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500000020

第20章 孟子(8)

孟子说:“士人要做官,就好比农民要种田一样;农夫如果离开一个地方难道会丢下他的农具吗?”

周霄说:“魏国也是一个可以做官的国家,但我从未听说过士人想做官有如此急迫的。既然士人想做官是如此的急迫,那么君子的做官为什么又那样艰难呢?”

孟子说:“男孩生下来就希望为他找到妻室,女孩生下来就希望为她找到夫家,父母的这种心情是人人都有的。但是要得不到父母亲的许可,没有媒人的介绍就钻洞穴私下相见,翻墙头进行幽会,那么父母、国人都会看不起他们。古人不是不想做官,但又讨厌不通过正当途径做官。不通过正当途径去做官的,就跟钻洞翻墙的丑行相类似。”

§§§第四章

【原文】

彭更①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②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③。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④,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⑤,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注释】

①彭更:孟子的弟子。②传食:古代客馆的名称。传(zhuàn),辗转。③梓、匠、轮、舆:都是木工。梓人造礼器,匠人掌土木,轮人造车轮,舆人造车箱。④待:通“持”,扶持。⑤画墁:画,通“划”。墁(màn),墙壁的粉饰。

【译文】

彭更问道:“随从的车子几十辆,带领的学生几百人,来往都在客馆里受到诸侯的款待,这样不觉得过分吗?”

孟子说:“要是不合道理,一碗饭都不能受之于人;要是合道理,舜接受了尧的天下都不觉得过分。你觉得过分吗?”彭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士人没干具体工作而吃人家的,是不可以的。”

孟子说:“你如果不沟通人们的劳绩、交换他们的成果,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农夫就会有剩余下来的粟米,女人就会有剩余下来的布匹;你如果沟通了他们,那么工匠们都能从你那儿得到吃的。现在有这么个人,在家孝顺,出外友爱,谨守先王的准则,以此扶持后进的学者,却不能从你那儿得到吃的,你为什么重工匠而轻视实行仁义的人呢?”

彭更说:“工匠们从事劳动的目的在于解决吃饭问题,君子们施行道理道德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吗?”

孟子说:“你何必管动机目的呢?他们对你有劳绩,可以给报酬才给报酬。你到底是根据目的动机给他报酬呢?还是根据他的功绩贡献才给他报酬呢?”

彭更说:“根据他的动机目的。”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干活时毁坏了砖瓦,污损了墙壁,他的动机目的在于谋求吃的,你酬劳他吗?”

彭更说:“不能给。”

孟子说:“那么你就不是酬劳动机目的,而是酬劳功绩贡献啊。”

§§§第五章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②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③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④,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注释】

①戴不胜:宋国的臣子。②咻:喧哗。③庄、岳:齐国的街名和里名。④薛居州:宋国的善士。

【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是想要你的国王达到善的地步么?让我明确地告诉你。有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能说齐语,是让齐人来教他呢?还是让楚人来教他呢?”

戴不胜说:“让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人教他,许多楚人吵扰他,即使天天责打要他学会齐语仍不能做到;要是带他到齐国的闹市街里住上几年,即使天天责打要他说楚语也不能做到。你说薛居州是个善士,要让他居住在国王的身边。如果在国王身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国王和谁去做坏事呢?如果在国王身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国王和谁去做善事呢?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第六章

【原文】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目阚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②,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③,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注释】

①段干木:战国初年魏文侯时贤者,曾师事子夏。②胁肩:耸起肩来故作恭敬的样子。谄笑:勉强装出讨好的笑容。③赧赧(nǎn):羞惭得满脸涨红的样子。

【译文】

公孙丑问道:“您不愿去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古代的惯例,不是诸侯的臣子,便不去参见他。段干木翻墙逃避魏文侯,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都太过分了;如求见迫切,那就可以见的。阳货想要孔子来见他,又厌恶别人认为他没有礼仪,大夫赠送东西给士人,士人如果不能在家亲自接受,就应去大夫门下拜谢。于是,阳货探知孔子不在家时送给他蒸猪腿;孔子也探知阳货不在家时前往拜谢。在那时,如果阳货先去拜访,孔子怎么会不见呢?曾子说:‘耸肩做出毕恭毕敬的样子,勉强装出讨好的笑容,比盛夏的日子去浇菜地还要痛苦。’子路说:‘明明跟这个人志趣不相投,却要勉强去和人家交谈,看看他那羞惭得满脸涨红的样子,我真不知道所为何来。’从上面这些事例来看,就能明了君子应该怎样保持自己的品德和操行了。”

