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400000002

第2章 少年奇志(1)

No.1 父子交锋

大明成化十九(1483)年的北京城,一个晴朗的春日午后。

一群刚刚散了学的孩童们不去乘风放纸鸢玩,却十几个一群聚在一起,像模像样地在操练战阵一般。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根长短差不多的细细的木棍,或挥舞或直立,玩得非常投入。

在这群孩子当中,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家伙是他们的“指挥”。

这个小家伙戴着一顶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破头盔,还裹着一副由大人的旧衣服改成的“披风”,打着绑腿,腰里别着一把木剑,好似一身戎装打扮。

这个小家伙玩得更是有板有眼,只见他的身边还整齐地放着很多自制的小军旗:他手上大军旗一挥,“手下”的那帮小孩便聚合成战斗队形,一派精神抖擞、蓄势待发的劲头儿;小军旗一挥,小孩们又四散为操练队形;再一鸣钟,就到了中间休息的时刻……

每当“指挥”手上的大小令旗上下、左右挥舞时,小孩们便配合着演练出各种阵形来,虽然未必那么逼真,倒也煞有其事。

有些路过的大人们看了都忍俊不禁,可是这帮小孩却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没有一个不尽力配合“指挥”的调遣的。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喜欢跟自己的“指挥”在一起玩,也因为他们的“指挥”会经常拿各种果品、点心给他们吃,表现出色的还有特殊奖励呢。

“小三黑,你今天没吃饭啊”,当“指挥”看到今天的队伍里有个小孩有气无力、拖拖拉拉时,便厉声说道:“要不你下次别来了,我们兵在精,而不在多。”

“回大人,小的今天有些跑茅子,都拉了好几回了!”那小三黑连忙辩解道。

这时不少小孩都没忍住,笑了起来,但那“指挥”却郑重其事地说道:“哦,跑茅子?是拉肚子吧。这样啊,好汉也挨不过三泡稀,你且歇着去吧!”

看来这位“指挥”治军还没那么严明,倒是很有人情味。而他话音刚落,这帮小孩竟都笑得前仰后合了。

“指挥”见状,于是凛然正色,愈加一本正经起来,开始给“广大将士”训话:“前者,我们的训练已初见成效,今番闻仇虏以大兵犯我边境,此英雄用武之时!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敌当前,全军将士还要戒骄戒躁,辛勤操练,务要一鼓作气打败敌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尽管他一副滔滔不绝的样子,但可惜他的话里还夹带着很重的浙江味,这帮北方的小孩粗听起来只觉似天书一般。

最后,那帮小孩也不管听到的是什么,只一味齐声高呼道:“保家卫国,报效朝廷!”

这位“指挥”大人姓王名守仁,字伯安,是一年前才同祖父从浙江余姚的老家来京城的,因为他的父亲此时正在京城为官。

这帮小孩之所以衷心拥护“指挥”的统帅,不仅是因为能常常从他那里得到一点甜头,也是因为守仁功课特别好,又特别仗义,总是乐于帮助他们应付先生的考试。

另外,他还有些身手,有花样,玩起来也是那么别出心裁,总让大家乐此不疲,所以有些小孩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至于言听计从。

演练战阵是活泼好动的守仁最近才发明的新花样,有时候他们玩得还不尽兴,心痒难挨之际,便趁着先生们都不在的当儿,不呆在塾里好好背书,便都偷跑出来撒野。

这样子闹了几回,管事师傅念在守仁的父亲龙山公王华的面子上,便没有对守仁严加训斥;而且这个孩子实在不大好管,他常常能把先生们捉弄得苦笑不得。

当时的先生闲极无聊,多爱当堂昼寝,有一回一位先生在昼寝后扬言道:“我乃梦周公也。”次日,守仁也当堂昼寝,结果被先生叫醒。

先生一脸怒气地说道:“你竟敢如此!”

守仁于是回道:“我也去见周公了。”

“你也去见周公了?那周公怎么说?”

“我问周公昨日可曾见先生,周公说,昨未曾见尊师到访!”

