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6000000002

第2章 曾侯乙墓之谜

当距今2400多年前的曾国国君的陵墓——曾侯乙墓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除了惊叹其光彩夺目的地下宫殿之外,更为其埋藏着如此多的宝物而深为震撼,也才发现,曾侯乙墓需要探寻的奥秘是如此之多……

曾侯乙是个什么样的君王?是个力大无穷的神箭手吗?相传他曾用麦秆射死了野猪,是真的吗?他在位时曾国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地下宫殿里面都有什么珍宝?

曾侯乙墓到发掘时尚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君王墓葬,埋藏如此丰富的宝藏是如何逃过盗墓贼的“火眼金睛”的呢?是墓主人有意防盗还是自然力的帮助?

大量的青铜器在曾侯乙墓出土,这些青铜器是怎样制造的?它们都有怎样的用途?尤其是刻在这些青铜器上的众多怪异图案,究竟有何寓意?

而最终让世界为之赞叹的是曾侯乙墓中那套举世无双的编钟。时隔2400多年,古老的编钟还能奏出悠扬的乐声吗?

这就是曾侯乙墓,谜一般的地下宫殿,雾一般的千年往事,等待着人们去开启这诸多的谜团。

@@◆2400多年前的古墓为何完好无损

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汇地带的湖北省随州市,1977年以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京广铁路上的火车每天都呼啸着从它身边飞驰而过,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就在1977年的秋天,这里却传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随县郊区擂鼓墩发现大型古墓。

这里为什么会出现大型古墓?这个古墓的主人是谁?地处武汉市西北155公里的随州自古就是楚国的势力范围,此次发现的大型古墓是楚国古墓吗?

目前的文献资料能告诉人们的是一个2400多年前的传说:有一个叫随的古王国曾在这里建都,随的名称就来源于此。但是这个神秘的随国有着怎样的文化,它的国君都是哪些人,它是怎样从地球上消失的,它的人民都去往何方等等,都在折磨着那些探奇的人们。

1978年5、6月间,当考古人员触摸到第一个文字证明的时候,神秘大墓的主人浮出水面,他就是古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的陵墓。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一个挥之不去的疑惑困扰着所有人,因为春秋时代的湖北境内位于今天随州这个地方的是一个叫随的国家,据古文献记载,随国至少在春秋末期仍然存在。《左传》里就有“汉东之国,随为大”的说法,说明当时的随国还是比较大的。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掘的古墓中没有一件是随国的器物,却有不少铜器证明这一带有一个叫曾的国家。曾侯乙墓的出现,使得人们关于曾国和随国的争论日趋白热化,而揭开这个谜底也必然是众望所归了。

有人认为曾国就是随国,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的理由有三。第一个理由是曾随两国国君姓氏相同。以往出土的曾国的器物明确指出过曾国国君姓曾,而随的姓氏见于文献《春秋左传正义》转引《世本》的记载说:随国国君姓姬。可见两者在姓氏上是一致的。第二个理由是曾、随疆域相合。从已发现的12批曾国有铭铜器看,曾国的势力范围大致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延伸,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与此同时,据记随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这是一个惊人的巧合。第三个理由便是曾、随存在的年代相当。从已知的文献和考古材料,人们发现曾、随都是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活跃于同一个地方的国家。吻合的地方如此之多,除了得出曾、随是一个国家的结论外,其他的解释似乎都是多余的,历史长河中的事物就是这样扑朔迷离。

当人们还沉迷于探究曾、随是否是一个国家时,考古工地上传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君王陵墓,于是人们要问:埋藏如此丰富宝藏的君王墓为什么能历经2400多年而不被盗墓贼所盗掘呢?其实这个问题从开始发掘的时候就一直让考古学者提心吊胆,因为曾侯乙墓发掘初期,考古人员在墓的中室东北角发现一个盗洞,这个盗洞的出现约在墓主下葬后300年左右的战国至秦汉这段时间。盗洞的出现给考古工作者泼了一盆凉水,他们认为这个墓中的文物可能已被洗劫一空,但结果却令人意外,整个墓穴除了自然因素的损失外,所有物件都完好地陪伴在墓主人的身边。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既然知道这里埋有宝藏,却又不深入挖下去,难道是盗墓者良心发现了?肯定不是这个原因,那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现代科技最终揭开了这个让考古工作者十分困惑的问题。原来,曾侯乙墓墓区岩石和地下1~9米处都含有水,这些坑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长期呈酸性,对于人的身体是致命的。因此,可以完全还原当时盗墓贼盗墓的场景:曾侯乙墓坑中积水很深,且这些积水有很强的酸腐蚀性,而当盗墓贼凿开椁木后发现墓坑积水,哪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只得悻悻离去。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恐怕也没有想到这种自然物质居然能让他躲过盗墓贼的劫掠,从而避免了自己抛尸荒野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墓中宝藏也免遭被盗的厄运。

