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100000012

第12章 民族传说(2)

《梅葛》是姚安、大姚一带彝族人民的“根谱”,逢年过节,都要唱上三天三夜。会唱《梅葛》的朵觋和歌手,受到彝族人民的尊重,他们成为彝族人们中最有学问的人。可是,这样一部深入人心的史诗,却是凭借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才得以保存下来。《梅葛》共分四大部分,内容分别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每一部分都是由若干小篇组成,各篇、各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意义,都可以单独演唱。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谁来造天造地,当然是格滋天神。天神放下九个金果,变成九个儿子;又放下七个银果,变成七个姑娘,就由他们来造天造地。他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名字。九个儿子,由五个来造天,他们分别是阿赌、庶顽、贪闹、顽连、朵闹,七个姑娘,由四个来造地,他们分别是扎则、戬则、慈则、勒则。

造天的儿子们贪玩,“个个喜欢赌钱,个个喜欢顽闹”,造地的姑娘勤奋,她们“精心又细致,个个喜欢造地,个个喜欢劳动”。

贪赌贪玩的儿子们,让人觉得趣味盎然,精心细致的姑娘们,让人由衷钦佩。不管是儿子们“玩着来造天”,还是姑娘们“勤勤恳恳地造地”,他们都在劳作,用自己的双手开天辟地。终于,天造成了,地也造成了。在格滋天神的引导下,他们杀死猛虎,用虎的“四根大骨做撑天的柱子”,“肩膀做东南西北方向”。于是,“把天撑起来了,天也稳实了”。

然而,这时天上还没有太阳、月亮、星星、云彩……地上还没有树木、大江、飞禽、走兽……

关于人类起源,《梅葛》中有这样一篇记载:

天神用金锥开葫芦,天神用银锥开葫芦。

戳开第一道,出来是汉族,汉族是老大,住在坝子里,盘田种庄稼,读书学写字,聪明本事大。

戳开第二道,出来是傣族,傣族办法好,种出白棉花。

戳开第三道,出来是彝家,彝家住山里,开地种庄稼。

戳开第四道,出来是傈僳,傈僳力气大,出力背盐巴。

戳开第五道,出来是苗家,苗家人强壮,住在高山上。

戳开第六道,出来是藏族,藏族很勇敢,背弓打野兽。

戳开第七道,出来是白族,白族人很巧,羊毛拼毡子,纺线种棉花。

戳开第八道,出来是回族,回族忌猪肉,养牛吃牛肉。

戳开第九道,出来是傣族,傣族盖寺庙,念经信佛教。

出来九种族,人烟兴旺了。

“九”代表多。看来,在彝族先民看来,天下所有的民族,都是同源同根。

鄂温克族立熊为人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森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历来将熊供奉为神,这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黑瞎子本名熊,原本是人,爪子上有拇指和虎口,所以会抓家伙,会扔石头。天神让熊跟人比力气,叫他们搬石头。石头太大,人怎么也搬不动,熊轻轻一举就扔出去好远。一天,熊操棍棒打死了人,天神一怒之下,把熊前爪的拇指齐根给砍掉了,并罚它不得直立,只能四腿爬行,从此就变成了兽。

熊哭着说:“往后我怎么活呀?”

天神回答:“你吃草甸子上的醋李子什么的吧!”

熊请求说:“人们杀我吃我,可千万别叫他们乱扔我的骨头,别像对待别的兽骨那样糟践我。”

天神答应了熊的请求,便告诫人说:“熊原本跟你们一样,也通人性,今后吃了它的肉,骨头不许随便乱扔!”

