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4000000008

第8章 贺子珍怀春暗恋

1928年6月28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连来到永新四乡塘边村。具体任务是领导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并帮助群众建立工农政府,壮大暴动队组织,建立儿童组织和妇女会,办夜校和识字班等等。同时毛泽东还调查了塘边村的土地,农户等问题。

在塘边村,毛泽东遇上了也正在这里带领工作队开展农运工作的贺子珍。

说起来,毛泽东和贺子珍已是老相识了。

1927年10月,在江西井冈山的步云山上,贺子珍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同大家一样,脖子上结了一条红色识别带。他的脚步走起来有点不对劲,那是因为长途行军磨伤脚,化脓了。几个人沿一条山间小路排着单行朝山上走,毛泽东走在最前面。他看见迎候他的人群,快步走了过去,首先同袁文才、王佐握手。然后,转过身来,把同他一起上山的战友,逐个介绍给袁文才和王佐。袁文才和王佐也把山上的同志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同见面的每一个人握手问好。

当袁文才领着毛泽东来到贺子珍面前时,毛泽东有些惊讶了。他没有料到,在井冈山的“头面人物”中,竟然有一个年轻姑娘,袁文才介绍说:

“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

毛泽东的疑团顿释,爽朗地笑起来,说:“我还以为她是你的女儿,或者是哪位同志的家属呢!”他握住贺子珍的手说:“很好,很好,今后我们共同战斗吧!”

接着,大家坐下来商谈事情。

从毛泽东的介绍中,贺子珍才知道,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为什么带着队伍不去别的地方,却来井冈山,原来是王新亚起的作用。王新亚离开永新后,带着安福的农民自卫军活动到湖南浏阳一带,在那里同毛泽东会合了。他向毛泽东介绍了大革命时期井冈山附近的永新、宁冈、安福、莲花等几个县的规模,永新暴动的结果,以及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自卫军至今仍在井冈山坚持斗争的情况。王新亚还介绍了井冈山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地理条件。这一切都给毛泽东留下深深印象。后来,王新亚率领的安福农民自卫军同安源的矿工组成了起义的第二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失利,第二团被打散,王新亚牺牲了。秋收起义的余部向何处去?毛泽东觉得,王新亚讲述过的井冈山,从党的力量、群众的基础到地理条件,都是革命军落脚的理想地方。于是带着起义队伍的余部,向井冈山方向前进。途中,队伍经过三湾时,对队伍进行了整顿和改编,打出中国工农革命第一师第一团的番号,向砻市开来。

交谈中,毛泽东充分肯定了袁文才、王佐的自卫军,在革命最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革命,为党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他提出,以后革命军要同袁文才、王佐的队伍协同作战,共同在井冈山立住脚跟。

这一次商谈,气氛融洽,双方都没有什么保留和顾虑。袁文才和王佐都很高兴。袁文才早就盼望能同上级党取得联系,为革命做点工作。因此,在这次会上,他当场表示,欢迎毛委员带队伍上井冈山领导他们干革命。安置伤病员和队伍驻扎问题,他都答应安排。他知道毛委员的队伍需要用钱,事先把埋在地下的银元挖了出来,约有一千块,装了12个竹筒,带到步云山来。在这次会面中,袁文才亲自把银元交给毛泽东。这次会面后,袁文才同贺子珍一起回到茅坪。他原是个沉默寡言、感情不外露的人,这天回到家里后,异常兴奋,话也多起来,他用客家话给妻子谢梅香讲述了这次会面的情形,一面讲一面笑。接着,他又对贺子珍说:

“我看革命高潮要来了,有了毛委员的领导,我们今后可以有很多事干了。”

自从毛泽东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以后,井冈山变样了!沸腾了!

革命军第一团的伤病员首先上山。开始时,还没有红军医院,袁文才和王佐把伤病员安置在老百姓家里。

第一团的官兵并没有立即上山。他们先来到莲花、湖南的攸县和茶陵去打土豪和筹款。毛泽东因为脚伤,没有随部队出发,留在茅坪养伤了。脚伤痊愈以后,他才下山追赶部队。

在养脚伤的这段日子,毛泽东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熟悉这里的地形、环境和人员的情况。他同袁文才、王佐过往甚密,经常同他们促膝倾谈。对他们的身世、为人和思想,了解得比较透彻。他还与井冈山上避难的永新的共产党员刘珍、王怀、贺敏学等人多次详谈,了解永新党建立的经过和斗争情况。连生病刚愈的贺子珍,他也找过几次,听取她对怎样开展井冈山地区工作的意见。毛泽东还由袁文才、王佐和永新党的同志陪同,察看了井冈山的山势地形毛泽东开始住在步云山。步云山离茅坪不远,步行半小时就到了。袁文才同毛泽东熟悉以后,非常敬佩他,觉得毛泽住得离自己太远了,商谈工作不方便,主动请毛委员住到茅坪来。永新和莲花的共产党员,原来住在茅坪的八角楼,为了迎接毛泽东到茅坪居住,他们把房子腾了出来。后来毛泽东在八角楼住的那间房子,就是原先贺敏学住过的。

