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500000007

第7章 汉代河西与西域之间的相互关系(1)

王宗维

“河西”和“西域”,现在说来,是两个概念,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河西是指河西走廊及其两侧,西域指玉门、阳关以西,但原来并非如此。早期的文献域”和“国”涵义相同,西域指中原王朝郡、县管辖区以西的地方。随着郡、县设置的增加,中原王朝疆土的不断扩大,西域的范围也不断向西转移。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西域,是《汉书西域传》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从此才把河西地区和西域明确分开。但是在历史上由于河西与西域地界相连,地貌、土壤、气候、雨量和植物生长等情况有许多相同之处,河西地区又是东西南北民族迁移、流徙活动的场所,这样,河西和西域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就是汉朝政府把河西和西域分别区划,实行不同形式的行政管辖以后,其相互关系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研究河西与西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全面了解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史,无疑是一个重要内容。

一、河西原来也称西域

“西域”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云:“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相挥o”《汉书霍去病传》:“骠骑将军去病率师征匈奴,西域王浑邪王及厥众萌咸犇于率。”浑邪王的驻地在汉代张掖县,张掖县属武威都,可见从今武威以西,当时就称为西域。

又《史记大宛列传》记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王充《论衡吉验篇》据此亦作“西城”。但“西城”实为“西域”之讹。《大宛列传》在此前数行记一事云“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数万人,至祁连山。”此即上引《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传》所记元狩二年(前121)汉朝击败休屠、浑邪诸王事。传中都说“西域王浑邪”,而《大宛列传》作“西城”,显然是传抄中的错误。乌孙在浑邪王部西,又非城邦国,应以西域为是。

汉武帝在位时,河西四郡已建成三郡,敦煌郡辖境已达玉门、阳关,昭帝时成书的《盐铁论》就把西域的范围向西推移了。其《西域篇》记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属,南与群羌通,先帝推攘,斥夺广饶之地,建张掖以西,隔绝羌胡,瓜分其援,是以西域之国皆内,拒匈奴,断其右臂o”这里所说的西域,已经不包括河西走廊至宣帝设置西域都护,领南北二道,西域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了,但是此时也并非仅指玉门、阳关以西。《汉书赵充国传》记赵充国上书云:“治湟峡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威信千里。”此“西域”的概念,无疑指鲜水(今青海湖)及其以西地区,当时汉朝尚未在此设郡领县,所以称为西域。再证之《汉书王莽传》,王莽奏议云:“今西域良愿等复举地方臣妾……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王莽所设西海郡在今青海海晏县,郡领五县分布于青海湖周围,羌豪良愿部必当在此,可见西域也指湟水上游、青海湖周围地区。

根据上述,西域一词在西汉时广泛指汉郡县辖区以西汉朝力所能及之地,并没有严格界限。东汉班固撰《汉书》,才把范围分开了。置郡以前的河西,曾包括在西域的范围内。

二、河西和西域民族迁移、交往极为频繁

河西是亚洲东部和中部交通的咽喉,东西南北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大都需要经过这里。从汉文资料的记载看,西域的许多民族是从河西迁往的,或者是经过河西迁往西域的,河西民族对西域的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兹分述于后:

(一)月氏人

《史记大宛列传》记:“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汉书张骞传》记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敦煌、祁连间。”又据《资治通鉴》建武十二年条姑臧县引刘晌注姑臧县,秦月氏戎所居。”月氏东起武威,西至敦煌,分布地区与《括地志》所记“凉、甘、肃、瓜、沙等州地,本月氏国”的记载完全相符。

月氏从秦代以前就居于河西。汉文帝三年(前177)以后陆续向西方迁徙。其迁徙原因是匈奴右贤王的攻击。《匈奴列传》记今以小吏之败约故,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从此月氏人的大多数迁往西域,称大月氏。大月氏人到达葱岭以西后,降服大夏,重建政权,但他们与昆仑南山、河西地区的月氏遗民关系仍然密切。