天神说罢,把人的膝盖骨从后头拧到前头,人便挺身直立行走了。从那以后,鄂温克人便对熊有了各种忌讳,如把公熊不称公熊,而称老汉(鄂特贺恩),母熊不称母熊,而称老妇(阿特哈恩),有些地方更有尊称爷爷(贺克)和奶奶(鄂娃)的。对熊死讳称为熊睡;对杀熊的枪讳称为吹气筒;对砍杀、剥皮、肢解、切割熊的快刀讳称为钝铁,吃熊肉时要嘎嘎叫几声,并忌讳地说:“乌鸦在吃你的肉。”对熊和人一样,要进行风葬,风葬时人们要作呜呜哭泣状。鄂温克人认为,熊在狼不来,所以立熊为神(图腾),以求人畜平安。

满族打滑子的传说

满族人每年冬季都喜欢在江、河、湖水面上进行打滑子比赛和表演。说起这项体育活动的由来,在吉林满族人中流传着一个出奇制胜的战争传说故事。

传说,阿骨打联合女真各部起兵反辽,一举打下于江州之后,大辽王就像怀里抱着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连忙派重兵到了松花江和伊通河的合流处吉林宾州,想拦住女真兵南下。阿骨打那时只有三千兵马,知道宾州的大辽兵多,硬打肯定要吃亏,就派了探马到宾州去打探军情。

不久,探马来报,说宾州的大辽兵日夜巡城,把守得很严,阿骨打只好把女真兵带到松花江边安营扎寨,一边继续派探马去宾州探听虚实,一边琢磨破敌的良策。

转眼到了冬天,大雪飘飘,寒风刺骨,江河都封严了。这时,探马来报,说宾州的大辽兵不巡城了。原来,带兵的大辽元帅以为天这么冷,雪这么厚,江上也不能行船,女真兵来不了。就是来了,大队人马翻山越岭,冒雪而来,累也累死了。到时候,大辽兵一出击,管叫他夜叫鬼门关送死。这样,他们就放松了警惕,呆在城里,天天吃喝玩乐。

阿骨打一听,喜上眉梢,觉得如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可以以少胜多。可是又一想:这没膝的大雪,冰封的江面,人马走上去,不是陷下去就是滑倒。要是硬挺着往前走,得遭不少罪,到那里怎么能打仗呢?阿骨打左思右想,还是挺犯愁。再说,阿骨打带的粮草不多,不早日进兵就得退回去,可是放弃了这个突袭宾州的机会,到了明年开春,大辽王从南面再调来兵马就更难办了,真是进退两难。

一天晚上,月亮已经挂在树梢上,阿骨打在军帐外来回走动,苦思苦想这件事。忽然,他听到江上有动静,还没等看清是什么东西发出响声,“哧哧哧”,随着这响声,十几个女真小阿哥跑到跟前,每个人背着一个狍皮口袋。阿骨打觉得挺奇怪,上前和他们见礼,问他们从哪里来的。一个小头领说:“我们是铁骊部的,噶珊达让我们把打好的铁箭头给阿骨打送来。”阿骨打又问:“你们刚才怎么走得这么快啊?”那小头领笑了笑,抬起脚让阿骨打看。阿骨打一看狍皮靴子上用鹿皮筋绑了一块小木块,木块上有一条东西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再一细瞅,早被冰磨得雪亮的小铁棍。阿骨打问:“你们从铁骊部到这里用了几天?”那些人乐呵呵地说:“今天早上我还在家吃饭呢!”“这可真神啦!”阿骨打一边赞叹着,一边亲热地把这伙人请进自己的大帐,用好酒好肉招待他们。饭后,自个儿拿了这冰滑子看了又看,还到江面上试了试,真挺好使。

第二天一清早,阿骨打送这拨铁骊部的小阿哥到江面上,让他们赶紧回铁骊部,尽快做出三千副这样的冰滑子给大营送来。为了行走稳当,阿骨打让他们再做些安两根铁棍的冰滑子。这些人接受了命令,飞也似的滑走了。

过了几天,铁骊部就派人送来了三千副冰滑子。阿骨打命令全军饱餐一顿,然后每个人都穿上冰滑子,连夜袭击宾州。阿骨打冒着风雪,滑在最前面。女真兵个个如虎添翼,飞驰在松花江冰面上。他们每人披了一个白斗篷,三千人一个挨着一个,就像一条飞腾的白龙,直扑宾州。

冬天,太阳出的晚。女真兵到达宾州城时,天才蒙蒙亮。阿骨打换下冰滑子,第一个登上了宾州城。城里的大辽兵做梦也没想到女真兵能从江面滑冰而来,以为是天兵天将从天而降,自己先乱了营,互相踩死不少,剩下的跑的跑,降的降。就这样,宾州城被女真兵攻下来了。

