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7100000032

第32章 走进新生活(8)

邱世福承包了60亩,由原任乡扶贫办主任杜永旭为技术指导,进行精心管理,2005年种植,2007年试果,2008年开始进入丰产期,今年产果7万余斤,全部销往山东,产值达到10万余元。此外,从2008年开始,他还办起了家庭养猪场,自繁自养,每年出栏瘦肉型猪40多头,今年养猪碰上了好价钱,产值可达7万余元。

在发展脐橙产业和养猪的同时,邱世福2008年建起了3个立方米的沼气池,大搞猪——沼——果生态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迈进,难怪大门上挂着一块“科技示范户”的牌子,乡领导说,全乡果业方面的科技示范户总共10户,移民户就占了3户。

那年和邱世福一起来葫芦垇安居的温雄洲喜孜孜地告诉我们,他包了50亩脐橙,从2008年开始进入丰产期,今年收获脐橙8万余斤,由山东老板订购,已销往各地,产值12万元。此外,从2008年开始大搞养鸡、养猪,今年已出栏成年猪38头,出笼土鸡3万余只,养殖业纯收入近5万元。温雄洲说,他要把赚得的钱用于再投资,扩大产业规模。目前,他已与四川一老板达成协议,以股份制形式共投资80万元,兴建一个占地4000平米的养蛇场,正在动工建场房。其它3户也承包了4、50亩不等面积的脐橙,同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看见,已经上规模,上档次的脐橙种植业和养猪、养鸡、蛇的养殖业已成为了这5户移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依托产业。这些产业在葫芦垇形成了一道道风景,在移民奔向小康社会的壮丽进程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这样的事例,这样的豪情,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怎不让人陶醉?

黄月辉家的喜事儿

爱情,多么甜蜜的字眼!可由于贫穷,许多搬迁前的村庄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那么,移民搬迁之后,这种情况有无改善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且让我们来看看安远县岭背村黄月辉一家的际遇变化吧。

岭背村民小组地处偏僻。从乡镇到村庄,必须翻过几座大山。虽说周遭绿树成荫,山花烂漫,但由于不通公路不通水电,田地又少,村民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小小的岭背村,总人口不过6、70人,却有18个光棍,其中黄月辉一家就贡献了5个。70多岁的黄月辉40不到死了老婆,此后虽然一直想再娶,问题是他拖着4个儿子,哪个女人肯嫁给他?黄月辉只得一直打单只过日子。由于生活困顿,4个儿子长大后也无力娶亲,一家5口统统成了光棍。没奈何,两个儿子到别村当了上门女婿,成为远近村民的谈资和笑柄。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客家人而言,当别人的上门女婿就是卖了祖宗的姓氏,因为生的孩子要跟女方姓,这无疑是种难言的耻辱。可耻辱归耻辱,总比打光棍要强吧?再怎么说还有老婆和孩子,还有一个家啊!

然而,剩下的两个儿子却连当上门女婿的机会都没找到,只好继续光棍着。2005年安远县启动岭背村整体搬迁计划时,黄月辉最小的儿子已经33岁了,仍然和父亲、哥哥生活在一起,过着形单影只的独身生活。安远县移民扶贫办黄镜明主任前往他家做工作,说了半天,父子3人默默的谁也不吭声,把黄主任急得嘴上冒泡。连着跑了好几次岭背村,黄月辉给出的回答险些没让他闭过气去:黄主任,我们家太穷了,让他们搬吧。我们命苦就留在岭背好了。

可是,黄叔,这次是全村整体搬迁,机会很难得,你这样留下来不划算啊!

黄月辉的回答其实在黄镜明的意料之中,让他生气的其实不是这个答案,而是隐藏在答案中的那份绝望与放弃。黄镜明苦口婆心地给黄月辉父子几个做工作,告诉他这次的整体搬迁政府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第二呢,给了他一个远景目标,说明白搬出去以后他们有什么好处,能够怎样发展;第三招是黄镜明的杀手锏,他说:黄叔,你还是搬吧,搬出去就够帮儿子找到老婆了!