@@◆神秘的曾侯乙和他的地下宫殿

在清楚了曾国和随国的相互关系后,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曾侯乙这个国君——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位期间都做过什么事情,为什么人们对他在位时曾国的事情一无所知……这一连串的疑问,都隐藏在浩瀚的史籍和新出土的各种器物中,需要人们去一层一层地揭开曾侯乙的身世和他的陵墓秘密。

曾侯乙生活在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曾(随)国也是在这样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中逐步走向消亡的,曾侯乙就是这个时代具有戏剧性的一个国君。他出生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灭吴国后的第20个年头(公元前456年)。曾侯乙的父亲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君主,他一味地依赖楚国的庇护,随着楚国西进计划的实施,曾(随)国成为了楚国第一个要吞并的小国。曾侯乙即位做国君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外患,他试图励精图治,但国力太弱,经过几年的抗争,他最终屈服。公元前420年,曾侯乙向楚国称臣,曾(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后来的十几年时间,曾侯乙纵情声色,他强纳民间少女充实后宫,并听信佞臣谗言放逐伯勤等主要忠臣,国力日趋衰落。曾侯乙想让曾国万世永存,于是每月派人送曾(随)国的一个美女给楚王,还四处给楚国的重臣送礼,这在无形中削弱了曾国的地位和实力,以至于曾侯乙死了(公元前400年)不到三年,楚国便借口曾(随)国不朝贡,出兵灭掉了曾(随)国。

曾侯乙的真实形象人们已经无从知道了,但传说曾侯乙长得相貌平平,身材也不高,只有1.61米左右。但他非常有力气,且是有名的神箭手,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件事情:曾侯乙一次去郊外打猎,无意中遇到一只野猪,慌乱中,他随手从箭袋中拿出一枝箭射出去,野猪应声倒地,当随从去搬运野猪时,才发现原来曾侯乙误把一枝稻秆当箭射出去了,可见其力气之大。

就是这么一个君王,在他死后,又给曾(随)国的人们平添了一个重担,就是为他修造宏伟壮观的地下宫殿。曾侯乙的地下宫殿是个怎样的布局呢?这里面隐藏着多少惊世之谜呢?所有的谜底都在考古发掘后得到回答。

考古结果显示,曾侯乙墓为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构筑在红砂岩山岗上,罄石为穴。墓口呈不规则的方形,方向正南,为岩坑竖穴墓。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为220平方米。残存墓口至墓底深10米。墓坑内置木椁,木椁用171根长条楠木垒成,每根长10米,宽0.5~0.6米,共用圆木500余立方米。椁室四周、顶部填塞木炭6万多公斤。木椁分东、中、西、北四室,随葬器物分布其间。

光知道整个墓的基本结构还不能解除人们心中的谜团,因为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墓主人的棺椁了,他们想知道主棺内究竟有一些什么东西,还有无尸体、骨架,以及死者的装殓即衣衾又是什么样子。

