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500000006

第6章 古代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宁夏固原战国秦长城调查报告之三

冯国富 杨宁国 王金铎

一、烽燧的形式、构造和作用

1.烽燧的形式:烽燧,又称烽火台、烽堠、烽台、烟墩、烟火台、墩台,是古代军事报警的设施,春秋战国时就已作为长城的附属设施出现。其形式有长方形、圆形两种,极个别则为正方形。大都为实心台,个别为空心台。就固原境内长城沿线现存烽燧而言,均坍塌成不规则长方形或不规则圆锥形。且筑于长城沿线内、外侧地形较高、视野开阔的山地上,一般都建在长城外侧,向远处延伸,以监视敌人的动情,亦有建在长城内侧,一直延伸到关隘、镇所,用于报警,便于镇兵组织力量进行反击。根据地理环境所定,有的烽燧距长城不到1000米,有的距长城1000米~2000米,甚至有的烽燧距长城2000米~3000米不等。也有烽燧建在长城两侧,紧临城墙,有利于组织调动全线戍卒进行攻击。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至少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传递信息。

2.烽燧的构造和作用:烽燧的构造是依据地理环境,有用夯土打筑的,也有用毛石垒砌的,有用砖石筑的,还有内部夯土,外包砖的。个别的内部砖筑石梯供士兵上顶层,绝大多数为实心台,内侧上层安有挂勾,以备安装软梯供士兵上下。上层中心为一平台,可供点燃烟火,也有上层建楼橹,以供士兵了瞭望、住宿、贮备柴薪、粮食、狼粪、青草之类。四周建有垛口墙,以利防守、瞭望。据《明史·兵三》记载:“各处烟墩,上可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

烽燧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报警,传递敌情。由于烽燧是建在长城沿线同一地区最高位置,因此,烽燧与烽燧之间,烽燧与长城之间要有较好的视野空间,这样便于信息的传递,从而保障了前言烽燧和内传烽燧信息的畅通性。在古代通信设备不发达的条件下,烽燧制度自春秋战国实行以来一直沿袭到清末,直至现代通信设备由西方传入中国后,烽燧制度才成为历史陈迹。

固原战国秦长城资源现状:在固原市彭阳、西吉、原州三县(区)200余千米的长城沿线内外侧(2000米左右内),现存烽燧遗迹约20余处,大多数烽燧始筑于战国时期。

二、彭阳战国秦长城沿线(内外侧)烽燧

创建于战国时期,修筑于秦代以后,构筑方法为夯土筑。保护单位和机构:彭阳县人民政府,彭阳县文物管理所。

PYFS001,韩家台烽燧。所在位置为孟塬乡草滩村韩家台。地处东经106°53′982″,北纬35°55′092″,海拔1611米。形制为圆柱形,黄土质结构,保存较好。周长25米,高4.5米,总面积32平方米,夯层厚度为9厘米~11厘米。所处位置在韩家台塬上台地中,地势西高东低。西距长城26米。此烽燧底部呈圆柱形,顶部呈圆锥形。底部四面为耕地,由于耕作时部分破坏,使夯层较明显暴露出来。烽燧周围散布少量泥质灰陶绳纹残瓦片。

PYFS002,施坪烽燧。所在位置为孟塬乡虎山庄村施坪村民小组。地处东经106°54′413″,北纬35°52′337″,海拔1620米。形制为不规则方形,黄土质结构,保存较差。底周长21米,高1.9米,总面积25平方米。夯层厚度为7厘米~14厘米。位于施坪组坡地上,所处地势东高西低。东侧为施坪塬上台地;西为三岔沟,距长城500米,南北两侧为坡台地。烽燧四周破坏严重,损毁原因一是自然风雨侵蚀塌落,二是当地群众在耕作时对烽燧四周的破坏。

PYFS003,赵岭烽燧。所在位置为城阳乡长城村赵岭村民小组。地处东经106°47′540″,北纬35°51′906″,海拔1689米。形制为不规则半原形,黄土质结构,保存较好。周长37米,高3.3米,总面积44平方米。夯层厚度为11厘米~12厘米。所处地势较平坦,东西两侧临沟,南北两侧为塬上台地。南距长城约600米。烽燧底部呈圆形,顶部呈馒头状。顶部立有一测量用三角木架。烽燧东侧墙壁用土坯砌有2米长护墙。

