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400000036

第36章 荡平匪患(3)

守仁在赣州的三年中,由于军务繁忙,实际上很少有时间与弟子们畅谈学问。当时从学者数百,守仁也不可能一一教授点化,所以凡有学子前来问学,都须先“接引”一番;越到后来,“接引”愈加成为一种正式的安排。

所谓“接引”,就是先让学问根基较深、悟性较高的弟子教授一番,然后视具体情形守仁再亲自接见。在当时有资格进行“接引”的弟子中,除了何廷仁和黄弘纲二人外,便是广东揭阳籍的薛侃及江西新建籍的魏良器。

方献夫是守仁第一位广东籍的弟子,不过他是潜心读书的学者,不是设席宣讲的述者,所以他并没有把守仁的学说带入广东。方献夫之后又有郑一初,但可惜死得太早;而真正能够传播王学、并使之在广东风行的,首推薛侃。

薛侃是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人,从小以孝知名。正德十一年他中了举人,次年又中中了进士,尚未授官,他便要求回家乡侍奉老母,得到允准。当在行经赣州时,听闻说守仁正巡抚南赣,惊喜中他便直奔巡抚衙门,拜入守仁门下。

回到家乡后,薛侃仍是兴奋不已,他将自己入王门的事情告诉了兄长薛俊。薛俊也为此兴奋不已,随后便带着薛氏子侄一齐来到赣州,拜守仁为师。不过论天资,还是薛侃最为出色,他后来成为了守仁在赣州的首席弟子、王学在广东的传播者和权威解释者。

像薛氏兄弟这样举族入王门的事例,对于王学在广东的风行是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的,所以王学立即在广东盛行起来,专程来赣州拜师的就有几十人。杨仕德(即杨骥)、杨仕鸣兄弟也是几乎举族入了王门,令当地人津津乐道。

杨仕德本来是湛若水的弟子,后听了守仁的讲学才改入王门。守仁对杨仕德是非常器重的,有一次在与他的通信中,守仁便首次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观点。不过由于早死,仕德还没有来得及承担起传播王学的使命,他的兄弟杨仕鸣承担起了这一任务。

杨氏兄弟同学王门时,十分用功。先生每有教诲,仕鸣总是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然后再拿给先生过目。不过守仁总是对此不满意,说他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意思。仕鸣后来索性就不记了,而是边听讲边自己思考,然后把自己的心得记下来。当他再次拿给先生看时,没想到先生竟大加赞赏起来。

由此,仕鸣体会到了师门的真正精神,后来他便常对朋友和学生说道:“讲求功夫,只是各人依自己的良知所及,去其迷障,然后扩充,以尽其本体。”

在守仁的诸弟子中,还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学生,他便是罗洪先。

罗洪先,字达夫,江西吉水人。父亲罗循,进士出身,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他年十五,偶然中读到了《传习录》第一卷,心好之,欲往阳明先生处受业,但被他父亲制止。后来他便师事同邑李中,得以入王学之门。嘉靖八年洪先中了状元,授修撰,他当即请求告归;他的岳父太仆卿曾直欢喜地说道:“幸吾婿成大名。”而洪先却不以为然道:“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

后来钱德洪主持修《年谱》,在考虑相关人选时,阳明先生在江西期间的言行便决定由罗洪先主笔。洪先由于未曾与守仁有一面之缘,故而在书稿中自称“后学”。

钱德洪见了,于是笑道:“你于师门不称门生而称后学,只是因为先生在世时没有行拜师礼罢了。可是如今你已得先生真传,难道古往今来的所谓门人,就只局限于那些行过拜师礼者?你当年就想投入师门,虽因老父的缘故未能遂愿,却仍然孜孜于师门意旨,三十年不懈。由此看来,你不仅入了师门,而且已经升堂入室……”

经钱德洪这样一说,罗洪先这才在《年谱》改称“门人”,他后被黄宗羲称为“江右王门”的四大传人之一,并被列入《明使·儒林传》。

黄宗羲后来在《明儒学案》中说:“阳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可见江西籍弟子在王门中的显著地位。