《张骞传》记:乌孙王“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究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大宛列传》记:昆莫及壮,单于“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域)。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乌孙与大月氏共居于敦煌、祁连间,约在秦至汉初。汉初,月氏强盛,图吞乌孙,乌孙人逃往匈奴。当时匈奴西部的势力仅仅到达河西东端,乌孙逃往匈奴也只能是向东北部迁移。冒顿单于在位三十六年(前174)死,匈奴右贤王灭月氏在汉文帝三年(前177)或次年,昆莫配合右贤王击败月氏后,曾一度成为匈奴在西域的掌兵者,此西域实指河西西部地区。数年,冒顿单于死,乌孙王乘机率众远徙,击败月氏,占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纳林河地区。《汉书西域传》所指乌孙国,是指乌孙最后在赤谷城建立政权以后的状况。由此可知,乌孙在汉文帝初年以前,一直是在河西居住的民族,冒顿单于死后,才最后离开河西。

(三)塞种人

《广弘明集》梁荀济《论佛教表》引《汉书西域传》云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所迫,遂往葱岭南奔。”今本《汉书西域传》记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县度,大月氏居其地。后乌孙昆莫击破大月氏,大月氏徙,西臣大夏,而乌孙昆莫居之,故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又同传属宾国条记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屑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根据上述,塞种原与乌孙、大月氏俱在敦煌一带。大约在秦汉之交,月氏第一次败塞种,其人或远走葱岭,或附于月氏、乌孙。西汉文帝时,月氏西迁,再次击败塞王,从此塞王南君层宾,其人民散处于西域诸国。塞种人初居敦煌的时间无考,但他们至少在秦代是河西西部的房民,后因月氏夺其地,才迁往西域的。

(四)大夏人

《大宛列传》记:“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俗,土着,有城屋,与大宛同俗。

无大王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Q”

“大夏”一词,《左传》昭公元年即有“迁石沉于大夏”的记载。此大夏在晋地,可能与夏禹的后代有关。《管子封禅篇》记齐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认为此大夏在河州、凉州间,今甘肃临夏大夏河一带似为大夏人居住之所。《山海经海内东经》记:

“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等国。”此四国中,月支即月氏,居于河西;居繇即居延,为西戎八国之一朐衍之戎的一部迁于河西者;竖沙待考,大夏即由临夏迁居于河西的大夏人。流沙并非如有人所说,一指居延海之流沙,一指罗布泊流沙,实即指大沙漠,这里是指大河以西之腾格里大沙漠。流沙外即腾格里大沙漠以西,大夏、竖沙、居繇、月支等国当时分布于此。战国后期,大夏人已不在河西,可能向西迁移了。大夏人居住有城屋,与漠北匈奴不同,这在原居于临夏时已流行这种居住方式。

月氏西迁后能够迅速击败大夏,迫使其臣服,这与大夏“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有关。大夏人西迁后未能建立统一的政权,所以被它原来的邻居轻易臣服。

(五)宪人

《史记匈奴列传》叙述冒顿单于初继位时匈奴的辖地云西接月氏、氐、羌”,当时匈奴的西部势力尚未深入河西,与其为邻的月氏还占有今武威地区。此氐、羌是指今兰州附近的氏弟部落。

秦代以前,羌人在河西的势力相当强大,走廊南侧主要是羌人的势力范围。《汉书地理志》:张掖郡羌谷水,酒泉郡呼蚕水,敦煌郡的南籍端水和氐置水均出自羌中,这虽然是汉代的情况,但也可以看出羌人分布地区之广,西部一直与婼羌相连。

婼羌是西域最大的羌人部落群。《汉书西域传》记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

辟在西南,不当孔道……畜牧水草,不田作。”又记小宛,东接婼羌;卢戎,南邻婼羌;渠勒,西连婼羌;于阗,南界婼羌;难兜,北有婼羌;“西夜、蒲类、依耐、无雷,其种类氐羌行国”。纵横数千里,可见其分布之广。又据《三国志魏志》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云敦煌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葱茈宪,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近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塔什库尔干发掘的古墓葬,经分析有大量羌人遗骨,就可以延实史书记载之不误。

