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7900000017

第17章 男人饮食营养与滋补(1)

什么是四季五补

春天,万物生发向上,处于复苏过程,这时五脏属肝,适宜升补,所用药膳有首乌肝片、人参米肚、乌发汤等。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喜凉,这时五脏属心,适宜清补,所用药膳有解暑益气汤、银花露等。

长夏、五脏属脾,宜淡补,所用药膳有雪花鸡汤,苡仁肘子等。

秋天,气候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适宜平补,平服用参麦团鱼、二仁全鸭等。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收敛潜藏,这时五脏属肾,适宜温补,可服用双鞭壮阳汤、附子羊肉汤等。

我国人民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因为冬季人体阳气收藏,容易吸收营养成份,有人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所以在冬季期间,民间一般喜用附片羊腿、附子羊肉汤、双鞭壮阳汤、乾坤蒸狗等。

安神益智食补三法

1.牛奶煮鸡蛋:牛奶1瓶、鸡蛋2个,共同煮熟后,睡前食用,可镇静,防治烦躁不安。

2.糯米大枣粥:糯米60克,红枣20克,桂圆(肉)10个,加水文火煮熟,睡前食用。红枣有安神补血功效,糯米食后能使人沉睡,主治心烦健忘,睡眠不香。

3.莲子桂圆百合汤:莲子适量,桂圆肉7~8个,百合3颗,加冰糖及适量冷水,用文火煎汤,睡前一同服下。莲子能补气养血,治夜晚多梦;桂圆能益智宁心,养血补神;百合能安神定胆,治疗睡眠不宁。

春寒如何食暖益身体

春寒料峭之时如果能吃些御寒食品和热饮,对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现介绍几款:

1.枸杞核桃炖羊肉:羊肉125克,枸杞10克,核桃仁17克,生姜2~3片,同放入炖锅里,加水至淹没各料。用文火炖3~4小时,即可食用。人多时可按比例增加,羊肉味甘并含丰富的蛋白质、少量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和钙、磷、铁、钾等营养素,热量较高。枸杞有滋阴补肝肾之作用。核桃仁有助阳补肾之功,且与羊肉同炖时可除膻味。生姜可促进消化,也可驱寒去膻。故此食品有益阳补,增热御寒的能力。

2.五香乌骨鸡:乌骨鸡有用故麻(即芝麻)饲养的胡麻鸡,用粒状山椒、桂皮、茴香、丁香等混合制成的“五香粉”袋放入锅内,加水2碗,煮至剩约一半。再放入砂糖、香油、米酒及乌骨鸡肉(如水不够可酌量再加),用文火炖30分钟,取出切成薄片,盛盘中即可食用。此外,以乌骨鸡炖汤亦可御寒。将其与人参炖煮,可滋补体弱者;与黄芪炖煮,可补益糖尿病患者;与枸杞炖煮,可治眼病。乌骨鸡肝因含维生素A较丰富,故有“凤胆”之称。

3.胡麻馅:胡麻不仅有坚筋骨、明耳目、止疼痛、通便、补脑等作用,还有御寒之功效。将大米洗净,浸泡1夜;黑胡麻洗净,浸泡约1小时,取出凉干,放入锅内炒。然后,将米和胡麻(按8∶5的比例),置于钵中搅拌。最后,放锅内,加水和砂糖,以中火煮至呈稠糊状即可食用。此外,炒黑胡麻时加入等量何首乌,再加适量蜂蜜和水,在火上煮调成长饴状,早晚服用,亦可御寒。

4.大蒜胡麻汁:大蒜有提神、强身之功效,也有御寒的作用。将10个生蒜头去皮,与胡麻同炒至热时加入蜂蜜,熬成浓汁状,放入广口瓶中加盖密封。约1个月后食用,可御寒。如加酒食用,可增加御寒力。此外,将大蒜切成薄片,可御寒。如加酒食用,可增加御寒力。此外,将大蒜切成薄片,与豆瓣酱一起煮成汁既可增进食欲,又可御寒。切不可食之过厚味,应少量常食为好。

5.大葱生姜茶:为增热御寒、治疗感冒的热饮之一。制作时,先将大葱葱白砸扁切细,放入锅内,加1碗开水,用大火烧开,效果极佳。因生姜、大葱汁可使人发汗,如饮后立即就寝,一觉醒来,便觉病情减轻,体力大增。