黄宗羲又说:“姚江之学(即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东廓、念庵、两峰、双江其选也。”东廓即是指安福邹守益,念庵指吉水罗洪先,两峰指永丰聂豹,双江指安福刘文敏。

这几个人全是江西吉安府人,他们不但是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也可谓是有明一代的著名学者。

NO.6 名胜闲游

正德十三年八月,门人薛侃刻《传习录》。

此前,徐爱为了传布阳明之教,特将守仁与自己的一些对话记录下来,汇成《传习录》一卷,并作序二篇。可是徐爱还未来得及将《传习录》刻制成书,他就已于当年亡故。

在得到徐爱死讯后,守仁悲恸异常。

徐爱入门独先,闻道亦早。徐爱曾游南岳,梦见一人抚其背曰:“尔与颜子同德,亦与颜子同寿。”其丧,在阳明先生心底,确乎无异于孔子之失去颜回。

徐爱自南京兵部郎中告病以归,他与陆澄谋耕霅上之田以待阳明先生。其年才三十一,正当风华正茂,守仁后来每言及他,无不伤感一番。

当初,守仁在开始听说编语录的事情时,曾经表示反对道:“古代圣贤教人,就如同医生用药一样,必须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下药或轻或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死守药方,那就不是救人而是杀人了。我对弟子们的训导,也是因人因时而异,有感而发,当时就未必深思熟虑,何况时过境迁,事情变化无常,如果编成语录作为教条,岂不害人?”

这其中其实包涵着守仁对《论语》与《朱子语类》的某种不满,尤其是对于后人泥古不化的不满。

不过徐爱对此却有自己的认识,他不管先生的训导,也不管别人的劝阻,仍然执意要编辑语录传世。他解释说:“如果因为先生有语录易成教条,便不再收集、编录先生的训导的话,那倒反而失去了先生的本意。当年,孔子曾对子贡说:我不想多说话。但没过几天,他却告诉别人:我和颜回谈论了一整天。这样看起来,孔子不是自相矛盾吗?”

正在众人疑惑之际,徐爱分析道:“其实孔子并不是自相矛盾。子贡为人聪明机敏,善于谈吐,专门想在语言上追求为圣之道。所以孔子用不说话来提醒他,让他自己从内心深处去体验师门的精神。而颜回对师门的教诲却是心领神会,但不善于言辞,所以孔子和他谈论了整天,让他将自己的体会都表述出来。所以,孔子对子贡不说话,话却不能算少;与颜回讨论整天,话也不能算多。”

为此,他在《传习录》中的序文便这样专门中交代说:“如果人们对先生的教诲只是入耳出口,不去认真体会,不去身体力行,那么我编这《传习录》不但没有效果,可能反而成了师门的罪人。我所希望的是人人能以师门的精神去学习师门的教诲,得之于言表,行之于实践。如果是这样,那我编纂此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阳明先生的社会影响扩大以后,四方学者辐辏,多至不能容纳,所以才于这年九月间,修濂溪书院居之。

有一天,守仁设酒食劳诸生,且曰:“以此相报。”

诸生不解,瞿然问故,守仁乃道:“始吾登堂,每有赏罚,不敢肆,常恐有愧诸君。比与诸君相对久之,尚觉前此赏罚犹未也,于是思求其过以改之。直至登堂行事,与诸君相对时无少增损,方始心安。此即诸君之助,固不必事事烦口齿为也。”

原来先生是将大家视作畏友,众人感念之余,也颇受启发,于是一面反省自己,一面互相视作畏友。

十月,守仁举乡约。他认为自大征后,民虽格面,未知格心,所以需要再加一些督促,乃举乡约告谕父老子弟,使相警戒。这既是提倡教化,也是为着加强民间自治。

其中言道:“今倡乱渠魁,皆就擒灭,胁从无辜,悉已宽贷,地方虽以宁复,然创今图后,父老所以教约其子弟者,自此不可以不豫。故今特为保甲之法,以相警戒。聊属父老,其率子弟慎行之。务和尔邻里,齐尔姻族,德义相劝,过失相规,敦礼让之风,成淳厚之俗。”