§§§第七章

【原文】

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曰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戴盈之:宋国大夫。②今兹:今年。③攘:《经典释文》云:“攘,盗窃也。”

【译文】

戴盈之说:“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税收今年还办不到。请先减轻征收,等到明年再完全取消,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个人每天偷他邻居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那人回答道:‘我先少偷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改正。’如果知道这样做不符合正道,就应赶快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第八章

【原文】

公都子①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②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③;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④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者,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睢《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⑤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⑥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注释】

①公都子:孟子的弟子。②《书》:指《尚书》。洚水:指不遵河道、四处泛滥的大水。洚(jiàng),古音与洪(hóng)同。③菹(jū):多水草的沼泽地。④飞廉:也作“蜚廉”,殷纣王的佞臣。⑤杨朱:魏国人,战国初年的著名思想家,主张“贵生”、“重己”。墨翟:春秋末年的著名思想家,墨家学说的创始人,该学派有《墨子》一书传世。⑥《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鲁颂·闷宫》。

【译文】

公都子说:“别人都说先生喜好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我难道喜好辩论么?我是不得已啊!人类社会产生很久了,时而太平,时而动乱,轮换着出现。当尧的时候,洪水横流,在国土泛滥,到处被龙蛇盘踞,百姓无处安身,低处的人只好在树上搭窝巢,高处的人便连串挖窑洞。《尚书》逸篇中说:‘洚水警诫了我们。’洚水就是洪水。当时尧派禹治水,禹挖通河道把洪水导入大海中,又把龙蛇驱逐到草泽地,水沿着地上的沟道流动,这就是长江、淮水、黄河和汉水。水患既已解除,鸟兽不再危害人们,然后百姓们才得以回到平地上来安居。”

“尧、舜去世以后,圣人治国爱民之道就逐渐衰微。暴虐的君接连出现,毁坏了房屋来做池沼,使百姓无处安居;废弃了农田来做园林,使百姓不能谋生。邪说、暴行随之兴起,园林、池沼、草泽增多,并招来了飞禽走兽。到了殷纣的时候,天下又发生了大乱。周公辅佐武王诛杀殷纣,讨伐奄国,与这些暴君交战了三年,把飞廉追逐到海边处死,灭掉的国家有五十个,将虎、豹、犀牛、大象驱赶得远远的,天下的百姓都非常喜悦。《尚书》中说:‘多么英明伟大啊,文王的谋略;继承发扬光大啊,武王的功绩,帮助、启发我们后人的,都是光明的正道而没有丝毫缺陷。’”

“周室衰微,正道荒废,邪说、暴行随之兴起,臣子杀害君王的事有,儿子杀害父亲的事有。孔子为之忧虑,便著述了《春秋》。《春秋》所记述的是天子的事,所以孔子说:‘将使世人了解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将使世人责怪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

“圣王不诞生,诸侯肆无忌惮,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世上的言论不属于杨朱一派便属于墨翟一派。杨家主张为我,是不要君主;墨家主张兼爱,是不要父母,不要父母、不要君主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棚里有肥马,而百姓却脸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是放任野兽去吃人。’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就是要用邪说来欺骗百姓、阻止仁义的施行。仁义被阻止就是放任野兽去吃人,人们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这样主张邪说的人就无法兴起。邪说兴起在人们的心中,会危害他们所做的事情,事情受了危害,也就会危害他所施行的政务。即使圣人再度出现,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

“从前,大禹治好了洪水使天下太平,周公征服了夷狄,赶走了猛兽使百姓安定,孔子著述了《春秋》使作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感到恐惧。《诗》中说:‘痛击戎狄,遏止荆舒,无人敢于抗拒我。’不要父母、不要君主,是周公所要痛击的。我也想去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抵制偏险的行为,批驳错误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业绩。我难道是喜好辩论吗?我实在是不得已啊!凡是能够著书立说敢于抵制杨、墨学派的人,便不愧是圣人的门徒。”

