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3700000034

第34章 五代宋无汉族风俗文化(4)

当时汉族社会的普通民居,北方西夏占领的麟州府(今陕西神木)一带乡村,多居窑洞,“城邑之外,穹庐窟室而已”[81];南方的长江中游一带,则多为竹楼,王禹偶《新建小竹楼记》曰:“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二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是,以其价廉而工省也。”[82]“茅檐竹屋”[83]构成了江南“茅屋三间围短篱”[84],“芦蕃映茆屋”[85]的村居特色。

五代宋元时期,古时坐卧兼备的床榻,已转化为单纯的卧具。南方夏天流行竹床,苏轼《仇池笔记》谓成都青城山老人村中有“竹床”;北方则有土床,张载《土床》诗曰:“土床烟足衾暖”[86],当是现今之“炕”。唐末五代时已有使用的桌椅,至宋时已普遍流行。丁谓《谈录》载曰:宋初窦仪在堂前雕起“花椅子”二把,以备右丞及太夫人同坐。王铚《默记》卷上曰:李后主人宋后,徐铉往见,引“椅”稍偏乃坐。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宋大观年间(1107~1110)的民家椅子,其形制已与今相差不大(图8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居室用具已日趋丰富。《东京梦华录》所载汴京城内的“诸色杂卖”,就有日常生活所需的“铜铁器、衣箱、瓷器之类”。日用家具的品种除床榻、桌椅外,又有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曲足盆架、镜台等,其中有不少是当时新出现的品种。在制作上,已讲究材质坚硬细腻,并注重细部的雕刻装饰,善用描金漆红等。此外,酒具、茶具、卧具、文具、灯具等“诸色杂货”,品类已比前代更为丰富。

两宋社会的交通出行,陆路多走“官道”。官道大多设有“堠”,五里、十里一立,以作道路的标志。有的堠上还刻有交通规则,如“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之类[87]。此时,北方的辽、西夏、金等朝,产马甚多,故官民出行,以骑马或驾马车为主。而宋朝,北宋前期官民出行多骑马策驴,而很少有乘车者;皇帝或经皇帝特许者,也可以乘轿。《宋史》载曰:司马光拜相后,朝廷“许乘肩舆”[88]。北宋后期,乘轿者日众,甚至普通百姓也乘轿,《清明上河图》即绘有二人抬轿的形象。到了南宋时,乘轿者更众,“百官不问大小,尽乘轿,而宦者、将命之类皆乘轿”[89]。即使平民百姓也大多乘轿,当时临安的街头巷尾,随时可以租赁到轿子(图85)。妇女出行,则又有乘牛车者,如“成都诸名族妇女,出入皆乘犊车”[90]。若要载物,则开封有浪子车[91],陕西有挽车[92],“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93]。(图86)在山道、小路等无法通车之处,则有马驮、驴驮、骡驮,或人力背驮肩担。

江南水乡车乘不行,而舟楫发达。南宋时,都城临杭的船只已向专门化发展,如有“为载往来士贾诸色等人,及搬载香货杂色物等”的“落脚头船”;“搬载诸铺米及跨浦桥柴炭、下塘砖灰混等物,及运盐袋船只”的“大滩船”等。“若士庶欲往苏、湖、常、秀、江、淮等州,多雇舟同船、舫船、航船、飞篷船等。”[94](图87)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海船众多。海船大多为尖底,“上平如衡,下侧如刃”[95];船的动力除传统的帆、桨等外,还有车船,即以人力踩踏翼轮,激水而行;当时远航的“海舟以福建为上”[96],“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可见,指南针已用于远海航行。(图88)

两宋官吏出行,临行时由官府发付驿券,可投宿于馆驿。庶民出行,则多在私家邸店投宿。随着经济交往的增多,当时私营邸店业发达。僧人参寥《归宣道中》诗曰:“数辰竟一虚(墟市),邸店如云屯。”[97]说明宋代邸店业的兴盛。

