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1000000006

第6章 道德何以沦丧?

在某些方面,道德滑坡似乎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李启铭在校园里醉酒驾车,撞死同校学生,竟然狂妄地叫嚣“我爸爸叫李刚”。药家鑫在撞倒一位妇女后,不但不施救,反而连捅 8 刀置人死地。甚至,在发生药家鑫事件之后,一位自称是药家鑫的同校女生说出了“要是我,我也捅”的惊人之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起事件的当事人都是在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道德教化之后,人的素养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变得越来越糟,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教育之痛”。

广东的小悦悦事件,将社会道德沦丧推向了一个极致。两岁女童被两次碾压,18位路人冷眼旁观。在这样一个场景中,没有汶川大地震气势如歌的救援,没有全民捐款献爱心。一个普通的街道,也许最能反映我们平常的道德状态。

有人甚至这样讲“中国现在是一位金钱富翁,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小悦悦事件之后,也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道德反思,甚至引起了全世界的公愤。很多人在问自己,如果自己放在那样一个场景中会不会伸出援手,答案是不确定的。很多人将这种冷漠归罪于南京那位法官责任不清的判决,似乎以这样的理由就可以逃脱道德责任。

道德沦丧殃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三聚氰胺的奶粉、瘦肉精的猪肉、地沟油、令人窒息的污浊空气,其实都是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结果。人们常常简单地怒斥这种行为没有道德,但反过来又身不由己,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

现在幼儿园的老师也在权衡谁的家长送的礼多,就给谁的孩子照顾多,家长在抱怨的同时,自己也不得不送礼。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长大之后难道会认为自己的努力,会在自己的人生当中起到主导性的作用?难道会平等对待他人?难道会有爱心?难道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样的教育何尝不是在愚弄自己?自己是受害者,同时也是使这个社会变得更糟糕的参与者,这就是时下的无奈。

处在这样一种道德缺乏的恶劣环境中,每个人既是这种现状的始作俑者,同时也是因果关系的承受者。或者可以这样说,本来就没有什么道德性,也就只配享受这种没有道德的生活。

社会的内在道德认知,历史以来就是缺乏的,正如鲁迅先生在 1933 年“经验”一文当中所讲的:“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但愿意伸手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3]

在中国,社会缺乏同情心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 1894 年,一位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就写过一本有影响力的书,书名为《中国特色》(Chinese Characteristics)。其中一章就讲到同情心问题——“中国缺乏同情心”(the absence of sympathy),提出了与今天十分类似的问题。

人们常常处在对于传统的迷幻当中,认为在传统社会中道德是多么的美好,而现代人又是如何的堕落,正所谓人心不古。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所谓圣贤经典中的道德论述,也只不过是先人的一种理想,在圣贤们生活的时代也并不经常发生。

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社会在表面上会呈现出某种道德上的善:路不拾遗,人们相互关爱,整个社会似乎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但这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社会所强调的道德,只是一种外部的控制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所惋惜的,并不是道德本身,而是道德控制力的降低。但是,从外部进行控制的道德,还不是真正的道德。道德是人们内在的认知,是不需要外在进行控制的。只有在自由自我的状态下,人们自觉地表现出道德性,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有道德的,道德恰恰应该是人的本然状态。

表面上看起来,过去的社会似乎是有道德的,但那只是由外在道德控制着。人们听命于某个权威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本来就应该这样做。所以,缺乏自发自觉的道德,并不是道德真的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不可不知的交际心理学

    本书对很多人际交往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总结出众多的心理策略,如赢在交际第一回合的心理策略、引发他人兴趣的心理策略、让他人赞同你的心理策略、说服他人的心理策略等。
  •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从案发,抓捕凶犯到法院宣判马加爵死型,引发了们诜我猜测、分析、评论、和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加爵的非逻辑性作案动机更成为人们尖注的集点,本书作者深入马加爵曾经生活过的家乡、学校及其相关部门,收集、采访了大理马加爵及其与之相关的原始资料,从心理学视野入手,通过其成长历程,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其杀人动机形成的非偶然性做了客观、理性的解答。同时对马加爵的作案动机提出了新观点并进一步对马加爵杀人动面背后的心理因素及其人格缺陷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本书不仅仅对马加爵,而是通过对马加爵一案的分析,提出了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社交要懂心理学