这一切疑问都随着墓主人的棺椁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后得以烟消云散。墓主棺的内外棺之间的空隙及内棺盖上,放置有玉器、骨角器及麻丝织品,然而麻丝织品大多已经腐烂,玉、饰器等远远不及内棺的多。内棺揭开盖之后,里面为腐烂的丝织品覆盖着人骨架。从剩下的残渣残片看,当年死者装束很多,可惜绝大多数已经腐烂。在尸骨之上及其四周,规则地布满了玉器、珠饰、骨角饰,如玉梳置于头部,小件玉猪、羊、牛、鸡等或塞于口中(即所谓的“饭玉”),或遮盖眼睛(即所谓“瞑目”),或填于耳鼻(即所谓“塞”),金带钩、玉首铜匕置于腰部等,此外,还有更多的玉饰分左右两排或数排从人身自上而下一直放置到足。有的玉器制作也极为精巧。墓内21具陪葬棺,8具出自东室,13具出自西室。东室还有一具殉狗棺。陪葬棺的外形主要有两种形状:一种和墓主内棺类似,即盖及两旁弧拱,称为弧棺;一种盖及两旁均平直,称方棺。弧棺多于方棺,从比例看,东室弧棺多于西室弧棺,西室的方棺多于东室。两种棺之底均不着地,有一定的悬空度。两种棺之内壁均平直,呈长方盒状,大小也近似。外壁一般长1.9~2米,宽0.68~0.8米,高0.65~0.78米。因棺板的厚薄不一,外壁最大的,内空不一定最大;外壁最小的,内空也不一定最小。殉葬的人的陪葬棺均内外髹漆,内壁髹朱漆,外表以黑漆为地朱绘花纹。各种棺的纹饰不尽相同,没有弧棺方棺的区别。棺挡当中多数有田字窗格纹,有的只有一端有,有的两端均有。棺两侧的纹饰主要有三种图案:一种以云纹为主,这种棺在西室较多;一种以鱼鳞纹和勾连龙纹为主,这种棺在东室较多;还有一种为方格内再布饰云纹或几何纹,这种纹饰的棺不多。这些陪葬棺的纹饰,多数两侧的图案一样,少数两侧图案不同。绝大多数的棺均绘有陶索纹,大概象征用绳索捆绑吧!

在这众多的陪葬物中,首先引起人们好奇的是那21个陪葬者究竟是男还是女,他们会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考古鉴定结果,这21个陪葬者都是女性:东室8个即和墓主同葬于一室的,年龄在18至26岁之间,绝大多数为20至23岁。西室13个陪葬者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最大的不超过24岁。绝大多数年龄均在20岁以下。身高多数在1.45至1.55米之间,不足1.10米的仅一个,超过1.60米的有3个。

为什么要陪葬这么多年轻的女性呢?她们生前都是干什么的?考古鉴定专家在西室13个陪葬者的骨骼中发现她们的股骨嵴比较发达,这一般只有长期使用双腿双脚的劳动妇女才有可能。陪葬君王的女子当然不会是从事田间劳动的妇女,排除了这种可能,那惟一的解释就是她们生前都是跳舞和站起来敲击编钟的女子,这样才会致使股骨嵴较为发达。由此看来,这些陪葬者主要是一些歌舞乐人。与此相反,考古鉴定专家在东室的8个陪葬者骨骼中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可见都是养尊处优的曾侯乙的妃子。用这些青年女子殉葬,正是当时的礼制。所谓礼制,就是通过国家的立法,明文规定统治阶级不同阶层(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各自的社会地位、道德规范等,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法律以至衣、食、住、行、婚、丧等各个方面。

那么陪葬多少人合适呢?这需要从古人的习俗中寻找解释谜团的答案。他们认为7是一个轮回,而每个人只要轮回3次便可以成为上天的主宰,曾侯乙的继承者当然早就知道这个虚幻的“规律”,于是他们认真挑选了21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妃子和歌伎陪葬,这些活生生的人就这样被埋入黄土中,去陪伴早已作古的君王,曾侯乙是否能够与这些美女相会并聆听她们的歌声与欣赏她们优美的舞姿,只有天知道了!

@@◆如此精致的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曾侯乙墓是一个地下宝库,这个宝库里面青铜器居多,且样样都是精品。最让人称奇的是墓主棺的外棺由青铜框架嵌木板做成,这使人们首次发现棺木的材料是青铜。墓主人的青铜棺材的框架设计十分奇特,结构非常严谨。它由一个青铜框架底座,下安10个铜足,上装10根立柱,再加上铜框架的盖组成。整个外棺呈带足的长方盒状,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墓主棺的青铜框架及支柱等构件,是按各部分的需要铸成的,如棺盖四周的框架的构件形状,有如现代钢材的角钢形,即横剖为直角形。当中6根立柱的形状,似现代钢材的“工”字形。4个角立柱的形状,又似两根“角钢”相连在一起,但4个角的立柱,也只有对角的立柱是完全一样的,非对角的是另一个样。其他的形状还有槽形、不等边槽形和异形的。叫人十分惊奇的是墓主外棺的所有这些形状的青铜用材,都可以在现代钢材中找到相同或类似的型号。而现代钢材是19世纪以后随机械化、自动化而出现的。站在这批青铜器的面前,人们不禁沉思,这么大量的青铜器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流水线,就凭曾国这样的小国,他们能制造出这么多、这么精致的青铜器吗?然而人们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古代中国人的智慧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他们的许多工艺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现在的水平。