阿骨打带人打进了宾州城的元帅府,大辽元帅还在炕上睡觉呢,就乖乖地当了阿骨打的俘虏,一看到阿骨打还哆哆嗦嗦地问:“你们是怎么来的啊?”阿骨打笑了笑,拿了一副冰滑子给他,他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宾州城一破,女真兵很快就灭了大辽国,冰滑子也从军队传到了百姓中,成了女真人喜爱的一种活动。

后来的满族人更喜爱这种活动,清朝皇帝还常常下圣旨,让八旗兵到北京城的北海进行打冰滑子的比赛表演。

侗族斗牛的来历

传说卜老耶旺有几块田,秧苗长得嫩嫩的。卜老耶旺天天都到田边去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哪晓得,有一天,卜老耶旺的两条大水牛从圈里跑出来,在一块大田里狠狠地斗了一架,把大田打得稀巴烂,把秧苗踩得东倒西歪、稀稀拉拉,没剩下几棵好的了。卜老耶旺一气之下,把那头斗得最凶的水牛杀了。

不料这块大田的秧苗,虽说稀稀拉拉,可长势很好。牛没有踩烂的那些秧苗虽然长得整齐,却又细又黄,长势很不好。过了一些日子,卜老耶旺又去看,那些稀疏的秧苗,越发长得密密麻麻的了,棵棵绿得发黑;没被踩烂的秧苗,还是又枯又黄,又细又矮。卜老耶旺搞不懂这是什么道理。

又过了一些日子,秧苗打包出线了,卜老耶旺又去看,喜得他眉开眼笑,那些被牛踩过的秧苗,谷粒饱满,沉甸甸的;没被牛踩烂过的秧田,每线只有几颗谷,稀稀拉拉,不像样子。又过了一些日子,谷子熟了,卜老耶旺要摘禾了。他去到田边,先摘那些长得好的谷穗,捧在手上,喜在心里。单是那块大田就收了好几担谷子。那些没被牛踩烂的田里庄稼,忙于大半天,也没能收到几颗谷子。第二年,卜老耶旺拿定主意,再把牛放到田里去打架,把所有的大田都踩得稀巴烂。真怪,这年秋收又得到了好收成。于是,卜老耶旺年年都放牛到田里去打架,年年都得到好收成。

事有凑巧,有一年,有一块田烂得很厉害,没剩几根秧苗了。到秧苗转青的时候,还是东一棵西一棵的不成样子。卜老耶旺看了发愁,就把密的地方的秧苗扯来栽在稀的地方。这样一来,密的不密了,稀的不稀了,都长得很好。这一年,移栽的秧苗也得到了好收成。卜老耶旺第二年春天又移栽了一块。结果,移栽的秧苗比不移栽的要长得好,收得多。后来,他怕牛打架踩死太多秧苗,就改用人踩。这样年年收成都比以前好。

卜老耶旺学会栽秧以后,虽然不再放牛到秧田打架了,可是放牛打架已经成了习惯,大家都爱看牛打架。后来,每年在正、二月间,或是秋收过后,都要斗牛。各村寨都养有打架牛,哪个寨的牛斗得好,哪个寨就光荣。年长月久,斗牛就成了侗家的一种风俗了。

傣族竹楼的传说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来到西双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竹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竹楼。从外形上看,它像开屏的金孔雀,又似鹤然起舞的美丽少女,美丽的景致让人恍然如在梦中。

相传很远的古代,傣家有一位勇敢善丽的青年叫帕雅桑目蒂,他很想给傣家人建一座房子,让他们不再栖息于野外,他几度试验,都失败了。有一天天下大雨,他见到一只卧在地上的狗,雨水很大,雨水顺着密密的狗毛向下流淌,他很受启发,建了一个坡形的窝棚。后来,凤凰飞来,不停向他展翅示意,让他把屋脊建成人字型,随后又以高脚独立的姿势向帕雅桑目蒂示意,让他把房屋建成上下两层的高脚房子。帕雅依照凤凰的旨意终于为傣家人建成了美丽的竹楼。

