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2900000001

第1章 光荣少女

1968年9月1日,太湖中学重新开学了。

今天,是“文革”开始后第一次招生。大门口两边的泥地上,插着一排排鲜艳的彩旗,迎风飘扬。“老三届”的几个男女同学分站在大门两边,正在用力敲鼓,欢迎新同学入校。他们身背大小洋铜鼓,显得非常神气。“咚!咚!咚!咚啪咚啪咚啪? ?”鼓声喧天,震撼人心,场面热烈。太湖公社各大队的“革委会”,今天特地组织人员,敲锣打鼓、扛着红旗,兴高采烈地送贫下中农子女上中学来了。

“咚咚呛!咚咚呛!”大门口又来了一支小队伍,共有十来个人。飘扬的红旗上印有八个醒目的黄色宋体字:“东方红大队革委会。”

走在前面的是位少女,身高约1畅57米,鹅蛋脸较白,鼻梁挺直,眉毛浓而黑,眼睛较大,扎两根乌黑短辫。她上穿白色短袖衫,下着灰色长裤,脚穿黑斜纹布鞋子,大方口,搭扣式。14虚岁,名叫戚子,小名阿子,是东方红完小的大队长、五年级班长,家住东方红大队、戚家兜生产队。她手臂健壮,举着红旗,迈着有力的步伐向大门走来。贫下中农敲锣打鼓送她和同学上中学,戚子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队伍后面,走着挑担的结实壮年男子,约1畅70米,不瘦不胖。慈祥圆脸,红光满面,五官端正,圆得好看的光头上已长出很短的黑发。他上穿自产的麻布衫,下穿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折腰身宽松短裤,脚穿旧草蒲鞋。扁担前头,挂着一个大网格线袋,内装两只脸盆、饭盒等日常用品,还有一个绿底白花的棉绸包裹,内有薄被、枕头和换洗衣服等。扁担后头,吊着沉甸甸的白布米袋子,还有一条小卷席和一个蓝方格子布书包。他就是戚子的父亲,叫戚大毛。

戚子一行走进学校,根据小黑板提示,到六八(2)班报到。教室里一大半座位上已经有人,脸带笑容。认识的,或者来自同校的正在交头接耳,喜形于色。

班主任是位男老师,姓施,年龄三十五六,身材修长,长相斯文,圆脸上戴一副眼镜。一见戚子他们进来,笑眯眯地说:“欢迎,欢迎。”声音轻,但清晰。多数同学的家长也在,教室里已经有些拥挤。施老师叫戚大毛留下,对其他人说可以回去了,并微笑着送他们到外面,又挥了挥手。

戚子坐在靠窗那排中间,新来乍到,感到陌生、新鲜、兴奋。

“当当当!当当当!? ?”不一会儿,铃声突然敲响。

“到西面的大礼堂集合!”班主任一说完就带领全班同学向那里走去。

一个多小时后,开学典礼结束,人群如潮水一般涌了出来。当时没有电风扇,近200人集合在一起,有些学生满脸汗水,甚至衣背面都湿了。戚子脸色泛红,显得更好看了。

大家各自回到教室,刚坐下,就开始吃“忆苦饭”。包括家长在内,每人一大碗照得见人影的黄菜汤和两个又大又结实的米糠团子。班主任简单讲了几句: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好!

今天,我们贫下中农的子女能够进中学读书,这是来之不易的,全靠毛主席、全靠共产党。学校特地为我们准备了“忆苦饭”,就是要我们翻身不忘本,牢记旧社会的苦,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当好红色接班人。米糠团子不好吃,可是在旧社会里,好多像你们一样大的人连这个也吃不上,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浪费是可耻的。现在开始吃“忆苦饭”。

他话音一落,大家埋头吃了起来。虽然当时生活条件差,但家里已经不吃这样的糠团子了。没吃几口,镇上的学生就先皱眉头了,但不敢剩下,有的女生拿出手绢,偷偷地把掰下的大半个与另一个完整的包在里面,藏在裤袋里。搞小动作的人悄悄地多了起来,男同学用纸包,有的人干脆直接藏在口袋里或书包里了。

真难吃啊,粗糙、干涩、味苦,戚子用菜汤好不容易咽下了大半个,还有一个多,怎么办?