在这份南赣乡约中有很多具体的规定,要求民众遵纪守法、敬畏官府、克己奉公、纳粮复议、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罢争息讼、和睦邻里、有善必彰、有恶必改。如“通约之人,凡有危疑难处之事,皆须约长会同约之人与之裁处区画,必当于理济于事而后已;不得坐视推托,陷入于恶,罪坐约长约正诸人。”“本地大户,异境客商,放债收息,合依常例,毋得磊算;或有贫难不能偿者,亦宜以理量宽;有等不仁之徒,辄便捉锁磊取,挟写田地,致令穷民无告,去而为之盗。今后有此告,诸约长等与之明白,偿不及数者,劝令宽舍;取已过数者,力与追还;如或恃强不听,率同约之人鸣之官司。”

再如“亲族乡邻,往往有因小忿投贼复仇,残害良善,酿成大患;今后一应门殴不平之事,鸣之约长等公论是非;或约长闻之,即与晓谕解释;敢有仍前妄为者,率诸同约呈官诛殄。”“军民人等若有阳为良善,阴通贼情,贩买牛马,走传消息,归利一己,殃及万民者,约长等率同约诸人指实劝戒,不悛,呈官究治。”“吏书、义民、总甲、里老、百长、弓兵、机快人等若揽差下乡,索求赍发者,约长率同呈官追究。”

又如“各寨居民,昔被新民之害,诚不忍言;但今既许其自新,所占田产,已令退还,毋得再怀前仇,致扰地方,约长等常宜晓谕,令各守本分,有不听者,呈官治罪。”“男女长成,各宜及时嫁娶;往往女家责聘礼不充,男家责嫁妆不丰,遂致愆期;约长等其各省谕诸人,自今其称家之有无,随时婚嫁。”“父母丧葬,衣衾棺椁,但尽诚孝,称家有无而行;此外或大作佛事,或盛设宴乐,倾家费财,俱于死者无益;约长等其各省谕约内之人,一遵礼制;有仍蹈前非者,即与纠恶簿内书以不孝。”等等。

这份乡约明显带有强制执行的意思,是典型的由守仁所代表的官方制定的。不过,守仁无疑是极好的,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以后来随着他功业日隆、随着其学传播的日盛,“南赣乡约”的影响也与日俱增,致使朝廷号召以“南赣乡约”为范本在各地推行乡约。

为了保障民生,十一月守仁再次上疏请求疏通盐法,朝廷从之。此后,这项惠及南赣军民的政策实行了数十年。

从四月回师赣州到次年六月,是守仁在江西相对悠闲的一段时光。

当时门人弟子云集赣州,守仁领着他们,或议论于巡抚衙门,或讲学于濂溪书院。也有时他会带领着大家出游赣州当时的名胜,通天岩就是这其中的一大去处。

通天岩位于赣州西北约二十里处,因悬崖上有一天然石洞,石洞上方有一圆孔,直透山顶,可以见天,所以得名“通天岩”。此地冈峦起伏,山不高而陡峭,地不大却奥奇。林木繁茂,洞壑幽深,既有悬崖梵宫之兴造,又有文人骚客之遗墨,自唐以来,这里就成为南方一大名胜。

守仁初来此地还是正德十二年的夏天,当时福建山贼刚刚平定,对桶岗和横水的用兵也在酝酿之中,守仁忙中偷闲,便领着几位弟子来了一趟通天岩。

根据自然分布与人工开凿,通天岩分为忘归岩、观心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五大风景区,其中守仁情有所钟的又属忘归岩和观心岩。

忘归岩实为一块巨岩,它横空而出,在岩下构成一个几十见方的天然石洞。守仁等一行人初来时时值盛夏,赣州城内暑气逼人,可是他们一到通天岩景区,便感到清凉无比。而到忘归岩,更觉洞中清风徐徐,沁人心肺,果然令人流连忘返。

后来守仁还曾作诗留念: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通天岩》)

