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2900000024

第24章 再向梦想进发

第二个月的预算和第一个月差不多,但儿子看来很有决心,一定要夺回上个月的半数奖金。在做好预算,“出完粮”之后,儿子来问我。

“爸爸,可以给我六个信封吗?”儿子一脸认真,我却感到奇怪。难道儿子要寄求职信打工赚钱买P游戏机?!

“要来做什么?”

“把不同预算的钱分开放,我便知道这个月在什么地方还有预算,可以用就用,用完了就不用。你可否换我5张20元呢?我要把这100分开放。”

原来孩子看着哪一部分的钱用光了,比起记着哪方面有预算简单得多。我看这是一个好方法,第二天我买了一个六格的塑料抽屉箱给他,让他自己把预算分类放开。

想一想

1.用钱是否一定要向父母交代?

我常告诉儿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零用钱给了孩子,就是孩子自己的钱,理应由他们自行管理。如何用?什么时候用?都是他们自己要学习的功课。对父母交代,只需在每月的消费检讨和制定预算之日。对父母交代零用钱花在哪里便可以了,孩子无需在每次想买东西前询问父母意见。如果孩子每次买东西前都询问父母意见的话,父母最好引导他自己思考买下与否,避免直接回答。因为问父母答案等同抄功课抄答案,抄得多会变得不想自己思考呢。

2.我的孩子很“孤寒”

有些孩子用钱会用得很小心,有时可能会因而变得“孤寒”,什么也不买。但正如前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所说:“可以用的钱,才是钱。”有零用钱而不去消费,等于把足球放在家中观赏一样,钱就失去实际意义。

面对“孤寒”的小孩子,父母要鼓励他去自主消费一下,父母可以在家庭日时要孩子负责结账和找赎,从而令小孩子习惯用钱。有需要时要制定每月最少消费限额,尽可能令他支付一点正常支出,从中学习管理金钱。

3.我的孩子很挥霍

有些孩子刚好相反,用钱太挥霍,于月头便用光所有金钱。面对这类孩子,父母最好教懂孩子什么是“想要”和“需要”,同时教导他储蓄的重要。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设定一些“选择标准”,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家长又或者可以向孩子提供更多不同的选择。因为当选择少的时候,决定性条件也简单清楚,孩子很容易就会买下其中的一样;相反,当选择多了,孩子就会眼花缭乱,无从选择,买东西的念头反而会减退下来,又或者孩子会选择最好的、最便宜的买下,他用钱自然会减少。

(一)借钱给孩子好不好?

你的子女有向你借过钱吗?你有没有借给他们呢?

我们都会定期给子女一些零用钱,来支付一些日常所需的费用,他们也可以用零用钱去娱乐和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亦可储蓄,留待日后有需要时才使用。但是可能还会有个情况,月头就用光所有零用钱了,整个月都不能再买喜欢的东西,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后果。

如果用光的款项只是非必要开支的预算,父母大可不理,而且还可以在适当时候“落井下石”,因为要孩子知道错,要他们学会改正,学会节省支出和如何去理财,从而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和成长。

若然连必要开支的预算金额也用光了,我会利用这个机会尝试借钱给孩子。不过借钱有借钱的规矩,借钱是要付利息或手续费的,我们必须要给孩子说清楚,然后要孩子分期清还。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孩子借钱去解决问题,而是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借钱的原则和道理。此外,我们需要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还钱。例如,他们可以每个月从非必要开支或是自由使用的部分作还款,使他们明白“有借有还”的原则。

今天为人父母的你,借了钱给孩子时会否因为太宠爱他们而不用他们清还款项?!爱和纵只是一线之差,爱他们的话,请不要纵他们。

借钱,只是延迟解决问题的时间,问题仍未解决。孩子必须了解借钱的原则和道理。

(二)成绩好,可否以钱作为奖励?

朋友黎太的家庭为了让子女用心读书,创立了一个口号:“考到一百分,即比一百蚊。”

不少父母都认为现在的孩子读书很辛苦,课程既深且阔,温书和做功课之余,更要参加各种课余活动、音乐考试、体育练习,日程表总是排得密密麻麻的。为了鼓励孩子把书读好,很多父母便想出了以钱作为奖励的办法。

工作得工钱是雇主与雇员间的一项商业交易,在商业世界里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单单以为用金钱便可鼓励员工,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这里暂且表过不提)。不过,孩子读书是他们的工作吗?是他们的责任吗?还是他们的义务?各位家长不妨认真想一想:孩子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家长又为什么想要孩子把书读好?

孩子努力读书,得到好成绩,的确叫人安慰,但以钱作为奖励,并非太过恰当。错误地以金钱奖励孩子会令孩子对读书的意义产生误解,以为读书就是为了获得金钱,并以为有能力挣钱就可以不读书。此外,家长这样以金钱控制孩子的行为时,亦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长大后凡事向钱看,又或者只懂得用钱解决问题,这是父母希望见到的吗?