因为2400多年前的曾国工匠就开始使用浑铸、分铸相结合的方法制作青铜器,有的器物还有铜锡合金焊接的痕迹。特别令人惊奇的是造型精巧、结构复杂的尊、盘。尊高33.1厘米、口径26厘米,盘高24厘米、口径47.3厘米、重27.2公斤。出土时,尊置盘中,两件器物风格一致。尊呈喇叭状,唇沿外折下垂,颈部较长,腹圆鼓,镂孔高圈足,口沿剔透镂空,成为两层,外层为高低相间的蟠虺纹,内层为蟠螭纹,颈部饰4个豹形爬兽,身里贴,头外伸,怒目吐舌,向上做攀缘状,腹部伏4龙与圈足上的4龙相对应。盘口亦外折下垂,直壁、平底,下附4龙形蹄足,口沿上另附4个抠手状方耳,在4耳之间各有一条龙攀附。尊上刻铭7个字:“曾侯乙作持用终。”尊盘全器构思巧妙,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为古代青铜器中罕见。盘的口沿和尊的圈足的镂空花纹,镂空附饰更是异常精巧,全靠铜梗支持,而铜梗又分多层,依次联结,构成一整体,显得玲珑剔透,艺术效果极佳。这套尊盘,兼用了整铸、分铸、锡焊、铜焊综合工艺制成。

在整理这批青铜器的时候,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考古工作者惊讶地发现它们中的尊、盘上由锡青铜铸造的镂空附饰上没有发现铸接或焊接的痕迹,即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我们的祖先却又是怎样完成了这个惊世壮举的呢?惟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当时已经掌握了一种近似现代的铸造工艺,那就是熔模铸造方法。熔模铸造又称失蜡法或拨蜡法。此法是先用调好的油蜡制模,然后外敷泥料制型,阴干后,加热化去蜡模,入窑焙烧,烧成后,就可以趁热浇铸了。失蜡法是我国三大铸造技术之一(另外两个是泥范法与铁范法)。它的最大特点或本质特征,就是使用可熔模料代替不可熔模料制模。这一技术的更新,可以获得不可熔模(陶模、木模等)远不能及的高度复杂的器形,在铸造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想像曾国工匠具有怎样高超的铸造水平,我们的思绪似乎也飞到了古代那热火朝天的铸造青铜器的作坊中去了。

@@◆变化万千的谜图

曾侯乙墓中的陪葬器物隐藏着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奇特图案,这些图案似乎是些鸟,又似乎是些龙,甚至似乎是些龟……总之,就是一些我们现代人从来没有看过的神奇动物。是这些动物在后来的几千年灭绝了,所以我们看不见,还是这些奇形怪状的动物是当时曾国人们的一种避邪佳品和民族图腾呢?也许曾侯乙的棺椁能告诉我们这些符号和图案所蕴涵的两千年的信息,这也正是所有目睹了曾侯乙棺椁的人的共识。

当我们走近曾侯乙的棺椁时,可以毫不费力地观察到:它的棺盖顶部图案由136条龙组成,共4行,每行17组,每组两条龙,首尾相接。有的龙绘成4足,有的龙5足。棺的两侧的主体图案都相同,即以对开的格子门为中心,格子门的两旁,绘一些神兽武士持双戈戟守卫。格子门为双扇式,门两旁上下出斗,表明可以自由启合。每扇门上,做上下两个“覆斗”形格子纹。两旁的神兽武士绘得森严可惧。左边有6个神兽,分上下两排,均右手持双戈戟,戟头朝外。最左边上下两个神兽形象一样:人首,人面,头顶上有一对尖角,两耳肥硕,躯体着鳞甲,除上肢和下肢外,还伸出三对羽翼状的东西,胯下有一条大长尾;从躯体看,似龟非龟,似兽非兽。当中与右边的上方两个形象相同,下方两个形象一样。上方两个为兽首人面形,身亦为兽躯,上肢有利爪,胯下绘云纹,似是跨在云端之上。下方两个为人首人躯,头顶角为鸟首状,亦有肥硕的大耳,并有长髯。手亦为利爪状。门右边绘神兽武士4个,亦有上下两排,其形象与紧靠门左的4个相似而对称,即上方两个与门左上方两个一样,下方两个与门左下方两个一样,只是均左手持双戈戟,戟头与门左的反向(即均朝外)。以上这些神兽,手持武器,守卫在门之两旁,无疑是守护死者灵魂的。