从此,通天岩就成了守仁和弟子们游览的绝妙去处,尤其是在夏秋暑热时节。忘归岩左侧是观心岩,这里更被守仁辟为讲学之所。

“观心岩”的命名其实就得自于守仁,阳明先生讲学从来离不开一个“心”字,而名曰“观心”,其意不言而喻。

在守仁与弟子们的讨论中,有一段对话一直引起后人的兴趣,据说就是守仁在畅游通天岩时留下的。

有一次,一友人指着岩中的花树问道:“先生常言天下无心外之物,而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守仁思想的主旨是要人把一切同自己的心联系起来,人的本心是良知良能的,只要明心,人的所思所想才能超凡入圣。总之,心是唯一的实在,既是人用功的对象,也是人成圣成贤的保证,因此脱离心而存在的事物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守仁才机变地回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当正德十三年初夏时,守仁回师赣州,途经龙南,小憩于玉石岩,居然意外地在山间发现两处山洞极似自己家乡的阳明洞。面对这两处绝奇的山洞,守仁居间感受良久,徘徊不忍去,遂将它们取名为“阳明别洞”。

为了纪念此事,他留诗三首:

“甲马新从鸟道回,览奇还更陟崔嵬。寇平渐喜流移复,春暖兼欣农务开。

两窦高明行日月,九关深黑闭风雪。投簪最好支茅地,恋土犹怀旧钓台。

洞府人寰此最佳,当年空自费青鞋。麾幢旖旎悬仙伏,台殿高低接纬阶。

天巧固应非斧凿,化工无乃太安排?欲将点瑟携童冠,就揽春云结小齐。

阳明山人旧有居,此地阳明景不如。但在乾坤俱逆旅,曾留信宿即吾庐。

行窝已许人先号,别洞何妨我借书。他日巾车还旧隐,应怀兹土复乡闾。”

转眼之间又到了正德十四年,这时守仁已经四十八岁了,闻听已近百岁的祖母病重,他再次上疏乞致仕,再遭朝廷拒绝。

当时湖广的郴州、衡州诸处贼寇漏网尚多,这都是由于湖广官军不甚用命、广东官军防夹稍迟的缘故,这是守仁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就在这时,又传来了福建方面兵变的消息,福州三卫军人进贵等胁众谋叛,朝廷遂命守仁奉敕勘处福建叛军。

守仁眼见时局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每况愈下,亦心生悲观。乃致书王琼,推辞道“将来之祸,不可胜言,固非迂劣如某所能办此也。又况近日祖母病危,日夜痛苦,方寸已乱。望改授,使全首领以归。”

可是圣命难违,守仁只得于六月初九启行前往福建。十五日他到达丰城,知县顾佖出迎。顾知县不暇寒暄,当即告知守仁一个震惊的消息:“宁藩已反,望大人速起义兵勤王!”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却也在意料之外,守仁实在想不到宁王朱宸濠会赶在自己前往福建的途中发兵谋反,乃至令自己有些反应不及。

“好,本院这就返回吉安,应对此事!”形势紧急,守仁不须多言,遂返舟前往江西吉安,因为那里距离朱宸濠的大本营南昌很近,守仁从那里正可以牵制朱宸濠的后背。

这场变乱来势汹汹,不仅对守仁本人是个极大的考验,也令整个大明王朝的命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同类推荐
  •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本书记叙了世界上第一辆木炭汽车发明过程及其发明人的传奇人生。包括脱颖而出、异国求学、初展才华、大展宏图等章节。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5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他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热门推荐
  • 冷王溺爱:王妃,你要对我负责

    冷王溺爱:王妃,你要对我负责

    被闺蜜杀死,一朝穿越成公主,却要嫁给盟国令人闻风丧胆,人称冷面弑神的聿王。最后才发现,这哪是弑神,分明就是个爱吃醋的傻小子。“婼婼,不许跟他走那么近!”某男一脸幽怨道,“我说,你能不要那么幼稚吗?他是我朋友唉!”某女说,“我不管!就是不许!”某男不依不挠了……
  • 仙气宗

