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4000000041

第41章 沧浪亭记归有光

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为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大!圣人之为虑深矣!

有人把偷窃兵符作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这不足以成为怪罪信陵君的理由。那强大的秦国暴虐已达到极点,现在出动全国的军队攻打赵国,赵国必死无疑。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攻破了,那么随后魏国也将灭亡。赵国、魏国又是楚、燕、齐等国的屏障,赵国、魏国灭亡了,那么楚、燕、齐等国也将随着而灭亡。天下形势的危急,再没有危急到那样的了。所以救了赵国,也就因此救了魏国;救了一国,也就因此救了六国。偷盗魏国的兵符以缓解魏国的祸患,借用一国的兵力以化解六国的灾难,这又有什么不可呢?那么照此说来信陵君就真的没有罪了吗?我说:又不是这样的。我所要谴责的是信陵君此举的动机。

信陵君只不过是魏国王室的一个公子而已罢了,魏国本来是有国君的。赵国有难不向魏国国君来求救,却恳切地向信陵君求救,由此看来赵国人心目中是只知魏国有信陵君而不知有国君。赵国的平原君利用与信陵君有姻戚关系激怒他采取行动救赵,而信陵君也竟因为与平原君有姻戚关系急着想救赵国,这说明信陵君只知有姻戚,而不知有魏王。信陵君的偷盗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也不是为了六国,而单单只是为了赵国;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不过是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如祸患没发生在赵国,而是在别国,那么即使他国的灭亡要关系到撤除魏国的屏障,撤除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必定不会去援助。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并非信陵君的姻戚,即使赵国要灭亡,信陵君也一定不会去救助。那么这样来说,赵王以及国家的重要性还不如一个平原君,而魏国所赖以守卫国家安全的军队,只不过供信陵君救援姻戚来使用。侥幸打了胜仗,总算还可以交待;如果不幸打了败仗,作了秦国的俘虏,那简直是倾魏国几百年来建立的基业去为自己的姻戚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用什么去向魏王请罪。盗窃兵符的策谋,是侯生出的,经过如姬之手得以实现。侯生教信陵君盗窃兵符,如姬替信陵君在魏王的卧室内偷得兵符,因此这两人心目中也是只知有信陵君,而不知有魏王。

我认为信陵君要是自己拿主意的话,不如用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去激励规劝魏王,如果魏王不听,就用本想战死在秦军阵前的打算改为在魏王面前自杀,魏王必定会醒悟过来。侯生替信陵君谋划,不如面见魏王劝他救赵,如果魏王不听,就用本想为信陵君而死的打算改为在魏王面前自杀,魏王也必定会醒悟过来。如姬有意要报答信陵君的大恩,不如趁魏王意思有所松动的机会不论昼夜劝魏王救赵,如果魏王不听,就用本想为信陵君而死的打算改为在魏王面前自杀,魏王也必定会醒悟过来。这样,信陵君就不会辜负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如姬两人不辜负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想不到这样的策略呢?信陵君心目中只有与已有姻戚关系的赵国平原君,不知道有魏王。宫内的宠姬,外界的邻国,低贱的像看门的后生这样的村野之人,又都心目中只知有信陵君,不知有魏王。那么魏王只不过是个孤立的君王罢了。

唉,自从世道衰落,人们都对违背公益、努力维护小团体利益的行为习以为常,而忘记了守节奉公的大道理。于是就形成了有手握大权的宰相而无威严的国君,有一己之仇而无义愤,就像秦国人只知有穰侯而不知有秦王,虞卿只知有布衣之交的魏齐而不知有赵王,也许那时国君不过像个多余摆设品的现象为时已经很长时间了。从这一点来说,信陵君的罪过,本来就不在于是否偷窃兵符。他如果是为了魏国的安危,为了六国的安危,纵然是窃取了兵符也还是应该的。如果仅是为了赵国安危,为了一己亲属的安危,纵然是向魏王请求兵符,正大光明地得到了它,信陵君也是有罪过的。