黄镜明记得,当自己说起前二项时,黄月辉父子仍旧无动于衷,可说到第三项了,父子3人的眼中顿时光芒闪烁。黄月辉抖嗦着嗓子道:黄主任,你这话当真?

黄镜明点点头,斩钉截铁地说:叔,你就搬下去吧!不为自己也为儿子想一想。你们要是答应搬下去,我保证会给你最优惠的政策,什么叫最优惠呢?就是扶贫补助款可以提前兑现,宅基地不要钱,还可以得到1万元的补贴。这是最优惠的政策了。

听了黄镜明的话,黄月辉父子3人到隔壁嘀咕了好一阵,然后黄月辉蹒跚着走出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黄主任,我们只会砍树、落烧和做田,我们搬下去了什么也不会干,能挣到饭来吃吗?

黄月辉的这个问题,是深山移民的共同心声。所有的移民在做出搬迁决定时都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黄月辉特别担心而已。黄镜明拉住黄月辉的手,亲切地说:这个你们放心,政府既然让你们搬得出,肯定要让你们住得稳、富得起。你到安置点后,政府会帮你们租好田、租好山场,这样不就可以继续搞种养吗?至于你老人家,如果符合有关条件,我们会给你办低保。再就是我向你保证,只要你家儿子看上的妹子,我们一定给你保媒!

真的吗?黄月辉的两个光棍儿子异口同声地问道,脸上是抑不住的喜气。

那当然!我以扶贫办的名义担保!黄镜明这话在黄月辉父子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黄月辉激动地说:黄主任,我们还是搬到山下去吧。多谢你为我们本家人着想,翻山爬岭上下跑了这么多趟,难为你了!

老人家的这几句话虽然很平常,落到黄镜明耳中却另有深义。这是乡里百姓掏心掏肺的大实话呀,能听到这话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

做通了岭背村最后一户人家的搬迁工作,黄镜明按说应该通身舒泰才对。可他下山时心却倏忽间沉重起来,因为他刚才的承诺并非张张口就能解决的,还得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行。他立即召开了相关会议,把岭背村整体搬迁的工作计划细细地讨论了一遍,这才动手实施。实施过程中困难不少,但都在政府的协调下迎刃而解了。黄月辉一家如期搬下了山,搬家时黄月辉放了挂长长的炮竹,因为他这次能够搬迁下山,实在是得益于党和政府移民扶贫政策的帮助,否则做梦也不可能实现。

记者同志,你晓得啵,当时我有些故意出难题,建房子挑地皮时我左看不中,右看不中,扶贫办的同志问我什么样的地皮才要,我就说十字路口边上的才要,结果他们就给了我十字路口边上的宅基地啊。再就是啊,我建第一层时的材料钱是政府出面帮我到店里赊的账,当时钱不够啊。对,搬下来的第二年就帮我租了山场和田地,现在已经栽了禾下去了,今年就有收成了。还有啊,政府给我吃低保了,这是很不容易的,感谢党和政府这么看重我,他们真的比菩萨还要好!什么?你问我两个崽有冇找对象?黄主任真的帮他们保了媒,我的落脚崽已经在搞对象了,搞得好热闹哇,听哇今年要结婚了。原先村里的其他光棍啊?有的已经结了婚生了崽,有的像我屋里的崽一样,还在谈呢!他们好哇,赶上了好年代。我?我年纪太大了,不找对象了,享崽和孙子的福吧!记者同志,我冇文化,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你记得在书里一定要替我讲上两句感谢话啊,我黄文辉全家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的关心呐!

黄文辉老人的声音和他的面容一样苍老,但语调、表情中却扑闪出炽热的情怀,让在场的人皆为之动容。

王小东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前文我们曾写到的王小东,因向往幸福生活,咬牙在外头学做泥水匠,不曾想因为家乡人穷,做不起房子,乃至于“勾仔垴的王小东学艺”竟变成了一句歇后语,其后缀是——没有用武之地。那么移民搬迁的政策有没有惠及王小东呢?