大毛坐在女儿边上,已完成了任务,他平时食量大,还没有吃饱,看到女儿正在发愁,就说:“阿子,在旧社会里,好多人家有时连糠团子也吃勿到的,经常饿肚皮,这是真的,我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苦惯了,一点也不觉得难吃。”说着就拿起女儿的糠团子吃了起来。

戚子心里感激阿爸帮她解决了问题,更佩服他不怕吃苦的精神,心想一定要向阿爸好好学习,做一个不怕吃苦的人,将来当好革命接班人。

第二天开始,正式上课。早自修时,班主任发给每人一本小书,是枟毛主席语录枠。外面套着红得发亮的塑料封皮,所以当时人叫它“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这五个字,是烫金仿宋体。大家捧在手里,喜滋滋的。从此,每次上课前,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起立,大家要手拿“红宝书”,对着黑板上面贴着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的彩色画像,从胸口向上斜举,三呼“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然后开始上课。

这个仪式,这些中学生还不会,需要先训练一下。“起立”的口令要班长发出的,所以发好“红宝书”后,班主任口头临时任命:

我看过你们的档案了,戚子在小学里一直是班、校干部,表现优秀,所以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戚子是我班的临时班长,一星期后我们再正式选举。戚子,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戚子感到光荣和幸福,迅速起立,朝大家笑了一笑,但显得有些难为情。在施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规定动作进行演练。“起立”这光荣的一喊,戚子喊到了初中毕业,光荣了两年。

虽然是“文革”早期,但太湖中学在乡下,远离政治中心,影响小得多,学校能正常上课。当时语文、数学有课本,理化合在一起,是学校印发的讲义,纸又黄又薄,一不小心就会弄破。学校除体育外,还根据农村的需要,增设劳动课和珠算课,又规定中午休息时,要求学生每天要写一张毛笔字。

戚子勤奋学习,就是练毛笔字也不放松,坚持每天写两张,而且字写得好,每张纸上被老师画满了红圈圈(注:老师认为字写得好,就用红毛笔在字外画上个圈),令同学羡慕不已,几乎每天有同学要翻看她的大字簿,欣赏一番。再因她天资也不错,所以样样功课名列前茅,就是课堂上打珠算比赛,也是数一数二,基本上不排在第三名。劳动课更不用说了,她力气大、技能好,表现非常积极。为此,戚子深受老师、同学好评,不久就在学校红得发紫。

父亲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使戚子从小热爱劳动,还会老家的多种手工艺,纳鞋底做布鞋、纺麻线织麻布,也会织蚕网和鱼网等,所以不仅是生产队,而且大队里的人都称她为“乖丫(wō)婷”(聪明的女孩、懂事的女孩)。当时学生没有课外作业和夜自修,也没有什么课外书可以读,住校生有较多的空余时间。戚子勤劳惯了,不愿浪费时间,开学两星期后,就把织网活带到了学校。她利用中、晚饭前以及晚上的时间,在寝室里织蚕网和鱼网。她出手快、技术熟练,一星期可织好一小堆网。星期六把它带回家,到生产队里去换“工分”,多得“工分”可以多分到粮食,年终还可多分到钱。为此,戚子是“乖丫婷”的名声在学校里也传开了,甚至传到了镇上,引出了一段小插曲。

那年初冬,一天中午休息时,女寝室里的学生坐在各自的床边上,织毛衣、纳鞋底、钩袜子,也有几人在闲聊,戚子低着头在“接络麻线”(注:用钉子梳,把一条厚实的络麻皮,梳成韭菜叶宽度的条状线,然后用手搓捏、连接起来,形成数千米、数万米不等的长线,用作织麻袋布的经纬线)。寝室南面的大门口已走进四五个女青年,那是留在镇上工作的“老三届”。寝室很大,有两间大屋,大家低头做事、闲聊,所以无人注意到门口已有人悄悄进来。

“谁叫戚子?”突然,有一大嗓门硬梆梆地高声问话。

大家不约而同,抬头一看,心里一惊,站在前面说话的人长得健壮高大,脸形大而厚重,给人的感觉严肃、凶相,整个人就像一扇大门竖在那里。看到这副尊容,小师妹们一下子都惊呆了,谁也不敢答话。戚子也感到害怕,不敢答话。瞬间,大家僵住了,寝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戚子的脑子转得飞快:“她们是来找我的。这个人怎么这样凶啊,我做错了什么事,她们寻上门来找我算账了?我不说不行了,怕什么啊?”想到这里,戚子“嗦”一下站了起来,盯着那人轻轻地说:“我就是戚子。”