话虽然这样说,论起魏王,他也不是没错的。兵符好好地藏在卧房内,信陵君又怎么能偷得到呢?信陵君不惧怕魏王,而直接向如姬恳求,说明他平时就窥察到魏王的疏忽之处;如姬不惧怕魏王,而敢于偷盗兵符,说明她一贯依仗着魏王的宠爱。木头腐朽了蛀虫才会产生。古时候国君在上操持权柄,宫廷内外不敢不肃然听命。那么信陵君怎么能与赵国有私交呢?赵国又怎么能私下向信陵君请求援助呢?如姬怎么能一直牢记着信陵君的恩惠图报呢?信陵君又怎么会施恩于如姬呢?冰冻三尺,岂是一朝一夕的寒冷而突然使之发生的?由此说来,不仅众人心目中没有魏王,就是魏王也甘心多余者的地位。

所以,信陵君可以作为臣子们结党营私的借鉴,魏王可以作为君王大权旁落的借鉴。《春秋》上记载着季友私葬原仲、翚领兵伐郑的事。唉,圣人考虑问题是多么深远啊!

学会以德服人

在三国当中,统帅在用人的方法上是大不一样的。刘备用人,多以德服众,而曹操用人靠的则是“制士以权”的谋略,如果说诸葛亮也用谋略的话,那他所施的也多是阳谋,而不是阴谋。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刘备善于用人,而刘备与诸葛亮的相互配合则极大地发挥了这方面的效力。我们以火烧赤壁之后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关羽放走曹操一事为例,这就是诸葛亮与刘备商议后采取的一种阳谋。应该看到,当时曹操兵败陷入重围,而诸葛亮并不真想杀了曹操,因为凭他的才智应该知道曹操当时一旦身亡的后果,那将是魏军分裂,整个中原一片混乱,老百姓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此,刘备与诸葛亮合谋借关羽之手放走曹操,其一是为了放走曹操,以避免天下大乱,致使西蜀四面对敌。其二是借机立军令状,杀一杀关羽的傲气,以便以后在军中更容易受诸葛亮的指挥。应该说,诸葛亮是十分清楚关羽脾气的,重义气,知恩必报,他知道曹操曾经有恩于关羽,关羽当时是不可能杀曹操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中记述说: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可于樊口屯兵,凭高而望,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守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写了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 “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长曰: “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见!”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发: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有才而不愿听管教的手下要以德服人,攻心为上。具体做法是:让他去做一件完全能做好,但又因个人一时原因未能完成的事,在出现这种情况时,领导可以对其视之不理,让他自己在心中自责,待他不能承受心中这份痛苦时,再将其召至,假装一副共同承担痛苦的样子,最后指明其问题的严重性,使其问心有愧、感恩戴德,不得不俯首听命。 总之,用人要以攻心为上,只有征服了他的心,才能留住他的人,发挥尽他的才。 诸葛亮第一次俘虏孟获后,就让他参观自己的军营,问道:“这样的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以前不了解你军队的虚实,所以吃了败仗。今天看了你的阵法,如果仅仅如此,那一定是很容易战胜的。”诸葛亮就把他放了,让他再来战。如此这般擒孟获七次,放了他七次。当最后一次还要放孟获时,孟获却不肯离去,并说:“诸葛丞相,你真是有上天的神威呀!我们南边的人再也不反蜀了。” 随后,诸葛亮让孟获等少数民族首领在蜀汉政权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作为南方的实际领袖,使南方出现了长时期的安定局面,为其最后北伐曹魏奠定了安定的后方基础。