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2000000003

第3章 儒家至圣孔子与《论语》

在我国东周时期,周王室东迁后日益衰微,逐渐丧失了宗主地位,各个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开始了长期的兼并战争。

这期间,鲁国的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痛心疾首。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和规则,他决心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并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仁学”理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孔子把孝悌看成“仁”的根本,他把“仁”运用到政治领域,就是重视人民,关心百姓的疾苦,就是“德治”。为了实践“仁”,孔子十分重视“礼”,主张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

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如何做到仁?”

孔子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是做到仁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政治主张,孔子经过了长达15年的在各诸侯国的游说。然而,由于当时各诸侯国都是忙于争霸,并没有谁采纳他以“仁”治国的政治主张。

颠沛流离十几年后,年近70岁的孔子在并未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情况下,回到鲁国,专事讲学和历史文献的整理,并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抱负倾注于笔端,成为我国历史上私学的开山鼻祖,开创了影响我国知识分子2000多年的儒家学派。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达40多年之久,门生众多。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3000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72人。

孔子去世后,他的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书,书名叫《论语》,内容包括孔子谈话、孔子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回忆等,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西汉时流传有《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3种抄本。西汉末安昌侯张禹以《鲁论语》为基础,合《鲁论语》、《齐论语》为一,称《张侯论》。东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被列为“七经”之一。

南宋时,著名思想家朱熹将《论语》和《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又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后来成为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对后世影响很大。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只有心中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

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孔子提出仁德的标准,这就是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5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他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意思是说,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一部《论语》,将孔子及其门生的有限生命融入到无尽历史中,创造了我国古代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被后人誉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半部《论语》治天下”。

同类推荐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热门推荐
  • 至尊勇者

    至尊勇者

    一个天才少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接触了藏在体内的封印,结果导致自身灵力全部被封印吸走,而少年也从此成为了“废材”,但,少年却仍旧坚持不懈的休练,直到—位神秘人物的出现……
  • 痞王霸妃

    痞王霸妃

    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天外飞仙”是怎么回事?蛮不讲理的赖在她家里,吃她的住她的,还像个大爷似地让她侍候着——她忍了!谁让她酒后驾车撞到了他。可是,这该死的家伙怎么回事?不就是踹了他一脚,怎么就把她弄到这什么“鬼地方”?还非要她做他的什么太子妃?哼!她跑,她跑,她跑跑跑!怎么,没跑回现代,桃花到是越惹越多了,还净是些不好惹的主啊——
  • 都市冥婚录

    都市冥婚录

    摇晃着手中的高脚杯,看了一眼身边把玩着手中幽蓝色鬼火的小女儿,不由得一阵感慨,当初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这个答案,应该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问询,而现在,我只想好好地回忆那些年的事情,写出来留作后人参详,毕竟我的时间,不多了……
  • 倾城计之苏妲己

    倾城计之苏妲己

    短篇小白文,这篇文章真的很短,是打发时间呢?还是打发时间呢?还是打发时间呢?。。。
  • 韶华倾覆三生长梦

    韶华倾覆三生长梦

    春蚕丝阡陌桑离人月墙角霜故人依稀坡上望拈野花天苍苍掬泉溪路茫茫如何能相忘巴山蜀水长总角携晴芳笑言梳妆傍解语轻扬朝夕成双萌思雕撰绿篁寄愿穹苍丹心如浪韶华逐清江……——《竹梦令》
  • 青龙天尊

    青龙天尊

    天阳大陆幕府有一位废物少爷叫幕小天从小筋脉堵塞成为‘废龙筋脉”顾名思义就随筋脉堵塞,母亲被家族带回。幕小天发誓有一天一定要成为天尊,宁可我辜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修炼太极玄功与龙尊罡拳修炼功法
  • 繁花物语

    繁花物语

    天生不足的身体,并不出彩的天赋,无人问津的未来。林帆曾经以为自己的命运不过是努力挣扎,然后不知何年何月,客死他乡。只是一切皆有变数。你也可能是上天选中的人。原来,天不负你才情薄,只待惊雷风云狂。最未知,最残忍,最幸运的故事,在命运路上一一闪亮。
  • 网游之绝世巅峰

    网游之绝世巅峰

    一万年一次的轮回,重塑天命逆转之灵,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少年,踏入天命世界,逆转自己的宿命的故事。
  • 在开始的地方

    在开始的地方

    当罗一语撞上他的时候,“sorry”随口一句,心想快迟到了还挡我道,头也回的就往前跑。被撞的那个眼睁睁地看着罗一语跑远,楞在了原地,到底我是被撞啊,态度这么强硬,太拽了吧。后来相处才知道,其实,额,嗯对我挺客气的了。
  • 末世葬歌之王者归来

    末世葬歌之王者归来

    神?魔?岁月的尽头,不朽也会化作齑粉。末世?真相?阴谋的最后,斩尽一切雾霾,待我王者归来,横扫诸天。从此,我自为天,君临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