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1700000039

第39章 公墓(2)

弹着mandolin,低低地唱着,靠在墓碑上:

我的生命有一个秘密,一个青春的恋。

可是我恋着的姑娘不知道我的恋,我也只得沉默。

天天在她身边,我是幸福的,可是依旧是孤独的;她不会知道一颗痛苦的孩子的心,我也只得沉默。

她听着这充满着“她”的歌时,她会说:“她是谁呢?”

直到年华度尽在尘土,我不会向她明说我的恋,我是只得沉默!

我低下了脑袋,默默地。玲姑娘坐在前面:

“瞧哪,像忧郁诗人莱诺的手杖哪,你的脸!”

“告诉你吧,我的秘密……”可是我永远不会告诉她真话的。

“我想起了母亲呢!”

便又默着了。我们是时常静静地坐着的。我不愿意她讲话,瞧了她会说话的嘴我是痛苦的。有了嘴不能说自家儿的秘密,不是痛苦的哑子吗?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我那时不明说;我又不是不会说话的人。可是把这么在天真的年龄上的纯洁的姑娘当作恋的对像,真是犯罪的行为呢。她是应该玛利亚似地供奉着的,用殉教者的热诚,每晚上为她的康健祈祷着。再说,她讲多了话就喘气,这对于她的康健有妨碍。我情愿让她默着。她默着时,她的发,她的闭着的嘴,她的精致的鞋跟会说着比说话时更有意思的悄语,一种新鲜的,得用第六感觉去谛听的言语。

那天回去的路上,尘土里有一朵残了的紫丁香。给人家践过的。她拾了起来裹在白手帕里边,塞在我的口袋里。

“我家里有许多这么的小紫花呢,古董似的藏着,有三年前的,干得像纸花似的。多咱到我家里来瞧瞧吧。我有妈的照片和我小时候到现在的照片;还有贵重的糖果,青色的书房。”

第二天是星期日,我把那天的日记抄在下面:

五月二十八日

我不想到爹那儿去,也不想上母亲那儿去。早上朋友们约我上丽娃栗姐摇船去;他们说那边儿有柳树,有花,有快乐的人们,在苏州河里边摇船是江南人的专利权。我拒绝了。他们说我近来变了。是的,我变了,我喜欢孤独。我时常独自个儿在校外走着,思量着。我时常有失眠的晚上,可是谁知道我怎么会变的?谁知道我在恋着一位孤寂的姑娘!母亲知道的,可是她不会告诉别人的。我自家儿也知道,可是我告诉谁呢?

今儿玲姑娘在家里伴父亲。我成天地坐在一条小河旁的树影下,哑巴似的,什么事也不做,戴了顶阔边草帽。夏天慢慢儿的走来了,从那边田野里,从布谷鸟的叫声里。河边的草像半年没修发的人的胡髭。田岸上走着光了上半身的老实的农夫。天上没一丁点云。大路上,趁假日到郊外来骑马的人们,他们的白帆布马裤在马背上闪烁着;我是寂寞的。

晚上,我把春天的衣服放到箱子里,不预备再穿了。

明儿是玲的生日,我要到她家里去。送她些什么礼呢?我要送她一册戴望舒先生的诗集,一束紫丁香,和一颗痛苦着的心。

今晚上我会失眠的。

洒水车嘶嘶地在沥青路上走过,戴白帽的天主教徒喃喃地讲着她们的故国,橱窗里摆着小巧的日本的遮阳伞,丝睡衣。不知那儿已经有蝉声了。

墙上牵满着藤叶,窗子前种着棵芭蕉,悉悉地响着。屋子前面有个小园,沿街是一溜法国风的矮栅。走进了矮栅,从那条甬道上走到屋子前的石阶去,只见门忽然开了,她亭亭地站在那儿笑着,很少见的顽皮的笑。等我走近了,一把月季花的子抛在我脸上,那些翡翠似的子全在我脸上爆了。“早从窗口那儿瞧见了你哪。”

“这是我送你的小小的礼物。”

“多谢你。这比他们送我的那些糖啦,珠宝啦可爱多啦。”

“我知道那些你爱好的东西。”恳切地瞧着她。

可是她不会明白我的眼光的。我跟了她进去,默着。陈设得很简单的一间书房,三面都有窗。一只桃花木的写字台靠窗放着,那边儿角上是一只书架,李清照的词,凡尔兰的诗集。

“你懂法文的吗?”

