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5000000031

第31章 环境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纳家户村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生物的多样性向单一的农业生态方向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前的生态环境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纳家户村周围布满了大小十多个小湖滩(白沙湖滩,大小洼湖滩,瓦湖滩,碱湖滩,朱家湖滩,松吉子湖滩,树树湖滩,黑泉湖等),总面积在500亩以上。湖边长满了蒲草和多种水生植物,湖里鱼虾成群,吸引着众多鸟类在此繁殖生息,人们常在湖里捕鱼,割草,在湖边放牧牲畜。生物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农业和经果林上。在农业上,那时水旱兼作且以旱作为主,粮食作物种类除水稻、小麦外,还有玉米、高粱、蚕豆、豌豆、糜子、谷子、大麦、荞麦、山芋;经济作物有胡麻、蔬菜等;全村经营果园的面积在300亩以上,品种有梨、果、杏、李、桃、葡萄等,特别是葡萄栽种较多;动物品种,除家禽(鸡、鸭、鹅)和家畜(马、牛、羊、骡、驴、骆驼)外,野生动物有野兔、野猫、狐狸、黄鼠狼等。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生态环境的改变有两种形式:一是环境自身在气候、水文、地质等非人为因素作用下的自然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一代人两代人往往感受不到。另一种是在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逆转性变化,这种逆转性的变化也分两种:一种是朝着与人类利益相一致或与人的生存条件相协调的方向发展,谓之良性逆转,如变沙漠为绿洲,改良土壤,变盐碱地为沃田等等;另一种是朝着与人类利益相背或与人的主观意志相悖的方向发展,谓之恶性逆转,如乱垦、滥伐、乱猎引起山林破坏、植被破坏和生物品种灭绝等。就纳家户村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生态环境的变迁属于由人的行为所引起的逆转性变化,其中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这一时期,全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填湖造田引起生态环境多向变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增加产量主要依靠扩大土地经营,而纳家户村土地本来就少,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缓和这种矛盾,居民把碱湖滩填平改造成良田,这是增加土地的唯一选择。只是在合作化以前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体制下,谁也没有力量去干这件事,只能望湖兴叹。而农业实行合作化以后,这个条件终于具备了,这就是利用在统一领导下组织起来的群体力量实现这一梦想。而这一时期国家对粮食资源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粮为纲”的政策)也助长了各级对填湖造田这一所谓“改天换地”“征服自然”行为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整个60年代所掀起的填湖造田运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结果亦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带来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蚊虫失去了孳生地,数量明显减少,对人的健康带来了好处。最重要的是通过填湖改滩,增加了数百亩良田,并使原先分割的地块连成一片,大大方便了生产,方便了农田的统一规划,使之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区,为该村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引起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某些负向变化,比如一些野生动物在此失去栖息和生存的条件,野生植物的种类减少。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带来的生态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纳家户村的农业还是生态农业。从50年代使用化学肥料开始,生态农业的条件受到破坏,演变成化学农业。1956年,每亩使用化肥量只有1.5公斤,水稻每亩2.5公斤。以后逐年增大用量。1984年,平均亩施化肥(包括氮肥和磷肥)达到94.7公斤,1996年,上升到每亩172.1公斤(抽样调查),其中氮肥的施用量达144.5公斤。1996年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是1958年和1984年的86倍和1.82倍。农药和塑料薄膜使用量也大幅度增加,而且农药的毒性越来越大。其后果,不仅使水资源、土壤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也使粮食、蔬菜等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残留的化学物质的污染,并使粮食、果品、蔬菜的品质发生变化,危及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地膜,也使农作物变得越来越“娇气”,助长了农作物对此类物质的依赖性,以致缺少化肥农作物就长不好,不使用农药农作物就无法抗病抗虫。反过来又促使人们不断增大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造成恶性循环。还有一个直接后果是那些对农业生产有益的昆虫和青蛙、蚯蚓等也日趋减少,而为害农业的鼠类因其天敌(猫、黄鼠狼、猫头鹰等)大量减少甚至灭绝而得到大量的繁衍,鼠害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群众反映,老鼠数量比过去多得多。