羌人为什么不分布于绿洲,而分布在西域南山?这里面原因固然很多,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西迁的时间较晚,当时城邦诸国已经占有了肥沃绿洲,宪人又是“不立君臣,无相长一”(见《后汉书西羌传》)的部落群,没有力量战胜他们的对手,所以是分散迁移,各有酋豪。这些羌人是何时、从什么地方迁来的呢?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婼羌的“婼”,从若,若与弱并而灼切,若音同弱,婼羌,实即弱羌。《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人于流沙”;《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环之”。合黎即今张掖北的合黎山,昆仑之丘即张掖、酒泉南之昆仑山,后称祁连山。根据以上记载,秦代以前的弱水,指祁连山北、合黎山南所有诸水,尚不包括合黎山北诸水汇合后的一段。为什么称“弱水”,古人曾有解释。郭瑾注其水不胜毛”;《玄中记》说是言其水弱,鸿毛不能载。这都是从汉文弱字的意思妄加穿凿。试问弱水之名在前,至少在战国时巳有,而中原华夏文化进人河西在后,实为汉武帝时期,如何能用数百年以后汉字的意思解释前者!可见弱水的弱,应是汉字的音译,从当地居民语言中音译而来。当时称弱羌所居之地为弱,称其水为弱水,婼羌原居地就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的诸水流域。弱羌人大批西迁,大约在秦统一六国时期。当时月氏强盛,兼并河西诸部,弱羌人在月氏人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住地,向西域南山迁徙。婼羌西迁后羌人在河西的势力大为削弱,但是弱羌的影响依然存在。《汉书韦元成传》记起酒泉、张掖以隔婼羌,断匈奴之右臂。”此时酒泉、张掖久已没有婼羌,但仍以婼羌称之,说明汉代人仍认为张掖、酒泉的诸羌,可以弱羌为代表。反k来又证明了婼羌的原居地就在张掖、酒泉间。

(六)敦人

《山海经北山经》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坳泽。”证之《水经注》,敦薨之水出焉耆北敦薨之山,经焉耆,流入敦薨之渚、之浦、之薮,流注于坳泽。据董佑诚、黄文弼等考证,此敦襄之山水包括的范围,北起天山,从山上流出的裕勒都斯河,一直到达罗布泊。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山名、水名都以敦裹称之,说明当时有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居住在这里。以族名命名地名,这是古代的常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带来“敦煌”这个地名,后来汉朝又在河西西部置敦煌县、敦煌郡。敦煌一名在张骞的报告中是指一个地方的名。然而应劭注云“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元和郡县图志》又说是“敦者,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这都属无稽之谈。敦煌之名在前,置郡开西域在后,何能言大、盛。

今敦煌县东之安西县东有名“兔葡芦”的地方,出土的文物很多,孙修身先生考察后认为“兔葫芦”为吐火罗的别异,此说极为确切。张骞报告中的敦煌或即指此地,至少包括这个地方。这样,我就可以还原敦煌一名的来源,就是吐火罗,初期译为敦薨,汉代译为敦煌,后来译为吐火罗,今有遗址兔葡芦,上下两千多年,线索明显,敦煌就是因吐火罗人曾居于此而得名。

吐火罗人原在西域,战国时曾以焉耆为中心活动于开都河、孔雀河流域广大地区,其中一部分东迁,进人河西,在今安西以西活动。西汉初年复西迁,离开河西,可能有少数遗民流在这里,保留着敦煌这个地名。这样,敦薨(敦煌、吐火罗)族就是活动于玉门、阳关内外的一个民族。

(七)居延人

上引《山海经》记流沙外有居繇之国,汉霍去病西征经过居延,汉以其地置居延县,名其水为居延水,其泽为居延泽,可见居繇国人应是一个较大的部落。

居延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与义渠戎相邻的朐衍之戎。秦穆公时,西戎八国服于秦。后来,义渠复叛,攻秦,秦多次出兵反击,直至秦昭王时才彻底消灭义渠。但是,自春秋以后,再不见朐衍戎之名,汉代北地郡有义渠道,而朐衍称县不称道,“县主蛮夷曰道”,说明秦、汉在北地郡设县时,朐衍仅存地名,而无朐衍人,义渠人还有。朐衍戎大约在战国时畏秦之威,向西迁移,进入腾格里沙漠地区。《山海经》所记之居繇,正是朐衍之戎的别异,他们又在流沙外建立了政权。

汉开河西时,霍去病、李陵都先后到达居延地,此居延即因居繇人所居而来,汉居延县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代设县时,居延人又离开这个生活多年的地方,向西迁移了。

西汉昭帝末年,匈奴进攻乌孙,企图夺取乌孙车延、恶师地。车延地实即车延人居住地区,车延应是居延之别异。从当时汉朝与匈奴战争的地理看,车延地似在今哈密西北。此地在居延海以西,相距不远,说明居延人又从河西迁到新疆北部。

(八)单桓人

《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夏,霍去病“涉钧耆,济居延,逐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觫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注引张晏日:“单桓、酋涂,皆胡王也。”祁连山即今酒泉南山,觥得为汉觥得县地,在今张掖县西,说明当时这一带地区有个民族称单桓。