    仙气宗

    一怒破苍穹,独孤浪子,一个狗血的出身,成就了他纵横天地的伟业,他聪明,他果敢,他实力强大,最终走向了虚空。
  • 理枫之枫之殇

    理枫之枫之殇

    在十二时空的〖铜时空〗,五个集甜美、自信与异能于一身的高中女生,各自拥有自己的烦恼,她们在接受熊亚的帮助之后,与熊亚缔结契约,加入终极除恶少女,共同锄奸惩恶,伸张正义,平时只是一般高中生的少女们,在接到熊亚派任的任务后,就会变装为『终极少女』…少女们与黑暗对抗,出生入死,默默守护著著铜时空,如果说魔物散佈黑暗与绝望,那么终极少女就是守护铜时空,最后的希望...与此同时还有着令人声泪俱下的虐恋,她们为爱牺牲,她们对爱的执着……都在《理枫之枫之殇》
  • 青梅竹马:我们分手吧

    青梅竹马:我们分手吧

    自从发现自己是孤儿,莫璃就冷默了,不说话、不交谈,眼睛里满满的都是冰凉,“你不要再这样了好不好,这样的你…很讨厌”“那又如何?讨厌又如何?喜欢又如何?那不过是一个人的主观思想罢了”……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书,如果写的不够好可以提出来哦!
  • 配角故事

    配角故事

    白薇的父母因生意失败而将自己的独女白薇寄放在了老友苏家,而后改名为苏羽,苏家独子苏然是个集万千阳光于一身的大男生,随着大家的逐渐长大,心里的对异性的追求也逐渐萌芽,苏然对自己所谓的妹妹也产生了爱意,而苏羽确爱慕着与自己同班的林洋,预知后事如何,你们看正文~\(≧▽≦)/~啦啦啦
  • 可以给我生命的空间

    可以给我生命的空间

    “不甘吗?向继续活着吗?想强大吗?”一道声音划过萧寒的耳朵。“呵呵,当然不甘了,活着就好,如果让我成神那就更好了,呵呵……可是只有一个人的世界不如去死。”“谁说你是一个人,你还有兄弟,亲人,朋友……他们都会在不同的世界等你。”……本文新手写,有游戏,有玄幻修仙……不喜别怪。
  • 邂逅复仇三公主

    邂逅复仇三公主

    [御风出品]她,本该是温室里的花朵父母却惨遭杀害,家破人亡她毅然决然踏上复仇的路……她发现想要为家人复仇的却不止她一个人。在那条复仇的路上,却遇到了犹如生命中最暖的那抹光,在仇恨与爱情前她应该如何选择?【她说过,我不怕黑夜不怕孤独就只怕余生没有你相陪.】
  • Boss太腹黑:撞上骑士公主

    Boss太腹黑:撞上骑士公主

    网游世界,女人对初次见面的男人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她问:“兄台,不介意的话我当你和她之间的小三吧?”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两个性格扭曲心理变态的人,钟情于数字“三”!当变态遇变态,于是,网络孽缘一发不可收拾!
  • 命中缘:祸女妖娆

    命中缘:祸女妖娆

    丑女废材、不祥之人、驱逐流放、父母失踪、为什么所有不好的名头都集中到她一人身上?为什么老天给了她穿越的机会,却不给她一个好的身份!好吧,既然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她认了!从今起,她,开始蜕变。霸气归来。可是,谁来告诉她,这半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睡美男是怎么回事?“吻醒了我,你就要负责”他看着她幽幽的说出这句。“什么!!”命中缘,望断九重天。缘里情,一吻定长情。深情告白“从今以后,我赋你长情。”霸气宣誓“小芷儿,这辈子,你只能嫁我。”并肩存亡“你生我生,你死我亡。”枕边人,心上人,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 请你带我回家

    请你带我回家

    请带我回家。那个小女孩抬头,冲着他微笑。看到女孩的那一瞬他的心被狠狠的触动了一下,胸口开始疼,他想,或许这个女孩让他想起来了很久以前的一些事情。他鬼使神差的带了小女孩回家,从没想到过小女孩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他画画,她想让他画萌系少女漫画,他说:不听话就滚,她饿了,找冰箱里的泡面吃,嫌不好吃;他不肯去参加姐姐的婚礼,她死拽硬拽的拉去了;他心情不好去酒吧喝的烂醉,她一边骂一边拖他回来。……两个人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他总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有一天,小女孩悄悄地离开了,他忽然开始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