家庭企业和乡镇企业排出的大量垃圾和污水对环境构成新危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农副产品加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从事粮油加工、屠宰、皮毛加工、肠衣加工、饲料加工、骨粉加工、塑料加工的家庭企业和专业户逐年增多,这些分散在村庄各角落的家庭企业和专业户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利用院落作场地,因陋就简上马,技术比较简单,即使有专门的场地,也无专门排污和处理废气废水的配套设施和设备。加之对环境的管理严重滞后甚至失控,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和专业户只顾生产经营而忽视环境的保护。所产垃圾不能及时处理,污水任意排放;再加之近年来,拆旧房建新房的人家不断增加,建筑垃圾不断增多,随处堆放,致使环境日趋恶化。漂亮的新居与脏乱差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

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有所放松,致使森林植被面积减少。新中国成立前后,全村的绿色屏障主要是果树、柳树、榆树,成片林主要是一些果树。当时全村有300余亩果园,树木履盖率在5%左右。50年代以后,年年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累计人工造林株数在50万株以上,折合造林面积超过1500亩。但由于管护方面的原因,实际保存下来的不到1/3.加上果园面积大大减少,直到80年代末,树木覆盖率才大致达到10%左右,环境得到改善。80年代初实行家庭经营以后,果树面积逐年增大,1996年,成片果林已达到329亩,即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水平。但植树造林减弱,原因是田间地头种树影响庄稼生长,房前屋后地方有限。尤其是从70年代开始,大片杨树林遭“天牛”的侵害,致使不得不在90年代初把所有的杨树砍伐。这一砍伐大大减少了全村树木覆盖的面积。加之补种其他树木(新疆杨、沙枣、柳树、榆树等)尚未成林,致使从东望去,道路两旁及居民点的树木少,村庄给人的印象是:房屋密密匝匝,树木寥寥无几。只有村西头树木较多,且连片成荫,成为唯一的绿色屏障。

2009年,森林覆盖率达14%。村内建有一个占地500亩的人工珍珠湖湿地,湖水碧绿,波光粼粼,湖内鱼肥虾壮,引来无数水鸟栖息,也是垂钓的胜地。在珍珠湖两侧是一个面积近300亩的纳家户生态园,园内有人工假山一座,每到春夏季节,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繁花似锦。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经济简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经济简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按照不同时间、地域、部门等多条线索讲述了中国历史微观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内容涉及政策制度、赋税制度、典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国经济层面上的变化发展。
  • 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本书诠释了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与处方创新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自主创新机制主要包括资源整合机制、动态联盟机制和绿色供应链机制。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 生意经:中国十大商帮的经商智慧

    生意经:中国十大商帮的经商智慧

    本书选举了以温商、晋商、徽商、京商、鲁商、沪商、川商、闽商,粤商、台商为代表的10人商帮,从不同的经商角度,阐述了这些传奇人物的经商之道。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热门推荐
  • 不想当皇上的小王爷

    不想当皇上的小王爷

    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了小王爷。他励志当个有钱的小王子,不爱权利
  • 窈俏曙女修真游

    窈俏曙女修真游

    女主安平在十二岁遇到车祸变成植物人,之后三番两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调的死而复生,原来竟是因为自己一身特殊体质引得另一个世界的真人追逐而来,修真?是不是什么邪教?某个小女孩儿一脸迷茫的对着气的吹胡子瞪眼的老头儿问。灵气浓郁灵草无数的修炼府邸,坏脾气又欺软怕硬的蓝色木谷灵鸟,一瓶万人争抢的洗灵丹,时不时还在修炼府邸的时空隧道里打打酱油.看一个地球十二岁小小女孩儿如何踏上修真旅途。不懂修真?那都不是个事儿,某女一路乱打乱撞都能创出属于自己的修真道路来。
  • 晶:苦之流