“从前我父亲在法国大使馆任上时,带着我一同去的。”

她把我送她的那本《我底记忆》放到书架上。屋子中间放着只沙发榻,一个天鹅绒的坐垫,前面一只圆几,上面放了两本贴照簿,还有只小沙发。那边靠窗一只独脚长几,上面一只长颈花瓶,一束紫丁香。她把我送她的紫丁香也插在那儿。

“那束丁香是爹送我的。它们枯了的时候,我要用紫色的绸把它们包起来,和母亲织的绒衫在一块儿。”

她站在那儿,望着那花。太阳从白窗纱里透过来,抚摸着紫丁香的花朵和她的头发,温柔地。窗纱上有芭蕉的影子。闲静浸透了这书房。我的灵魂,思想,全流向她了,和太阳的触手一同地抚摸着那丁香,她的头发。

“为什么单看重那两束丁香呢?”

她回过身来,用那蒙着雾似的眼光望我,过了一回才说道:

“你不懂的。”我懂的!这雾似的眼光,这一刹那,这一句话,在我的记忆上永远是新鲜的。我的灵魂会消灭,我的身子会朽腐,这记忆永远是新鲜的。

窗外一个戴白帆布遮阳帽的影子一闪,她猛的跳起来,跑了出去。我便瞧一下壁上的陈设。只挂着一架银灰的画框,是Monet的田舍画,苍郁的夏日的色采和简朴的线条。

“爸,你替我到客厅里去对付那伙儿客人吧。不,你先来瞧瞧他,就是我时常提到的那个孩子。他的母亲是妈的邻舍呢!你瞧瞧,他也送了我一束紫丁香……”她小鸟似的躲在一个中年人的肩膀下面进来了。有这么个女儿的父亲是幸福的。这位幸福的父亲的肘下还夹着半打鱼肝油,这使我想起实验室里石膏砌的骨骼标本,和背着大鳘鱼的丹麦人。他父亲脸上还剩留着少年时的风韵。他的身子是强壮的。怎么会生了瘦弱的女儿呢?瞧了在他胁下娇小的玲姑娘,我忧郁着。他把褂子和遮阳帽交给了她,掏出手帕来擦一擦脑门上的汗,没讲几句话,便带了他那体贴女儿的脸一同出去了。

“会客室里还有客人吗?”

“讨厌的贺客。”

“为什么不请他们过来呢?”

“这间书房是我的,我不愿意让他们过来闹。”

“我不相干。你伴他们谈去吧。疏淡了他们不大有礼貌的。”

“我不是答应了你一块儿看照片的吗?”

便坐在那沙发榻上翻着那本贴照簿。从照上我认识了她的母亲,嘴角和瘦削的脸和她是很像的。她拿了一大盒礼糖来跟我一块儿吃着。贴照簿里边有一张她的照片,是前年在香港拍的:坐在一丛紫丁香前面:那熟悉的笑,熟悉的视线,脸比现在丰腴,底下写着一行小字:“Say it with flowers.”

“谁给你拍的?”

“爸……”这么说着便往外跑。“我去弄Tea你吃。”

那张照片,在光和影上,都够得上说是上品,而她那种梦似的风姿在别的照片中是找不到的。我尽瞧着那张照,一面却:“为什么她单让我一个人走进她的书房来呢?为什么她说我不懂的?不懂的……不懂的……什么意思哪,那么地瞧着我?向她说吧,说我爱她……啊!啊!可是问她要了这张照吧!我要把这张照片配了银灰色的框子,挂在书房里,和母亲的照一同地,也在旁边放了只长脚几,插上了紫丁香,每晚上跪在前面,为她祈福。”——那么地沉思着。

她拿了银盘子进来,给我倒了一杯牛奶红茶,还有一个香蕉饼,两片面包。

“这是我做的。在香港我老做椰子饼和荔子饼给父亲吃。”

她站到圆桌旁瞧我吃,孩气地。

“你自家儿呢?”

