了,身世大逆转,灰姑娘变公主
  • 英雄联盟之谁与争王

    英雄联盟之谁与争王

    2025年,艾尔瑞泽成为英雄联盟的唯一大区,全世界所有玩家,都在同一服务器游戏!最强王者并列的时代已经过去,几十亿玩家,在同一大区之中争夺那唯一的王者之位。DXD战队队长,在获得TWG世界总决赛的门票时,却毅然离开了DXD,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且看苏浩在全民竞技的2025年,在英雄联盟成为必修课的时代,如何登上那唯一的王者宝座,成为世界第一男人!(九九月也是一名英雄联盟爱好者,侥幸打上了钻石。在书中会有英雄的技巧,对战的技巧等等知识介绍,对热爱英雄联盟的玩家肯定会有所帮助。而且,其中还有一些九九月“创造”的英雄,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 终极之旅生命之星在殒落

    终极之旅生命之星在殒落

    举目星空,多少星体在自由遨游。一些星体在新生;一些星体在殒落;一起沿着宇宙演化的轨迹在自然运行。耐人寻味的,有那么一些珍稀的生命之星上,一群不安分的生命体却给自己制造着种种的“麻烦”。一群不安分的人们,正大肆消耗与挥霍着我们星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又无节制地生产与排放大量的废物......也许,就在近几个世纪里,这颗生命之星将再也无法如此“超负荷”地正常运转。本文主人公,林下客、林菁等人目睹了那晚西下黄昏中的片片“废墟”;更有今朝,漫天风沙、阴霾笼罩下的城乡;以及正在地下、水下、等处构建着明日的“新居”。还有幸接触那些来去匆匆的男女、孩子和老人;大雁、海豚和狗;“蝙蝠人”、电脑人、和UFO;……作为一次短暂的“终极之旅”,有必要记述这颗生命之星在殒落“瞬间”的种种迹象。----它将会走多久?还能否作一番最后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