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200000020

第20章 明代汉族风俗(20)

至于元宵节间都城的“放灯”习俗,则《帝京景物略》“春场”条有载:“十一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灯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日散灯也。”至于元宵节间北京放灯活动的繁华热闹景象,根据《帝京景物略》的记载,是实在令人惊叹的该书描述说,此地元宵节期间,民间向夕而灯张,灯则烧珠料丝,料则夹画堆墨等,纱则五色则明角及纸及麦秸,通草则有百花鸟兽虫鱼及走马等。节庆期间,民间不仅要施放烟火,而且还要兴致勃勃地观看各种乐作和许许多多的民间歌舞杂耍表演。其中,乐作包括鼓吹杂耍和弦索,若以鼓吹而论,则有橘律阳、撼山东、海青、十番;杂耍则有队舞、细舞、筒子、筋斗、蹬梯等项内容。至于弦索,则有套数、小曲、数落、打碟诸项。而在施放烟火时,有将烟火置于架上者,架高有丈,盒放有五层,中间所藏的烟火名目有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燃时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五色,照人无妍媸,烟罩尘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再加上太平鼓、跳白索、走百病、走桥等娱乐活动,五光十色的烟火灯影,异彩纷呈的百戏歌舞,汇集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时北京元宵佳期节的习俗活动,除放灯外,还有太平鼓、跳百索、耍大头和尚、猜灯谜、放烟火、鼓吹弹唱、走桥、摸钉儿等娱乐性品目,极大地丰富了官民士庶的节日生活。

元宵节时朝廷为了体现“与民同乐”,帝后勋戚内眷也要进行登楼赏灯玩看的娱乐活动。届时宫中有精彩的杂技表演,嫔妃们也即兴作踢球的表演和游戏。对此,《明宫史》载称,元宵时,内臣宫眷,都要穿灯景补子蟒衣。灯市至正月十六日达到空前的盛况,天下繁华,“咸萃于此”。勋戚内眷,登楼玩看,“了不畏人”。《酌中志·内府职掌》中也说,元宵节前,内府就在乾清宫丹陛上安放7层牌坊灯,或在寿皇殿安方圆鳌山灯,有的高达13层。届时,派近侍上灯,钟鼓司奏乐赞灯,内府供给库备的蜡烛,内官监准备奇花、火炮、巧线、盒子、烟火、火人、火马之类的鞭炮,以备节庆期间供帝后家族成员的燃放娱乐使用。对元宵节期间宫中表演杂技的情景,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宪宗行乐图》有形象、生动的艺术再现。根据文献记载,除京城外,元宵节期间,全国各地都有相应的祭祀。娱乐和宴会等活动。元宵节间的民间游艺娱乐活动各地主要有闹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踢球、跑旱船、跳火、打陀罗、剪纸及其它各种文体活动。如湖南常德府元宵节时,民间多剪纸为灯,糊以竹格,饰以五彩,有绣球、走马、莲花诸名目,其制作虽无闽浙一带刻丝剪绢等项工艺细致,但也颇为精巧。更有好事者制作灯谜,令观灯者相聚以猜名,曰为打鼓灯。届时妇女相邀成队夜行,则名曰走百病。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在江西建昌府,元宵节时,民间以篷箬结棚,通衢都为灯市,游人往来赏灯者络绎不绝,通宵达旦。灯则有鳌山、绣球、走马、窠菜等名目,其制作都刻饰楮帛或琉璃、鱼鱿、竹丝、菩提叶等,五彩纷呈。四周的悬带尤其精丽,甚至有张一灯花费一金者。故家子弟稍知书文者作灯谜,令赏灯者猜答,猜答准确且多者,称为奇胜。这时沿街烟火燎明,还有的作灯架,植巨木,上悬灯10余层,并设机火,至点燃药发时,光怪百出,若龙蛇飞走,帘幕星斗人物花果之类,“灿然若神噫”正德《建昌府志》卷三。另据正德《琼台志》记述,元宵节时,该地民间的观灯赏灯以及猜灯谜等艺娱乐活动,更别有一番南国水乡的节日气息,颇富地方特色。湖北黄州府民间,元宵节时除了赏灯游乐外,还有“或杂以管弦相乐”,以庆赏元宵的风尚弘治《黄州府志》卷一。在湖南慈利县民间,元宵节时,民间“夜张灯于市,儿童笑歌戏舞,鼓声达旦”,曰闹元宵万历《慈利县志》卷六。