“你就是戚子啊!”那个问话的女青年突然笑了,脸色变得温和,她身后的女青年也都笑了。戚子松了口气。

“你这只细丫婷(小女孩、少女),学校的老师、同学,街上的茶馆店里都在讲你,说你读书聪明、人懂事乖巧、样子又好看,这样好、那样好,简直传神了。我们今天特地来找你,就是想看看你到底长什么样子。”说完,她们就回去了。

小师妹们明白了她们的来意,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戚子在校内、校外迅速红了起来,开始她并不知道。知道后感到光荣和幸福,但一下子就过去了。她承认自己思想的确比其他同学好,但学习方面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学校里成绩好的又不只她一个,所以毫无骄傲之感,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事,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留在学校里的几个“老三届”都去支边了,学校“红代会”需要“六八”届学生接替。戚子被任命为“红代会”副主任,这是她根本没有想到的,同学们十分羡慕,戚子感到光荣又担心,怕自己做不好工作,到时出洋相丢脸。

宣布任命的第三天放学后,校革委会副主任(戚子的班主任施老师)召集“红代会”全体委员开会。施老师先进行分工,戚子负责全校的宣传工作,具体负责校黑板报、大批判专栏的组稿以及组织人员抄写工作。而后,施老师教育大家不要辜负学校领导和同学们的信任,要带头努力学习,干好本职工作。其他两名学生脸露笑容,但戚子比较严肃。施老师似乎明白她的心思,散会后叫她留下,笑着说:“戚子,不要担心,万事开头难,你大胆工作好了,我相信你会干好的。今后碰到什么困难,你来找我。”她终于笑了。

戚子不负众望,勤奋学习,踏实工作,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受到大家好评,再添光荣。

这学期农忙假里,她享受了更大的光荣。那时,飞英市“红代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参加对象主要是各中学的“红代会”干部。那天中午,学校派出师生代表,送戚子他们登上轮船,赴市里参加会议。戚子他们感到真光荣啊,一脸的灿烂和幸福。

下午3点多,轮船停靠在市里北门的码头上,将近4点时他们才走到飞英市政府招待所报到、住宿。

戚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干净、宽敞、明亮的房间,又看到床上雪白的被和床单,这个乡下来的学生顿时感到幸福极了!

晚餐开始了,大厅里灯火辉煌,气氛热烈,摆满了一张、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大圆桌,全市的学生干部分别围坐在一起吃桌头。由于灯光的映衬和心情的快乐,每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彩。菜肴真丰富啊,一大盆、一大盆端上来,摆满了桌子,色彩鲜丽,味道真好,香喷喷、甜咪咪、咸兮兮、辣拌拌、酸溜溜? ?应有尽有。

戚子第一次享受了如此高规格的就餐待遇,兴奋啊,激动啊,沉浸在幸福之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第二天上午,在市政府大礼堂里召开大会。

台上靠屋顶处,拉着一条大红布长横幅,上面贴着用白纸剪的字:“热烈祝贺飞英市‘红代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讲台的后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彩色大幅照片。下面两边,各放着较长的低矮木架,分别向外侧斜插着一面面鲜艳的红旗,排成红色的特大倒八字。台中央,摆着好几排长桌,上面铺着雪白的桌布。红白相映,十分耀眼。

礼堂东西两侧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张红、黄、绿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宣传标语,营造气氛,鼓舞人心。

台下的大礼堂里,坐满了臂戴红卫兵袖章的“红代会”干部,每人兴高采烈。喇叭里正在播放激越的革命歌曲,振奋人心,整个会场气氛相当热烈。

市“革委会”领导、市“红代会”全体人员一一上台就坐。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到来。

大会开始了,嘹亮、雄壮的音乐响起,全体起立,放声歌唱国歌? ?