6.胡萝卜汁、威士忌酒加鸡蛋:这是御寒治感冒的又一热饮。胡萝卜汁和威士忌混合同饮,是西方人治伤风感冒的民间验方,在我国也可用。胡萝卜含维生素A较丰富,食后在体内转化为胡萝卜素,对防止伤风咳嗽效果较好。制作时可按鸡蛋1个,胡萝卜半根,威士忌酒适量(约50毫升),热开水200毫升比例配量。先将鸡蛋打匀放入锅内,再加入胡萝卜汁混合,将热开水倒入锅中,最后倒入威士忌酒即可饮用。饮用结果表明,对咳而多痰者较为有效,对咳而无痰者效果不太明显。

7.梅肉红茶:为防治咳嗽、增进食欲的御寒热饮,尤适于儿童饮用。配制时可按梅干1粒,红茶1大匙,热开水200毫升的比例。先将梅干去核切细,放入大陶瓷碗中,另加红茶一同混合,再将开水倒入碗内搅拌即成。如再加少许甘蓝菜汁,味道更佳。

春天如何进补

春天,阳光普照,处处生气蓬勃,春意盎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和自然界生物一样充满生机。这时,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体活动、生长、发育之需要。因此,此时适当吃些补品补药,对身体是极为有益的,特别是对久病将愈、病后体虚、外科手术后血亏损、儿童体质虚者等更为必要。

春天进补,应注意季节特点,选用扶助正气的生发补益元气的补药、补品。这方面,人参就是最优的补气之品。

《本草经》记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除邪气”。它的性味甘平,能大补元气,止渴生津、宁心安神,既能用于久病气虚,又可用于虚脱急症,实为补虚扶正之要药。一般地说,市售的红参、生晒参等均可选服。

中医认为,脾胃气虚弱而致之气短、音低、疲乏无力、胃寒者,适用红参。疲倦乏力、神疲、口干则应先用生晒参。如用西洋参,功效就更好些。

食用人参,最简单的服用方法是每次5克,切碎放于小半碗水加适量糖,隔水炖好,连渣一起服用,每日1次。也可把人参切片,每次4片,每日2次吞服,或放口中含服后嚼碎吞下。

人参价格较贵,因而也可用物美价廉的党参、太子参代替,还可选服黄芪、红枣、淮山等。服用时可单味加瘦肉同炖,或党参(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红枣10个煮汤饮,每日1次,或每日2~3次均可。用党参15克,红枣10个水煎,当茶饮,疗效也不错。还可用党参膏、参芪膏内服,一般可选1种,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或用四君子丸10克,每日3次口服。这些成药服用方便,功效可靠。

也可采用补药与补品配合起来吃,以扶助正气。体虚疲乏、气短懒言,或内脏下垂、夏令虚损等,可用党参、黄芪各20克,鸡肉250克,配红枣5个,生姜3片,水适量,隔水炖熟,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可3~5天吃1次。本品具有健脾胃、益气血、滋养强壮功效,对慢性病、体质虚弱、术后等功效尤佳。

对体虚、中气不足之四肢无力,早期白发,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可适量选服人参、首乌、山药、芝麻之类,或服人参寿翁粉(由人参、首乌、山药、芝麻、蛋白质、磷脂、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花生粉、豆浆粉、葡萄糖等组成)、滋补膏等类补品,还可用瘦肉炖汤吃。

此外,营养性的肉类、植物都可食用,如鸡蛋、牛奶、豆浆等,以作调补之品。蜂王浆、蜂蜜也是滋补良品,适量久服,也有较好的补虚损、强身益寿之效。

夏季如何进补

夏季由于气候炎热,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加上大量出汗,因而消耗也是一年中最大的季节,为此,夏季更需要补充较多的营养物质。但是,炎夏之间食欲、消化吸收功能等常受到影响。因此,进补应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这样才能达到进补的目的,使人体达到正常的平衡。