元宵节期间最流行,且最能娱人心目的习俗活动,当推“赏灯”。张岱《陶庵梦忆》有文描述明时江南绍兴的元宵灯景曰:“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书《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贺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拥拥。小街曲巷有宽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关于元宵节的赏灯娱乐习俗,明人小说《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写吴月娘、李瓶儿、潘金莲楼观灯光曰:“只见那灯市中人烟凑集,十分热闹。当街搭数十座灯架,四下围列些诸门买卖。玩灯男女,花红柳绿,车马轰雷,鳌山耸汉,怎见好灯市?但见:山石双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室。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哮吼吼;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娥斗彩,雪柳争辉。双双随绣带香球,缕缕拂华幡翠穗。村里社鼓,队共喧闹;百戏货郎,庄齐斗巧。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妇奇花,云母障并瀛洲阆苑。向西瞧,羊皮灯,掠彩灯,锦绣夺眼。卦市云集,相幕星罗;讲新春造化如何,定一世荣枯有谁。卖元宵的高堆里馅,粘梅花的齐插枯枝。剪春蛾,鬓边插闹东风;祷凉钗,头上金兴耀目。围屏画石崇之锦帐,珠帘绣梅目之双清。虽然览不尽山景,也应丰登快活年!”真可谓酣畅淋漓,曲尽灯市繁华之妙。

元宵佳节期间,汉族社会官民士庶的饮食习俗活动,则以吃元宵为主元宵俗名汤圆,传说起源于春秋末期。唐代称为“面茧”、“圆不落泥”;宋代称为“圆子”或“团子”。其种类很多。南方称汤圆,北方谓元宵。如浙江《严州府志》称,明代元宵节民间有“和面圆荐先,更相贺食”的饮食文化风尚。明人吴宽有《粉丸》一诗,写明人元宵节吃元宵的饮食文化习尚有十分生动的描述,他说:“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须上轻圆真易拂,腹中磊块便堪围。不劳刘裕呼方旋,若使陈平食更肥。既饱有人频咳唾,席间往往落珠玑。”真是别有情趣。

此外,元宵节期间,汉族民间还有妇女游桥求子及祈福等习俗。谢肇淛《五杂俎》曰:“闽方言以灯为丁,每添设灯,则俗谓添丁。游人士女,车马喧阗。至二十外薄暮,市上儿童连臂相呼,谓之求饶灯;妇女从数桥上过,谓之过三桥。”《宁波府志》载曰:“元宵,各坊之民,集众祀里祠,设醮经祈福,境内名雨水会。”

4.清明踏青成风

清明节又名鬼节、冥节。在明代汉族地区,清明节的节日活动主要是祭祖扫墓。关于扫墓习俗,明人谢肇《五杂俎》卷二说:“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当时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坠泪者。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一云:“越俗扫墓,男女祛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

从大量文献记载看,明人祭祖扫墓的主要内容: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往生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间使用的。除焚烧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而故名;二是为坟堆除草添土,或修墓立碑。如《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樏,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万历嘉兴府志》则记载曰:“清明挂纸钱于墓。”《广州府志》曰“清明插柳于门,其前五日始一月中扫墓郊外,谓之踏青,亦曰割草,俗曰压纸,以楮置坟上也”。在清明节期间,明代汉族官民士庶还有合家老小去郊外踏青的习俗,届时要顺便举行角抵、蹴鞠、走解、弹射、放风筝、荡秋千、射柳、斗草、斗鸡、斗鹌鹑等娱乐活动。踏青本来在三月三上巳节,由于明代上巳节已并入清明,而祀先扫墓,春天又要赴郊外,故清明踏青活动在明代民间十分流行。踏青,福建民谣说:“踏青草,大家好呢呢,年年像青草。”原含巫术目的,后来才演变为汉族社会春天的娱乐活动之一。