“我刚才吃了糖不能再吃了,健康的人是幸福的;我是只有吃鱼肝油的福分。广东有许多荔子园,那么多的荔子,黑珠似的挂在枝上,那透明的荔肉!”

“你今天很快乐哪!可不是吗?”

“因为我下星期要到香港了,跟着父亲。”

“什么?”我把嘴里的香蕉饼也忘了。

“怎么啦?还要回来的。”

刚才还馋嘴地吃着的香蕉饼,和喝着牛奶红茶全吃不下了,跟她说呢,还是不跟她说?神经组织顿时崩溃了下来,——没有脊椎,没有神经,没有心脏的人了哪!

“多咱走哪?”

“后天。应该来送我的。”

“准来送你的。可是明儿我们再一同去看看母亲吧?”

“我本来预备去的。可是你为什么不吃哪?”

我瞧着她,默着——说还是不说?

“不吃吗?讨厌的。是我自家儿做的香蕉饼哪!你不吃吗?”蹙着眉尖,轻轻地顿着脚,笑着,催促着。

像反刍动物似地,我把香蕉饼吃了下去,又吐了出来,再嚼着,好久才吃完了。她坐到钢琴前面弹着,Kiss me good night,notgood bye,感伤的调子懒懒地在紫丁香上回旋着,在窗后面躲着。

天慢慢儿地暗了下来,黄昏的微光从窗子那儿偷偷地进来,爬满了一屋子。她的背影是模糊的,她的头发是暗暗的。等她弹完了那调子,阖上了琴盖,我就戴上了帽子走了。她送我到栅门边,说道:

“我今儿是快乐的!”

“我也是快乐的!再会吧。”

“再会吧!”扬一扬胳臂,送来了一个微笑。

我也笑着。走到路上,回过脑袋来,她还站在门边向我扬着胳臂。前面的一串街灯是小姐们晚礼服的钻边。忽然我发现自家儿眼上也挂着灯,珠子似的,闪耀着,落下去了;在我手里的母亲照片中的脸模糊了。

“为什么不向她说呢?”后悔着。

回过身去瞧,那书房临街的窗口那儿有了浅绿的灯光,直照到窗外窥视着的藤上,而那依依地,寂寞地响着的是钢琴的幽咽的调子,嘹亮的声音。

第二天,只在墓场里巡行了一回,在母亲的墓上坐着。她也注意到了我的阴郁的脸色,问我为什么。“告诉她吧?”那么地想着。终究还是说了一句:

“怀念着母亲呢!”

天气太热,她的纱衫已经给汗珠轻薄地浸透了背上,里面的衬衣自傲地卖弄着风情。她还要整理行装,我便催着她回去了。

送行的时候连再会也没说,那船便慢慢地离开了码头,可是她眼珠子说着的话我是懂得的。我站在码头上,瞧着那只船。她和她的父亲站在船栏后面……海是青的,海上的湿风对于她的康健是有妨害的。我要为她祝福。

她走了没几天,我的父亲为了商业的关系上天津去,得住几年,我也跟着转学到北平了。临走时给了她一封信,写了我北平的地址。

每天坐在窗前,听着沙漠里的驼铃,年华的蛩音。这儿有晴朗的太阳,蔚蓝的天空,可是江南的那一种风,这儿是没有的。从香港她寄了封信来,说下月便到上海来;她说香港给海滨浴场,音乐会,夜总会,露天舞场占满了,每天只靠着窗栏逗鹦鹉玩。第二封信来时,她已经在上海啦;她说,上海早就有了秋意,窗前的紫丁香枯了,包了放在首饰箱里,鹦鹉也带了来就挂在放花瓶的那只独脚几旁,也学会了太息地说:

“母亲啊!”

她又说还是常上公墓那儿去的,在墓前现在是只有菊花啦。可是北平只有枯叶呢,再过几天,刮黄沙的日子快来咧。等着信的时间是长的,读信的时间是短的——我恨中国航空公司,为什么不开平沪班哪?列车和总统号在空间运动的速度是不能和我的脉搏相应的。

从褪了金黄色的太阳光里,从郊外的猎角声里,秋天来了。我咳嗽着。没有恐惧,没有悲哀,没有喜乐,秋天的重量我是清楚的。再过几天,我又要每晚上发热了。秋天淌冷汗,在我,是惯常的事。

多咱我们再一同到公墓呢?你的母亲也许在那儿怀念你哪!

