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000000003

第3章 明代诏敕的类型(3)

这通祝文,是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为了表示一视同仁的天下共主身份,明太祖派遣道士徐师吴前往高丽祭祀山川时所作。《明实录》仅记其事,没有收入原文。需要说明的是,《高丽史》中记载的祝文,即所谓明太祖亲为的祝文,实际上是翰林之臣王祎所作,因此收入其文集中。

(十)手诏

手诏是皇帝诏令之一种,是帝王亲自所写的诏书。徐师曾云《御札》:“按字书:札,小简也。天子之札称御札,尊之也。古无此体,至宋而后有之。”然后,他接着说:“其文出于词臣之手,而体亦不同。大抵多用俪语,盖敕之变体也。”与宋代相比较,明代手诏与御札实已有很大区别,主要的不同就在于手诏是帝之亲笔诏敕,而这种手诏完全不同于宋代皇帝的手诏。关于宋代的御笔手诏,《宋史》卷四七二《蔡京传》记载:“初,国制,凡诏令皆中书门下议,而后命学士为之。至熙宁间,有内降手诏不由中书门下共议,盖大臣有阴从中而为之者。至京则又患言者议己,故作御笔密进,而丐徽宗亲书以降,谓之御笔手诏。违者以违制坐之。事无巨细,皆托而行,至有不类帝札者,群下皆莫敢言。由是贵戚、近臣争相请求,至使中人杨球代书,号曰书杨。京复病之,而亦不能止矣”。日本学者德永洋介对宋代御笔手诏有专文研究,认为是明代内阁票拟制度的前身。然而,明初太祖手诏为其亲笔所写,绝不可能有如宋代徽宗时的情形出现。

明太祖采用手诏处理对外事务,取得简便、直接的效果。以下就是一例。

暹罗进贡事手诏

(原缺数字)暹罗进贡使者至京,礼已毕矣。所损船只,修理完(原缺数字),起程回还本国,使国王心悦。浙江布(政)司故意留难,作咨呈,有失怀柔远人之道。今差人前去取招,记罪一百。星夜发船起程。

(十一)谥诏

吴讷言《谥法》云:“《周礼》:大史,丧事考焉,小丧赐谥。疏云:小丧,卿大夫也。卿大夫谥,君亲制之,使大史往赐之。至遣至曰,小史往而读之……是则赐谥之制,实始于周焉……大抵谥者,所以表其实行,故必由君上所赐,善恶莫之能掩。然在学者,亦不可不知其说。”明代赐给外国国王谥号,也以颁诏的形式,下面即是一例。

赐高丽国王谥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天授命,宰土驭民者,非勤政无逸,曷以达天。尔高丽王王颛,生前怠政,务在逸勤,致使身遭凶,天命就沦。岁月云徂,早以当时为今之古语。忠臣思感,愤恨无为。呜呼!恃险居安而有此与,抑开诚心附人而致是与?呜呼!言险在德,非险可恃。言诚在尔,非诚必有所归。天道好还,未有不然者也。今年秋七月,尔陪臣某等,表辞恳切请谥尔,以昭列代。命嗣王抚育于黔黎。今者释彼臣非,允其所请,谥尔恭悯,以张人世,爵尔王封英灵于幽壤。呜呼!不昧而有知,则逢灾而御;灵听而必觉,遇惠而扞防,吉尔家邦。朕其尔诰,允听宜哉。

上文出自《明太祖御笔》,是原始资料。而在《高丽史》中,记载却是“赐谥制”,曰“制”,不曰“诏”。经查,与《明太祖御笔》的内容相同,应以御笔为准。此一记述给予我们启示,由此可印证上文所云赐高丽国王为“诰”而非“制”,出现文书类型的差异,应是出自《高丽史》修纂的缘故。文书类型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待遇,辨别文书类型意义之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

(十二)口谕

以上述及《敕谕》,口谕是皇帝敕谕的一种,出于皇帝亲口,是口语传达的敕谕。其使用形式,往往是由臣下宣授皇帝的口头敕谕。明太祖出身布衣,迄今保留了一些生动的口语敕谕,也可称作白话诏令,这是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形成的,弥足珍贵。下面就是明太祖在对外事务中的口谕一例。

谕安南国王

你中书省文书里,传着我的言语,说往安南去。前者,我教他那里三年来朝一遍,所贡之物,惟是表意矣已。若事大之心永坚,何在物之盛。今年某使至,仍前远赉丰物来朝。安南国王何不遵朕至意。朕想莫不是彼中紊纪乱纲,更王易位,有所疑猜而如是乎?然君臣之分本定,奈何。昔王荒昏于上,致令如斯,岂不天数也欤。朕又闻方今之王,亦族中人为之,或者可。吁,朕闻中国圣人有云: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今陈某夺位而为之,必畏天地而谨人神,恤及黔黎,庶膺王爵。倘或慢天地而虐庶民人神,又非久长之道。又说与安南,傲限山隔海,远在一隅。天造地设,各天一方,以主生民。中国有道之君,必不伐;尚强无知者必征。如朕统天下,惟渊民安而已,无那强凌弱之举,众暴寡之为。道与安南新王,自当高枕,无虑加兵。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实录》里的这段口谕,已经不再是口语化的,而是成为中书省的官方正式文书了。由此,我们了解到由口谕到形成官方文书体的一个过程。因此,作为文物保存下来的这通口谕是诏令文书的原始形态,则更为珍贵。