另外,祖国医学有“补在伏”之说。所谓“三伏”,是指7月下旬,气候渐热属初伏,8月上旬为中伏,8月中旬为末伏,气温最高。三者统称“三伏”,为1年炎热最甚之机,暑气蒸腾,酷热灼身。人体为了维持阴阳平衡,势必出汗解暑,暑邪极易伤津耗气,出汗过多,气随津脱,而成气津两虚,表现为身汗怯冷、疲乏懒言、食欲不佳、大便稀薄、舌淡脉弱、阴血亏虚,另可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心悸不眠、头晕目眩和脉细苔少等。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进补。

夏季进补应遵循如下原则:宜清淡可口,避免用粘腻得胃难以消化的进补品;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宜清心消暑解毒,避免暑毒;宜清热利湿、生津止渴,以平衡体液的消耗;出汗过多,气津两虚者,最宜服用西洋参,其养气养阴效果最佳。

食补宜选:莲子、蚕虫、青蛙、荞麦、绿豆、白扁豆、荔枝、大枣、猪肚、猪肉、牛肉、牛肚、鸡肉、鹌鹑肉、鲤鱼、乌龟、甲鱼、龙眼肉、蜂乳、蜂蜜、鸭肉、牛奶、豆腐浆、甘蔗、梨等。

药补宜选:西洋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石斛、地骨皮、黄精等。补益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复方蜂乳、参杞冲剂、人参银耳晶、双宝素、青春宝、薯蓣丸、人参养荣丸等。

此外,还可适时选用有关粥补、酒补和药膳。

夏季老年人养生进补方法有哪些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因而人体新陈代谢随之加快,各种生理功能趋向旺盛,加快了散热和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以适应气温的升高,维持人体生理环境的平衡。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体质逐渐虚弱,对于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减退,易患中暑、消化不良、感冒等病症,也常会引发旧病,因此,老年人在夏季应注意养生。如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进补,可增强适应能力,减少发病。老年人夏季进补应注意少量、清淡、可口,避免服用过多。常用进补方法如下。

1.药粥:夏季出汗较多,多吃一些粥既可补充体内水分,又可养胃护胃。若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消暑祛湿、养胃补虚的药物制成药粥,作用更佳,如绿豆粥、薏米粥、黄芪粥、百合粥等。

2.汤药: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扁豆10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此方有健脾理气、增强体质、防止中暑的功效。如湿重,也可用生地10克,薏米15克,白扁豆10克,藿香6克,佩兰6克,水煎服,此方有清热健胃祛湿的作用。

3.成药:脾虚湿重者,可服用香砂六君丸,每日2次,每次6克。脾虚泄泻者,可服用四神丸,每日2次,每次6克,口渴咽干者,可服用生脉饮,每日1~2次,每次1支。肾虚腰酸者,可服用杞菊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6克。

秋季宜用哪些补剂

秋季气温转凉,秋高气爽,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由炎夏转入凉爽的秋天,常觉得较舒服。但中医理论认为,秋天气候较为干燥,而秋燥易伤及人的肺脏,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或气促等症状。秋燥也易于伤阳,导致阴虚。因此秋季进补的原则即为滋阴润燥养肺,可选用下列中药和中成药因症进补。

1.沙参:本药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尤其是北沙参滋阴效果较强。可用于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咯血;胃阴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口干咽燥;发热或高热后伤津口干。入药水煎服,每次10~15克。

2.天冬:又名天门冬。可养阴清热、润肺补肾。用于阴虚肺燥、口干咽干、干咳少痰、咯血;阴虚低热、午后潮热、遗精盗汗、腰膝酸软。水煎服,每次6~15克。

3.麦冬:又名麦门冬、寸冬。功效、主治、用法与天冬一样。

4.石斛:甘、微寒,入胃、肾经。可养阴清热、清胃生津。用于阴虚津亏、腰膝酸软;肾虚视力减退。本品能促进胃蠕动和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并能降低血压、解热、镇痛。

5.玉竹:甘、微寒,入肺、胃经。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养心。用于胃阴虚、萎缩性胃炎;肺阴虚、口渴咽干、咳嗽少痰、肺结核;冠心病、心绞痛等。