话说又有一回,守仁临摹了一副《村童闹学图》来捉弄一位正在熟睡的先生。待先生醒来要发作时,只见画的背面题写着:“是必先有先生偷懒,然后才有学生大闹学堂,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先生见说的有理,只得压住火气,以后再犯困时便远远地离了学堂,生怕学生们在自己身上搞鬼。

无奈之下,管事师傅只得请王华这位前科的“进士第一”亲自出马了。这位将来要做帝王师表的王状元,管教自己的儿子应该不在话下吧。

这一天,守仁正跟往常一样又溜出学堂,跟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

他仍跟以往那样制大小旗居中调度,但见他左旋右旋,略如战阵之势,仿佛轻车熟路一般。

“云儿,你不专心在学里诵读,跑来这里做些什么?”没想到父亲大人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身后。

“云儿”是守仁的小名,眼见父亲突然杀出,守仁倒也没有慌张,只是以一副小大人儿的口气学着戏文里说道:“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

“混帐之言”,听到儿子的志向居然是想做个武夫,王华不免有些生气:“我家世代以读书传家,所谓‘天子重文章,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读得好一样可以显贵,这个道理你也不懂?”

王华受祖风影响,颇是个淡泊宁静之人,虽然他如今身为当朝状元郎,但功利之心却少有,只是今天顺着儿子的话,不能不显得俗气一些。

“读书怎么显贵了?”

“书读得好,自然就可以为官做宰!如父亲我中这状元,多少人羡煞,便是读书之力!”

“父亲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

“父亲中状元只止父亲,你如果想中状元,还得自己去勤读苦学。”

“只有一代,虽状元也不稀罕。若孩儿他日得封公侯,不仅孩儿可以流芳青史,子孙余荫也可得长久。”

听到儿子居然这样贱视自己二十载寒窗才换得的这个“状元”头衔,王华的脸上已经有些挂不住了,但他还忍着没有发作:“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你怎就知道自己不在这万骨中?便是你有幸做了那将军,那公侯也是好封的?便是成了那公侯,又真有几个得青史流芳的?”

远了不肖说,单是这大明开国功臣中,有几个落得了好下场?王华一想到这里,就越气不过儿子的意气用事,生怕他这小小年纪误入歧途。

“我大明立国已过百年,三十三科出了三十三位状元,这三十三位状元又有几个能得青史流芳?”

没想到守仁还敢回嘴,而且更加放肆,王华终于忍不住了。

再看儿子那身又是头盔又是披风的不争气的装扮,王状元一下子就来了气,于是上前夺过一个孩子手中的木棍,对着儿子就是一顿暴打。

那守仁虽然调皮得很,但最是个讲“理”的人,他并不躲闪,只是梗着脖子由着父亲打;王华见儿子这般冥顽不灵,愈加来气,下手更重了。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守仁大喊着,他还嫌把父亲气得不够。

好在那管事师傅恰好赶来,及时劝解开,不然气头上的王状元肯定要把儿子打个动不得。

No.2 语惊四座

“哎呀,龙山公,犯不着这样的!小心气坏了身子,童言无忌嘛,守仁还小,慢慢的他自然会明白您的苦心……”

“你别看他人小,他主意大!他今天既能说出这些混帐话,保不定明日就弃我圣贤之书如草芥!”

“呵呵,公多虑了,咱们且不说这孩子聪明过人,便是尊家这几代读书明理的淳厚家风,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守仁又能不肖到哪里去?公有所不知,在下开馆授徒已逾二十载,何样学生没见过,便是再不服管教的,只要他心术正,也未必没大出息的……”

“话虽如此说,我也不望他有什么大出息,只是别给我惹事就好,别坏了我祖宗名声!反倒是家父,总是对这个孩子赞不绝口、百般爱护,我今儿这一回家,倒不好跟他老人家交待了,呵呵……”

说到这里,王华便跟那管事师傅讲起了去年的一段往事。

那时正是王华的父亲王伦携守仁来京途中,他们路经镇江时,特意慕名到淮扬对岸的金山寺歇宿。

那一晚皓月当空,很多留宿的游客都聚在一起赏月言欢。有人为了助兴还吹起了玉箫,但闻其声清静幽远,意味绵长,令人无限遐思……

一向喜好风雅的王伦正与人把酒赋诗,但是轮到他时,他试拟了好一阵,都不觉得满意,正有些犯难。恰在这时,只听在旁的守仁却从容赋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淮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众人听罢,其中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别有意境,都觉不同凡响。虽然还不那么工整,但出自一个儿童之口,却不免让人惊奇。

王伦口里虽不言语什么,但孙子这样给他的老脸争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一位游客有些惊艳守仁的文才,有心进一步试探,于是他便向小守仁提议道:“小小年纪,诗能做得这般别致、这般气魄,甚是难得嘛!今以山、月为题,不知小神童可否即兴再为我们作一首?”

王伦一向淡于名利,不喜争强好胜,但今天确实有些兴头,还有些意外,于是也从旁鼓励孙子道:“云儿,人家既这样看重你,万不可叫人家失望!”

