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0900000004

第4章

有作为的人有三种可借鉴的事物,就是历史、人物和镜子。

不知来,视诸往。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如果不知道未来,可以回顾过去的历史。

福之本生于忧,而祸起于喜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

幸福来自于居安思危,祸患由得意洋洋引起。

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躯而竞及。

——汉·蔡邕《述行赋》

前面的车翻了而距后面的车不远,但后面的车却竞相追赶。喻指不知借鉴前车倾覆的教训。

患生于忿怒,祸起于纤微。

——汉·韩婴《韩诗外传》

忧患生于忿怒,祸害由细微的小事引起。

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明亮的镜子,可以用来审视自己的体形容貌;过去的事情,可以用来了解现今。

万物之有灾,人妖最可畏。

——汉·韩婴《韩诗外传》

世间万事万物的灾害,以人为的灾害最为可怕。

身不善而怨他人,不亦远乎?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汉·韩婴《韩诗外传》

自己有错误去埋怨别人,岂不是离原因太远了吗?祸患来临才呼天喊地,岂不是太迟了吗?

官怠于有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惰。

——汉·韩婴《韩诗外传》

官吏工作不积极往往因为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病情加重往往是因为症状稍有减轻就不加重视,灾祸产生于懈怠而放松警惕。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外传》

高空翱翔的飞鸟,死于贪图美味的食物;深水之中的游鱼,死在芳香的诱饵上。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汉·孔融《临终诗》

长长的河堤崩溃从蚁穴开始,高山崩塌是因为猿猴的洞穴造成的。喻指要防微杜渐。

平不肆险,安不忘危。

——汉·扬雄《长杨赋》

平安无事时不放松对危险的警惕,安定时不忘记危难。

于兴必虑衰,安必思危。

——汉·司马相如《封禅文》

兴盛发达时要考虑到衰亡,安定时要想到危险。

安宁勿懈堕,有事不迫遽。

——汉·仲长统《昌言》

平安无事时不能松懈警觉,事发时不要急迫慌张。

安舒沉重者,患在后时。

——汉·仲长统《昌言》

过于追求安逸舒适生活而不能自拔的人,可忧虑的是他今后的日子。

山陵之祸,起于毫芒。

——汉·李尤《戟铭》

像高山那样大的灾祸,起固于微小的事情。

好船者溺,好骑者堕。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善长驾船的人往往被淹死,善长骑马的人常常会摔下马。喻指能者容易掉以轻心。

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

权衡轻重的人,不放过极小的数量。喻指不能轻视小差错。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汉·班固《汉书·京房传》

后世之人看待今天的人,就像今天的人看待古人一样。喻指要吸取前车之鉴。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福祸的产生都是有根源的。除去这些根源,灾祸还会从哪里产生呢?

防祸于未然。

——汉·班固《汉书·外戚传》

预防祸患在它未发生之前。

祸故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

祸患多隐藏在细微之处,而并发生在人们的疏忽之时。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酒喝得过多就会神智混乱,高兴过了头就会产生悲伤,一切事都是如此。

与覆车同轨者倾。

——汉·黄石公《素书》

同翻倒的车在一个轨道上行驶也会倾倒。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汉·黄石公《素书》

研究历史,验证今天,所以才不迷惑。

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三国·魏·桓范《政要论·节欲》

放纵欲望的人危险,节制欲望的人平安。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灾祸随时都可能降临,谁能保证终身无灾无难呢?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制。

——三国·魏·徐干《中论》

事情不要等发生后才去制止,欲望不要等到萌动后再去克制。

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

明镜可以审察人的形貌,历史可以给今人以经验教训。

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拔,将寻斧柯。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

星星之火不扑灭,到大火时就没办法了;涓涓细流不堵塞,最后将发展成滔滔江河;细小的线不割断,就有可能织成束人的网罗;小小的树苗不拔掉,将来就需要用斧头来砍伐。喻指一切灾祸都要消灭在萌芽之中。

亡之于微。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

灭亡产生于从细微之处。

富为积蛀,贵为聚怨。

——三国·魏·嵇康《卜疑集》

富有了就会聚积蛀虫,地位高贵了就容易招致怨恨。

厚味来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

——三国·魏·卞兰《座右铭》

吃得太好必招殃,妖艳的女人会危及生命;追求高位反而落到低处,谋求丰厚反而更加贫困。

处大无患者恒多慢,处小有忧者恒思善。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谯周传》

身处高位而无忧患的人往往疏懈怠慢,身处低位而忧患的人常常勤思善虑。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五子传》明亮的镜子可以照出人的体形和容貌,过去的事件可以正确了解今天。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五子传》幸福的降临有一定的理由,灾祸的到来是从萌芽开始。