清明踏青,明代北京的官民士庶都要到高梁桥游览,袁宏道《瓶花斋集》记曰:“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岸,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也有载曰:“岁清明,桃柳当俟,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桥”,有“扒竿、斤斗、到喇、筒子、马弹、解数、烟火、水嬉”等杂耍表演,“是日游人以万计,簇地三四里”。扬州清明踏青时,据张岱《陶庵梦忆》记载,还有“走马放鹰”、“斗鸡蹴鞠”、“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和“瞽者说书”等娱乐活动。王崇简《清明诗》则描定了京师妇女于清明日荡秋千的活动,“尽说流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旋曲水,宝马踏荒烟。风雨偏今日,莺花又一年。谁家归去晚,彩索尚秋千。”清明之日,宫中则要举行“射柳”之戏,徐树丕《识小编》记曰:“永乐中,禁中有翦柳之戏,即射柳也。往往会于清明。”此外,清明节期间,民间还有插柳、戴柳等禳解、祈愿习俗,《广州府志》曰:“清明插柳于门”;《帝京景物略》曰:“是日簪柳”;王若愚《芜史》曰:“清明戴柳枝于发”。清明节的民间食俗,则都与祭祀、宗教有关,如春饼、麦芽糖、冷粥等即是。云南民间清明节时,“男妇具酒肴,各诣坟所致祭”(嘉靖《寻甸府志》卷上)。宁波府民间清明节时,则各家为青糍黑饭,并以“牲醴祭墓”。

5.春季其他节俗

在春季中,除了元日、立春、上元和清明这几个主要节日外,汉族民间的节日还有在正月初七的人日,正月十九日的天穿节、燕九节,正月二十五日的填仓节,二月初二日的中和节、花朝节,春社,及三月二十八日的东岳诞等。

正月初七为人日,《万历嘉兴府志》曰:“人日,女子上彩胜于祖父母”。何乔远《闽书》曰:泉州人日“是日取菜果七种作羹,名七宝羹。”正月十九日,汉族民间俗称“天穿日”,要进行一种名为“补天穿”的习俗活动,《广州府志》曰:“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广州谓为天穿日,作祷神,曰补天穿。”在北京,正月十九则为“燕九节”,民间习俗要于此白游日云观。刘若愚《酌中志》曰:“十九日名燕九是也,都城之西南有白云观者,云是胜国时邱真人成道处。此日僧道辐辏,凡圣溷杂,勋戚内臣,凡好黄白之术者,咸游率访丹焉”。《帝京景物略》曰:“正月十九日,都人集白云观,游冶纷沓,走马蒲博,谓之燕九节”。吴宽《燕九日诗》有句曰:“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球人马蹂。”对北京人来说,是个大节日。正月二十五日,汉族民间为“填仓节”,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曰:“二十五日曰填仓,亦醉饱酒肉之期也”;《帝京景物略》曰:“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若留,必尽饱而去,名曰填仓。”《酌中志》曰:“二十五日大啖饼饵,曰填仓”;蒋之翘《天启宫词注》曰“京师正月二十五日进酒食,名曰填仓,贵贱皆然。”

明代汉族在二月中所要过的节日有中和节、花朝节及社日等,节日期间各地均有不同的习俗活动。在北方,视二月二日为中和节,传说这一天为龙抬头的日子,故民间又称为龙头节,节日期间,宫廷、民间除要祭祀太阳神和土地神外,还有吃供太阳糕、煎饼和熏虫的习尚。《宛署杂记·民风》条云:“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帝京景物略》卷二曰:“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大兴县志·岁时》曰:“二月二,因荐菲之余,家各为荤素饼啖,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儿。”宫廷也过二月二节,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云:“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而河南尉氏县民间,则于此日“摊煎饼食之”。嘉靖《尉氏县志》卷一。

