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800000003

第3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2)

1346年8月26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指挥的英军和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的法军在克勒西附近进行了一场大战,这就是克勒西战役。英军依靠精良的武器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役中,装备着紫杉长弓的英国步兵击败了当时号称最难对付的法国重装骑士。

“奥尔良少女”贞德

1415年,英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仅几年时间就占领了法国北部,包括巴黎。1428年,英军倾全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奥尔良城,法国形势十分危急。法国北部人民组建了以贞德为代表的抗英队伍,开始了拯救祖国的战斗。贞德,1412年1月6日出生于法国杜列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英军围攻奥尔良时,她年仅17岁。1429年4月,贞德受命担任解救奥尔良城的军事指挥,她扮成男子,身披盔甲,率领6000多人向英军发起进攻。她英勇善战,身先士卒,终于击败英军,解除包围,扭转了战局。法军乘胜收复了许多城市。贞德成了法国人民爱国热情的象征,被称为“奥尔良少女”。

百年战争的结束

1430年5月,贞德率军救援贡比涅时被勃艮第公国俘获并交给英军。贞德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坚贞不屈,最后被教会法庭判为“女巫”。

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烧死在鲁昂广场的火刑柱上。她的牺牲大大激发了法国军民的爱国热情,他们团结起来,向英军发动大反攻,并不断取得胜利。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法军又夺回吉耶讷。同年10月,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来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结束。

红白玫瑰战争

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封建主向法国扩张的道路堵塞了,封建主内部的冲突加剧起来。百年战争结束不过两年,约克公爵家族便开始同当政的兰开斯特王朝争夺王位。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因此他们挑起的战争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英国许多封建贵族跟随他们卷入战争。这场战争从1455年开始,至1485年结束,持续了30年。最终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原野打败理查三世,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法王专制的实现

百年战争末期,法王查理七世实行两项重大措施:第一,国王可以不经过三级会议批准直接征税;第二,建立国王直属的常备雇佣军。战争胜利以后,法国进入经济复兴时期。国王路易十一最终消灭了封建割据,基本上完成了国家统一。他充分认识到商业和手工业对充实国库的重要性,因而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政策,鼓励商品输出,取消一部分内地关税。他还依靠中小封建主和上层市民的支持,加强了自己的权力。

国王在宫廷官吏和顾问的辅助下统治国家,通过三级会议讨论的政事越来越少,等级代表制的封建君主政体演变为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法国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议会制的形成

12至13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使西欧社会除了农民、封建领主和教士外,又增加了一个市民阶层。

市民阶层虽然地位低下,但思想自由,富有钱财,不容忽视。当市民代表被召唤去和领主、教士一起参加国王的议事大会时,议会已经悄悄形成了。中世纪西欧的议会不代表民族、人民或个别的市民,而只代表“国土上的各个等级”,所以,它反映的是封建制下的等级概念,是贵族特权下放或普及化的结果,但又是连接中世纪封建制度和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桥梁。

德意志与意大利

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逐渐发展为德意志王国。

封建制度在这里发展得比较缓慢,直到11世纪末,德意志才基本封建化。意大利则长期陷在政治纷争之中,四分五裂,但其北部城市工商业很发达。

神圣罗马帝国

936年8月7日,奥托一世在亚琛由德意志公爵们推选为德意志国王,他即位后坚决维护自己对公爵们的宗主权;947年亨利获得巴伐利哑公爵领地;950年波希米亚公爵博莱斯拉夫向他称臣纳贡。

奥托一世抵制法国时洛林的主权要求,甚至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勃艮第。951年他进军意大利,取得伦巴第国王的称号。954年马扎尔人侵入德国,次年8月奥托一世将马扎尔人彻底击败,随后发动了一系列战役,到960年已经征服了生活在易北河中游和奥得河中游之间的斯拉夫人。

962年,奥托一世加冕为皇帝,建立“神圣罗马帝围”。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崩溃。