宋元是我国民间百戏繁荣兴盛的时期,汉族社会的娱乐风俗十分丰富。当时的戏剧娱乐主要有傀儡戏、影戏、杂剧和南戏。杂剧出现于北宋前期,由唐代参军戏发展而来,演出时有音乐伴奏,以锣鼓为拍节。开封习俗,每年从七月七日起上演《目连救母》杂剧,一直演到十五,“观者增倍”[98]。金代杂剧又称院本。(图89)元代,杂剧得以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等一批出色的戏剧家和《窦娥冤》、《西厢记》等一大批传世名作。南戏又称戏文,两宋之际兴起于南方温州等地农村,初以村坊小曲演唱,太学生黄可道将南戏引入临安,以致“戏文盛行于都下”[99],和杂剧并驾齐驱,标志着戏剧由萌芽走向成熟。

宋元时期的曲艺娱乐,主要有“说话”、“杂说”和“弹唱”等类,其中鼓子词说唱结合,以鼓伴唱,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曰:“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100]写的是农村盲艺人用鼓子词说唱东汉蔡邕故事。陶真以琵琶伴奏,演唱小说、平话,深受乡下人欢迎。《西湖老人繁胜录》曰:“听陶真,尽是村人。”

此时比较流行的竞技娱乐活动有蹴鞠、竞渡、弄潮、斗草、斗禽等。(图90)又有“水球”项目,宋徽宗《宫词》曰:“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水球”形如足球,持球者站在水边或船上用力向水面抛掷,以远为胜。博弈娱乐品目众多,流行最广的当为象棋和围棋。象棋,唐时已具雏形,五代两宋时已基本定型,棋盘以河为界,分9路,双方各16子,有将、士、象、车、马、炮、卒等7种棋子[101]。围棋发展到宋时,其棋盘已有纵横19道、棋子361枚,与现在相同;只是动法为执白者先行。此外,还有双陆、象戏、打揭、掷五木、掷骰子等。角智游戏则有拆白道字、顶针续麻、酒令、猜枚、藏阄、覆射、商谜等,多用于节日聚会饮宴。此外,跳竹马、放风筝、踢毽子、荡秋千等游戏在民间也颇为流行,如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诗曰:“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102]

3.趋向活跃的礼仪风俗

五代宋元时期的人生礼仪习俗,比之前代,显得更为活跃。如育诞礼俗,仅祈子仪式,就有婚礼的“传袋”和“撤帐”、“观音送子”、敬妈祖、七月七日供“摩喉罗”,以及于别人家洗儿会时争食枣子等方式。对于后者,《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曰:洗儿时,“盆内有立枣儿,少年妇争取而食之,以为生男之征”。

此外,宋代孕妇临产前,妇家父母还要送银盆或彩画盆,以及婴儿绣棚彩衣等,称为送“催生礼”。妇女临产时除准备干草、剪刀等助产物品,及保气散、保生丸、催生丹等助产药物外,多备催生符、海马、马衔铁等,或贴于产房,或让产妇握于手中,俗信有克服难产之神效。助产则有职业产婆,又称老娘、稳婆或坐婆。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曰:“子谓母曰娘,而世称稳婆曰老娘。”

此时仍流行坐草分娩之俗,产家在铺草时要念:“铁铁当当,非公所当,是王一言得之铜,一言得之铁。母子相生俱蔑铁。急急如律令”[103]等咒语。产后,胎盘要用瓶钵盛好密藏,以防止鬼灵侵害。南宋内宫皇后妃子产育时,有专用的“装画胎衣瓶”[104]。

婴儿出生第三日的“洗三礼”形成于唐时,在宋朝则已广为风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条曰:洗三时,“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还要与婴儿“落脐灸卤”。(图91)婴儿满月时,要落胎发,“浴儿落胎发毕,以发人金银小合,盛以色线结绦络之,抱儿遍谢诸亲坐客,及抱人姆婶房中,谓之移窠”[105]。生子百日,称“百啐”,家中要开筵庆贺。婴儿周岁,称“周啐”,要进行“拈周”,又叫“试啐”。《东京梦华录》曰:是日“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啐,此小儿之盛礼也”。

男子成年时的冠礼,宋时“之废久矣”[106],为了整伤风俗,恢复古礼,司马光、朱熹均主张予以恢复,提倡“年十五已上”,“然后冠之”[107]。至于女子笄礼,宋时不行已久。朱熹等也主张“女子许嫁,笄。年十五,虽未许嫁亦笄”。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祝贺生日风俗,经隋唐的发展,至五代宋元时,又有了祝寿之举,届时献寿之物有寿桃、百寿图、寿酒等。据黄庭坚“欲将何物献寿酒,天上千秋桂一枝”诗句,可见当时多用桂花酒作为寿酒。