在南方,则有于二月祭祀社神之习俗,如广州“二月祭社,分肉小儿食之使能言,入社后,田功毕作。”如浙江东阳“社日,四乡各有社祭,以祀土谷之神”成化《东阳县志》。并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广州府志》曰:“十五日花朝”。在杭州,花朝节例有野外踏青探春之俗,如早在宋时,据《梦梁录》记载,就有花朝都人往钱塘门前……玩赏奇花异木”之俗。到了明时,此俗仍得以流行,并被发扬光大,据《杭州府志》所记,“二月花朝以往,士女争先出郊,谓之探春,画舫轻舟,栉比鳞集……每当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在福建,据何乔远《闽书》载:“闽中二月二日为踏青节,”可见也有相应的郊外春游活动。

农历三月,明代汉族的节日除清明外,还有上巳和东岳诞。

三月初三日为上巳节,为汉族传统节日,向有水边祓禊和踏青之俗。到了明时,祓禊之俗已不传;踏青之俗则并入清明,故上巳作为节日,已基本不传,但在民间仍有其遗迹,如江南杭州,据《钱塘县志》载,“上巳,出游西湖,士女皆带荠花”;在北京,据陆启宏《北京岁华记》曰:“上巳上土谷祠”。

三月二十八日,明时汉族民间谓东岳大帝诞辰,故各地均有习俗活动,北京则有走会活动,《宛暑杂记》曰:“三月二十八日,燕京祭岳庙,民间集中为香会,有为首者掌之,盛设鼓乐旗幡,戴甲马,群迎神以往,男妇有跪拜而行者名曰拜香。”《帝京景物略》曰:此日“都人陈鼓乐旌帜楼阁亭彩,导仁圣帝游,帝之游所经,妇女满楼,士商满坊,肆行者满路,骈观之”。此日之饮食,《酌中志》曰:宫中“吃烧笋鹅,吃凉饼;糯米面蒸熟,加糖、碎芝麻,即糍巴也;吃雄鸭腰子,大者一对可值五六分。传云,食之补虚损也。”

二、夏时节俗

夏季的四、五、六三个月中,汉族民间普通流行的节日主要有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及六月晒伏,此外,在立夏、夏至、伏日也有习俗活动。

1.浴佛节趋向汉化

浴佛节又名四月八、佛诞节、龙华会。它本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一个宗教节日,但在节日活动中却有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到了明时,浴佛节已被完全改造成符合汉族文化心理的民俗节日,如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的风尚已充满汉族文化特色,而在民间广为流行。

同类推荐
  •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黄龙自然保护区,因黄龙沟内有一条蜿蜒的形似黄龙的钙华体隆起而得名,历来被誉为“人间瑶池”与“人间天堂”。彩池、雪山、峡谷和森林谓之黄龙“四绝”。黄龙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藏族、羌族和回族的民族风情也令人心驰神往。看罢此书,赞叹的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 秦学术史探赜

    秦学术史探赜

    《秦俑·秦文化》丛书总序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华大地西北黄土地上,揭开了一处古代宝藏。这便是后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由兹伊始,便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不大不小的秦兵马俑旋风。国外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纷至沓来。兵马俑的代表也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五大洲。来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中外观众每年200余万。以兵马俑命名的现代生活用品、食品也投入市场。古代优秀文化有力地冲击着现代文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古文化现象中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有人便说这是一种“秦俑效应”。 “秦俑效应”的深层影响,还...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从岁时节日民俗、日常生活民俗、文娱游艺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热门推荐
  • 灵动鸿蒙