三、结语

以上对于明代诏令的来源、名目和在外交方面的行用情形,作了举例说明,总共12类,是所见明太祖外交诏令文书中主要的文体,在文书的种类和格式上具有代表性,也可以说是明代诏令文书的荟萃。这些外交诏令的存世,使得我们考察明代诏令的内容形式及其变化轨迹有规律可循。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中,对于王言有一段精彩的概括,择要引述于下:

帝王之言,出法度以制文者谓之“制”;丝纶之语,若日月制垂照者谓之“诏”;属其人而告之者谓之“诰”;行于下者谓之“令”;持而戒之者,“敕”也;登而崇之者,“册”也。

具体而言,探讨明代诏令文书的类型,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连续性

自秦汉以来,皇帝的御用文书泛称诏令,发展到明代,中国古代的各种诏令形式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尽管根据时代的演进,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是明代诏令文书的传承性,或者说连续性是极为明显的。延续下来的各种形式,如玺书、诏、制、册、敕、谕、诰、谥、手诏、口谕、祝文、祭文等12种类别,可以说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在用语方面,诏令文书中往往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语句来阐发大政和申明意志,这种用法在明代与古代一脉相承。这与明朝的锐意复古有着紧密联系。

(二)变通性

自古以来的诏令文书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至明代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诏令的变化,首先就在于常用种类的变化。从所见外交诏令文书的行用情况来看,并不像文体专着中概括得那样简单,而是具有更多的变通。以上12种类别,不少是综合变通的结果。如唐代重大事情颁布用制,而在明代则较少用制,而诏与敕多了起来,并且综合性的诏敕发展起来,吸收了制的内容。综上所述,在明初外交诏令文书中,虽然各种文体都有所应用,但其中以诏书和敕谕的形式出现最多,这两种形式,显然是明代王言最为常用的文体。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明代诏令自明初开始,诏与敕形式的运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文体混合运用的情形多见,反映了明代诏书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已不那么严格划分,表明发展到明代以后,古代王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重要的是,虽然明初锐意复古,但是在诏令文书结构程式和书写格式上,直接承继于金元的简单化趋势,与中古以前的汉唐诏令文书渐行渐远。还有,明代一般以皇帝名义发布的诏书,起首用语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明太祖的首创。而明代诏书并非都是公布的,公开发布的诏书,有开读仪式,是正式颁布的;而诏书与敕谕结合而成诏谕,则往往只是传达到国王、使臣等专人,并不需要公布,虽也有开读仪式,但是与一般诏告天下的诏书有了重大区别。

(三)多样性

明代诏令文书的类型具有多样性,显示了明代诏令文书存在形态的多样性。不仅以文体形式来分类,从内容上分类,一类是通行类,另一类是专用类;从写作上分类,一类是皇帝亲撰,另一类是受皇帝之命、由翰林等官员撰写;从形式上分类,明代诏令文书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如上所述,册封诏、谥诏、诏谕、敕谕、封诰等,多有综合两种类型的复合之势;从用途上分类,一类是用于发布国家大政法令,另一类是处理日常事务,后者也可能在以后转化为法令法规,是制度化的结果。通过以上选取的实例可以看出,明朝开国伊始,广义的诏书是作为诏令文书的统称,而狭义的诏书这一类型,是在明代诏令文书中排列第一位的御用文书,不仅具有多种存在形式,而且有着极为广泛的功能与用途,形成了明代诏令文书的一个显着特点。出于集权的需要,明太祖异常勤政,加之制度草创期的时代特色,明洪武朝诏令文书还有一个特点,即明太祖亲撰的多,许多没有刻意润饰或润饰不多的诏令,较多地保留了原始形态;更有白话俗语,也就是当时口语中习见语言的口谕,是直接的原始形态;而翰林等臣撰写的诏令文书则继承古代王言的传统写法。亲撰与臣撰,以及口语化的诏谕三者并存,共同构成了明初诏令文书的存在形态。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诏令文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可以说由汉代至唐代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到明代,吴讷和徐师增做了总结,但是他们是通论,具体到明朝初年发生的变化,需要认真考察和比对,好在唐宋两朝的诏令集现都存世,今后可以作比较。这涉及明代文体风格和发展的问题,在此不作过多叙述了。

重要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文体,明代外交诏令文书一般都不仅是礼节性的,而是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史料价值,对于研究明代中外关系史来说,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同类推荐
  •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理论篇、实战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中心、案例分析概述、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
  • 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干部成长规律研究