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装载过重就会使船沉向海底,欲望过高就会遭至杀身之祸。

前事不忘,今之良鉴也。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

过去的经验教训永不忘记,并可作为今天的良好借鉴。

登峻者戒在于穷高,济深者祸生于舟重。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攀登高山峻岭的人切记不能无休止地往高爬,渡深河的祸患来自船太重。

寸火能焚云梦,蚁穴能决大堤。

——晋·葛洪《抱朴子·备阙》

一寸火苗能烧毁云梦之地,小小的蚁穴能使大堤溃决。喻指要防微杜渐。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晋·葛洪《抱朴子·地真》

消除未兴起的祸患,防治没大病之前的小病。

疏广散金以除子孙之祸。

——晋·葛洪《抱朴子·守瘠》

汉朝的疏广散尽家财,为的是使子孙后代没有灾祸。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晋·傅玄《傅子·口铭》

病毒从口中侵入人体,灾祸由口中产生。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晋·陶渊明《命子》

福与祸都不会轻易的到来。

过此以往,恶睹见其可;安危之理,断可识矣。

——晋·陆机《豪士赋序》

目睹以往的经验教训,就能认识清楚安危的道理。

近情苦自信,君子防未然。

——晋·陆机《君子行》

犯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过分自信,君子能防患于未然。

积薪若山,纵火其下,火未及燃,一杯之水尚可灭也;及至火猛风起,虽倾河海不能救也。

——晋·杨泉《物理论》

柴草堆积如山,在下面点火,在未燃烧之时,一杯水就可以将其扑灭;到了风起火猛时,就是用江河之水也不能扑灭了。喻指及早消除祸患。

吉凶如纠缠,忧喜相纷绕。

——晋·孙子荆《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诗》吉与凶、忧和喜都是互相依存的。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晋·潘岳《籍田赋》

防止匮乏在于丰年,防止贫困在安逸之时。

千里之差,失自毫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大的差错,起因于最初的毫厘差错。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忠传》

轻是重的开端,小是大的源头,所以大堤溃漏在于蝼蚁穿洞,皮球泄气是由于针尖所致。

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武传》

今天若不考虑以前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假使能瞻前顾后,借镜而自戒,怎么能陷于凶患之中呢?

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

冲毁岩崖的洪水,来源于涓涓细流。喻指应及早消除祸患。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

禁止事态萌芽容易,挽救结果很难,人往往轻忽细微,以至发展到大祸。

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

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大树,都是从葱绿的嫩芽长起来的。

患之所在,非徒在智之不及,又在及而违之者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梁传》

祸患的根源,不在于没有想到,而在于违背客观规律。

善不妄来,灾不空发。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赐传》

善事不是随意来的,灾祸不是凭空产生的。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

祸患产生于疏忽大意,灾难萌芽于细微之处。

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

——南朝·梁·沈约《宋书·孔琳之传》

人的性情是警惕明显的害处,轻视潜在的隐患,忽视遥远的而重视眼前的。

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

今天看到的古人的经验教训,就像后人也会看到今天的经验教训一样。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南朝·梁·萧统《蒙华林园戒诗》

身居高位要常考虑到失去的时候,盛满时要忧虑溢出来。

塞先于未形,禁欲于危微。

——北齐·刘昼《刘子》

阻塞宜在未显露之前进行,禁止私欲要在其轻微时实行。

祸之所生,必由积怨;过之所始,多因忽小。

——北齐·刘昼《刘子》

祸害的产生,大多由于积怨;过错的开始,多因疏忽小事。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

——北齐·刘昼《新论·防欲》

外部产生的灾害,比毫毛还细微,人们却注意防范;内部产生的灾害,比泰山还大,人们却不去回避。

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听到诽谤的言辞就发怒,这是招致谗言的媒介;听到赞誉的言辞就高兴,这是引诱巧语的媒介。

思知足以自戒。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常思知足以自我警戒。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倘若不居安思危,戒除奢侈崇尚节俭,等于砍伐树根而求树茂盛,堵塞源头而求水长流。

善为屋者,知梁棁之不可以安,故栋梁常存。

——唐·魏征《群书治要·备政》

善长盖房屋的人,知道梁上的短柱不太安全,所以常备有栋梁。喻指有备无患。

祸福相倚,吉凶同域。

——唐·魏征《论时政疏·第三疏》

灾祸与幸福互相依存,吉祥与不幸在同一领域。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终须防。

——唐·杜甫《官池春雁》

大雁虽然高飞云天但仍不觉远,箭矢力量微弱但终须防备。喻指防备小害。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唐·白居易《百炼镜》