在棺身左侧(两侧)门左6个神兽武士之上,有4只竖立的鸟,头似鹰首,躯与颈均着鳞甲,其翅略展,其爪略张,尾近似鱼尾和鳖尾的结合。左边两个头朝左,右边两个头朝右。此鸟有可能即古籍所载的鲲鹏或鸾鸟。

除了棺的两侧绘有门外,棺的足挡还绘有“田”字形的窗棂和方窗格,方窗格内外没有绘武土把守,田字格外方窗框内与田字窗棂间空隙绘一些互相纠结的蛇,窗框外却绘有一些极有趣的图案。在棺的头挡和足挡以及棺身两侧的一些部位,都是一组组由龙、蛇、鸟、神组成的图案。有的组内容基本相同,信手勾勒,绘法很少完全一致。有意思的是,这些龙、蛇、鸟、神的头和躯体,往往有几种互相连在一起,或为鸟首龙(蛇)躯,或为龙(蛇)首鸟躯,有的一首连几躯,有的又一躯连几首。因此它们似龙非龙,似兽非兽,加上有的为人面(人首),这就正像《山海经》等古籍所载的一些神。

在古代神话中,三首、四首乃至九首的神屡见不鲜,主棺图案中也有类似者。不过,其形状不是一个脖子上并列长出几个头,而是上为鸟首、下连龙躯(鸟躯),它的尾巴往下一拖长,多半是一拐弯又连上了另一龙头。这就变成三首连在一起了。还有的上为人首,下连两龙(或鸟)躯,躯的末尾也是一拐弯又连龙头。有的躯体快到了末端又开叉,即一躯变两躯,两躯又各接一头,连同上面的人首就共是五首了。这样好几首连成一体,在主棺图案中是相当多的。

古人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棺上描绘这么多怪异的人和动物出来呢?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有人认为它们是古代传说中驱鬼逐疫的方相氏,惟一的证据是屈原名作《招魂》中把它们描绘得极为凶狠可怖,其角锋利,手爪血迹淋漓,虎头怪目,身躯像牛。这些,确又与棺上所绘的守门神兽有些近似。难道仅仅是巧合?或许是有意为之的吧!

此外,在东室出土的一个衣箱上还绘有一些古老神秘的图案,让很多人着迷。到底是什么图案呢?经过多名专家的研究,才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原来它们是在描绘公元前433年五月初三黄昏时的天象。古人在天文学研究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啊!

@@◆奇妙乐器的迷宫

1978年5月23日午饭时分,曾侯乙墓发掘现场,抽水机还在抽取墓穴里的积水。当积水终于排干,墓葬中室的景象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65个青铜的编钟整齐地挂在木头的钟架上,仿佛刚刚被埋入地下。2400多年来,它一直稳稳地站立在原地。这是世界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也是擂鼓墩古墓出土的最瑰丽的珍宝。编钟沿中室的西壁和南壁呈曲尺形立放,总长度超过10米。

如此豪华的乐器阵容,让所有看到它的人不禁都为之眼晴一亮。古代人们的乐器制造水平实在是出人意外。于是不少的疑问又随之而来。这些乐器都是些什么?它们沉睡在地下数千年,还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吗?现代人怎样才能利用它们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来?……

吹开尘封岁月的泥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精美多样的古代乐器组合。墓中的乐器,计有青铜铸编钟64件,加上楚王所赠的一件镈钟共65件;编磬32件,质料为石灰石、玉石等,出土时完好的只有9件;另有由青铜或木、竹等造的鼓4件(分柄鼓、扁鼓、建鼓)、瑟12件、琴2件、笙5件、排箫2件、横吹竹笛2件,共计8种124件。绝大部分出自中室,仅10件出自东室。编钟、编磬皆立架悬挂,编钟靠中室西壁和南部,编磬靠北壁,建鼓靠东壁,瑟、笙、箫、笛列于钟、磬之间。