玲十月二十三日

咳嗽得很厉害,发了五天热,脸上泛着桃色。父亲忧虑着。赶明儿得进医院了。每年冬季总是在蝴蝶似的看护妇,寒热表,硝酸臭味里边过的,想不到今年这么早就进去了。

希望你天天写信来,在医院里,这是生活的必需品。

玲十一月五日

我瘦多了。今年的病比往年凶着点儿。母亲那儿好久不去了;等病好了,春天来了,我想天天去。

我在怀念着在墓前坐着谈母亲的日子啊!

又:医生禁止我写信,以后恐怕不能再写了。

玲十一月十四日

来了这封信后,便只有我天天地写信给她,来信是没了。每写一封信,我总“告诉她吧?”——那么地思忖着。末了,便写了封很长的信给她,告诉她我恋着她,可是这封信却从邮局里退回来啦,那火漆还很完固的。信封上写着:“此人已出院。”

“怎么啦?怎么啦?好了吗?还是……还是……”便想起那鱼肝油,白色的疗养院,冷冷的公墓,她母亲的墓,新的草地,新的墓,新的常春树,紫丁香……可是那墓场的冷感的风啊……冷感的风……冷感的风啊!

赶忙写了封信到她家里去,连呼吸的闲暇也没有地等着。覆信究竟来了,看到信封上的苍老的笔迹,我觉得心脏跳了出来,人是往下沉,往下沉。信是这么写着的:

年轻人,你迟了。她是十二月二十八葬到她母亲墓旁的。

临死的时候儿,她留下来几件东西给你。到上海来时来看我一次吧,我可以领你去拜访她的新墓。

欧阳旭。

“迟了!迟了!母亲啊,你为什么生一个胆怯的儿子呢?”没有眼泪,没有太息,也没有悔恨,我只是低下了脑袋,静静地,静静地坐着。

一年以后,我跟父亲到了上海,那时正是四月。我换上了去年穿的那身衣服,上玲姑娘家去。又是春天啦,瞧哪,那些年轻的脸。我叩了门,出来开门的是她的爹,这一年他脸上多了许多皱纹,老多了。他带着我到玲姑娘的书房里。窗前那只独脚几还在那儿,花瓶也还在那儿。什么都和去年一样,没什么变动。他叫我坐一会,跑去拿了用绸包着的,去年我送玲姑娘的,枯了的紫丁香,和一本金边的贴照簿给我。

“她的遗产是两束枯了的紫丁香,两本她自家儿的照片,她吩咐我和你平分。”

我是认识这两件东西的,便默默地收下了,记起了口袋里还有她去年给我的从地上捡来的一朵丁香。

“瞧瞧她的墓去吧?”

便和他一块儿走了。路上买了一束新鲜的丁香。

郊外,南方来的风,吹着暮春的气息;晴朗的太阳,蔚蓝的天空,每一朵小野花都含着笑。田野是阔的,路是长的,空气是静的,广告牌上的绅士是不会说话,只会微笑的。

走进墓场的大门,管墓的高兴地笑着,说道:

“欧阳先生,小姐的墓碑已经安上了。”

见了我,便:——“好久不见了!”

“是的。”

走过母亲的墓,我没停下来。在那边儿,黑的大理石,白的大理石上有一块新的墓碑:

“爱女欧阳玲之墓”

我不会忘记的,那梦似的笑,蒙着雾似的眼光,不十分健康的肤色,还有“你不懂的。”我懂的,可是我迟了。

他脱下了帽子,我也脱下了帽子。

一九三二,三,十六日。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中华对联(第七卷)