6.蛤士蟆油:属动物性补品,来源于雌性林蛙的输卵管,俗称田鸡油。甘、咸、平。入肺、肾经。本品滋阴润肺、补肾益精效果良好,适用于肺结核、咳嗽、吐血、盗汗等。

7.山药:是一种平和之品,含有糖蛋白质、胆、碱、维生素C及多种氨基酸,其中糖蛋白水解后,有滋养效果。淀粉酶,能水解淀粉,帮助消化,与山药补气健脾作用相符。通常以淮山药品种为佳。

8.茯苓:为菌类补剂,含茯苓酸、茯苓糖、麦角醇、蛋白质、卵磷脂、多种矿物质。具有健脾滋养作用,能改善神经、消化、呼吸等生理功能,还具有抗癌作用。

9.琼玉膏:本品是由生地、茯苓、党参、蜂蜜组成的棕黑色稠状的半流质膏剂,有补虚健脾、滋阴养肺作用。适用于肺虚干喘、气喘久咳、体虚瘦弱、肺结核、咯血、慢性咽喉炎、病后体虚。每日2次,每次1食匙。

10.二冬膏:本品是由天门冬、麦门冬、蜂蜜组成,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肺阴不足、肺结核、久咳干咳、老年久咳少痰、慢性咽喉炎、萎缩性胃炎等。每日2次,每次1食匙。

11.石斛夜光丸:本名由石斛、五味子、肉苁蓉、熟地、麦冬、生地、党参等25味中药组成,有滋阴泻火、疏风明目之功,主治阴虚火旺、视物模糊等症。每日2次,每次6克口服。

冬季进补有学问

寒冬腊月,气温低下,人体功能处于较低水平状态,适当进食补品,能对身体起“扶正固本”的作用。但是,常有人在进补问题上闹出事情来。一个肾功能衰竭的肾炎病人,听说水鱼(鳖)是滋阴补肾佳品,就连连炖食,谁知竟使病情急剧恶化,招致殒命。

进食补品如同服药,适当方为有益。根据中医理论,各种补药有寒、热、温、凉等药性,人体也有虚、实、寒、热等不同体质。所以进补之道,也得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用药原则。如果进补不当,轻则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则导致其他疾病甚至丧命。譬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肾炎患者。他本属肾阳虚衰,阴邪内盛之体,服用大量滋阴的水鱼后,这就有如雪上加霜,阴邪更盛,阳气愈衰。或者说,他的肾脏功能本已衰退,水鱼中丰富的蛋白质分解质无法排泄。于是导致尿毒症加重而死亡。正确的进补之法是“虚啥补啥,不虚不补”。就是体虚者进补,也得搞清自己属于哪一类的“虚症”。一般来说,先天不足、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年老久病者,都可出现体倦乏力、胃纳欠佳、少气懒言、舌淡苔少、脉象无力现象,叫“气虚”,可服用人参、黄芪、大枣、淮山药等。身体血液亏损、面色萎黄、唇色淡白、眩晕、心悸等症状,属于血虚,可进补阿胶、当归、首乌、熟地、枸杞子等。当归、生姜炖羊肉,是中医治“血虚”的进补名方。两颧潮红、心烦失眠、盗汗、口干、怕热、消瘦、耳鸣、大便燥结、梦遗等,属阴虚,可进食银耳、鳖龟、熟地、沙参等。除气虚症状外,又有怕冷、四肢不温、阳痿、水肿、泄泻或便溏、嗜睡等表现者,属“阳虚”,那就应进补鹿茸、附子、巴戟、冬虫夏草、狗肉、生鸡等等。此外,消化吸收功能欠佳者,宜先调理脾胃,而后进补;慢性病人、对药物过敏者等进食补药,应遵循医嘱。

冬季进补为何要对症

进补的方法很多,但不外吃些补药和补品。一谈起吃补药,大家就会想起人参、鹿茸、十全大补之类。其实,吃补药学问很多,不可随便乱服。进补实际上是中医的治病手段,是专为虚症而设立的一种疗法,“虚者补之”,无虚不补是中医的一个治疗法则。故在进补前,最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有个了解,有可能的话,应到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适宜进补;如属虚症,应明确自己属于哪一类虚症。然后按医师的意见,选食对症的补品。中医将虚症的表现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补益法亦相应分为补气、补血等各法,故补药有补气、补血、补阳、补阴之别。