    灵动鸿蒙

    少年李洛轩,外出历练时,遭心爱之人迫害,生命垂危之刻,被爷爷用空间之力救走,从此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程。她,本是无法修炼之人,可他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不断增长的实力和感情,若只能得其一,她又该作何抉择?
  • 重生之回家种田

    重生之回家种田

    前世为了爱情,众叛亲离,孤身来到他的城市,换来的竟然是背叛,死前的最后一刻才了悟……重生之后,金钱过来,爱情滚开,买田买地当地主,只要有钱,爱情神马的根本不重要……怎料一朵超级大桃花将她困死在他的桃花树下,无法逃离……
  • 异能穿梭者

    异能穿梭者

    这本小说是关于异能穿梭的,希望大家会喜欢
  • 女扮男装之冰山公主

    女扮男装之冰山公主

    她拥有倾城的容貌也拥有皇族血统和千金大小姐的身份但是她不喜欢倾城的容貌也不喜欢皇族血脉更不喜欢一个千金大小姐的身份平凡人是她从出生都想当的自从她遇到他她以为可以得到幸福但是一次危险她掉到悬崖以后失忆了一年后她王者归来....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三生梦之浮生尽

    三生梦之浮生尽

    第一世他是上古遗神,世间最后一位神--夜渊,心怀六界众生。她是上古遗族一叶浮萍,懵懵懂懂不韵世事。百仙宴上他们相遇,她仰望他。喜欢他。当着众仙表白。他淡漠不予理会。她陪他呆在清冷无比的离恨天,陪他看昆仑山的雪。只要有他的地方就能看到她。他教她法术,对她微笑。她以为他爱她,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神魔之域大开,魔界之人来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武魂冢

    武魂冢

    “吞噬完这土星异雷之后,我终于将身体修至元武之境,将灵魂修至灵实之境了。咦,我丹田内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小世界了呀?难道说我已经成为了近一百年来寰武大陆上再也没出现过的元武真人了?看来是真的,真是高处不胜寒呀!今日我是去黄泉找个魂圣练练我的控灵之术,还是去寰武大陆上找个武圣松松我的拳头呢?哎,他们似乎都太弱了点呀。”杨凡坐在半空中一轮人造的月亮上,望着下方的寰武大陆,极其无聊地自语道。
  • 绝世倾妍,你是我唯一的妻

    绝世倾妍,你是我唯一的妻

    穿越年年有今年咋这么多呢?神医鬼手凤倾妍正赶上穿越大队也穿了。唉、穿就穿呗咋穿到一个有貌无才的花痴上呢?不过幸好还附带一些好处呢、有逆天神器空间,有上古神兽麒麟。有好好的资源不用,那真是傻子,所以凤倾妍在古代打造出一个她的商业王国,顺便拐个王爷,生几个包子,这小日子过的那叫舒坦。【爽文+宠文】放心入坑,不坑。
  • 还会等着你

    还会等着你

    刚从学校毕业的林峰和小暧等人一直都相互喜欢着,愿意为了彼此等待,却始终没能在一起,直到意外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们才能画上句号,不问是否圆满,有情人总会受到上天的眷顾。
  • 高中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高中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在我还没有准备好告别初中的时候高中已悄然来临,本以为我还能好好的追随着基友们的脚步上市内第三所学校,没想到中考失意这种天杀的狗血事件也会出现在我的身上,真是日了狗了==肯定是嫉妒我帅的丫丫们踩到狗屎了,不然我也能有这运气?!!别说第三所学校了,第四所学校也轮不到我QAQ但是为了我理想中的高中,我鬼使神差的去了市内唯一一所的私立学校————‘浅默高中’传说中的贵族学校,就是有钱人和学习拔尖的人的聚集地,哦凑!我这个要为所欲为的外星人,感觉到了我的生存受到赤裸裸的威胁,为了以后能更好的装逼,毫不犹豫的串改了学生资料,从今以后我就是一个穷逼了。但!这高中生活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