    中华对联(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这是爱的凭证,也是旅途的记忆,千山万水的行走、春花秋月的情愫、沧海桑田的历程是青花上唯美的线条。十指抚过,有岁月的砂砾落下,如晨钟暮鼓撞击心房……生命没有停止,路依然在脚下延伸,躲在背后的繁华和落寞成为风轻云淡后的莞尔一笑。当逝去的身影化为尘泥,文字里的誓约保留着最初的色彩,在记忆的扉页上题写着我们的地久天长。谁是那长发及腰的女子,谁又是天涯外的风雪夜归人?错失的情缘遗忘的片段是不敢触碰的迷离,在爱的深潭里挣扎,用温情补缺、这座爱的城堡从此留下一个永恒的主题!
  •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天地萌生万物,对生命总是赋予惊人的力量。随缘而喜,随遇而安,是最好的态度。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内容提要如下: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挖掘机帝国

    挖掘机帝国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华夏山东找蓝翔。这是一个蓝翔毕业的逗比少年在异界搞强拆的故事。当然除了挖,美食、泡妞、发财一样都不能少。“总有一天,我会把龙王的窝给拆了!”——摘自李翔语录!(滴滴滴,友情提示:上车请刷收藏卡,推荐卡!)
  • 寻玲阁

    寻玲阁

    来百梦园,寻前代物。等你万年,只为现代回眸一笑之瞬。
  • 兰芳这一家

    兰芳这一家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幽幽千城】编辑旗下出品兰芳大妈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不用说,三个儿子的婚姻都很不平凡。大儿子顾良成,初中毕业后辗转在一家码头上开吊车。三十二岁的他,在非议中偷偷摸摸地娶了比自己富得多的船夫家的二小姐金秀。“我不准你去见姓顾的那小鬼,敢不听话就立刻打断你的腿!”金志浩哗啦一声拿起一把大锁将女儿的房门锁起来。“结婚证也领了,小孩也有了!”……二儿子顾良玉,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二十出头娶了邻村翠芝二妈娘家的侄女,快快的有了个小孩,不过节的时候拼死拼活在外面操着瓦匠刀,过节时候回家和老婆操着菜刀打架,弄得全家鸡飞狗跳。小三顾良佳,论相貌,论学历,论收入,那一项都是顶呱呱的。唯一让人头疼的就是二十八岁的一个人,依旧单身,与家中给介绍的对象曼玲之间的感情又是飘忽不定。他说:“先立业后成家!”兰芳回答:“可我想要孙子了!”————————————————————————————————————两对八零后的夫妻,经历着不一样的感情。一对是三媒六聘喜结连理,一对是自由婚姻享受西式浪漫。当传统婚姻面对现代婚姻时,顿时自惭形秽。而在多年后的平静生活中,双方又会做如何转变的呢?————————————————————————————————————推荐我的V文武侠《神雕侠侣之南海传奇》:http://novel.hongxiu.com/a/302370/我的QQ:1772276991
  • 将缘

    将缘

    青戒现世,各方云动。秦澜渡劫失败,青戒、魂晶、断剑一起寻找有缘人。普通灵植者的莫山,无意中获得秦澜的遗物。顿时发现自己已然陷入大纷争,既定的人生轨迹逐渐被打破......第一次写书,每天写的不多,大家见谅。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阐述结缔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免疫学基础理论及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结缔组织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郑虹,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主治医师,2013年1月 辩证副型从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CN42-1340/R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相遇玺奇缘

    相遇玺奇缘

    一个名叫杨冰雪的明星少女退出韩国综艺组合,回国后相遇易烊千玺,从此一段奇妙的缘分就开始了……他搂住了她的腰,千式苏音在她耳边响起:“哪有让主人睡床客人睡沙发的道理?不如我们一起睡吧。”
  • 幻灭之羽

    幻灭之羽

    十二年前,法师宫羽心开启了深渊之门,滔天的烈焰从天而降,无穷的魔物奔涌而出。繁华的人世瞬间变为惨怛的炼狱。林子优:男主角,是养父林岚收养的孤儿,顺应养父的要求加入圣灵教会,成为一名教士,天赋中上,虽未能像个别天才那样得到圣灵的垂青,身负众多加护,却也比寻常之人胜出许多。
  • 寒山记

    寒山记

    万年之前,神选择自我寂灭,神性归于天地。自此,人人皆可修行万年之后,七大天落打开,神力造就“天选六子”。机缘巧合,一道人带着两个孤儿定居于京都,一步步揭开万年之前的谜团。这是一个有关成长、努力与亲情的故事……
  • 阿西莫夫: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