PYFS004,乔渠烽燧。所在位置为城阳乡长城村乔家渠村民小组。地处东经106°45′033″,北纬35°52′471″,海拔1693米。形制为半圆形,黄土质结构,保存较好。周长20米,高2.4米,总面积24平方米。夯层厚度为9厘米~11厘米。位于乔渠塬北部边上,南距长城(公路)500米,四周为耕地。由于长期风雨侵蚀,烽燧四周均有塌落。

PYFS005,白岔烽燧。所在位置为白阳镇白岔村白岔村民小组。地处东经106°43′862″,北纬35°52′093″,海拔1712米。周长31米,高2.6米,总面积40平方米。顶部长9米,宽4米,夯层厚度为10厘米~15厘米。形制为长条形,黄土质结构,保存一般。位于白岔村山顶梁上,东、西、北三面临沟,南为台地。

PYFS006,小河口烽燧。所在位置为白阳镇姚河村小河口村民小组。地处东经106°39′177″,北纬35°51′890″,海拔1568米。墙体大多已平为耕地,黄土质结构,所剩残垣,形状不明。周长也不清,残存长度35米,底部最宽9.1米,最窄8米,顶部最宽7.8米,最窄2.1米,现存高为6.6米~2.6米,夯层为8厘米~12厘米。位于姚河村小河口山顶打炮梁上,损毁严重,现存长35米,宽8米~9.1米的一段墙体。墙体方向为南北向,北偏西10°,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两侧临沟。现存墙体顶部及四面台地中散布大量泥质灰陶粗细绳纹筒、板瓦残片。

PYFS007,海河烽燧。所在位置为白阳镇袁老庄村海河村民小组。地处东经106°34′947″,北纬35°53′246″,海拔1597米。形制为长条形,黄土质结构,保存较好。周长54米,高4.1米,总面积96平方米。夯层厚度为7厘米~15厘米。位于袁老庄塬顶部边上,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东侧台地向外延伸10米临小沟,北侧台地向外延伸20米为东西向大沟,西侧台地向外延伸8.9米临沟,南侧为台地。现状呈不规则长条形,南北走向。

PYFS009,湾湾烽燧。所在位置为古城镇郑庄村湾湾村民小组。地处东经106°31′667″,北纬35°54′880″,海拔1600米。形制为长条形,黄土质结构,损毁严重。周长80米,高1.3米,总面积300平方米。夯层厚度为7厘米~10厘米。所处位置为张浩队塬顶北边上,东南临大沟,西北为台地。现状呈不规则长方形,被群众推为平地,顶部种植农作物。现存状况为残存墩台,比平地高出1米~1.3米,在断崖处可发现明显的夯层。

三、原州区战国秦长城沿线(内外侧)烽燧

创建于战国时期,后代修筑,构筑方法为夯土筑。保护单位和机构:原州区人民政府,原州区文物管理所。

YZFS001,水泉烽燧。形制为不规则圆形,墙体已平为耕地,原形状不明。现存周长81米,残存高度2.3米~4.5米。残存长度,南北长29米,东西宽13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清河镇水泉村三组。夯层为10厘米~14厘米。地处东经106°19′932″,北纬36°02′658″,海拔1915米。底部最宽13.8米,最窄4.5米。顶部最宽13米,最窄3.6米。现存高为4.5米~2.3米。严重损毁。位于水泉村三组打炮梁顶上,呈椭圆形,四周被当地耕地时破坏。地势较高,四面为坡台地。周围散布大量泥质灰陶粗细绳纹板筒瓦片,灰陶罐口沿残片等物件。现存南北长29米,东西宽13米的墩台,墩台南侧顶部挖有一直径为1.5米,深1.2米的洞口。现存高度2.3米~4.5米。

YZFS002,十里烽燧。形制为不规则方形,总面积169平方米,周长52米,高4.5米,夯层厚度为15厘米~23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清河镇十里村一组。地处东经106°16′536″,北纬35°03′130″,海拔1783米。保存完好。平面呈正方形,剖面呈梯形,保存完整。低部呈正方形,边长13米,顶部也呈正方形,边长为6.5米。烽燧四面为耕地,并分别挖有壕沟。所处地势北高南低,东为坡地,南距中央大道(小川子)500米,西北为台地。烽燧底部以大量岩石作为基础,夯层中夹杂少量灰陶残片。

YZFS003,黄家庄烽燧。形制为不规则圆形,总面积150平方米,周长55米,高5米,夯层厚度为8厘米~11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清河镇明庄村黄家庄。地处东经106°13′017″,北纬35°01′801″,海拔1807米。保存较好。平面呈圆形,顶部呈馒头形,保存较好。所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烽燧四面均为台地,位于长城之外,东距长城2000米,北距银平公路300米。