宋代社会严禁婚姻乱伦,反对异辈婚,废止收继婚。元时,则将禁止婚姻乱伦的做法推向极端,规定同姓不婚。此时,由于汉族社会经济发展,商业兴盛,故社会上婚姻论财之风流行,无论士庶,“取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材”[108]。上层社会传承已久的士庶不婚俗规被基本打破,“士庶婚姻寝成风俗”[109]。两宋时,由于科举制度的盛行,官宦、富豪等家,还纷纷榜下择婿,无形中抬高了进士的身份,于是促成了“进士卖婚”习俗的出现,并诱使许多士人抛弃发妻,另攀高门,从而导致社会上“负心婚变”成风。后世戏剧中为另攀高门而离弃发妻的陈世美,即是此种社会风气孕育成的艺术典型。

唐末五代,由于战乱频仍,繁缛的婚姻六礼已不行。宋时为了整饬风俗,士大夫纷纷自行编修礼书,试图以古礼为蓝本统一礼仪,但未能通行。宋代风俗,男女缔婚,“先凭媒氏,以草帖子通于男家。男家以草帖问卜,或祷签”[110],倘是吉卦,即回草帖。女方也要占卜,若是吉卦,则由“媒氏通音”,然后起细帖。细帖又称定帖,由媒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在定帖上,男家要开列聘礼数目,女家开列陪嫁资装。

北宋开封在互换定帖之后,有相媳妇的习俗。《江邻几杂志》曰:“京师风俗,将为婚姻者,先相妇。”在南宋临安,《梦粱录·嫁娶》曰:“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相媳妇后,如果双方家长都满意,就要定聘,俗称“下财礼”。定聘后则双方不许翻悔。当时法律规定:“许嫁女,已投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行送聘礼后,就可以择日成吉礼。

亲迎之礼,向来有专用花车,但民间则流行花轿迎亲。司马光曰:“今妇人幸有毡车可乘,而世俗重檐子,轻毡车。”[111]亲迎前一日,女家备礼往男家,铺房、挂帐、摆设妆奁器具等,时称“暖房”。亲迎日,迎亲队伍到达女家,要作乐催妆,促请新娘上轿,女家则赏迎亲者花红利市,俗称“起檐子”;“迎至男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诗词,拦门求利市钱红”[112]。起檐子、拦门当系唐代“障车”习俗之变异。

新娘到达男家,有撒豆谷之俗。《东京梦华录》曰:“新妇下车子,有阴阳人执斗,内盛谷、豆、钱、果、草,予出咒礼,望门而撒,小儿辈争食之,谓之撒谷豆。”新娘下花轿后,脚踩青褥行走,进中门前,要行跨马鞍之仪,以祈求平安。新娘人堂,由新郎以同心结牵引,缓缓而行,称牵巾。然后,新郎用秤或机杼挑开新娘盖头,引新娘拜见祖先神灵;然后夫妻交拜。司马光曰:“古无婿妇交拜之仪,今世俗始相见交拜。”[113]可见,夫妻交拜之俗始于宋代。交拜毕,夫妻被送入洞房,双双坐在床上,礼官抛撒同心花果及特制钱币,称撒帐。然后“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交卺,又称交杯或交杯酒,王得臣《麈史》曰:“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丝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114]

婚后次日,新婚夫妇拜见尊长。《东京梦华录》曰:“次日五更……拜尊长及亲戚,各有采缎、巧作、鞋袜等为献,谓之赏贺。”[115]婚后三日,女家要置礼物送婿家,称“送三朝”。婚后三日或七日,新郎、新娘要回拜娘家,叫“拜门”。

元代婚姻礼俗基本上依据“汉儿入旧来体例”,一般具体内容有议婚、纳采、纳币、亲迎、妇见舅姑、庙见、婿见妇父母等仪式。

五代两宋承隋唐遗风,蔑视赘婿婚,戏称入舍婿为“布袋”,谓如人布袋,气不得出。元代法律则认可这一婚姻形式,《通例条格》曰:“目今作赘召婿之家往往甚多,盖是贫穷不能娶妇,故使作赘,虽非古礼,亦难革拔,此等这家,合令权依时俗而行。”