太宗常常把人作为镜子,照古代人照现代人就是不照自己的面容。

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禁止的关键在于开始萌芽之时,杜绝的关键在于未形成之前。

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于历年。

——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

毫厘般的差错,或许会造成巨大的弊病;观测日影的仪器如果出现误差,或许会遗患于多年。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唐·柳宗元《天说》

功劳是自己奋斗而来的,灾祸也是自己导致的。

祸至后惧,是诚不知。君子之惧,惧乎未始。

——唐·柳宗元《诫惧箴》

祸害降临后才畏惧,是不聪明的人。聪明的人是在祸患未发生之前畏惧。

谄谀宜惕,正直宜宣。

——唐·柳宗元《斩曲几文》

谄媚奉承应当加以警惕,正直应当加以宣扬。

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

——唐·柳宗元《刘叟传》

事到临头再去打算,不如在事情未发生前先就做好准备。

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谁会知道从千仞高处坠落,只是因为有一毫的差错。

邪人必微,邪谋必阴。阴则难明,微则易信。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奸邪的人必然乖巧,奸邪的计谋一定隐秘。隐秘就很难被人看穿,乖巧就很容易被人信任。

福或可以诈取,而祸亦可以苟免。

——唐·刘禹锡《天论》

幸福也许可以通过欺诈得到,而灾祸也可以幸免。

以弭病于将然为先,而攻治为后。

——唐·刘禹锡《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

把预防疾病发生放在首位,而把疾病的治疗放在次要地位。喻指防患于未然。

有味之物,蠹虫必生。

——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

味美的食物,必然会生出蛆虫。

千里之谬,不容秋毫。

——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

千里之差,来自于微小的差错。

祸福之胚胎也,其动甚微。

——唐·刘禹锡《儆舟》

灾祸与幸福在萌芽之时,都是十分微小而不易察觉的。

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

——唐·王勃《平台秘略赞十首·规讽九》

悲哀与欢乐虽不同但却相距不远,吉与凶虽然相反但却能同时袭来。

膏肓积乎骄慢,情奔沦乎嗜欲。

——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孝行一》

过失来自于长期骄横傲慢,人的情感趋向于沉沦和嗜欲。

处广以思狭,则广可长广;居治而忘危,则治无常治。

——唐·房玄龄《晋书·武帝纪李世民评语》身处广阔的空间而时刻想着狭窄的境地,宽裕的处境就可以长时间保持;生活在安定的环境而忘记了危险,平安无事就不可能保特长久。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唐·房玄龄《晋书·诸葛长民传》

贫穷困苦常常梦想着升官发财,身处富贵就等于路上了危险的机关。

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

——唐·房玄龄《晋书·范汪传附范宁》

一个时代的灾祸算是较轻的,影响千秋万代的罪过则太重了。

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

——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

诋毁人的人必然自我诋毁;赞誉他人的人,等于自我赞誉。

听误多害,听妄多败。

——唐·皮日休《耳箴》

常听取错误的话会有很多害处,常听取不切实际的话时时招致失败。

察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唐·杜牧《阿房宫赋》

秦王朝来不及对灭亡进行哀悼,而让后人哀悼它;后人哀悼秦王朝的倾覆而不引以为鉴戒,也将使更往后的人来衰悼那些不引为教训的人。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

——唐·杜荀鹤《感寓》

大海波涛汹涌但很浅,小人之心虽小危害却很大。喻指小人之心深不可测。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杜荀鹤《泾溪》

水流平静而又没有石头的地方,经常会听到有沉没船只的事件。

塞一蚁孔而河决息,施一车辖而覆乘止。

——唐·马总《意林》

堵塞一个小小的蚁穴可以使河堤免于溃决,补上一个车零件可以避免翻车的危险。喻指防患于未然。

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唐·马总《意林》

不与灾祸为邻,就不会有灾祸。

前事之不远,后事之元龟。

——唐·张九龄《进千秋节金镜录表》

过去的事离我们不远,可以作为今天的借戒。

鉴往可以昭来。

——唐·张九龄《进千秋节金镜录表》

借鉴过去可以警示将来。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唐·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欢乐不能至极点,至极点就会发生悲哀;私欲不能放纵,纵欲则会出现灾祸。

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

——唐·吴兢《贞观政要·务农》

吉与凶由人本身决定,不是靠占卜算卦而自我禁忌。

鉴貌在乎止水,鉴己在乎哲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观看面部容貌要在静止的水前,审视自己要对照贤哲的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用铜做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帽,以历史做为镜子可以知道兴亡替代,以人做为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理直防毁,鉴微在悟。