§§§第九章

【原文】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①?居於陵②,三日不食,耳无闻,日无见也。井上有李,螬③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④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屦,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⑤;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⑥曰:‘恶用是鶃鶃⑦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注释】

①匡章:齐国人,曾在齐威王和宣王朝做过将军。陈仲子:齐国人,因他居住在於陵,后人称於陵子,是思想家。②於(wū)陵: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长山县以南。③螬:金龟子的幼虫。④巨擘(bò):大拇指。⑤盖:地名,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⑥频顣:同“颦蹙”,形容皱眉不高兴的样子。⑦鶃鶃(yì):鹅叫声。

【译文】

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确实是位廉洁的人么?居住在於陵,三天不吃东西。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到。井边树上掉下的李子,金龟子虫咬吃了它的大半果肉,他摸索着爬过去取来吃,吞咽了三口,这才恢复了:耳朵才能听,眼睛才能看。”

孟子说:“在齐国的人士中,我必定是把陈仲子看作顶呱呱的人。然而,仲子又怎么称得上廉洁呢?如果要完全符合仲子品行,只有变成蚯蚓才能做到。蚯蚓吞食地面上的干土,饮用地下的泉水。仲子所居住的房屋,是伯夷所种植的呢?还是盗跖所种植的呢?他所吃的粮食,是伯夷所种植的,还是盗跖所种植的呢?这是无法得知的。”

匡章说:“这有什么关系呢?是他亲自编织草鞋,妻子纺线搓麻,而交换来的。”

孟子说:“仲子是齐国的世家大族,他的哥哥陈戴有封地在盖邑,每年能收到俸禄米粮几万石。仲子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物,便不食用;认为哥哥的房屋是不义之产业,便不居住,避开了哥哥,离开了母亲,独自到於陵居住。后来有一天回家看望母亲,正好碰上有个送一只活鹅给他哥哥的人。仲子皱着眉头说:‘要这种嘎嘎叫的东西干嘛?’另一天,他母亲杀了这只鹅给他吃,他正吃着时,他哥哥从外面回来,说:‘这便是那个嘎嘎叫的肉啊!’仲子一听便跑到外面‘哇’地一声全吐了。母亲的食物不吃,妻子的食物却吃;兄长的房屋不住,於陵的房屋却住,这样还能算是廉洁到顶了吗?像陈仲子这样的人,恐怕只有把自己变成蚯蚓然后才能完全符合他的廉洁之风吧。”

§§§第四篇(上)离娄章句上

§§§第一章

【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①之巧,不以规矩②,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率④。’遵先王之法者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

同类推荐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智囊(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由二十四不经典著作组合而成的《二十四史》,其成就和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方面。就像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的初衷一样,从中既可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本书对《二十四史》中有关领导智慧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条文清晰,是读着轻松阅读、理解深入、掌握到位。
热门推荐
  • TFBOYS爱上你

    TFBOYS爱上你

    优美的音乐想起,台上那三个倾国倾城的女孩,容貌还在,变了名字,变了性格,心渐渐冰冷,没有人懂得她们是怎么了,只有他们,那三个英俊的少年……
  • 霸爱邪王:盛宠腹黑妃

    霸爱邪王:盛宠腹黑妃

    穿越就穿越吧,不受宠就不受宠吧,没有灵术就没有灵术吧!那么从嫡女变成庶女,再从庶女变成嫡女,这是几个意思呢?还有还没恋爱就被签订爱情契约,这又是几个意思?面纱蒙面我挡灰尘,身穿玄铁我练筋骨,怎么就变成天下第一丑女,又丑又胖呢?好吧,我认你们狠,姐我不计较!但是男人,不要以为你是王爷,私定我的终身,我就可以不计较!
  • 我与我的哥哥和弟弟

