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600000016

第16章 雨果的《九三年》等

《九三年》

这是一本关于“伟大”的书,是一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震撼人心的书,从来没有任何一本书让我像读这本书时那么感动过。书中所涉及的是伟大的爱,伟大的情感,它是崇高的,不计利害的。在我看来,好的文艺作品就应当写这种伟大的、史诗般的、强烈的痛苦和快乐。我喜欢这样强烈的东西。

与《双城记》不同,作者对法国大革命持肯定态度,认为革命推动社会进步,向过去宣战。这本书的超凡脱俗之处在于,除了写地上的实际斗争(阶级斗争),还写了天上的斗争(善与恶的斗争)。在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斗争中,有一个超人,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做出了超越阶级的善行(在火中救一个孩子,自己因而被捕获),写了魔鬼身上的上帝。

同时是人也是超人,这就是诗人。完全离开了人,诗人就不存在了。天才的诗人,请你把脚给我看看,让我看看你是不是像我一样脚跟沾着地上的尘土。如果你没有这种尘土,如果你从来没有像我一样走过这条径道,你就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你滚吧,你自以为是一个天使,你其实只是一只鸟儿……

——诗歌所歌唱的应当是人的生活,而不只是颂圣。

有些人来了,有些人去了,发生了一些事;至于我,我总在这里,总在星星照耀之下。他不仅对一切大事不关心,对任何细小的事也不关心。与其说他在沉思,毋宁说他在幻想。因为沉思的人有一个目标,幻想的人却没有。他流浪,漫游,休息。

——流浪和幻想,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塑成一个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这就更美丽。

——人可以是美丽的雕像;人生可以是美好的艺术品。

悲剧由巨人开始,被侏儒结束。

——世间有多少伟大的事业都是这样,开创它的是理想主义的巨人,勇敢,高尚,自我牺牲;可是继任者却是实用主义的侏儒,贪婪,猥琐,自私自利。正如马克思有一次所说:我播种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革命在创造文明。国民公会宣布了这个伟大的真理: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的。这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原理。

——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的界限划在不可以伤害他人的自由这一前提上面。

革命是“不可知神”的行动。渴望将来的人称革命为好事;留恋过去的人称革命为坏事。在这些摧毁文明又使文明复兴的巨变面前,人们是否可以判断某一细节的是非,那是很难一定的。要发生的事情总要发生的,要爆发的风暴总要爆发的。

——革命过程必定会造成损害。因为革命是对传统制度和习俗的破坏,而传统不可能一无是处,对合理部分的破坏就会造成损害。

他从英雄主义开始,到达屠杀。他的决定古怪可怕,有时也显得伟大。他的残暴是史诗式的。

——有一种史诗是古怪、残暴而可怕的,虽然也是伟大的。

一个母亲之所以崇高,就因为她有点像野兽。母性的本能是兽性的,也是崇高的。一个母亲身上有些东西是没有理性的,也有些东西是超出于一般理性之上的。她是盲目的,也是有真知灼见的。

——母性中的非理性因素。

这个伟大年头的特征就是不能仁慈。割治哪一种毒瘤不要流一点血呢?一个手术又有多少健康的肉要牺牲掉。这些可怕的必要牺牲就是成功本身的条件。革命要肢解身体,可是挽救了生命。怎么,你竟然为毒菌求赦吗?革命在文明身上剖开一道很深的伤口,人类的健康就要从这个伤口里生长出来。革命在为世界开刀,因此才有这次流血——九三年。你痛苦吗?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个痛苦要延长多久呢?要有施行手术所需要的时间那么久。以后你就能活下去。

——法国大革命就像动手术,而英国的光荣革命却像保守疗法。最终两个社会都达到了相同的目标,殊途同归,而不同道路所付出的代价大大不同。前者惨烈,痛苦;后者温和,平稳。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困难的。在地上的斗争进行时,发生了天上的斗争,就是善和恶的斗争。在错误和正确两者的恶斗上面,在深处的真理的面孔突然一下出现了。用一种野蛮的手段去回答一种慷慨的行为,革命居然也有这种弱点,这是一个贬值。那个宽恕,舍身成仁,赎罪,自我牺牲的至高无上的神圣法则,对于那些为错误而战的斗士反而存在,对于那些为真理而战的兵士却不存在。一个英雄从这个恶魔身上跳了出来。过去的人跑在前面,将来的人竟落在后面。野蛮迷信的人突然张开两翼高高地飞翔,俯视着那个怀抱理想的人在下面爬行!革命的目的难道要破坏人的天性吗?革命就是人民掌握统治权,归根结底,人民,就是人。