这话得从4年前说起。那年遂川县珠田乡政府果断地决定将勾仔垴的村民整体移民至遂井公路旁,年近40的王小东听到这一消息,兴奋得彻夜无眠,次日一早就赶到了乡政府报名搬迁。半年多后,他和父亲、妻子、子女一家5口与所有村民一起来到了新的移民安置地——乡政府旁的珠田明珠社区,开始了他们崭新的生活。

从人迹罕至的老家勾仔垴一脚踏进交通便捷、充满现代气息的山外世界,王小东仿佛刚从云梯上下来,忽然间觉得脚下的土地不踏实了。由于是无土安置,他们得有新的生存手段。他想到了自己的泥水匠手艺。问题是附近的村民早已安居乐业,许多人的房子才做没几年,就是偶尔有做新房的,别人也有相熟的泥水匠,有的还用上了专业的建筑工程队,他草草学就的手艺依然没有用武之地。不过他一点也不懊恼,因为这次的没有用武之地不是没有施展的平台,而是缘于他本人的“武”功不够出类拔萃,能怪谁呢?

正当王小东夫妇惶惑无计时,乡里负责移民社区工作的机关干部主动深入民众,为他们分析市场,讲解国家在帮扶方面的有关政策,尤其在了解到王小东家庭的有关情况后,立即与王小东谈心,为王小东夫妻就业问题出谋划策。考虑到王小东资金缺乏,以及他的实力和闯荡市场的风险,政府为王小东夫妇选择了废品回收的这条路子,废品回收这个行业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投入,只要能够吃苦耐劳,可以说是坐等收成的一条发财门路。王小东夫妇也特别要强,他们相信,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肯定能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就这样,王小东拉着收废品的板车,和妻子一边捡废品,一边吆喝,天天起早摸黑、风雨无阻,一年下来,净收入上万元,不用手艺也比原来在山沟里的3、400元不知强多少倍。如今,王小东夫妇的身影不仅穿梭于珠田的乡村、遂川县城,而且还把收废品的生意做到了井冈山。其他的村民也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如今他们家家户户不仅通上了电,接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电话、手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脑、摩托车等现代化高科技产品。

去年冬,王小东家建成了4层小楼,房屋竣工那天,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他在对联中写道:“新住房新生活一派新气象,谢好友谢亲朋合家谢党恩”。他的妻子孩子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周围的人都羡慕地说,这一家人真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啊!

从“山伢仔”到“企业家”

在安远县采访时,县扶贫移民办孙家雨多次提到一个名字:曾光裕。他说曾光裕这个人了不起,很有想法,也做得很有成就,建议我在书中无论如何得带上他一笔,因为他的成功,可以说是移民搬迁扶贫政策的一个有力佐证。换言之,也可以这么说:没有移民搬迁扶贫,就不会有曾光裕从“山伢仔”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6年前,曾光裕居住在一个离公路30多里的小山村——安远县车头镇兴地村,兴地村地处安远与信丰交界,邻近定南的大山之中,23平方公里的三条大山沟,稀稀落落分居的68户246人构成了兴地村,上个世纪80年代在3条大山沟的汇合处筑了一座高坝,建成了专用于发电的上丁水库,把本是闭塞的山村彻底地封闭在大山中。兴地海拔730多米,比安远平均海拔高出300米,进出要越过二个又陡又长的高陂,80年代修建水库、后面采伐木材时虽修了一条公路,但天气稍微不好就无法进出,整条路崎岖不平,即使骑摩托,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也怕进去,洪水冲刷的沟坎,裸露的片石,使摩托不断的蹦跳摇摆,曾有2位山民骑摩托进山时坠入山谷而亡,村民们由此谈摩托色变,并戏称兴地人赴圩比出国还难,闭塞使兴地人长期处于“耕了二丘田,清闲休半年。只要不饿死,谁求啥小康。”的困境中。改革开放后外面一天比一天好,而兴地则因山外地裁香菇的兴起和兴地大山中野生香菇的减少,木材的枯竭,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时至21世纪,整个兴地还没有一栋“清水墙”房更不用说“钢混”的了,整个村只有2部彩电。因多是陡坡,自行车也很少,倒是有3个在广东的打工仔在搬迁前买了摩托,他们冒着坠崖的危险将摩托从广东骑回来。谁知回家后蹦跳了2天,摩托车便“落落科科”了,该响的地方不响,不该响的地方响个不停。人说住在兴地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没哪里用。读书难、看病难更是兴地人长期的痛……