港岛的一所中学,为了鼓励同学多阅读,开展了一个“早读计划”,让同学在每天上课前阅读半小时,这个计划出发点很好,但推动的手法却很有问题。为奖励参加的同学,在每期约25节中只要出席20次,便可获得20元书券,而出席次数最多的更可得书券30元。另外,每个同学最少要出席5次。

经过大半年,出现了以下现象:每期开始的初期有最多学生出席,中期以后参加学生人数明显减少,而接近后期人数就回升。这是因为到中期之后,很多同学已不能满足20次的要求,得不到书券,所以索性不继续参加;而后期人数回升,是那些出席不足5次的同学赶Quota(定额)。

我们其实都明白,喜欢阅读的同学不会为书券而阅读,而不喜欢阅读的同学,满足了校方的最低要求后,仍然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当一个活动加入了金钱这个元素之后,效果和意义往往都会被扭曲。

又反过来说,孩子认真努力地读书,但最终成绩不理想,难道家长就不应该奖励孩子了吗?我认为孩子读书成绩好,一句“well done”(非常好),然后和孩子一起庆祝一番,确认他们的努力,称赞一下他们,已是很好的奖励。当然,要使这句“well done”有力,考试前家长和子女一起努力,一起面对困难,这经验是很重要的,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们转换到另一个家长可能较为熟悉的场景:子女为参加校际音乐节比赛而每天重复练习,推动他们的动力是金钱吗?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小二开始学习萨克管(又称色士风,Saxophone),和很多其他学过乐器的朋友一样,在初期他也想过放弃。到小三第一次参加校际音乐节时因乐器一个键钮坏了,本来应可获得更高名次的,却只得到优异奖。小四时因禽流感而取消了比赛,练习过但没有比赛机会。到了小五,他根本不需家长提供任何奖励作为诱因,已很自觉地努力练习。虽然最后他只得到第三名,但这个成绩比任何奖金都更为意义重大。

当努力转化为成就的时候,“金钱”还重要吗?

(三)孩子帮助做家务,应给多少费用?

“妈妈,帮你扫地可以给我劳务费吗?”

你曾否利用金钱来吸引自己的子女去帮助你做家务呢?相信这样的情况很少会出现在你家庭中。为人子女,帮忙处理一些家务乃是天经地义,是分内事和义务,所以不需要用金钱去鼓励子女做家务。

家长应该教导子女帮忙处理家务是分内事,正如父母每天都亲手煮饭给子女吃一样,难道父母要向他们收取服务费、买食材的费用吗?这样也是说不通的,因为照顾自己的子女是我们的分内事。

子女为何会这样提出做家务要收劳务费呢?因为他们分不清“分内事”和“分外事”。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以为只要工作了就应该有报酬。家长应该教导他们分清什么是“分内事”和“分外事”,解释给他们知道,家长照顾子女是出于责任、义务和分内事。同样,处理家务是子女的责任、义务和分内事。而在分内事上,我们不应该收取金钱或用金钱去衡量该事。

当子女完成家务后,家长给予他们工钱,便会扭曲了子女的价值观。既然分内事和分外事都给予工钱时,这表示两者已经没有分别。正如之前所说,孩子读书不是工作,而是他们的权利。小时父母常常对我说,读好书得益的是自己,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孩子虽然未明白这个道理,但也不应令他们觉得读书是一件苦事,或者读书要有人工。

那么,我们应在什么时候给子女工钱呢?没错!就是当他们去做一些“分外事”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们工钱,因为他们真的工作了,所以应该得到报酬。我便试过以每小时30元请儿子在假期时替我扫描旧文件,好让他尝一尝工作的滋味,这是另外一个故事,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家长要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金钱不是最好的奖励工具,给予一些赞美的话语,例如,“你真是一个好帮手!”效果可能更好。另一方面,家长不妨花多一点心思,想一想怎样可以令全家一起做家务,把做家务变成游戏,寓工作于娱乐,那么,做家务又何需付款呢?

家长要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金钱不是最好的奖励工具,给予一些赞美的话语,效果可能更好。

同类推荐
  • 与焦虑者对话

    与焦虑者对话

    最实用的焦虑操控术;传统文化中”不焦虑”的智慧;摆脱焦虑、走进心灵春天的入口;走出焦虑的心理定律;九型人格中的焦虑调控;最神奇的心灵瑜珈;调治焦虑最有效的中医疗法;一生中,必须避开的焦虑误区……这是一本让焦虑者“自愈”的书,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走出焦虑阴霾,过上健康、阳光的生活。
  •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轻松生活享受生活

    本书阐释了如何才能拥有健康及快乐的法则。内容分为“从做人做事中轻松生活”、“从交际处事中轻松生活”、“从自动自发工作中轻松生活”等七个部分。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交友之道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交友之道