    晶:苦之流

    吾之亲朋啊!请割掉我的头颅吧!吾之爱人啊!请击穿我的心脏吧!否则我必食尽汝之尸骨。
  • 宰执大唐

    宰执大唐

    一个老官油子穿越到了唐初,他立志要实现穿越之前没有实现的理想,那也就是能够执掌一国政权,为百姓谋福为国家强大奋斗。当他一路路走来,国泰民安,衣食富足,文教兴盛,华夏兵锋纵横天下。张寒对着各国蛮夷说:“你们和我们华夏的问题,不是通过称臣和纳贡可以解决的,必须要通过铁和血来解决!”李世民说:“张寒狡如狐,猛如虎!对敌人心狠手辣毫不留情,对属下关怀备至,对妻子宠爱有加,对国家忠诚无比。有他在,是我大唐的幸事!”
  • 执剑逍遥行

    执剑逍遥行

    一柄轻风剑,一套《洗髓经》,看苏瑾鲜衣怒马,仗剑天涯逍遥行,挽红颜,战宵小。功成名就时,苏瑾坐在逍遥殿上,暗自神伤,望着天边的星辰,自语道:“这个江湖我终是孤独者。”群号:469834182验证书中任意一个角色名就可以,希望大家都可以进来玩玩,群主不定时发红包!
  • 万古圣尊

    万古圣尊

    绝世强者林凡,被人偷袭陨落,十年后转世重生,附身在一名少年武徒身上,面对着今生同门的嘲笑和欺压,凭借前世的修为知识,将敌人狠狠踩踏,用他们的鲜血,成就自己万古圣尊的辉煌。
  • 渺羽嬅襄

    渺羽嬅襄

    没有你想要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小纯洁在经过四重打击之后会变成什么?赤脚大仙的王八汤真能美容又养颜?为毛林有钱到哪儿都有钱?红红,你到底是女的还是女的还是女的?君君的小本本真是调皮,紫大妈你也不管着点儿,对了紫大妈,你怀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哪吒才怀了三年,您厉害了,怀了三千多年!曲大娘您老长得辣么好看,七大爷放心吗?咱扶扶真有个性,你说怎么就就扶扶不姓糖?清绝你说你怎么就起这么个破名儿,真特么大众化!为毛我们的大男一这么没有存在感?焓焓真是命苦,小纯洁也别老是跟暝瞑走那么近!咱们焓焓会伤心的!穿越的最高境界在于全民穿狗血剧的最高境界在于狗没有血小说的最高境界在于没有主角~
  • 盛我以泪纳我以歌

    盛我以泪纳我以歌

    回忆是首无解的诗,青春是篇无结局的文。欢聚与离散,背叛与永伴,不过是些词典中的反义词,只有我们切身经历过之后才知这些词所带来的爱和恨原来都是那么真,那么深。当我们想起那些流淌着泪与笑的青春,还有那些历经过的欢乐与悲痛,才知岁月如是,唯有爱,才是一切的开始与归宿。
  • 阴阳先生之鬼影森森

    阴阳先生之鬼影森森

    我是一个屌丝,三天两头的遇见鬼。可自从学道后,我的人生就变得与众不同:交了两个女朋友,一个乖巧可爱,一个成熟冷漠。我还有一些出生入死的兄弟。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却无意间学会了常人没有的本事:抓鬼……
  • 穿越之美食惑人心

    穿越之美食惑人心

    一直以为现在的穿越就和中奖一样,但是我一没买彩票,二没有乱写评论,没车祸,没睡觉,请问我只是胃疼就穿了,我这样穿了,人家到时写墓志铭的时候死因写神马?胃疼致死?穿越大神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穿就算了,这家徒四壁,一堆弟妹神马的,真的大丈夫?不要以为给了金手指就可以随便把人扔这啊!ps:本文是正剧,正剧之中带着欢脱,欢脱中带着严谨,严谨之中带着逗比,对就是这样,啊……好像暴露了什么。重点Ps:上面都是错觉,我们是正剧,来跟着我念个三百遍,我们是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