八角楼离袁文才的家只有几步之遥。毛泽东出出进进,晚上到平河边散步,或者坐在枫树旁边找人谈话,经常要经过袁文才的家。那时贺子珍疟疾初愈,身子虚弱,有时坐在袁文才家门口晒太阳。毛泽东经过,见到了,都要走过来,同她讲几句话,问她身体恢复得怎样,态度非常和蔼亲切。有时候,毛泽东不忙,就坐下来,同贺子珍聊天。

有一次,毛泽东对贺子珍说:“井冈山的地理环境好得很。可以讲,现在我们搞革命有了落脚点,井冈山就是我们的落脚点。这里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回旋余地大得很哩!”

贺子珍告诉他,井冈山附近几个县在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群众发动比较深入广泛。毛泽东听了,满意地说:

“井冈山这几个县都是好的,你们永新更好。永新的地理条件很重要,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你们永新的同志应该回永新去,重新建立党的组织,开展群众工作。”

贺子珍还同毛泽东谈起了袁文才和王佐,毛泽东兴奋地肯定地说:“袁文才是个好同志,是要革命的;他领导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王佐也是好的,要革命的;他领导的队伍,也是革命的队伍嘛!”的确,毛泽东上山以后,王佐参加革命的思想稳定了,一条心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半年后的1928年4月,红军第二次去湖南作战前,王佐在茅坪的一个庙里入了党。他入党后,非常高兴,逢人就爱说:“我现在也成了挂牌子的了。”对王佐的入党,毛泽东很高兴。有一回他对王佐说:“我们现在更加是同志了。”当时国民党有的书刊把袁文才、王佐写成土匪,把他们领导的、已经改编为自卫军的队伍仍然称作土匪队伍,这完全是有意歪讽的。怎么能把共产党员说成是土匪,把有地下党领导的武装说成土匪队伍呢?在毛泽东没有上山之前,山上就有党的组织,支部书记是贺敏学。

以后,毛泽东把袁文才、王佐的队伍改编为红二团,团长是袁文才,副团长是王佐,团党委书记是贺敏学,党代表是何长工。党代表与后来的政委一样,要服从党委集体领导,但行政上团党委书记要服从党代表领导。

当时,毛泽东很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只有17岁的漂亮姑娘竟是井冈山“土匪武装”的一位干将。对毛泽东来说,印象无疑是相当深刻的。

贺子珍这时已是井冈山地区闻名遐迩的人物了。可这么一个年轻姑娘怎么变成“山大王”的呢?原来,早在1926年7月,贺子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伐军来到永新,成立了国民党永新县党部后,贺子珍又加入了国民党,以跨党分子的身份,参加了县党部的领导工作,担任了永新县第一任妇女部长。

从此她离开学校,开始了革命生涯,那时,她只有16岁。

后来,永新县的右派夺了权,贺子珍联络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农民自卫军发动了永新暴动。暴动成功不久,遇到湘赣反动势力的联合进剿。

贺子珍带领一支赤卫队守卫永新县城南门,打退了敌人一个特务营的进攻,并缴获了百十支枪。这次战斗以后,贺子珍的勇敢和枪法几乎被传为神话。这些,毛泽东也多少有些耳闻。后来,永新县守不住了,贺子珍便随袁文才上了井冈山。

这次,毛泽东和贺子珍在塘边村因工作而相遇,两人心中都由衷地喜悦。或许是因为毛泽东到塘边村后一时难以找到更合适的住处,或许是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工作队也把毛泽东安排到了贺子珍他们住的固春姬孤老婆婆家里。

在这里,工作之余,毛泽东总是帮助固春姬老婆婆干活,挑水、种菜,夏收挑谷子……

这期间,毛泽东时常在屋里一坐就是一天,分析和研究调查材料。对毛泽东早有爱慕之情的贺子珍看到毛泽东工作繁重,便主动默默地担负起了照料毛泽东生活的工作。由此,两个人的心灵挨得更近了。

1928年6月28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连来到塘边村开展工作。塘边村是江西永新县一个比较大的村庄。由大屋、塘边等四个自然村落组成,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井冈山斗争时期,这里成为最早进行土改和组织人民政府的地方。