卡诺沙事件

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宣称教权高于一切,世俗君主不得于预教皇选举和主教任职,打破了一百多年来皇帝批准教皇选举、任命主教的惯例。德皇亨利四世对此极为恼怒,双方斗争激烈。教皇宣布开除亨利囚世的教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并煽动部分德国诸候另立国王。亨利四世迫于形势,暂时屈服,并前往意大利卡诺沙向教皇请罪。亨利四世在卡诺沙身披悔罪衣,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最终取得了教皇的谅解,恢复了教籍和统治权。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若沙事件”。这件事表向上是教皇占了上风,但双方互不服气,政教冲突并未停止。直到1122年沃姆斯宗教会议决定由教皇或他的代表授予主教神职,而由皇帝授予封地,双方才算达成妥协。

德意志的侵略扩张

德意志的侵略扩张主要体现在对西斯拉夫人和意大利的侵略上。早在萨克森王朝的亨利一世统治时期,德国封建主就开始了对西斯拉夫人的侵略。12世纪,德意志又发幼了对西斯拉夫人的大规模侵略。到14至15世纪,易北河沿岸的西斯拉夫人逐渐日耳曼化,丧失了自己原来的语言而讲德语。

1138年,霍亨斯陶芬王朝开始统治德国,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1152~1190年)王朝达到极盛。腓特烈一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从1153年到1186年,他先后6次入侵意大利。其后继者者亨利六世、腓特烈二世继续对意大利征伐,整个意大利一度在德意志的管辖之下。

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12至13世纪,德意志的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产品主要运往国外,与国内市场的联系不大,没有一个城市发展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很薄弱。因此,城市的发展对德意志的政治统一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城市诸侯的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趁皇帝南行之机扩展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在皇帝与教皇争夺主教叙任权期间,各地诸侯大肆网罗附庸,扩大实力,建立堡垒,导致了将近20年的内乱,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局面。

《金玺诏书》

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承认诸侯在领地内有权审判、征税、铸币、经营矿山,并规定皇帝由固定的七个诸侯选举产生。这七个诸侯称为选侯,其中有三个是大主教。《金玺诏书》事实上把德意志的分裂局面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诸侯对皇帝和中央集权的胜利。

四分五裂的意大利

查理曼帝国分裂以后,意大利长期陷在政治纷争之中,一直没有产生统一的中央政权。北部后来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中部是教皇的辖区,南部和西西里在12世纪时是诺曼人建立的西西里王国。

13世纪末,南部成为那不勒斯王国的属地。意大利的各个地区主要是依靠对外贸易发展起来的,彼此的经济联系很少,并常有利害冲突,因此根本不关心政治统一。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原是濒临亚德里亚海湾的渔村,10世纪开始发展,建立共和国。1082年,拜占庭皇帝允许威尼斯在帝国境内设立商站进行免税贸易。14世纪前后,威尼斯已经发展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成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体的水上都市。14至15世纪为威尼斯的全盛时期,此时它成了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及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路和商业中心西移到大西洋沿岸。这对威尼斯是个沉重的打击,从此,繁荣的威尼斯便逐渐走向了衰落。

西班牙的统一

13世纪下半期,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卡斯提和阿拉冈通过王室联姻联合起来,两国合并,西班牙实现统一。

西哥特时期的西班牙

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地区建国,其封建等级制是在瓜分古罗马帝国土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5世纪中叶,军事会议取代了人民会议,其版图从卢瓦尔河扩展到直布罗陀。最初,罗马人与西哥特人有着明显的界线,587年国王列卡列德宣布罗马公教为国教后,西哥特王国的统治者在基督教僧侣的支持下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711年,西哥特人在瓜达拉维尔河战役中惨败,从此,西班牙成为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阿拉伯人的统治

后倭马亚朝阿卜杜·拉赫曼三世(912~961年)时代,阿拉伯人将东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带到了西班牙,如开凿运河、修筑灌溉渠道、养蚕和种植水稻、棉花、甘蔗、橘子等。其他如采矿、纺织和金属加工等先进技术,也在西班牙得到了推广。