——革命是阶级之间的战争,但是人性显然比阶级性更深刻,更根本。阶级的矛盾是下位的矛盾,人性的矛盾是上位的矛盾。二者之间的冲突总是牵动人心和触动灵魂的。联想起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个》,红军女兵与白军军官之间的冲突和恋情以及最终二择一的悲惨结局,跟这部小说一样困扰人心。

《悲惨世界》

这是雨果的一部悲天悯人的巨作。它通过冉·阿让和芳汀母女的人生,深刻揭示社会底层的悲惨处境,而且有意无意中提出了一个社会学问题:监狱和法律在制造罪犯;好人没有为善的机会。

这部作品中,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冉·阿让,主要是他这个人的曲折经历和伟大人格。作品揭示出他个人的遭遇和一个糟糕的制度的矛盾:一个穷人,不过是偷了块面包,却要遭受这么严酷的惩罚,其中的罚不当罪和制度对穷人处境的缺少同情,令人不得不反省制度本身的问题。冉·阿让的人格超凡脱俗,极为高尚,在他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成为好人之后,在他为社会做了诸多善事之后,为了不让一个无辜的人替自己受罚,他竟然以自毁的方式,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震惊了所有爱他的人和一直在追捕他的沙威警官。冉·阿让完全可以选择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继续做他的高官,继续行善,而相比之下,那个嫌犯地位卑贱。冉·阿让挺身而出还他清白,体现了一种众生平等的理念,并不因自己的地位高尚就认为自己的生命比一个地位卑贱的人更有价值,可以让别人为自己牺牲。这种人格魅力真是无与伦比,具有一种非常悲壮的崇高力量,令当时尚属年轻的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主教米里哀也是一位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令人感动。当冉·阿让在他家再次犯罪时,他采取了保护和宽容的态度,使他免于再次入狱的命运。如果没有主教的这一悲天悯人的善意,也就没有后来的冉·阿让了。这样的人格给人启迪,它使我们深思,在法律之外,还有一个人性善恶的问题,而宗教在法律制裁犯罪之外,以让人知善恶的方式来感化人心,改善人性。在19世纪,当尼采宣布“上帝已死”后,宗教信仰陷入空前危机。但是,破坏之后还应有建设,那就是用道德和人文主义来取代宗教教化人心的作用。如果旧的破了,新的并没有立起来,社会就会陷入一种道德虚无主义的境地。

另外,值得一提的人物是警官沙威。他终于职守,严谨正直,像一只忠实的警犬,以敏锐的嗅觉追踪猎物。直到事实证明了他的直觉,冉·阿让自首,他却最终被冉·阿让的伟大人格感动,在听从内心的同情和忠于职守发生激烈冲突的情况下,竟然选择极端手段自裁,其人格之伟大也令人动容。

这部作品还涉及了深刻的社会矛盾,非常经典。它以悲天悯人的笔触刻画了穷人的悲惨处境和社会的贫富差异。虽然小说所描绘的是传统法国社会,但是在仍旧存在着贫富差别的社会和时代,读起来并不会觉得过时,反而会感到其批判社会的现实意义。另外,小说对于人性崇高和卑贱的拷问,意义更加深刻,因为这个问题永远不会过时,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和时代,人性的善与恶,人格的高尚与卑劣,是永恒的主题。

只要由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身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作者序言)

——作者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于揭示人世间的苦难。

大众关于一些人的传说,无论是真是假,在他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们的命运中所占的地位,往往和他们亲身所做的事是同等重要的。

——这就是为什么人言可畏,舆论可以杀人。

主教对于这黑暗世界中人的兴衰起伏不怀任何希冀,他那颗朴质的心只知道爱,如是而已。他觉得遍地都是寒热,他四处诊察疾苦,不想猜破谜底,只试图包扎创伤。

——宗教的基本功能。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人生的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有人为你是这个样子而爱你。

——被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被爱的不只是优点,还有缺点。因为这是真实的你,而你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属性或者因为幻想中更完美的样子而被爱的。

多么悲惨的命运,悲惨的身世。他只有走进世人眼中的羞辱,才能够达到上帝眼中的圣洁,或者是外君子而内小人,或者是圣洁其中而羞辱其外。留在天堂做魔鬼,或者回到地狱做天使。

——冉·阿让自首,为了拯救那个已经被误认为是他的人。这一行为是如此高尚,忘我,正直,高居于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到19世纪,宗教思想进入了危机。人们的心里不能有空虚,有破坏还要有建设。