    我与我的哥哥和弟弟

    周一珂、吴一零、张一素、王一乐、杨一奇,这篇小说主要是讲他们五个兄弟姐妹的事,至于他们的姓氏为什么不同,那是因为他们五个的妈妈是很要好的闺密,她们年轻的时候不想谈恋爱,但是都想要个孩子,所以五个人相继都去做了人工受孕,孩子生下后都跟着她们姓,至于他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一字,那是因为他们都是一家人。在生下孩子之前,她们一起创作了一家服装公司,五个人都是设计学院毕业的,公司的发展还不错。虽然他们是一家人,但是妈妈们并不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每个月给他们一些钱,不许他们请保姆,要买衣服的提前说好钱另算,为了是想让他们能都独立,感情变得约好,但是妈妈们有空也会去看看他们。
  • 穿越异界:女主养成记

    穿越异界:女主养成记

    这是一个四人面基去网吧被炸死在游戏里重生变成NPC的故事。(温馨提示:此文绝对的玛丽苏,各位看官,慎入啊!)
  • 穿越之妈咪带我闯江湖

    穿越之妈咪带我闯江湖

    十年前,一场穿越时空,让江美美找到了真爱,但是无奈命运弄人,自己却又被迫离开爱人,回到现代。十年后,还是穿越时空,但却不是江美美一个,还附带一个拖油瓶儿子,寻找爱人的同时,这对宝贝却把江湖搞了个天翻地覆。十年前,莫御辰爱上了美丽可爱的现代女人。十年后,痛失爱人的他创立了势力强大的组织冷情山庄,却也想不到被一个九岁孩子搞得无可奈何。守候十年的爱情,如何再重圆,古灵精怪的天才儿童,如何玩转江湖。自由一番妙趣。
  • 法则剑神重生花丛

    法则剑神重生花丛

    十六煌煋天神之首法则剑神陨落,冥冥之中引领他来到这片世界,图其开辟世界,造福于世界,不过优秀的人总会在不知不觉间招惹许多“麻烦”。且看法则剑神重生花丛,如何在这让他难以摆脱的尘缘中寻找归处...
  • 独宠娇妃

    独宠娇妃

    她是林府千金,万千宠爱,恣意洒脱;他是将军遗子,家仇国恨,深沉稳重;她自小心里眼中只有他一人,能如愿嫁给他,与他携手到老,便已觉得是上天最大的恩赐;他心思深沉,却只对她毫无保留,万般艰辛只愿诉与她,无奈造化弄人,步步沉陷,眼见她渐行渐远却无能为力;一段挥之不去家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个强行搅局的异族女子,让他们日渐远离,未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独宠你一人。
  • 邪王绝宠:腹黑王爷冷王妃

    邪王绝宠:腹黑王爷冷王妃

    她是末世华夏大陆的暗夜组织的第一杀手墨琉璃,也是医学界的传奇一一星夜!却因渣男背叛,失足坠崖。她是镇北候唯一的嫡孙女一一莫琉璃!虽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但却父母双逝,天生废柴!由于哥哥和爷爷远赴边疆,被狠心庶姐毒打致死!当她变成了她,当昔日的废柴变成华夏第一杀手。看莫琉璃如何翻云覆雨,笑傲天下!吾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只是。。。。。。。谁能告诉她这个她随手救的男人为何总缠着她!
  • 阴魂缠身:鬼夫你好污

    阴魂缠身:鬼夫你好污

    我叫白且安,有着世界上最薄弱的命格和最可怕的血脉,注定命薄如纸,是有人以命换命,让我活到了现在。可就在我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有一只男鬼缠上了我,还想跟我发生一些比较亲密的关系,他身材完美,长相完美,就是……太能干!
  • 帝妃神探

    帝妃神探

    沈墨香,21世纪的心理学博士生,原本一个灵魂脱体实验却生生的把她扔到了千年之前,月黑风高,几个盗墓贼被她吓的丢盔弃甲,某女灵秀异常的从棺材里爬出来,是兴奋,是郁闷,还是纠结。洗澡遇美男?没关系,先打个劫再说!被当贼捉?没关系,咱可以跑嘛!一不小心跑进了传说中的烟花之地(俗称妓/院),无妨,咱可以胡诌!嫌来无事破破案子,吃吃美男豆腐,这日子本来挺美的,谁曾想到自己这具身体的原主是被人下蛊而亡?蛊毒!暗害!栽赃!一个个阴谋袭来,这一步步要她如何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