宋元时期,指腹婚流行。司马光曰:“世俗,好于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亦有指腹为婚者。”[116]元代法律则禁止这种陋习,《元史·刑法志》曰:“凡男女婚姻各有其时,或有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并行禁止。”童养媳现象始见于宋,元时则已成风俗,并称之为“绾角儿婚”或称“绾角儿夫妻”。典雇妻妾习俗则起于宋而盛于元。《元典章》曰:“吴越之风,典妻雇子成俗久矣,前代未尝禁止。”对此,元代法律曾屡加禁止。宋代法律允许寡妇招夫。被招之夫一般不改原姓,且“自有田产财力”。故妇女改嫁现象普遍。如名臣范仲淹母改嫁朱氏,丞相王荆公改嫁儿媳等。但宋代理学家则提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反对妇女再嫁。故寡妇守节之俗在社会上已屡见不鲜。冥婚习俗由前代沿袭而来,在宋代一些地区更加流行,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为死者说媒牵线的“鬼媒人”。康誉之《昨梦录》曰:“北俗,男女当嫁娶未婚而死者,两家命媒互求之,谓之鬼媒人。”

宋元时期,按朝廷规定的礼法,人死应当土葬,“入土为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土葬、火葬并存。宋元火葬习俗之流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属罕见。《日知录》曰:火葬“自宋以来,此风日盛”[117]。洪迈《容斋随笔》载曰:“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118]火葬之俗,元代尤盛。《马可·波罗游记》载曰:杭州“人死焚其尸”。[119](图92)

宋元时期,虽民间社会火葬流行,但上层社会的主要葬式还是土葬,讲究“入土为安”,并十分讲究葬后的尸体防腐问题,有装裹、深葬、防水、石灰封墓等习俗。人死后以布帛、衣服装殓尸体的习俗十分古老,宋时仍然十分流行。司马光《书仪》日:“死亡明日小殓,又明日大殓……束以绞衾,韬以衾冒,皆所以保其肌体也。”[120]元时则称之为“装裹”。《马可·波罗游记》曰:沙州(敦煌)殡丧时“把整个尸体用绸布包扎起来”。

宋代丧礼程序,基本按前代之规制。(图93)但此时已有闹丧之俗。闹丧,即丧家停柩于堂屋,会集亲友乡邻,喝酒击鼓、终夕歌唱。《潮州府志》曰:当时潮州“葬所鼓乐优觞,通宵聚乐,谓之闹夜…[121]。元时,《马可·波罗游记》曰:杭州“送葬队伍中有鼓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沙州(敦煌)也是“所有乐器全部击响起来,霎时吵闹喧嚣,震耳欲聋”[122]。

古代流行的丧葬卜宅兆葬日风俗,宋元时期得以留存。《潮州府志》曰:丧葬“多感于堪舆,择地寻龙,有停棺数十年未就窆者”[123]。避煞习俗则已流遍汉族各地。《夷坚乙志》曰:“江浙之俗信巫鬼,相传人死则其鬼魄复还,以其日测之,某日当至,则尽室出避于外,名为避煞。”[124]为超度亡灵,唐前民间就流行的“七七”之俗,此时仍得以沿袭。司马光《书仪·丧仪》曰:世俗“于始死及七七日、百日、期年、再期、除丧,饭僧设道场,或作水陆大会,写经造像,修建塔庙”。约始于唐代的纸明器,此时大行于世。赵彦卫《云麓漫钞》曰:明器“以纸为之,谓之冥器,钱曰冥财”[125]。开封和杭州都有专售纸明器的商店,称“纸马铺”,甚至出现了“凿纸钱为业”[126]的工商业者。

南宋时杭州多南迁的北人,故流行“缓葬”和“权厝”之俗,即死后要等三天再入棺,又停柩不葬,希望“返骨”故乡。元时,有暖墓之俗,人葬前夜,家人去墓坑过夜,以驱走墓中的寒气。还有引灵之俗,把装有五谷杂粮的瓶子或口袋放进棺材随葬。