——上帝死了,人也死了,人们心中的空虚怎么办?旧的破了,新的并没有立。

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

——这么说,无神论者不会有幸福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无神论者也可以找到幸福,可以在世俗的人际关系中找,比如爱情;可以在沉思中找。人完全有可能既知道事实的真相,同时又感受到心情的平静和幸福,达到超脱世俗的快乐境界。

《巴黎圣母院》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雨果的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完美的戏剧性。

印刷术的发明是历史上一个最重大的事件。那是革命之母。那是从亚当以来表现智慧的象征之蛇的皮肤完全地无限地改变了。思想从坚硬的变成生动活泼的了,和各种艺术同时,思想也从各方面解放。

——印刷术第一次使人的思想可以通过书的形式传播,意义极为重大,它使人从动物式的存在变成精神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的发明更是一个重大事件,它使对思想传播的压制成为不可能。

16世纪以来,印刷术杀死了建筑学,到了17世纪,印刷术已相当权威地坐在胜利之中,给世界一个文艺世纪的大节日。18世纪,长久被放在路易十四的宫廷里之后,它去攻击古老的欧洲。18世纪告终时,它毁了一切。而在19世纪,它将重建。

——把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归因于印刷术,这是一个相当新颖的观点。

圣地(教堂)和死刑台是惩罚与赦免的异端——两件努力互相纠正的坏东西。

——把宗教和法律说成是“坏东西”,这观点够极端的。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宗教和法律的问题太多,状况太坏,所以作者才会有如此激烈的看法。

爱情仿佛一棵树,它从自身茁长,却把它的根须深深地刺进我们每人的心里,并且继续在一个荒芜的心上变绿。这种感情愈是盲目,也就愈加顽固;越是没有理智,就越是坚固。

——爱情从来都是非理性的,盲目的,就像莎士比亚笔下那个爱上驴子的女人。在这个意义上,理智的爱情大约不是爱情,斤斤计较的关系更不是爱情。

《笑面人》

小说以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社会为背景,展示了底层社会人们艰辛生活的画面,以及上层社会的凶残腐败。书中对贵族政治做了深刻揭露,无情抨击。雨果情感极其充沛,给人印象深刻。语言尽多格言,浪漫色彩浓重,情节波澜起伏,风云变幻,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缺点是有戏剧性过强之嫌。

一些可圈可点的句子和人物个性:

愚昧无知是美德的守护神。没有远见,就没有野心;无知是对人有好处的黑暗,它遮住你的眼睛,消除你的妄想。那就是天真。识字的人会想,会想的人会追根究底。不追根究底才是本分,也是幸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最佳统治术。

一个心灵脆弱的人做不了政治家。把良心看得太重,往往使人优柔寡断……良心不应该随随便便这样认真。不然,你就会一步步陷入政治节操的黑暗里。到了末了,这些原则就变成了深渊。

——政治家不可以脆弱,不可以太有良心。

人生最要紧的事是忘恩负义。

伤害别人是一种享受。觉得自己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使他心里暗自高兴。头脑跟心灵一样最忌空虚。心灵空虚能够产生爱情;头脑空虚往往产生憎恨。

恨不是一个小东西。恨总是一个很大的东西。它尽管在一个渺小的生物里面,却仍然像一个巨大的怪物。一只受到蚂蚁憎恨的大象也同样是处在危险里。

——西方现在出现一个新概念:仇恨犯罪,即出于仇恨所做出的犯罪行为,比如殴打和杀害黑人、同性恋者。

凡是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放在创作里的人都会觉得很得意。癞蛤蟆生了一个癞蛤蟆就是完成了一件杰作。

——听了这话真让创作的人沮丧。

他模模糊糊地觉得这种沉重的普遍灾难好像抓紧了他的心。他甚至不知分寸地对自己说:我们替可怜的人民能做点什么?如果我有力量,我就去帮助这些穷人!但是我是什么?不过是一粒原子。我能做什么?什么也不能做。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所造成的内心冲突。

有学问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见自己的无知。诚实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见坏蛋。坏蛋是瞎子,他看不见上帝。