同时,后倭马亚王朝的文化也日益繁荣,首都科多瓦的图书馆藏书达40万册,吸引着各国学者。

10世纪时,科多瓦的居民已有约50万,清真寺700座,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与长安、君士坦丁堡、巴格达并称为世界的四大都会。后倭马亚王朝在阿卜杜·拉赫曼三世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不过这种繁荣是建筑在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上的。阿拉伯统治者对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人每年都要征收严苛的人丁税。沉重的赋税加上残暴的统治,使后倭马亚王朝最终走向了覆灭。

收复失地运动

1031年,后倭马亚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结束。之后在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的废墟上,出现了23个小王国,他们彼此称雄厮杀,给西班牙北部的基督教国家收复失地创造了良好的机会。13世纪,比利牛斯半岛出现了卡斯提、阿拉冈和葡萄牙三个较大的基督教国家。其中卡斯提王国逐渐成为反阿拉伯人斗争的中心。此外,阿拉冈不断强大,逐渐成了反阿拉伯人斗争的第二个中心。1212年,信仰基督教的诸王国联军在拉斯那瓦斯德托罗萨之役中大败阿拉伯阿尔摩哈德王朝大军,取得决定性胜利。13世纪下半期,收复失地运动已成瓜熟蒂落之势。

西班牙的统一

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未完成的收复失地运动,要求卡斯提和阿拉冈联合起来,这种联合是通过王室联姻实现的。1469年,阿拉冈王子斐迪南与卡斯提王位女继承人伊萨贝拉结婚,这为两国合并奠定了基础。1474年伊萨贝拉继位为卡斯提女王。1479年,斐迪南登上阿拉冈王位,两国正式合并,西班牙统一宣告完成。1512年,西班牙兼并半岛北部的那瓦尔王国。至此,除葡萄牙以外的整个比利牛斯半岛完全实现统一。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其核心则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并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形成垄断的局面西欧封建制的确立

9世纪时,国王、贵族、教会上层人物掌握了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农民被剥夺了土地所有权和人身自由,沦为农奴。由于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封建制度开始在西欧确立。

封建庄园经济

中世纪时,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庄园农业生产实行三圃耕作制,土地一般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有的也包括部分自由地。农民份地由分散各地、相互交错的条田组成。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用具。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封建主与农奴

封建主掌握着武器和法庭,用暴力保证其经济剥削。封建主如果认为农奴没有好好为他种地,或者违反了庄园的规矩,就有权在庄园法庭里审判农奴。法庭由封建主本人或他的管事主持。封建主对农奴可以课以罚金或没收财产。罚金和没收的财产归封建主所有。

农奴处于被压迫地位,承担各种各样的税收,并且不能自由离开所耕种的土地。农奴每星期要抽出大约三天时间,用自备的农具和耖畜,在封建主管家的监视下,无偿为封建主耕种或收割。

领主与附庸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封建主的内部也形成了一套等级制度。

封建主通过层层受封,形成公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不同等级。等级越低,人数越多。在封建等级金字塔内部,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主(封主)和附庸(封臣)的关系,彼此负有义务。领主要负责保护附庸,附庸要向领主宣誓效忠。但是每个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越级管辖附庸的附庸。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开始。15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城市逐渐由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发展成地区性的经济中心,其中少数还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或国际大都市。

城市的兴起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有两个来源:一是幸存的罗马城市,二是新兴的城市。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进而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往往聚集在交通便利和条件优越的地方,如渡口、海湾、城堡、寺院和政治中心等,久而久之这些地方就形成了城市,如法兰克福(美因)、伦敦等。还有些城市主要是靠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起来的,如威尼斯、米兰等意大利城市和根特、布鲁日等尼德兰城市。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阶级斗争也起了重要作用。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摆脱领主的追捕,成为自由人,这些自由民就成了城市的最初届民。所以,中古城市往往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

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之初,政治环境相当恶劣,市民处境非常悲惨。所以,西欧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展开了反对领主权和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市民巧妙利用国王同大封建主以及封建主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获取自治权和其他好处。

他们也会采用金钱赎买的方法摆脱某些封建义务,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城市公社,选举新的市政官。在米兰、威尼斯、科隆等城市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行会革命”