同类推荐
  • 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百病

    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百病

    为了让人们更好、更快地了解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病的神奇功效,使人们受益,我们多方搜集资料系统地编写了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借鉴和参考了中外一些学者和专家的论述和观点。
  • 延年益寿的营养

    延年益寿的营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更加关心自己和亲人的身体,希望能够健康和长寿。健康和长寿有多种条件,营养是物质基础,注重营养对每个人来说是“终身大事”,对每个国家来说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因而,营养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的实际营养和健康水平,已成为评价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营养从日常的食物中摄取,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进行科学的搭配和供给,才能吃的健康,吃的科学、吃的营养,吃的长寿。
  • 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谁“偷”走了老师的健康

    本书针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详细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和合理的保健方案,具体涉及健康卫生知识、运动保健、心理保健、饮食保健等方面,按二十四节气分章节娓娓道出实用的养生注意事项,以改善教师的生活方式,使教师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促进健康。
  • 健康健美长寿学

    健康健美长寿学

    本书分“生命探微”、“健康导航”、“和谐无价”三篇,内容包括:生命科学概论、健康长寿新理念、掌纹与健康、水与健康、饮食和谐与健康等。
  •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要想设法谋取营养,就需要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和保健功能,也需要了解各种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性味以及它们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然后通过科学的调配,均衡的摄取,才能让疾病远离我们,身体更健康。
热门推荐
  • 九域真仙

    九域真仙

    天下九州,仙神异兽,强者林立!修真一路血雨腥风!前世震慑江湖的杀手夏楠重生,少年逍遥,弹剑长歌,且看他如何在修真路上纵横捭阖,著写一段辉煌古今的不朽传说!
  •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上清太上回元隐道除罪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墓帅影之摸金校尉

    古墓帅影之摸金校尉

    寻龙点穴观山望气,阴山古楼路远人迷,发丘九幽鬼神挡道,谁能看破千古迷局。我杀完恶鬼杀粽子,队友给力我更无敌,风水秘术果真好使,百试百灵童叟无欺,倒出奇珍堆成山海,为何到头还是穷逼?谁在幕后谁装b,竟把老子我当棋......原来最可怕的,不是粽子,不是鬼神,而是人心啊。
  • 龙的归来

    龙的归来

    龙死了吗?不,他只不过是失去那看似坚硬的鳞甲和肉身,可他的魂魄,永不凋零。
  • 调皮笑话

    调皮笑话

    《调皮笑话》是一本笑话集锦,是一片欢乐土地。在这里,每一则故事都可以陪伴你度过快乐的一天。幽默调皮的笑话不仅可以让你轻松愉悦,而且还可以给你讲述生活哲理,引领你去思考。
  • 证据游戏

    证据游戏

    来自英国的畅销小说:萨拉·纽比系列第一部《证据游戏》,为你解开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疑团……
  • 穿越在三国

    穿越在三国

    穿越,多么古老的一个话题,终于,轮到我们的主角杨羽同学了,他在一场大雾中行走,当大雾消散之后,竟然发现,他来到了后汉三国时期了,甚至,还捡到了一个小女娃娃。三国,我来了,可,我要做些什么呢?
  • 列仙传之民国风云

    列仙传之民国风云

    莫道鬼神无处寻,蹊跷灵异现身边。民国灵异几十载,仙鬼斗法惊断魂。红尘滚滚东逝水,善恶忠奸用心辨。坑蒙拐骗贪来物,身后定要加倍还。民国乱世之秋,黎民百姓受尽苦难。在东北的民间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仙鬼大斗法。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受尽苦难。遇妖降妖,遇鬼斩鬼。时值天地大劫,各路神仙妖鬼躁动不安。又逢倭寇入侵华夏,魑魅魍魉齐聚中华作乱。看我大好河山依旧在,妖魔作怪只需一字~斩!
  • 重生韩国1988

    重生韩国1988

    少时忙内的哥哥,轻松+生活,主角不无敌,不虐主,没有超能力,没有系统。是一部慢热的故事,虽然我的文笔不太好,但是我会认真的把它写完
  • 异世萌娘传

    异世萌娘传

    分类:游戏设定:死亡主角:修罗场配角:三傻二呆一坑模式:推土机·伪这是一本槽点满满的小说,也是一个秀节操下限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喜欢。书友群:547249037,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来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