来到塘边村的第二天,毛泽东就迅速地开展了工作,召集贫苦农民开会,把村里的大土豪徐美山处决了,还宣布说要分田分地,饱受压迫和剥削的贫苦农民们欢天喜地,还高兴地放了两箩爆竹,表达喜悦之情。

这一天,毛泽东和贺子珍带着一支红军来到塘边村发动群众,搞土地改革。当地村民听说红军要分地主土豪的田地,心里说不出的痛快,纷纷走出家门,带上一壶水酒,捧上几只鸡蛋,云集在村口欢迎红军的到来。红军战士一到,乡亲们便围了上去,把红军战士请到了家中。

毛泽东一到村子里,便四处访贫问苦,和农民兄弟促膝谈心,亲热得象家里人一样。毛泽东一口湘潭话,有些老人听不懂,贺子珍就在一旁解释。

江西永新是贺子珍的家乡,贺家兄妹在这里是很有名气的,早在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前,就在当地开展了革命活动。贺子珍豪爽大方,敢做敢为,且受过教育,又熟知当地情况,在毛泽东开辟井冈山的初期,在收服井冈山绿林王佐、袁文才的过程中,都曾给毛泽东重要的帮助。

毛泽东这次到塘边调查,贺子珍同行。一位老大娘见贺子珍每天都紧跟在毛泽东左右,还以为他们是一对夫妻,便关切地问:

“你们俩都出来闹革命,孩子谁管?”

听了老大娘的话,贺子珍满脸通红。

晚上,贺子珍静静地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一幕和毛泽东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一种异样的感情悄悄在她少女的心中萌发。

他们在塘边村就这样度过了几天。

这天,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村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一位赤卫队员跑来报告说:“一支外县的地主保安队正向塘边村袭来,口里喊着:‘抓住毛泽东,有重赏啊,”原来塘边村地处遂川、莲花和永新三县的交界,虽然,永新已解放了大部地区,但塘边附近几个县仍是敌人的天下。一些逃出塘边村的土豪劣绅向附近的保安队报告说,共产党有个中央委员毛泽东就在塘边村活动。保安队一听说毛泽东在这里,个个觉得发财的时机到了,因为蒋介石正以5万大洋作悬赏,捉拿毛泽东呢!这些见钱眼开的保安队立即纠集在一起朝塘边村蜂涌而来。

随着枪声的迫近,贺子珍紧紧地守护在毛泽东身边,催促毛泽东快离开。她怎么不着急呢?和毛泽东同来的红军战士已散布到各村,根本无法通知集中。村里的赤卫队员只有大刀和梭镖,无法抵抗保安队猛烈的火力。贺子珍紧握手枪的手变得湿润了,她焦急地望着毛泽东,要他赶快拿主意。

毛泽东很镇静,一边抽烟,一边看了看四周,他对村里的干部说:“通知群众,马上撤出村子,都到山上去!”

塘边村四面环山,地势较险,只要上了山,便居高临下处于有利地位。

不久敌人进了村,一见静悄悄的村庄,敌人紧张起来,“叭,叭”地放枪壮胆。毛泽东隐蔽在密林之中观察敌情,他对身边的村干部耳语几句,村干部转身消失在树林丛中。不一会儿,锣鼓声,冲杀声响成一片,敌人见状大声呼喊:“不好,中了毛泽东的‘空城计’。”敌人边打边撤,一哄而散。塘边村的乡亲望着山下敌人丢盔弃甲,狼狈而逃,都欢呼起来,纷纷称赞毛委员果断英明,料敌如神。

这时最佩服毛泽东的要算贺子珍了。一个小小的战事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司空见惯,然而正是这次事件使她对毛泽东感情更深更浓,她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要是能够永远在他身边工作,经常得到他的帮助和指点,该有多好!

塘边村遇险,在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关系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不久,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茅坪洋桥湖的八角楼上结了婚。

同类推荐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明朝四月天

    明朝四月天

    当吊民伐罪的战鼓声响起,永乐朝的武功赫赫、弘治朝的文治灿然、唐伯虎的文采风流都成为遥远的绝响,只余下秦淮河畔寂寥的灯火和英雄们苍凉的背影。在万千百姓易子而食的哀嚎中,大明朝走到了尽头。历史的心是冷的,穿越者的心是热的,当宋乔来到明末,他发愿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温暖人间,缔造一个轻盈、明朗、活泼的明朝四月天,使小民风雨不动俱欢颜,皇帝勤政贤明延寿限。这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宋乔的四月天。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革命热血卷(1929-1936)》本书分为“民主”的呼声、古田会议、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等部分。
  • 穿越之我的潇洒古代游