——所有的人都有看不见的东西。

除了两颗相爱的心以外,别处找不到诗意;除了两个人接吻的声音之外,别处找不到音乐。

——只有爱情中才有诗意和音乐,而平庸猥琐的生活是没有诗意也没有音乐的。

皇帝使国内缄默不语。

——道路以目,腹诽。防民之口,犹如防川。

非礼之行一直潜伏在人类的心里。连最清白的人,表面上很纯洁的人,也是这样……醉和嗜酒成瘾是不同的。醉是要某一个女人,嗜酒成瘾是要所有的女人。

——中国人说: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

高高在上实在乏味。没有比高贵尊严更讨厌的了。堕落才是休息。粉碎一切,向一切挑战,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破坏,这才叫生活。摆脱了自己的阶级才是解放。

——阶级地位、习俗礼仪往往会束缚人的内心,挑战,破坏,粉碎,堕落,这需要太大的勇气,所以一般人无法过自己内心向往的生活。

谁没有遇到过表面上自由自在,而实际上却是翅膀受到束缚的情形呢?

——有些人想飞翔,但是受到束缚;有些人已经忘记了飞翔的感觉,已经在内心放弃了飞翔的愿望。

《葛洛特·格》

这篇小说的每一个段落都可以用作解决19世纪社会问题的那部大书的每一卷的卷首语。它揭示人的生活有两个阶段:堕落之前和堕落之后。而这两个阶段贯穿着两大问题:教育问题和刑罚问题。雨果认为,监牢攫取了人民的儿子;妓院攫取了他们的女儿。

你把一个有思想的人放在没有思想的人中间,在一定的时间以后,由于不能抵抗的引力定律,一切幽暗的头脑将会谦逊地恭敬地围绕着光辉的头脑。有些人是铁,有些人是磁石。

——人们的生活需要思想的指引。

没有众望所归而不失宠的。奴隶对你的爱总是加倍引起主人对你的恨。

——原因一个是功高震主,另一个是反衬出主人的无能和缺失。

同类推荐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年月诗集 时光链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始源星

    始源星

    沉睡了四十亿年了。少年茫然地睁开眼,望着有些陌生的世界。一切都不一样了,但,似乎变得更有趣了。那么,就让我再征服它一次吧。重生后的少年,曾经的远古霸主,在n年后的今天,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他也不知道。但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再次屹立于食物链之巅!仰望苍穹,神威隐现;俯瞰大地,唯我独尊!
  • 界天记

    界天记

    元泱初年,天地混沌,异兽横行,元泱仙人为感神州不定,化身平乱,遂元泱平,成五界。数千万年后,十三岁的少年风一鸣,为解身世之谜,背负父仇族命,偶然踏入界宗,却意外地揭开了元泱境界最原始的惊天大秘。
  • 永恒逆天

    永恒逆天

    纳宇宙山河入衣袖,收天地万物入眼底,一人之威,震万世诸雄;诸天之帝,众神之皇,万仙之尊,群魔之王,屹立于诸天万域之上,威震八方;一位少年从下位面走出,踏上登天之路。
  • 绝色妖后之魔王太勇猛

    绝色妖后之魔王太勇猛

    一觉醒来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古香古色的房间,最重要的是她竟然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仙子,好吧这我认了,但是身后这个帅的不要不要的男人是谁啊。她是天界法力最高的仙子,因为把月老的姻缘树给弄断了,玉帝一怒之下把她打入凡间。他是魔界最美的美男子,同样也是魔界的主宰者,却把一颗心错付给了无情的她。神魔殊途,这一段禁忌之恋注定是不被人祝福的,看着千万百姓们受苦,她不得已踏入了传世轮回。她转世三生三世,他也追了她三生三世,回归天界她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出兵讨伐魔界生灵涂炭并不是她想看到的画面,反目成仇并不是她所希望的结局,但是他们终究是不可能成为恋人的,既然无法成为恋人,那就只能成为仇人让你永远无法忘记我
  • 细节决定成败集

    细节决定成败集

    本书从生活到职场,从办公室到大小宴会,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力图为读者展示细节决定人生的详细脉络,以便让读者汲取成功经验,规避风险。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施肥知识(下)

    施肥知识(下)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1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 拿什么安慰自己:成长那些事儿

    拿什么安慰自己:成长那些事儿

    身在异地他乡,蜗居在大城市的你,为什么离开家人,是否时常为生活的困苦和前途的渺茫而忧心?看过本书你会懂得要如何更好的珍惜现在。
  • 葵藿之心

    葵藿之心

    莫道君王无忧愁,只憾东瀛无仙丹,正所谓造化弄人,报应不爽,谁言君王就能万寿无疆,心无愧惧。且看天可汗的长生之道如何在大唐西域这条漫漫丝路上演绎出一场华美绝伦,荡气回肠,敢爱敢恨的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