这些乐器里尤以编钟为尊贵,曾侯乙墓中的编钟共有三种形态。第一种为钮钟,它们的上部有方形钮,故称为钮钟。这种钟有19件,形体均较小,表面光素,没有花纹,只有铭文,这种钟均悬挂于编钟架的最上层。第二种为甬钟,因上部伸出较长的甬柄,故称为甬钟。共有45件,其中33件悬挂于编钟架的中层,12件悬挂于钟架下层。根据钟体有枚、无枚和枚之长短,又分长枚甬钟、短枚甬钟和无枚甬钟。钟体上伸出36个乳钉状长枚的,称长枚钟;钟体上无枚的称无枚钟;钟体上的枚呈螺旋圆泡状,短矮,称短枚钟。甬钟上的纹饰均很精致复杂,并均有铭文。第三种为镈钟,仅一件,即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那件。镈钟下部的口是平的,上部为双龙组成复钮。这一件镈钟不只形状与其他的钟不同,铭文内容也与其他的钟不一样,无一字涉及音乐,说明它与其他编钟不是一套的。通过其他钟与编钟架的铭文(刻文)的研究还发现,这一件镈钟是后来加进去的。为了加进这一件镈钟,把这一套钟中原来最大的一件挤掉了。即出土时挂镈钟处,原应是镈钟左边的一件,并把原有的钟一件一件往左挪,挪至最后一件的大钟没有了位置,便摘下来。这样也就更可想像对楚王所送之镈钟是何等重视。镈钟的测音也表明,它的音质纯正优雅,只是与这一套钟不是一个基调,故不能配合使用。

整套编钟出土时候保存完好,只有个别有些小的问题,如上层第一组第三号钟,因横梁悬钟的部位有豁缺,故此件钟掉落于椁室。中层和下层也有个别挂钩断损,致使中层第一组有2件、第二组有1件、第三组有2件,下层第一组1件、第二组4件,也均掉于椁室。幸好钟部完好无损,出土后只对这些挂件稍作修复,又都能挂于架上。这么笨重的东西能够如此完好地保存下来简直是个奇迹,同时也为我们彻底揭开2400多年前的音乐之谜打开了大门。

如果说实物乐器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知道古代乐器的真实面貌,那么这些沉睡了2400多年的乐器能否发出声音?即使能发出声音,是否还是两千余年前的那个原音呢?揭开所有这些谜团需要一个关键的物证,那就是乐谱。

寻找乐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是写在竹简、帛书或者其他什么易腐烂的物品上的文字,我们很难找到比较完整的。难题的解决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考古工作者很快就从编钟身上找到了一些铭文。

于是解决问题的契机从释读第一行铭文开始了。每一件钟上都有铭文,除上层第一组6件钟和下层的2件钟外,铭文皆错金,至今仍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同时编钟架横梁挂钟的部位和悬挂钟的挂件上,还有刻文(铭文)。编钟架横梁的刻文内,涂以朱彩,加上编钟架的彩绘,与金光闪闪的钟上错金铭文,更是交相辉映。因此,整套编钟铭文,实际应该包括钟体(每个单件的钟)、钟架(横梁)、挂件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更便于对编钟乐理的研究,并加深对编钟的理解。

钟架刻文与悬钟的挂件上的铭文(或刻文)共有927字,主要是标明此处(或此挂件)应挂什么音的钟。每件钟上的铭文少则3字,多则达90字,共有2828字。铭文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铭记,除钮钟以外,全部甬钟的一面钲部,皆有“曾侯乙乍(作)持”五字,表示为曾侯乙所制作和享有。二是标音,甬钟和钮钟均有一面的正鼓、右鼓或左鼓(大多数为右鼓),标有这两个部位所应击发乐音的名称,即阶名和变化音名,如中层第三组6号钟,正鼓为宫角,右鼓为徵。三是关于乐律乐理关系方面的内容。铭文中许多关于乐律方面的记载,不少涉及到音乐史方面的问题,有些是过去中外学者长期争论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如我国古代的十二律产生于何时,我国何时开始有七声音阶,等等,都能通过编钟铭文得到解决或得出更明确的结论。所谓十二律,是我国古代的律制。律,即是指音调。用12个长度不同的律管(竹管),吹出12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12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我国传统的十二律即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个调,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1)黄钟(C),(2)大吕(#C),(3)太簇(D),(4)夹钟(#D),(5)姑洗(E),(6)仲吕(F),(7)蕤宾(#F),(8)林钟(G),(9)夷则(#G),(10)南吕(A),(11)无射(#A,“射”读yì),(12)应钟(B)。