自此以后,单桓族在河西地区不见出现,而在西域出现了。《汉书西域传》记单桓国,户二十七,口百九十四,胜兵四十五。”又记“其国西与乌贪訾离国相邻”。单桓国实际上只是一个小的部落政权,元狩二年原来的首领被汉军俘获后,部落遭到很大损失,余部向西迁移,后来在天山以北定居下来,建立了部落政权。

(九)龙勒人

汉代敦煌县西是龙勒县,着名的玉门、阳关就在该县境内。龙勒县是在原来龙勒人居住的地方设置的。但汉代置县以后,这里就不见龙勒人,而在《汉书西域传》中记有楼兰国,云鄯善,本名楼兰,王治抒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同类推荐
  • 中国禁忌风俗

    中国禁忌风俗

    世象百态,无奇不有,然而禁忌风俗常常习焉不察。这是它的奇怪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学界称之为“隐示文化”。一方之民,由于共同的禁忌,都不做某些事,都不说某些话,没有行为的表现,只在心里犯嘀咕,怎么观察?有什么办法?难,的确是难了些,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光用眼看不出来,那就再动动嘴;走马观花不行,那就深入田野。习俗要传承,禁忌有变化;横向比较,纵向考察。梦可勘,心岂不可度乎?于是,民俗学者的兴致来了,三翻七捣,普查钩沉,扑扑拉拉,没几多光景,竟把中国的民间禁忌搜罗了一大箩筐,资料、专著连篇累牍,禁忌的大门再也关不住了,禁忌的研究也渐渐深入,蔚为壮观起来。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热门推荐
  • 都市原虐

    都市原虐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而Alex只有杀戮,当他来到都市,彻底改变了
  • 真三国

    真三国

    最强?对不起,他曾经是。废材?你见过那个废材称霸天下?他,只是,传奇!
  • 天降萌妃:王爷,快来呐

    天降萌妃:王爷,快来呐

    穿的了越,打的过流氓,斗的情敌,抢的了男人,睡的了王爷.....不好,快跑....禽兽王爷来了……“爱妃,准备去哪?要不带上本王?可以装逼,可以横,而且还可以暖床~咦?似乎还不错,结果,几天后......某人一脚踹开无良王爷.....“禽兽..滚滚滚.....”王爷抚魅一笑:不行,宝贝,不是说好要生一堆猴子吗?为夫满足你.....白天动嘴,晚上动手,时不时亲一下,秀个恩爱,虐个狗......小日子,么么哒d~~男女主身心健康,1V1……各位...放心入坑吧……
  • 天雾追魂录

    天雾追魂录

    鬼道大师来到现代,发现修仙道竟然落寞成了二三流角色,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鬼道竟然被拆解过了,不得已只能从养鬼、筑器、炼符,强化等等乱七八糟,甚至当了黑客,才一步步带领修仙道重登荣誉巅峰。(写的比较慢,偶尔断更,十万字后会慢慢加快更新速度)
  • 复仇风云中的公主

    复仇风云中的公主

    她们是被父母抛弃的孩子,现在她们震撼回归,目的就是复仇。可是,当她们遇上自己真爱的时候,还会把她们的复仇进行到底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作者qq:1685519549(要加我的,就要写我的笔名)
  • 终极强医

    终极强医

    因爷爷临终前嘱托给远在花城的老相好捎句话,因此唐逸便踏上了花城之旅。其实他来花城还另有个目的,那便是想与自己指腹为婚的柳悦把婚事给定下来,然而柳悦却是对他不感冒,一气之下他也就主动提出了退婚。之后,他原本想回青川发展,但又阴差阳错地决定留在了花城发展,且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神奇的医术征服这座城市的……
  • 飞风筝的人

    飞风筝的人

    我是那个飞风筝的人,而我的风筝早就断了线。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君再临

    君再临

    王,君临天下。王,庇护天下。在这个没有王的二十一世纪,随着紫微星的燃烧,曾经的王重生汇聚到了同一个时代。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君王。于是,诸王之战开始了……
  • 青春他还在

    青春他还在

    青春总是走在前面,欣赏完一路的风景之后,再回来告诉你它来过。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他,她也有。他是她最亲的人,也是她最亲密的人。他陪伴着她走过了雨天,走过了泥泞,走过了高山。流逝的青春带走了一切,而他,一直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