同类推荐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长河风·文汇集

    长河风·文汇集

    《黄土谣丛书》作品立足宁夏、纵横西北、放眼黄土高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赞美了家乡,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本书编选了作者撰写的论文、评论、评介、随笔、诗词等,是一部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朴实的著作。
  •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 欲望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 欲望

    本书试图从美国社会的现实、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等方面,比较客观地反映今日美国的一些风貌。
  •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当今俄罗斯文化表现出鲜明而复杂的转型特色,这种特色深刻体现在俄罗斯文学、艺术和传媒的发展进程之中。正因为这样,本书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作一描述。内容包括: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三方面。
热门推荐
  • 魂之猎手

    魂之猎手

    “人生如戏,何必那么认真”——猎手大厅会长:伏黑桑“有本事你再说一遍!”——猎手大厅副会长:花殿下“不要在意细节,其实这样也挺好看。”“我再问一遍,门口的镶金大字是不是你抠掉卖了?”“对了,北境貌似出现了许多新能力的变异人,我得亲自去看看,恩,公会就交给你了,拜拜!”“所有人听令,谁能抓住会长大人谁就是下一任会长!”“够狠,那么再见了。”
  • 发个红包给妲己

    发个红包给妲己

    苏辰一不小心被拉进了神仙群,群里的红包满满都是坑啊!二郎神,你的变身符就只能变妹子吗!妲己姐姐能不能不这么坑?为啥你炼的丹全都自带帐篷效果……姜子牙!你丫给我说清楚,你的宝贝坑我多少次了都?神仙也不靠谱啊!
  • 一年微然

    一年微然

    七年,一轮回。再见面的时候,我们已经褪去青涩,坦然再说好久不见
  • 摸金符之寻龙咒

    摸金符之寻龙咒

    一本陈年笔记,记载了抗战时期一伙盗墓贼偷盗女尸,财物,历史珍品,文献资料的详细信息。盗人墓者,有伤阴德,染指妇孺,祸及阴孙。当年爷爷为了钱财下墓,现如今灾难降临到了我头上。为了活命,我出入一个又一个生死线上,诸如活人豢鬼的洪雅八堡村,血尸复生的长沙鼠王墓,生人勿近的嘉兴无人村……
  • 你好,云先生

    你好,云先生

    她是个多情女子,一直走风流路线。他是民国男神,一直走高冷路线。可他遇见她,就走上了宠妻路线。套路有时也很重要。【注;虽然我也不懂什么套路】
  • 遨游神魔

    遨游神魔

    数千年前,仙魔两帝联手重创幽冥大帝,幽冥大军败退。经过数千年的韬光养晦,幽冥大军即将卷土重来……少年自一落魄的大家族走出,在群雄荟萃的神魔大陆中历经磨难,最终遨游于世间!……遨梦天宇追忆往,游走界庭寻众仙。神兵天降扫魍魉,魔君自知败局定。冰封雪沫轻飘落,絮穿云霄繁星夜。飞龙怒啸震苍穹,舞动三界九重天。书友群:705117370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乾坤混沌决

    乾坤混沌决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为爱入轮回,本不愿卷入天下纷争,却被逼上成王之路。
  • 我来自北京

    我来自北京

    穿越啦,穿越啦,我开车汽车穿越啦!顺丰优秀员工马向东今天告别电动三轮车,开上小汽车开开心心去送快递。忽然一道晴天霹雳,马小哥没有踩住刹车,穿越到了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地方。不是附身废柴大少也不是落魄王孙,更加不是天之骄子转世成神,而是开着五菱小厢货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你问我哪来的?我来自北京!
  • 大庸皇帝

    大庸皇帝

    大庸帝国悠悠荒荒,帝国皇帝轩辕明易乃一代明君,他的霸业从亲政开始,一路的艰辛与辉煌由你我见证。帝国国教神元教为东方大陆第一武林门派,不为世人所知,但力量非凡,轩辕明易身为教主自然责无旁贷。政治与武学的融合,历史与侠义的交织,美女与名士的汇聚,逍遥与责任的碰撞,大庸皇帝将全部呈现给你。醉卧江山,美人在怀。武霸天下,快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