既然铭文已经释读完了,于是好奇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演奏起了音乐。一切疑问都在悦耳的音符中消失,曾侯乙墓中“交响乐团”使用的整套编钟,经过音乐工作者的研究和试验性演奏,证明它虽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音乐性能不仅依然保存,而且仍然很好,音色优美,音域很广,变化音比较完备,其音阶结构与现在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音阶属同一音列,中心部分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故它能演奏古今乐曲,包括采用和声、复调以及转调手法的乐曲。而且它还涉及到我国古代乐器与传统乐律学中的有关其他领域,包括乐律史地位、水平的重新估价与诸如音阶、调式、变化音体系、唱名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和运用的评价等。仅从编钟的全部标音体系来看,就可知道近代乐理中的大、小、增、减等音程概念和八度位置的概念,早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自己民族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了我国音律学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出土的编钟,真可谓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瑰宝,是华夏之邦优秀的民族音乐财富。

关于曾侯乙墓的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曾侯乙墓本身就是一个谜,因为我们既不知道它是从何而来,又不知道它会将人们导向何方,我们目前所能揭开的谜团仅仅是曾侯乙墓万千谜团中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谜团需要猎奇者的孜孜以求,以便让这座2400多年前的君王陵墓展示出更耀眼的光芒。

@@◆相关链接

1.1977年秋天,王家贵所在的军队准备重建厂房,他们看中了擂鼓墩附近的两个小土包。炸药爆破后,泥土中出现了黄黑相杂的土质,王家贵觉得很奇怪。于是,他成了第一个向文物部门报告曾侯乙墓的人。

2.曾侯乙墓出土的第一件文物是鸳鸯形的漆盒。

同类推荐
  • 三国外传之最衰先锋

    三国外传之最衰先锋

    三国不过百年,被后人评说了上千年。三国的人物很多,能够贯穿始终的人很少。“蜀汉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三国演义中出身黄巾战斗到蜀亡的人物是否真的那么衰?野史中有很多关于廖化的传说,其中有比过五关斩六将更真实,更传奇的故事。考虑到写三国前期的人很多,归刘前只做必要的铺垫,归刘后逐渐丰满。本书在改进中,欢迎三国爱好者评论、指导乃至合写。把关于廖化的正史、野史、传说都归入本书是我最大的心愿。
  • 跟着三丰做道士

    跟着三丰做道士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跟着张三丰悠哉悠哉的去做一个不关心任何事情的道士,岂不美哉。然而命运却把他们推向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演绎出了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
  • 兵将列传

    兵将列传

    卷二每周11:00~13:00一更!前言:本来,这本书早已定名为《兵将》,奈何书名可能太简单,重复了,只好另加二字为《兵将列传》。自隆其皇帝大平天下,建吕朝,立万历年,天下本该就此昌平。但正可谓天下分分合合不定,各朝皆似如此,吕皇朝亦不例外。万历十年三月,隆其皇帝野心犹存,欲越过西北疆界,攻外大陆。遂于该年五月起发兵,三年内,除十一年十一月因气候惨遭兵败,皆一举得胜,灭周边小蕃数国。十三年三月,隆其皇帝第四次举兵攻外,两月内,连连攻城拔寨,大胜。直至五月,吕国军军势突然急转直下,三军接连惨败。继而,外族趁此胜势,反攻吕朝。吕朝措手不及,好在有十将军来援,与外族大军对峙于疆境。自此,天下乱起。天下之乱,于我何干。纵使江山崩塌,年朝更替,我,亦独活于无你之朝夕,何叹?何惜?我,只需——不怨,不悔——夏文己。
  • 谦谦公子安言天下