瑶族用布缠头的传说

同类推荐
  •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作者指尖旋舞的情愫是跟着年龄而走,或是时节、风景,一段心历,一段感悟。人生的味道,揉碎,潋滟于流光飞舞里,静静消融,每一篇,都隐约闪光点点,若以琥珀释之,应是极品。本书包括:琵琶弦上说相思,零度沸腾,不为繁华易素心等内容。
  •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本书主要研究百年中国文学的“传统”,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的创造机制及其现代意义,外来文化资源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塑形、现代体验与中国新传统的形成、被误读的新文学传统。
  • 像花儿般灿烂:女生雅楠的博客

    像花儿般灿烂:女生雅楠的博客

    本书是18岁女生冯雅楠的博客文字和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网友留言的精彩选辑。在书中,你将看到一个美丽女孩真实感人的内心世界,那里包含着爱与自由、坚强与勇敢、友谊与亲情…… 而在这场与癌症抗争的搏斗中,在这个爱与勇气传递的过程中,那些与她相知相遇的孩子们也经历了生命面对重创的人生,他们突然间长大了。雅楠用心和生命奉献给我们的作品,充满了勇气、希望和生命的意义……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热门推荐
  • 异世杀戮进化录

    异世杀戮进化录

    系统来临,看穆宇如何在杀戮中进化,崛起于异世。
  • 恋风不恋尘

    恋风不恋尘

    当他见到她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这是上天注定了的缘分.她在他的心里烙了印,一顾一切就是为了她的回眸一笑……
  • 紫竹观音

    紫竹观音

    五代十国时期,普州东南塔子山上出现了一个紫竹姑娘,她美如天仙,心似菩萨,惩恶扬善,消弥祸乱,被当地百姓誉为“紫竹观音”,其故事至今流传民间,其雕像尚存四川省安岳县毗卢洞中。著名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赞誉其为“东方维纳斯”。小说语言简洁,情节紧张,尽力描绘了这个东方女神的有关传说。
  • 魔法天启纪元

    魔法天启纪元

    末日预言,世界动乱,然而并没有丧尸横行,更没有异族入侵,也没有什么遗迹开启。纯粹是述说一位邪恶‘少年’企图毁天灭地的辛酸励志故事,口味清淡大家放心食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爱过都值得

    爱过都值得

    一个人之前深爱过一个人十年,他的世界还有爱吗?就让我们随着文章感受一段段你想不到的起起伏伏的故事。。。。。
  • 童学书程

    童学书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克王国之凌天

    洛克王国之凌天

    小学生凌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被一个披着黑色皮衣的神秘人,穿越到自己做梦都想到达的真实的“洛克王国”之中,开始了自己难以忘却的“冒险”!
  • 非洲狮传奇3:猎豹来袭

    非洲狮传奇3:猎豹来袭

    在一次玩游戏时,凯米丽发生意外被猎豹叼走,她一次次避开了猎豹的攻击却不幸掉进了湍急的戴斯瑞尔河。当追寻而来的亲人们放弃寻找时,凯米丽却从不知名的草原上醒来,并开始了艰难的求生经历。她结识了幼狮安迪,在安迪的帮助下找到了回家的路,经过重重困难之后,家已近在眼前,凯米丽却再次遇到对她恨之入骨的猎豹,与猎豹的一战不可避免……
  • 武警生活回忆录

    武警生活回忆录

    一名对未来生活充满迷茫的边缘化少年,内心带着对家的厌恶和对出生城市的反感,只带着一份莫名的热血冲劲到了远在千里的云南当兵。自从踏上前往昆明的那班火车开始,一段激情四射的军旅生活就悄然的和他紧密的绑在了一起,火车上、新兵连里、检查站里,处处充满战友情。同时一份原本不该用在他们身上的神秘计划也在不知不觉中展开了,在这时时刻刻流血流汗的锻炼中,使他逐渐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国门卫士。然而在面对层出不穷用尽一切办法的毒贩和其他黑暗罪恶时,他又是如何紧握住手中的那柄钢枪,和一群共和国坚强的卫士们共同粉碎这不断从黑暗中涌现出的罪恶之手。只有每当黄昏来临时,看到在夕阳下欢快回家的父老乡亲们,他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