这当然是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的出色表现,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用人艺术的精妙。 诸葛亮北驻汉中,准备北伐,为使后方安宁,想选一个文武兼备于身的人,来做相府长史,即相当于相府的秘书长。诸葛亮考虑要用张裔,就征求杨洪的意见。杨洪就说:“张裔天姿明察,是长史这个职务的合适人选,但其性不公平,心胸不够宽,恐怕不能专任于长史之职。不如留向朗为长史。”诸葛亮就听从了杨洪的建议。任向朗为长史,让张裔为向朗的副手。 在此之前,张裔的儿子在杨洪的手下做小官,因有小过失而受到杨洪的处罚,张裔以此怨恨杨洪。这次,杨洪又阻拦张裔做长史,就怀疑杨洪的动机不纯,诸葛亮知道这事后,认为杨洪说张裔“性不公平,心胸不宽”的这个评价是正确的。就给张裔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对他加以教育。张裔收到信之后很为感动。知道自己确有“性不公平,心胸不宽”的弱点,从此以后就注意改正。后来向朗去世之后,诸葛亮就任用他为长史,张裔在长史的任上很有作为。 “上屋抽梯”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典故,是诸葛亮授刘琦计谋的故事,也是诸葛亮阳谋的一种。自此之后,后人把上屋抽梯看成是一类借机用计的谋略的总称。 当初诸葛亮随刘备来到新野县后,江夏被破,黄祖被杀,又闻曹操将南征,刘表心里很是恐慌,想请刘备回荆州为他主持州事,又想以荆州相让于刘备,刘备说什么也不肯。待退回馆舍,诸葛亮问其为何不允诺统领荆州。刘备则说道不忍乘危而夺之。诸葛亮一方面心中暗叹刘备仁德,一方面不禁又为刘备缺少根据地而忧虑。 不久,刘表长子刘琦来访,并言及继母蔡氏欲谋害之,请刘备为之出计。刘备便请孔明为之计,孔明却摇头微笑:“此家事,我不敢乱说。”刘备送刘琦出来时,附耳低语后方去。 次日,刘备派诸葛亮代表自己去回拜刘琦。刘琦邀入居室,礼毕茶罢,诸葛亮便欲辞别。刘琦仍问求救之计,诸葛亮再辞而不言。刘琦便说道:“吾有一家传古书,在后楼珍藏,请先生过目。”诸葛亮便与刘琦至楼上,刘琦泣拜于地,仍是请为设计,诸葛亮见状急欲下楼,但见楼梯已撤去。刘琦说道:“先生不肯为计,定是怕泄漏于外,今梯已撤去,上不入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吾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方为微言:“公子岂不闻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乎?今黄祖新亡,江夏尚无人守御,公子何不自请出守江夏?如此,必可自保矣,而不复受制于人。”刘琦大喜,数向诸葛亮拜谢。诸葛亮回府向刘备言及此事,刘备也心中高兴。 刘琦得计,即往刘表处,请外守江夏。刘表请刘备共议,刘备便为善言,刘琦遂得出荆州,逃离厄地,屯守江夏去了。诸葛亮此计,一救刘琦,二为自救,因刘备一军屯新野,孤掌难鸣,刘琦在外,缓急必可与刘备相呼应,以图酬报。这是诸葛亮名为刘琦,实为刘备所出的第一个计策,待后来兵败当阳,果然得刘琦营救。诸葛亮出山伊始,自是棋先一步,为人了结家事中亦含兵机,这第一计显示出了诸葛亮的心智之高。 以上的几个故事正体现了诸葛亮阳谋用人的特点:用人,同时也教育人,使所有的人都能以公行事,而不要以私坏事或扰事。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说明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这一特点。 刘巴是蜀汉的重要谋士,刘备曾想杀掉刘巴,但后来又下令谁伤害刘巴要灭九族,对其十分信任。连诸葛亮自己也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刘巴。”有一次张飞到刘巴那里去借宿,刘巴因瞧不起张飞这样的粗鲁武人,张飞来了后,一句话也不与张飞说,张飞很是愤怒。诸葛亮知道后就给刘巴写信说:“张飞虽然是个十足的武人,但内心却很敬慕你。我们所共同侍奉的刘备现在正招纳天下文武之才,以图大事。足下虽然志趣高亮,但也不能自持傲慢以待天下俊才。”刘巴收信后,为诸葛亮的胸怀所服。 总之,诸葛亮用人处人,大多如此。以德服人,攻心为上的用人方法,使蜀汉虽然在天时、地利上都没有什么优势,但却创造了人和的良好的氛围。这正是诸葛亮的主要贡献,也是蜀汉维持其割据的重要支柱。