曾光裕就生活在兴地的3条大沟之一兴地村南坑组,兄弟七人他最小,20刚出头父母便催着曾光裕那几位已成家的兄弟帮着曾光裕成亲,经过众人千方百计的努力,他找了一门亲,“父母疼细仔”,他父母选择和他住在一起。搬迁那年他已有2个小孩,父母东拼西凑借了些钱帮他买了一部手扶拖拉机,在自家山上砍了柴火每天拉到圩上去卖,凭此除了一家4人的花销外还能积下些钱用于还债。因有这部手拖,曾光裕的生活在村里算是比较好的了。但那时的他累得疲惫不堪,时常可以看到他在路上修理那部出了故障的手拖,弄得满身油污,记得有几次修着修着,他居然靠在手拖旁睡着了。手拖又坏了,抢修到半夜仍没见好,他只好将手拖丢在路上自个儿跑回了家。一心想致富的曾光裕说,那时的生活实在太苦了,除了靠山吃山,卖二段木头,做几斤香菇,再没有什么来路了。养猪嘛养大了没谁来买,种果也没有谁来收,山里人窝在山里怎能过上小康日子?

到了2004年,政府号召深山移民到山外与大家共享发展成果。曾光裕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高兴,他立即召集村人讨论想向政府申报搬迁,但却遭到了不少老人的反对,其中他父亲是态度最坚决的。父亲激动地说,自家在兴地有上百亩的山,上10亩的田,虽说不能致富,但起码通过辛勤劳动还能保证有吃。搬出去了,没田没地能否活下去还是个问题呢!曾光裕向他反复介绍了政府为使山里人过上小康生活而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最后父亲和村里的其他老人带着疑问跟着年轻人迁出来了。

同类推荐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 文乾义作品选(随笔卷)

    文乾义作品选(随笔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返回故乡、短暂者、雪里的树干、帽子、别处的雨声、今天将过去、小木屋、大理石情结、倾听、人类的故事等。
  •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完美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幽幽七里香”“初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追风的女儿”“爱如山路十八弯”“时间无垠,万物在其中”“人间岁月,各自喜悦”等八辑,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作者简介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热门推荐
  • 凭栏意,恨嫁时

    凭栏意,恨嫁时

    一舟,一湖,一涟漪。伊水,伊人,伊叹息。倚窗,倚怀,倚栏意。凭谁问?莫相离。君若敢不弃,卿必如梭楫。机杼不断丝线缕,相守亲密到天际。未嫁之时明玉碧,恨不相逢朱砂凄。——《凭栏意,恨嫁时》他魅惑天下,翻云覆雨,却独对她温柔怜惜,不忍舍弃。面对来自背后的算计,舍命也要掩她半世流离……爱与恨的对立,她伤心彻底。蓦然回首,心底早已澄明,原来她的心底早已有了别样的风景。家里惨遭变局,他的承诺化为灰烬,她萌生的爱意生生的被憎恨抛离。她与他,再次横亘无期,而此刻他早已对她情意浓郁,奈何……爱到极致,恨也荼靡。他君临天下,给她所有女子艳羡的极致宠爱和荣耀。而她的心,早已死的彻底,一心只想逃离。琉璃的面具,绯红的锦衣,他不顾兄弟的情意,毅然的将她守护到底。只为了那月下柳园起舞的悲戚,只为了淡漠那丝清澈如昔眸底的伤韵……漠岬的凉意,撕裂她的心底,既然决定,就注定相见无期,即使再相遇,也是绝杀的涟漪……他们的结局,究竟该怎么去铺叙……是决裂的恨意,还是缠绵的爱意……而谁又能给谁想要的结局……
  • 龙之猎魂