    谦谦公子安言天下

    一个颠覆你想象中陆逊的小说,一个你从不了解的人物历史谦谦公子以为逊,从此以后,我名便为逊
  • 陶乐县志

    陶乐县志

    本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陶乐的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采用篇章目结构,运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七种体裁,详近略远,上限追溯至事物的发端,下限至公元2003年。
热门推荐
  • TFboy之恋爱记

    TFboy之恋爱记

    三位女主在机场遇见了TFboys,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 都市之我的老师比我小

    都市之我的老师比我小

    我叫周宇浩,男,25岁,是位飞车党的头,现在这个世道,没文凭,没学历吃不开,黑社会也不好混,现在讲究的是文化。那么问题来了,大学貌似是最好的出路。“出来混的,至少也得大学毕业不是?”……简介很简单,故事很精彩,如果你愿到来,希望不舍离开。——会飞的恋人
  • 夕阳余歌

    夕阳余歌

    当姬禹颤巍巍的站在洛京皇城的城头上,望着落日的余晖,唯有一声叹息:人生果真如白驹过隙,后悔之事多过如意之得!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凝动修寒夏之入梦者

    凝动修寒夏之入梦者

    与大明星于修介的交集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人为的布局?突然离世的母亲,不知所踪的父亲,神秘的妹妹,还有莫名其妙成了入梦者,这一切的一切,让左凝不知所措这就算了,你说啥,老子命不久矣?那我还不放纵一次啊、、?左凝:你是国民公子大明星又怎样,以前我在外面耀武扬威跟个二五八万的时候还不知道你在哪做练习生呢?知道我妈是谁吗?
  • 逆武无极

    逆武无极

    尊武大陆,实力为尊,少年本乃天纵之资,奈何众人不识,断崖之下,异世秘术遗存,看少年披荆斩棘,自东极而起,一飞冲天,参悟天地之意,追寻那无人所知上古存在的真正天地间无极强者!号令那妖族四圣,远古战神破灭那深渊邪魔!为先祖之志,为众生宿命,通玄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参破那阴阳之谜,成就那无极天境!!新人新书,请各位大大手下留情,若有不足之处,麻烦大家指正!
  • 王俊凯:霸宠萌妻,丫头别跑!

    王俊凯:霸宠萌妻,丫头别跑!

    站住!丫头你别跑!再跑我可控制不住我自己了,过来乖乖受~!“啊呀!你流氓你!结婚后怎么就变成这样了?离婚!我要离婚!”“嗯?再说一遍?”他就那样邪魅的看着她“我说离...唔.....”话还未说完他呀就吻住了她的小嘴....
  • 甜妻蜜袭:擎少的宝贝小娇妻

    甜妻蜜袭:擎少的宝贝小娇妻

    来自男友和闺蜜的背叛,让她一赌气和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领证结了婚。婚后,他温柔体贴,百依百顺,对她宠上天!但是谁来告诉她,她以为是普通白领的老公,为什么会摇身一变成了掌控A市经济金融命脉的金融巨子,商业大亨?!媒体:“擎少,是什么让您爱上夏小姐?”东方擎(不假思索):“温柔,能干。一旁的夏沫笑得一脸甜蜜,然而到了晚上,三天三夜下不了床的她笑不出来了!某个霸道的男人笑得一脸邪魅:“不是你让我这么说的吗?那就让我看看,你有多能干……”东方擎,东方家这一掌权人,强势霸道,邪魅冷酷,却在一场意外中丢了心,闪婚娶回来一名小妻子。此后两人便在这一场名为婚姻的拉锯战中你来我往,共缠一生。
  • 半弦乐

    半弦乐

    上辈子半弦乐嫁与三皇子殷晟,经历十四年皇室斗争,助他登上王位,自古后宫多算计,身为皇后的她谁也算计不来,却没料到,自己从一开始就被算计,甚至于自己的枕边人也没有真心待过自己。半弦乐凄楚的看着面前的男人,一起生活了十四年,却和表妹半琦欢暗度陈仓,怕是一直把自己当个棋子!如有来生,殷晟你必定死无全尸!张琦欢,你最好别再让我遇到你,你害了我一世,我还有生生世世,不死不灭!
  • 让我教你怎么画好漫画

    让我教你怎么画好漫画

    这是我自己发现的好词好句好感悟。发现收藏的第一章定期更新纯个人单章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