    穿越之我的潇洒古代游

    逗比小子叶络穿越时空来到了个陌生国度,成为了这国度里的国主,圆了他想三妻四妾的梦,而且又何止三妻四妾……
  • 异世之群英乱舞

    异世之群英乱舞

    在另一个世界中一个不幸到来的名门子弟意外获得了名将召唤系统,从此走上了霸业之路,看小子高畅如何击败另一个世界的各路英豪,君临天下。书友群:513468485
热门推荐
  • 黑暗觉醒

    黑暗觉醒

    万年以来,兽族的守护者,被魔族抛弃的巫妖王血脉传承者所运用的那种防守态度已经不再适用,人族的军队即将再一次踏上兽族的土地,在这种时候,127代巫妖王又突然辞世,一切重担都落到那个与人类没有任何差异的犀角族孩子身上。可惜,兽王不是个开明的君王,这种危机关头,他想到的是排挤,只为了让他的第13个孩子夺去巫妖王的宝座,内忧外患之中,被127代巫妖王指定的下任继任者变成了个可怜角色。是认命还是积蓄力量卷土重来,体内破坏和黑暗的血统能否觉醒仿佛成为了关键,不过,这将是一条漫长又艰难的道路..友情提示:主角会很邪恶的,不太能接受的要有心理准备
  • 小人物萧峰传

    小人物萧峰传

    我希望现实很完美,我希望好人有好报,我希望人人喜欢善良,我幻想正义一定被伸张,我幻想现实不需要圆滑,我幻想人与人之间不再那么现实,这些都能实现吗?萧峰,你能保证一如既往的做个好人吗?
  • 继神者——神的黄昏

    继神者——神的黄昏

    神的宇宙因能量潮汐陷入混乱,生而为神者饱受折磨,唯有后天成神方能幸免于难,为了神域的未来,洛基来到了东方
  • 再不相遇就老了:听席慕蓉谈爱情

    再不相遇就老了:听席慕蓉谈爱情

    真正的爱情不用太过浓郁,更不用每天都将山盟海誓挂在嘴边。只需在我最美丽的年纪,没有错过你。只是在我这一生的长路中,你从不曾缺席。有时候,甚至于你我真的擦肩而过,我们仍然能微笑着回忆对方,这也是爱情。 本书通过席慕蓉对爱与青春的阐释,带给人们无尽的禅思:青春短暂倏忽易逝,可能我们刚害羞而欣喜地牵了手就要说再见,可能你就要长久地埋葬在我的过去。可是离开的两个人仍然能够坦然的去迎接新的爱情,甚至更加学会珍惜新的人。这便是不完美的青春所赋予我们的爱情宝藏。
  •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界孤星

    七界孤星

    一个不同寻常的一生,一个不同他人的修仙之路,一个天煞孤星传奇的故事
  • 浮尘辞落

    浮尘辞落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谢辞第一次见到浮尘的感受。而当谢辞踏入落尘楼时也着实被惊艳了一把。台上,一女子一袭淡色长衫,罗袖轻舞。回首翘足中透露出的媚态纵观整个樊城也是找不出几个人能与之相媲的。
  • 人道仙道

    人道仙道

    凡人都传成仙好,岂知神仙多烦扰。法宝炼丹人来挑,清心寡欲不为道。欲知神仙想多少,还是凡人生活好。(系列短篇小说)
  • 火元纪

    火元纪

    身为将军的孩子怎能平凡一生?皇室异变,命运改变,元府被毁,该何去何从?平凡不是我的本性,看我如何逆天行事看我如何火元双修!!!现实给我们残酷,我们给现实更残酷!!!
  • 罚球线之天使之翼

    罚球线之天使之翼

    二十八米,是这个球场的长度但无法阻止人类追逐极限的速度。三点零五米,是篮筐距离地面的高度却远远不是飞人所能挑战天空的尺度。璀璨的灯光下,这里是巨人的战场也是精灵的舞台。“永远不要放弃篮球飞向篮筐的轨迹!”他像最耀眼的星辰,坚持着他的信仰,引领球队走向胜利的荣光。“不让我倒下,就只能成为我脚下的尸体!”他如同光下的暗影,带着最决绝的冰冷,孤独地踏上最强之路。这是个星光熠熠的热血舞台,演绎着王牌与王牌的对决,天赋与天赋对抗,控卫的梦想、射手的尊严、中锋的荣光还有用燃烧的生命去完成的绝美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