    朋友可以影响我们的人生。好朋友能温暖我们的心灵,在关键时刻给我们激励和鞭策;坏朋友却使我们的生活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正确的交友之道是青少年时期必须要掌握的。本书精选的全球各界名人关于交友之道的精彩文章,篇篇都是切身体悟,句句都是良语箴言,内容包括何为真正的友谊;朋友都有哪几种,如何辨别和结交真正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以及与朋友相处之乐等。阅读名人的交友故事,体会友情的温暖与感动,让我们收获生命中最真挚的朋友。
  •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做最出色的经理人

    初出茅庐和久经沙场的职业经理必不可少的人生和职场指南。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是经理人日常工作中时常涉及的三大领域。掌握了这三大领域的知识,也就等于拥有斩荆披棘的武器。我们只想对你说:请阅读这本书,这样,武器就永远在你手上。
  • 35岁之前要掌握的16条成功法则

    35岁之前要掌握的16条成功法则

    一个没有掌握成功法则的人,好比盲目航行的船,在“东碰西撞”后,收获的必然是失败。本书是35岁之前成功的“导航图”,一旦有了正确指引,即使远航的路再艰辛、再黑暗,也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在本书里,我们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
热门推荐
  • 她松开我的手,说余生分开走

    她松开我的手,说余生分开走

    她出生在一场豪门争斗里,为了查明真相,毅然决然的加入了特工组,虽然她深知这个决定的代价.......他与她青梅竹马,却始终猜不出长大后的她到底想要什么,让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他感觉到了深深的挫败。明明两个深情相爱的人,却偏偏要互相折磨,倔强的不肯敞开心扉对对方说一句“我爱你”
  • 十七年年之约

    十七年年之约

    一个神秘的花朵,关乎着两个人的生命与命运,“?”和“?”,但为什么,她,最终选择了什么,但只听她说:“因为爱你,才不畏惧死亡······”冰蓝蝶花恋!
  • 重生之暗恋成宠

    重生之暗恋成宠

    秦悦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她的世界会突然崩塌。最尊敬的爸爸,竟然外遇多年;最亲近的小姨竟然就是第三者;最爱的妈妈,因为受不了背叛和打击,崩溃自杀;而未婚夫,选择了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解除婚约……一夜之间,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在了她的头上。人生最绝望的时候,只有幼时的竹马韩韬伸出了援手。然而最终,她还是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有幸重来一世,秦悦决定,她要好好守护妈妈,要让亏欠妈妈的人付出代价,更要竭力偿还前世欠下韩韬的债!
  • 狂刀擎天

    狂刀擎天

    一个人一把刀的传奇,且看风云起,我自横刀向天笑。
  • 送不出的礼物

    送不出的礼物

    人的一生会得到很多的礼物,从小到大不停地更换,但是最好的还是爱情。美好的爱情是好的,但是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呢,那么就是礼物了。喜欢和爱是不一样的。你和我是不一样多的。独一无二的存在罢了。时间长短罢了,世间有几个你我。
  • 天启者迷雾

    天启者迷雾

    55年前,祖父云南找寻闯王宝藏,遇险失落。55年后,神秘铁棺现世,诅咒降临。奇怪的青铜锦盒,惊鸿一现的闯王秘宝,古老的事物该当如何开启,又该当如何终结……
  • 限时恋情:薄情首席心尖爱

    限时恋情:薄情首席心尖爱

    十五岁,第一次牵手,她又羞又急,想甩开,他一脸镇定:“只是帮你暖手而已,谁像你那么小气,不要多想!”十六岁,第一次接吻,她急的想哭,转身就跑,他追上她,拉住她的手臂:“我只是看你唇边有棉花糖而已,不会那么小气吧!”她眼睛红红的,眼泪登时就流出来了,抽噎着,委屈的低吼:“你流氓!”他义正言辞:“流氓哪里会这样,流氓都是这样的!”他突然捧着她的头,对准她的唇瓣亲了下去。她气的跺脚,他却不给她机会再跑。“是你自己要问,我只是告诉你什么是流氓而已!”他说的一脸无辜。她气的说不出话来:“你……你无耻!”宋俊熙笑着凑近她:“要我告诉你无耻是如何么?”时间太长,我怕等不到你,距离太远,我怕追不上你,爱情……
  • 铭刻的勋章

    铭刻的勋章

    来来回回快两年,原本想写一个群名称的小说,现在感觉有点偏了。呃....言归正传,我会抽时间重新整改前面的文章,将不通的地方一点一点修改回来。谢谢还在看的朋友
  • 五行之帝遗

    五行之帝遗

    世间就是这样,从来不缺故事。而这本书要讲的是子小的故事。
  •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

    向魏书生学什么向扛起民主教育的大旗,教书必须育人,培养学生做心灵的、王人,促进学生自育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管理班集体,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了1100多场报告,讲了900多节公开课。马来西亚文报纸称他为:穿西装孔子,他就是魏书生。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