守仁毫不示弱,只见他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明月,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的群山,低头略一沉思,便缓缓地吐口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他的手还在不停地配合着诗作上下比画,时而指山,时而指月,仿佛已沉浸在自己的诗意天地中。

待小守仁吟诵完毕,刚才那位出题的客人便不禁拍手道:“妙哉!妙哉!好个人眼大如天!此诗不但别致,还自有一种玄理在其中,不简单……此小儿辈,可畏!可畏!呵呵……”

其他游客也都跟着欢噪起来,都夸奖守仁是个有出息的孩子。王伦听了甚觉受用,对着孙子的头不禁抚之再三。

听完了王华的追溯,那管事师傅对自己的眼力也更有信心了。

“越是好苗子,越要认真管教,小树儿不修不直,没规矩成不了方圆……再说我父既对云儿如此爱重有加,我更不可辜负了父亲大人的期望……”王华的确是一个好父亲,更是一个好儿子。

“龙山公,我看守仁非寻常的池中之物,不可以寻常之法教导啊!”

“不然,我王家数代淡泊名利,不想此儿竟如此汲汲于名利……”

“小孩子嘛,争强好胜之心总是有的。”

“非也!他若养成这锋芒直露的脾性,我怕他来日难为世道所容啊!”

说到这里,王华便忍不住跟那师傅追溯起了自己的家族史:

王家的先祖据说正出自“书圣”王羲之一脉,王华的五世祖王纲,是个文武全才,并擅长识鉴人物。洪武初年,受诚意伯刘伯温的推荐,王纲被征至京师。后来拜兵部郎中,又擢为广东参议,恰值苗人作乱,王纲不幸殉国于增城(后来守仁路过此地,还曾作诗缅怀先祖)。

四世祖王彦达号秘湖渔隐,十六岁丧父,一生都过着隐居生活。他深痛父亲之死朝廷未予以厚礼安葬,遂绝意于仕进,朝廷几次征召都避而不应。他不以粗衣恶食为意,躬耕奉养老母,然不忘诗书传家,曾经取出先世所遗留下来的书卷对儿子嘱咐道:“今天要你记住,勿废弃我先人事业,我并不望你将来做官!”

三世祖王与准伟貌长髯,绍承家学,精究《礼》、《易》,并曾著有《易微》数千言。受父亲的教导,王与准也终生未予出仕。由于他会打卦,所以知县等官长常找他去算卦,有一次他终于不耐烦了,便当着知县派来的人把卦书烧毁,并表明心志:“我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豪门,谈祸福。”

后来,朝廷有司再次访求遗贤,与准为了躲避官差的纠缠遂逃入山中,竟不小心弄伤了腿,由此因祸得福,不再被列入征召之列。为了感念那块把自己的腿伤了的石头,与准便自号“遁石翁”。

二世祖王杰是与准的次子,也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饱学之士,且著述甚多。朝廷号召天下推举异才,王杰被府县强行荐举入京,次年不幸病死。

王华的父亲王伦字天叙,生性爱竹,所居轩的四周都种满了种子,他时常悠然地啸咏其中,人称其为“竹轩先生”。不仅如此,只要看到有人砍伐竹子,王伦总是忍不住上前制止,并心痛地说道:“这是我直谅多闻的朋友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受到砍伐!”

王伦博览群籍,尤好《仪礼》、《左氏传》、《史记》等书,曾著有《竹轩稿》、《江湖杂稿》等书。他志趣高雅而生性平淡,在家乡以教书为业,时人常把他比作东晋的陶渊明及北宋的林和靖。

守仁幼时,常围绕在爷爷身边听其读书,自己默加记诵,加以聪明出众,所以天性显得早熟。

少年的守仁豪迈不羁,令王华颇为头疼,但王伦却很看好这个孙子,此次守仁在金山寺的表现就是一大明证。

“正因为我祖上耕读传家,忠厚教子,我才不敢怠慢,况且资性不足恃,学问还当自勤中来……”

“呵呵,公所虑甚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如方氏仲永一般,所在多有!玉不琢,难成器,我这为人师表的,还当多管教、督促!”

“有劳了”,王华拱手道:“华在这里有礼了!”

“受不起,受不起!《荀子》道:‘夫水土之积也厚,其生物必藩,有以也夫’,便是守仁他日真成了大才,在下又岂敢居功?”