    本书包括干部基本理论研究、干部成长轨迹研究、干部成长机制研究、干部成长条件研究、干部培养规律研究等共七章内容。
  •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对外工作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了取得这些历史成绩的原因。《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创新性地探讨了以下问题:外交战略的谋划决定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治国风格影响国际战略转向;外交战略变化的动力机制;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战略的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未来发展等。行文采用图文并茂、史论结合、背景资料补充的写作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兼可读性,对国际政治及时事问题有兴趣者可资参考。
  • 寒冰走苏东

    寒冰走苏东

    本书是作者在行走苏东各国时的随笔,记录了作者各地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包罗了作者行走之处的风土人情,地理自然景观描述等等。这些图文并茂的文章生动地反映着真实的东欧,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提供了机会,同时对于吸引更多学者投入研究中也具有深远意义。
热门推荐
  • 异能都市:小白快过来

    异能都市:小白快过来

    他温柔,坚强,在打牌时会腹黑,酒品很差,头脑不错。她多变,时逗比时高冷,对钱这种身外之物很是不在意。十五岁那年重生的她无意中一次遇到被众多异兽攻击重伤的他,本来觉得他可以应付得来,但还是忍不住出手救人。不是吧,和他在同一教团还被分在了一组,他们共同闯难关,杀异兽,他对她的无微不至的关照。她对他说“我可以为你挡下一切来自背后的冷箭,只要你不负我,我就保护你,不论在何时何地”
  • 红龙悲鸣之夜

    红龙悲鸣之夜

    10把被锁选中的钥匙。10位受诅咒的参与者。围绕着传说中龙之宝珠,互相残杀。人类的情感成为死者的枷锁,直至一同落入被遗忘的深渊。无限轮回,无法改变的结局。红龙苏醒,无人生还。——————————————————————————其实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的侦探游戏。虽然人死的猎奇了点,推理方式奇幻了点……本人新手,文笔有限,请读者大大们多多谅解。
  • 我乃上仙

    我乃上仙

    当娘化宅男遇到闷骚宅男,俩人擦出了怎样的火花,,,预知下事如何,去看下文分解
  • 真我纪

    真我纪

    这世上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不断的追寻,为的到底是什么?不死的心是真我吗?少年景文因同村邀请而进入军营,又因亲人死亡而万里追凶踏入到了一个只能一直走下去的世界,面对人仙妖魔,奇幻危险的世界他又该如何自处,多年以后当他看到十亿星球阵的时候才发现之前所经历的虽然已超出想象,但在这一刻也都不算什么(真我纪)书友交流群群号141354591,喜欢的书友可以添加后互相交流提提建议
  • 离婚女人:歌尽桃花

    离婚女人:歌尽桃花

    在经过第N次的肢体大战,在第N次离家出走后,在酒店里修养了一个星期的易锦终于决定同季楠离婚。心灰意冷离开酒店的时候遇到了青梅竹马的杜齐恩。带着孩子,一个离婚的女人将何去何从。
  • 参王传

    参王传

    深山老林之中,有着许多的禁忌存在。据说野山参是经过长时间地灵之气的滋养,才会生长的一种植物,所以它有着巨大的价值。也正是如此,世间上便出现了非常神秘的职业,他们其实就被称之为捕参人。PS:(本书主角的一些过往事情,不懂的书友们,可移步到喜鹊的另外一本完本小说,假死365天第二卷结尾处进行了解)。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妃很毒邪魅尊上别惹我

    傲妃很毒邪魅尊上别惹我

    简介前世,她是国家最出色的一名特工,为了一个人愿望,她冒险来到了黑道首领的身边,潜伏十年只是为了他愿!终于,她帮他实现了愿望,却落得一个下场——死!穿越之后,竟成为了一名鼎鼎大名的废柴,虽有倾城之色,却也遭人唾骂,有爷爷疼,却没有爹娘爱,大伯,堂妹处处置她于死地,更有一渣男未婚夫闹着要解除婚约,咋办呢?哼!姐要让你们看一看什么叫做天才,什么天才未婚夫,姐不稀罕,姐比你更天才,什么美貌堂妹,不好意思,姐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天仙之姿,倾城容貌,哈哈!且看现代特工怎样大闹古代,调戏帅哥,乐不思蜀!
  • 都市侠道之奇侠

    都市侠道之奇侠

    正在香港约见女友的凌元剑,突然接到来自公安厅派的悬赏任务,丢下女友匆匆回到大陆,开始与同行展开夺宝之战,不料却被暗算,险些丧命,正在孤立无援之时,女友却带着兄弟姐妹前来相助,自称“奇侠”,而他们,也正是“第一代奇侠”的后人……
  • 吻上你的心

    吻上你的心

    你有家世显赫的正牌未婚妻,有数不清的如花美眷,永远都不会只爱我一人。所以我会忘了你,请你放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