    龙之猎魂

    在平静的溪流,在寒冷的冻土,在炽热的沙漠,在神秘的孤岛,尽情地狩猎吧,这里是猎人的世界,不管是敏捷的鸟龙,强大的飞龙,神秘的古龙,这一切都只是猎人手中的猎物,看主角如何狩猎这些强大的怪物....一切尽在龙之猎魂!
  • 全球变态

    全球变态

    你肯定做过这样的梦:一觉醒来,周围全是迷雾,你睁不开眼,看不清周围,脑里犯迷糊。于是你尝试着推开房门,想到外面透风看看,走半步,脚下踏空,方觉不对!往下看,差点!踩落!万丈!悬崖!!!一场光雾,整个世界都湮没在“瘴气”中,各种异常生物在看不清的瘴气里出没。以前以为落地踏实的人们,纷纷搬到了高楼大厦翘首以盼,然而,一大波危机正在赶来……雾潮起,地球变!当全球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恶化,绝望挣扎的人们,要变还是不变?!
  •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通知:本文更新中,已从第一章开始重新写,更新状态请各位小天使关注宁宁的新浪微博:顾宁止喵喵-Lucky,一有更新动态就会提示大家呦!另外祝各位小天使们新年快乐!么么哒。^_-民间传言:大晋丞相沐祉宁乃断袖,上得了龙床,下得了朝堂更有传言:大晋丞相乃先帝钦赐与当朝皇帝的帝师。此言一出,百官面露了然之色。然,众人皆知的是当朝丞相不仅是断袖,还迷信。***********御书房内沐祉宁看着和自己零距离的云景帝诚惶诚恐道:“陛下,微臣乃断袖。”云景帝不甚在意:“朕知道,既然如此,爱卿将朕收了吧!”先帝,微臣对不起你呀!
  • 穿越的不是我是世界

    穿越的不是我是世界

    经历了失恋和退学的双重打击,为了寻找安慰而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却不知为何穿越到了游戏的世界,几经周折,终于明白自己只是穿越到一个科技发达平行世界,而自己只是在玩着那个世界的普通网游时,却莫名其妙的又进行了一次穿越——熟悉的虚拟窗口,陌生的世界,充满人性的11C,究竟是异界还是网游?————三个世界来回穿越的奇葩故事就此展开
  • 面具男神,国民男神是女神

    面具男神,国民男神是女神

    「女扮男装+爽文+男女互宠,欢迎入坑~」剧情:前世因为一对渣男贱女而死,今世,她要让那对贱人们不得好死!她玩转娱乐圈,只是要成名。她去军校,只是当老师。可是,那个妖孽是什么鬼!!番外:“小墨墨~快到我怀里来~”“滚蛋!!”某女上来就是一脚“小墨墨,你这是在弑夫!”“那又如何!”“……”好吧,谁叫他辣么宠她呢!
  • 浮生若梦,花开半夏——将军令

    浮生若梦,花开半夏——将军令

    “将军,待我长发及腰,你归来娶我可好。”“将军,吾等汝四年了,吾看尽四年的繁华烟云,却唯独没有看见将军!”“苒儿,吾定不负你!”“苒儿,人都是会变的……“待我长发及腰,将军你娶我可好?
  • 来自彼岸的召唤

    来自彼岸的召唤

    这个被死亡笼罩的世界简直和游戏一样,什么虚拟物品都有,你甚至可以将这个世界当作一场真正游戏,把自己当作玩家,只不过这里的丧尸是被生化病毒感染的活人,在这死了永远不会复活。关于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记忆似乎被人消除了,据一名来自地球的幸存者描述:经历漫长的黑暗醒来后发现,这已经不是熟悉的环境,丧尸,要命的陷阱,我必须拿起身边的武器战斗才能活下……
  • 混天魔神

    混天魔神

    金诚所致,金石却未开,他穷其一生的努力却换来粉身碎骨身败名裂的下场,壮志看似已难酬,而他的夙愿最终能否实现呢?
  • 还记得那年的我们

    还记得那年的我们

    三世轮回,只因种错情根天意罚;她恨天理不容,轮回六界,而他却对她说;“下一世,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