同类推荐
  • 选择重于一切

    选择重于一切

    人生之路是一条选择之旅,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指南针,学会如何运用它,你才不会迷失方向。人生的路途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这几步该怎么走。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选择自己的态度、行动、情感和目标,将决定我们人生的最终模样。人生的地图上,处处是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要知道,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种下一颗命运的种子。当你一步步都走对了,就能够品尝到成功和喜悦的甘甜果实。
  •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李君编著的《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从探讨借口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剖析了借口背后的个人因素与企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到打开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到企业打造高绩效责任团队,分析深入浅出,案例新颖幽默,《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讲述了员工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职场生态。
  • 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

    本书集结了大量优秀、感人的故事篇章。故事多以小见大,大都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事情,用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故事能够带给人们正能量,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在简单阅读的同时能够收获知识,在大家喜欢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 让别人喜欢你的N种说话方式:用口才赢得他人心

    让别人喜欢你的N种说话方式:用口才赢得他人心

    本书介绍了115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它能教会你如何说话让人感觉最舒服、最感动,帮助你快速找到说话的技巧,让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你的社交不再是暗淡无光的绝望,而是处处充满了令人欣喜的希望。
  • 社交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社交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成功的社交应是众人畅所欲言,各自都表现出最佳的才能,做出最精彩的表演,最忌一个人唱独角戏,大家当听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寻找能引起大家最广泛共鸣的内容。有共同的感受,彼此间才可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看法,气氛才会热烈。所以,一定要把活动的内容同参加者的好恶、最关心的话题、最擅长的拿手好戏等因素联系起来,以免出现冷场。
热门推荐
  • 许氏医案

    许氏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契约鬼仆

    契约鬼仆

    和魔鬼在一起,要时刻担心自己被吃掉。见到他之后,她才明白原来帅哥也有怪癖,美男不都善良。可怜的苏木木连孩子都没生过,人生就已经过完了;还来不及弄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就变成了当牛做马的鬼仆;想要找到自己死亡的真相,却发现自己失忆了。当傻白甜的忠犬女遇上高冷拽的傲娇男,就是小白兔撞上了大灰狼,在劫难逃。再加上一众性格奇葩、卖萌卖腐的妖魔鬼怪时常来串门,真的是险象环生、笑料百出。虐恋情深,那是神马东西?进阶的鬼仆,才是王道。就算变成了女鬼也要奋发向上。且看捉鬼二人组如何一路披荆斩棘,撕开人性虚伪的假面,揭示生命的真谛,你会发现原来鬼也是这么温情。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4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4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彼岸花开叶千年

    彼岸花开叶千年

    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他如谪仙般出现,将他带走,他对他百般宠爱,本应幸福,可是,现实又怎会如意,身份的特殊,举世瞩目的两人,身处高处的无奈,背后的势力又怎能允许两人的恋情,军事,政治,家主之争,处处充满着荆棘,且看两人如何克服种种限制,终成眷属
  • 都市涅槃——浮生若梦

    都市涅槃——浮生若梦

    都市虐文,玛丽苏傻白甜勿进。主:勋鹿灿白(非王道)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不得不承认,浮生若梦(又名:浮尘)的世界观相对我来说比较庞大,我尽力而为,如果长时间不更,并不是我弃了,毕竟学业摆在那儿。希望大家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们。原创,禁止一切改编,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同名橙光制作中……不求你的赞,只求你的真心喜欢。谢谢支持。
  • 恋恋无期

    恋恋无期

    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喜欢一个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开一个人。人生不过是与一群人相逢相知,最后擦肩而过的行程罢了。但这些故事,已经足够让我独自远行,独自承担。
  • 愿为轻雪

    愿为轻雪

    天海幽幽清风过,一人把剑行大漠。纵横江湖一代,风轻自在交友。为把乾坤手握,兄弟长酒叹。只把乾坤踩,你我大笑苍穹。声名三千世界起,我意只与轻雪自逍遥~
  •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踏剑之道

    踏剑之道

    天道,天人之境为剑;人道,苍生之安为剑;剑道,万物之灵为剑。这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信仰,这更是他们的命运——剑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