戚子第一次置身在这么热烈而隆重的大会场里,让她大开眼界,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

同类推荐
  • 邪门外道

    邪门外道

    有一个世人不敢涉足的深谷里,从溪里流出来的木排上,总存一具尸体,死的都是男人,他身上伤痕累累,惨不忍睹,但木排上放慢了鲜花,鲜血淋漓的男人与香气馥郁的鲜花随着哗哗流淌的溪水流出深谷。可惜的是,谷里的女人不那么美,谷里也来男人,男人在谷里可快乐三天,三天后,便得上“天台”,接受女人们的蹂躏。她们情愿独自成为一方的世界。
  • 李小冉余少群主演:毕业歌

    李小冉余少群主演:毕业歌

    严歌苓编剧,李小冉余少群主演!讲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 日军铁蹄在中国疯狂扩张,昔日冒险家的乐园上海也难逃噩运,纸醉金迷的光环下难掩人心惶惶。富家少年王沐天,仇恨乱世的不平,厌恶家人的市侩,也懊恼自己的无作为。一个突然出现的女子改变了这一切。南洋女子桑霞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并以探访姑母的名义住进王家。桑霞身上充满了那个时代女孩子截然不同的鲜艳和明朗,在王沐天的世界中点燃了一把新奇的火焰。为重建中央飞机制造厂,留美归来的航天学博士洪望楠回到上海,在中统特务、日本间谍、上海青帮之间游刃有余的他,却对桑霞一见钟情。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埃诺莉和玛丽安娜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做出了不同的反映……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本书和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
  • 妖女的复仇

    妖女的复仇

    讲述了罗宾破获别墅区连续杀人案的故事。与罗宾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女伯爵处心积虑地打算报复罗宾,而罗宾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也不幸卷入其中。这个故事里的谜,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内容悬疑紧张,处处引人入胜。
  • 草本爱情

    草本爱情

    本书讲述了很多人物,他们交相辉映,互相补足,展现了特殊的生存状态下活生生的群体肖像。
热门推荐
  • 凤栖少年游

    凤栖少年游

    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身世背景迥异的少年少女为躲避瘟疫带着路上捡来的孩子小萝卜头来到天子脚下京城谋生打拼,遇到司徒一家后命运发生改变的故事。文中叶扬铭本为凤栖镇名门望族叶家的大少爷,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先是被未婚妻抛弃然后为东山再起放下脸面去谋职又屡屡失败……其好友胡念澄身世悲惨,童年被人追杀外公母亲相继被杀,逃难途中得罪山贼又身陷囹圄容貌被毁,本以为逃到了京城就能与叶扬铭和小萝卜头守望互助渡过一生,不料司徒天荀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生……
  • 我的极品美女师尊

    我的极品美女师尊

    落魄公子走投无路之下拜入仙门,师尊却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冰山美女,楚逸从此将开启一段丰富多彩的修仙旅途。师尊到底有多美?答曰:极品中的美女,美女中的极品……
  • 金羽流年

    金羽流年

    本文非穿越非重生,是一个单纯无知的少女成长为大女人的故事;她努力追求心中最真挚的情感,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她爱的人不爱她,爱她的人不爱天下人,成为她的夫君的人是个死人,她孩子的父亲却是她一生最恨的男人......缘起缘灭,皆因:金羽现,天女生,得天女者得天下!面对着命运的一次次戏弄,女主终于不再逃避,既然怎样也逃不掉,那就再多加几把火,让天下更乱吧!......
  • 宅斗之血绣

    宅斗之血绣

    庞氏未晞,端庄文雅。娟秀的皮囊下是深沉无比的心机。胞姐是当朝宠妃,先祖是天下才子,她的前程注定锦绣,也注定血铸。
  • 暮声

    暮声

    楼兰古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强国,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永镇之族

    永镇之族

    君白望天绝笑“为什么要永镇人族!”遥远的星空深处,战舰林立,军队云集,无数生灵扑向积热的战场!每一刻都有生灵发出生命的叹息!璀璨的文明碰撞,形成一股华丽的篇章,这是生命的赞歌!冰与火的战歌!天启对星照系域攻源门源门强者各自为战!灵威扫过,人畜皆不留!
  • 器经

    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恋住隔壁

    初恋住隔壁

    如果初恋不能好好的走到最后,分手了,不是应该老死不相往来的吗?为什么秦默觉得她的初恋没这个觉悟。一不小心住到他隔壁,就要时不时帮他挡烂桃花,一不小心捡到他家钥匙,就要时不时去他家收衣服喂猫,一不小心气走他的追求者,就要拉她顶上,结果奸情从此起.....
  • 绵亿

    绵亿

    睁开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王杰已经全蒙了!自己可是生在21世纪的“三好三无”青年啊!怎么变成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了?难道自己也玩穿越了?看着眼前这个穿戴华贵、相貌英俊的男人,大概他就是自己的老爹,绝对的亲王级别!没错,他就是大清朝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儿子,五阿哥荣亲王爱新觉罗·永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