宋代礼法规定,居丧期间不得饮酒食肉、不嫁娶、不作乐、不生子、不应试、不入仕等,违者被视为“不孝”,受法律惩处[127]。

五、五代宋无汉族风俗文化的基本构架(下)

1.基本定型的节日风俗

同类推荐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凭借兼有中、日、韩三国生活经历而具备的独特知识背景,从三国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三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国许多称谓的不同谈到了三国语言的差异,由三国人的婚恋观、家庭观、女性观谈到了三国人的佐餐习惯、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国地域划分的习惯谈到了三国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礼观、人情观,由三国人不同的情、义、理观谈到了三国人各有千秋的国民性格。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九霄魂梦同

    九霄魂梦同

    九幽之地,七魄可至;九霄之外,三魂可达。然那处于九霄之外的上清,却无所以往。唯有修得那虚无缥缈的太虚梦宇之身,逆时光长河而上,扰乱古今,方有一线机缘出现在那时空乱流中,窥得通向上清的缥缈之路。只是这道路,莫说踏上,就连窥见也是千难万难,谈何通过?便是踏上,又有谁知道彼岸如何?风云风波有几何?
  • 肖家军传奇

    肖家军传奇

    本文讲述了天际州沧源国一群天赋异禀的少年从稚嫩到成熟,抵御外族入侵、保卫家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 民国奇侦探

    民国奇侦探

    “我逮捕你,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正义和名利,只为了给被害者一个心灵的告慰。”他是一个民国时期的海归侦探,高富帅与他无关,要说有只是高了些。但他却在恋人和一个被他救助的国民大兵的帮助下,一次又次拨开云雾给被害者一个心灵的告慰。他不惧强权,不惧外虏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故事离奇悬念丛生,请为我加油
  • 再等秋归来

    再等秋归来

    秋天,是个带有怀旧色彩的季节。她默默地埋下了那颗种子,也不知道哪一天,种子会结花骨朵,然后某一天忽然绽放,让人措手不及。他挥手洒下缕缕阳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她的心头。她伸手招来阵阵秋风,无心之间把他的思绪招到自己身边。未来无法预测,正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是现在。不管将来如何,今生能够相遇,相识,相知,便足够。
  • 夭倾

    夭倾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爱叫做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或许我们都应该回到最初,那个少不更事的年代,多好,虽然也会哭也会伤心,但不会绝望,,,不会心碎……………
  • 倾世毒妃:废材三小姐

    倾世毒妃:废材三小姐

    她,是21世纪的神医与毒医“月夕颜”,同样也是21世纪的王牌特工,可惜一次意外丧失性命,“废材”,擦亮你的眼睛看看,她有一大堆神兽等着契约。“庸医”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她可是妙手回春,可以和阎王抢人。“没女人味”,瞪大你的眼睛看看,在她身边的美男数不胜数。
  • 康熙万岁

    康熙万岁

    在摸金校尉横行了几千年之后,中国大地上的大部分皇陵古墓都已被洗劫一空,但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古老村落的古老家族手中,却依然藏着许多惊人的财宝与秘密!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高中生,在偶然中触碰到了家族的这样一个秘密而开始了一场时光之旅!他以为他能改变历史,最终却发现,每个人只会被历史所改变!
  • 天生鬼命

    天生鬼命

    河边女尸拽我腿,听说要和我亲嘴?………………………………………………古怪道士给我续命,却和我签下生死契约,从此我的命便不是我自己的了。故事从1998年07月15号开始,我叫胡成栋……我的小名叫二狗……娶鬼妻,做鬼事……天生鬼命,命里有鬼,抓恶鬼,救善鬼,穿梭阴阳……鬼命天定,事必人为……那些年,我与我不为人知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在众生喧哗的“张爱玲热”中,人们每每用“说不尽的张爱玲”来概括其生平创作。确实,张爱玲富实而孤寂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财富,不仅其荒凉的生存方式、心理征候、艺术性情不断挑逗起人们好奇的探究欲望,其研究极冷极热的发展过程与商业化色彩也给人们持续提供着不竭的时尚话题。张爱玲研究是愈来愈细微化了,也愈来愈泛化了。广告是繁华与奢靡的代名词,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生活最形象的展示,也是现代精神生活最直接的注解。簇拥在张爱玲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广告,既是现代都市的某种象征,也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代码,或隐或显地透露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脉象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