“呵呵,托先生吉言……”

No.3 状元本色

守仁性子粗野,多乖拗于俗;而且身手矫健异常,又十分胆大,相距丈许的两块巨石他都敢跳,看来真的是不管不行了。

身教重于言传,其实身为状元的王华的为人处事,也颇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人气质醇厚,生平无矫言饰行,且仁恕坦直,不立边幅,无论人多人少、对大对小,都能始终如一——守仁在这些方面就跟父亲很像。

王华谈笑言仪,由衷而发;广庭之论,入对妻子,也无两副面目。他对待百般事务,总是能应付裕如,熟悉他的人从未见他面有难色。不过,在教育儿子方面,也许是个例外。

当很多人都在传诵王状元的事迹时,还不太了解父亲的守仁也不能不有所耳闻。

话说王华年轻时,曾在家乡余姚附近的龙泉山寺院中读书。

他的同学中有不少富家子弟,他们心知这寺院的香火是靠着他们父祖的施舍才得以繁盛的,所以在寺中向来无所顾忌,根本不把和尚们放在眼中,还常常捉弄他们。

不过有一段时间,寺院里因为“闹鬼”,结果同学们都四散回家了,只有王华还在坚持留寺读书。

一个风雨之夜,王华照旧读书,记诵之余,只听到外面又传来“鬼”的怪叫。可是王华仍旧意气自若,安然地读着自己手中的书,对外间的声响根本无动于衷。

同类推荐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于平民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开国之业是建立在有效地控制部属,使之各尽其力,各逞其能,终于消灭强敌,成就了伟业。
  • 混搭

    混搭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1卷)

    本书共写第一至第十二代张天师的生平情况。作为开创道教的老祖张陵天师,作者着墨最多,占全书近一半篇幅,对张陵在道教史上的文化历史地位,及其所开创的正一道派于中国宗教文化史的影响均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热门推荐
  • 市场营销策划

    市场营销策划

    本书主要阐述营销策划的发展与内涵、营销策划的流程与组织、营销策划中的创意、市场调研策划、营销战略策划、品牌策划、企业形象策划、促销策划、网络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公共关系策划、营销策划方案的类型与制定、营销策划的实施与控制等内容。
  • 犹如故人归之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之初相识

    这是一个关于故人归的故事,这是关于这个故事的开始,关于与君初相识的事。
  • 痕之语

    痕之语

    刑事技术警察,作为公安机关之中,最专业、最神秘的一个警种。站在基层第一线他,正是此中佼佼者。面对一起起错综复杂的案件,他利用现场的痕迹,充满逻辑的分析,抽丝剥茧,一个个谜团在他面前逐一揭开,一个个犯罪分子,被他绳之以法。作为一名基层普通警察的他,面对生活、面对体制、面对诱惑,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最终,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请看本书,痕之语。本书以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专业中的痕迹学,作为案件分析的切入口,所涉及的案件,绝大部分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改编。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云汐

    云汐

    二十一世纪医学系大学生穿越架空时代,成为祈国月城苏府里最不起眼的三小姐。云端帝国天之骄子沦落炼狱被流放下界,成为身负异能的黑暗组织创始人。当逗比遇上冰块儿,看TA们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极品全能少年

    极品全能少年

    一个穷屌丝,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一点点从零到世界顶端。篮球,围棋,聪明,一样好的技能便能立足华夏,不,这些我都要!极品校花,美女护士。商业女强人,一个便可倾国倾城,不,这回不是我要而是她们投怀送抱。看他如何做到,尽在全能极品少年
  • 剑荡苍穹

    剑荡苍穹

    他变成了一剑,一把震荡苍穹的剑。“我为剑灵,神惊鬼泣,一剑绝杀,剑荡苍穹!”
  • 一妄成劫:毒宠铁血毒妻

    一妄成劫:毒宠铁血毒妻

    她是无尽海域的尊王,无名无姓,实力超群.因绝世秘法被最信任的人害死.重活一世.她定要站在这世界的巅峰!他是她心脏里的一缕魂魄,宠她爱她,“女人,你眼睛里除了我,谁都不能看.”某女“我才不会为了一棵歪脖子树放弃整片森林.”本文男强女强无小三.宠文.欢迎跳坑.
  • 绝世杀手:鬼女太狂傲

    绝世杀手:鬼女太狂傲

    她一介杀手,死在她手中的人数不胜数,却都是该死之人,桀骜不驯的她,最后却被自己认为最亲的人一刀杀死!重生异世大陆后竟是废物一个!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废物?我堂堂一介鬼女,向来都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欺负过我的人,坟头草都一米高了。
  • 我与你一世爱恋

    我与你一世爱恋

    乱世之中,悲欢离合长安街;硝烟战火乱世情。乱世硝烟过,春日南去,英雄歌,美人归,气贯山河,情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