——唐·陈子昂《素盘盂铭并序》

理直要防备诋毁,鉴微在于醒悟。

处蒲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唐·陈子昂《座右铭》

处在低洼之地常常担心水满之患,处在高位应该顾虑倾倒之祸。

勿信工言子,徒悲荆国人。

——唐·陈子昂《观荆玉篇》

不要相信花言巧语之人,否则只能徒悲楚人卞和被诬陷的事。

理虽万变,可以一观;来事虽悬,易以往卜。

——唐·李延寿《北史·太武五王传》

同类推荐
  •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本书介绍了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春节的饮食与保健;元宵节的活动与饮食;清明节的习俗与疾病;端午节的医疗保健;中秋节饮食重时令等。
  • 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热门推荐
  • 永恒魔焰

    永恒魔焰

    帝斯南是一个无穷位面世界中的人类主位面。传说创世之初,有三条祖龙,老大是光明、善良、秩序之龙,老二是黑暗、混乱、邪恶之龙,恶战不休。老三是妹妹,为了不让世界坠入黑暗之境,将老二缠住,并化身为沉重的大地,与二哥一起沉入黑暗深渊。从此之后……这是一个以血脉为尊的世界,有一个叫怒雷的小子,生来具有强大的魔王血脉,却被家族扔在一个偏避地小地方受苦,故事从此处开始。俗话说是金子总要发光,是魔王总要发威,且看怒雷小子的热血故事。
  • 天内奇缘

    天内奇缘

    天内奇缘,如梦如幻。我有王松,主修召唤。横扫千军,风云雷电。强行隐身,以一敌万。无职业的网游,有多大的自由?没工作的青年,有多大的机缘?是毁灭冲击波?还是冥王连环斩?五湖四海任我游,魔神挥手头不留。
  • 心罪谜城

    心罪谜城

    别问我恶类或善类,我只是渴望飞的哺乳类;善恶的分界,不是对立面,而是每个人那最后纯洁的防线,都逃不过考验。——复旦大学被投毒学生黄洋最后一条微博。有些人的心里有一个阳光照不进的角落,那里有有一座紧紧锁着的仓库,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具看不清面目的死尸,正在渐渐腐烂。
  • 悍妃,王爷追来了

    悍妃,王爷追来了

    她莫名穿越,在这里她成了白府里白老将军最疼爱的三小姐,成了秦国最傻的大花痴。本想在古代继续当她的单身狗。可谁知她早已成了轩王府的未来女主人,四王爷的未婚妻。她不要!在拜堂当天她逃了,可谁知被那该死的四王爷当场抓包。“嗯?本王的小妃妃要往哪逃呀?”“我没逃呀!”“哦?那就是急着洞房!”谁说四王爷是个冰山的?谁说他讨厌她的?那这又是几个意思?结婚第二天,好吧这该死的四王爷又强吻她。不行!她必须逃必须逃!“本王的小妃妃又想逃?还是和三哥?私奔呀?我也要和你们私奔!”某男邪邪的笑。最后某男成功与两人私奔。某女泪了,最后还是任命的把这个四王爷带上!日久生情,那一刻她只想和他在一起......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妖姬祸世:冷艳祸天下

    妖姬祸世:冷艳祸天下

    “我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夜姬雪从来不会输!但这次我败了,败得一败涂地!为什么!老天!你对我不公平!”一身白衣,祸起天下。待她重出于世,一场惊天之恋,重出江湖。
  • 断桥明月

    断桥明月

    自盛唐来,中原大陆群雄并起,各大武林门派欲求天地奥妙之法,正邪黑白两道相融相生,一片腥风血雨的武林风云,一代传奇剑侠的成长经历,演绎一场别样的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江湖。
  • 良辰相逢未婚时

    良辰相逢未婚时

    许方佳觉得自己该是恨顾子渊的,是他让自己多年青梅竹马的感情,猝然间不值一提。但是这双手虽不断带给她痛苦,却也曾拉她出地狱。爱情和仇恨同时燃起火种,彼此的过去如附骨之疽,而那一千万的交易所附加的,不仅仅是报复的快感,还有更多的空虚与伤害。如果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如同风帆恋上灯塔,那当千帆过尽,可否共度良辰?
  • 繁世封神

    繁世封神

    姚同和清楚的感觉到了自己生命的流逝,虽然对此刻的来临姚同和早有准备,但是仍然打心底里泛起深沉的恐惧……才二十余岁的青年姚同和面临必死的结局,此刻没有奇迹的发生,没有人从死亡线上把他拉起来,只有一句:抢救无效……这是一部集合了封神穿越武侠玄幻修真科幻死神空间的大杂烩
  • 网游之尸行天下

    网游之尸行天下

    2022年,全球十大游戏公司共同推出第一款真人模拟网游---《末世》。我是一名职业网游玩家。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红颜,无怨无悔。为金币,勇往直前。上一款网游,我留下了寂寞和悲伤。末世中,我留下的将是无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