    社交要懂心理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围绕现实生活中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阐述,笔者运用通俗流畅、简练生动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故事、案例,多角度地介绍了心理学的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了实用有效的心理建议,同时还阐述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相信能够给读者带来积极的影响。
  • 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从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素质的角度,对警察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内容、体系建设、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警察工作的状况、特点和实际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心理训练的方法。
  • 宅腐控心理学

    宅腐控心理学

    这里有最新出现、最流行的心理现象,这年头不说自己有点宅、有点腐、有点控,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分析传统心理学未说透的心理动机,宅腐控萌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秘密?这是在读懂你身边的人,也是在解读自己,技术宅、二次元宅、腐女、萝莉控、微博控、颜控……百腐千宅万控无数萌,你属于哪一种?最新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案例+心理师给力分析=宅腐控心理学
热门推荐
  • 隐春居

    隐春居

    隐醉春居。狂时游若惊龙,笑时自狂自痴。洒时天涯微暖。落时遍布为棋。醉隐春居。舞一曲江湖梦。醉一处笑傲志。白驹过隙。谁可堪破红尘?又有谁笑傲江湖?
  • 戮神纪元

    戮神纪元

    一场游戏,万千世界。任你无穷变幻,我自夷然不动。放眼山河,只供我驱使;漫天神佛,只听我号令。
  • 农女小当家

    农女小当家

    为躲雨,在古玩街买下一个“古玩”,为救小狗,不小心出了车祸。从30多岁穿越成了一个四岁小家伙。从前世孤儿变成父母双全还有三个疼我的哥哥。【群号:289295244】
  • 校园里的病毒之幽灵

    校园里的病毒之幽灵

    该书叙述了在学校里因各种丧尸吃人,然后有各种英雄杀丧尸,里面可是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有冷漠无情的剑圣,有一心只为复活妻子的牛逼魔法师,还有有超能力的[X][X]希望大家支持我,我后续会持续更新~(≧▽≦)/~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全书分为时代大舆情、改革大舆情、网络大舆情、社会大舆情、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五个部分。
  • 性格与命运

    性格与命运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秉性也。众生之间固有差别,那么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在性别上有多大的差异呢?其实性格与命运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区别。女人和男人相比,有时女人能做到的事,男人却不能,为什么?皆因性格不同所致。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生活遭遇,同样的智商,然而到头来女人成功了,男人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性格不同。
  • 校花之高手保镖

    校花之高手保镖

    他被女友抛弃,在家乡的悬崖上,被狂风推下了悬崖,就这样他的人生就此改变。然后他无耻的说道:“什么样的女人才最吸引人,在我的眼里什么都吸引我,所以,我要把她们全收了,嘿嘿,萝莉、老师、女警……。”
  • 惊世特工妃:柔媚大小姐

    惊世特工妃:柔媚大小姐

    她,是如猫一样、柔媚智慧的女子,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车祸导致她香消玉殒。睁眼醒来,却到了架空王朝,一次一次的被陷害、被刺杀,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国安局特工绝地反击,看她如何躲避追杀、戏弄美男、破解阴谋、平定江山、笑看江湖……番外文案(古言情读者群:470362398,欢迎入群。)一场太空意外,她遇上了万众瞩目的他们,不知是倒霉的开始还是倾世纠缠的命运折磨她拼命逃离,他们拼命追逐他说:这一世我先找到了你,必不会再退让半分他望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她投入了“他”的怀抱,心痛欲裂:上一世,他伤了她,这一世就换他来守护她吧。迷离的身世,诡异的时空,将会带着他们和她走向怎样的人生?
  • 神笛

    神笛

    她,风华绝代,一笑倾城百媚生,死后重生王者归来,他,因魔笛,纵横天下
  • 孤傲男人别烦我

    孤傲男人别烦我

    [花雨授权]她才进公司不到三个月就晋升为副总裁特助?而她的新上司竟然就是她的学长,那个曾经让她很难堪的男人,当年他巴不得和自己撇清关系,可如今他竟希望以结婚为前提交往,霸道地强住到她的小窝里,赶都赶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