YZFS004,长城烽燧。形制为不规则圆形,总面积161平方米,周长56米,高6.5米,夯层厚度为10厘米~15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清河镇长城村一组。地处东经106°12′780″,北纬36°01′643″,海拔1816米。保存较好。位于长城之外,四面均为台地,平面呈圆形,顶部平坦,直径6米,东距长城500米,北距高速公路300米。

YZFS005,长城烽燧。形制为不规则圆形,总面积229平方米,周长75米,高9.5米,夯层厚度为7厘米~13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清河镇长城村一组。地处东经106°12′636″,北纬35°01′443″,海拔1824米。保存较好。平面呈不规则圆形,顶部平坦,呈长条形,东西长16米,南北宽8米。所处位置东北高,西南低,东、西、北三面为台地,南侧临一小沟。位于长城之外,东距长城300米。

YZFS006,庙湾烽燧。形制为椭圆形,总面积189平方米,周长60米,高6米,夯层厚度为9厘米~12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中河乡庙湾村一组。地处东经106°12′489″,北纬36°01′178″,海拔1832米。保存较好。平面呈椭圆形,顶部平坦,基本呈长方形,长11米,宽8米。四面均为台地,南距银平公路25米,东距长城80米,西侧延伸50米,台地后为断崖下川地。所处位置东北高,西南低。

YZFS007,吴庄烽燧。形制为不规则圆形,总面积16平方米,周长17米,高1.5米,夯层厚度为10厘米~12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开城镇吴庄村一组、二组。地处东经106°10′129″,北纬35°58′954″,海拔1910米。保存较差。平面呈不规则方形。边长4米,被当地群众利用,将烽燧四周用土坯进行了砌护形成方形墩台,在顶部原来盖有房子,现在已拆除。所处位置东高西底,东为村庄,南为台地,西为小路,距海子峡河100米,北距村间小路10米。

YZFS008,吴庄烽燧。形制为不规则圆形,总面积31平方米,周长28米,高2.5米,夯层厚度为8厘米~11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开城镇吴庄村三组。地处东经106°10′558″,北纬35°59′041″,海拔1894米。保存较好。平面呈圆形,所处地势北高南低。位于海子峡河东侧台地中。南距长城62米,西距河道230米。四面均为台地。烽燧底部及夯层中夹有大量的砂石块。

YZFS009,吴庄烽燧。形制为不规则圆形,总面积91平方米,周长42米,高5米,夯层厚度为15厘米~23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开城镇吴庄村三组。地处东经106°10′431″,北纬35°59′055″,海拔1892米。保存较好。平面呈圆形,顶部呈馒头形。南北两侧为台地,西临海子峡河道。烽燧底部及夯层中夹杂大量砂石块。所处地势北高南低。

YZFS0010,红庄烽燧。形制为不规则方形,总面积450平方米,周长86米,高4.9米,夯层厚度为14厘米~20厘米。所在位置为原州区张易镇红庄村二组西山梁。地处东经106°05′25″,北纬35°53′11″,海拔2248米。保存较好。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四周为耕地,由于在耕作时取土,使四周形成直立壁面。顶部南北长31米,东西宽13米,底部南北长32.5米,东西宽14.2米,高4.9米。地势高,眼界开阔,四周可相互观望,烽燧四周和顶部散布大量泥质灰陶绳纹残瓦片、筒瓦残片等。东距固将公路1000米,南为山顶台地,西距村庄590米,北距红庄城障50米,距红庄村向西的村公路950米。

四、西吉战国秦长城沿线(内外侧)烽燧

创建于战国时期,后代修筑,构筑方法为夯土筑。保护单位和机构:西吉县人民政府,西吉县钱币博物馆。

XJFS001,西平山烽燧。位于将台乡西平村西约2000米(长城西侧)山顶上,呈圆锥形,底径12米,高2米。黄土夯筑,夯层厚15厘米~20厘米。地处东经105°47′13″,北纬35°46′05″,海拔1973米。保存较完整,地面周围散布灰陶瓦片。

XJFS002,东坡山烽燧。位于将台乡谢家东坡村(长城东侧)700米处的山顶上,呈圆锥形,底径10米,高3.9米。黄土夯筑,夯层厚15厘米~20厘米。地处东经105°49′06″,北纬35°46′32″,海拔1813米。保存较差。地面周围散布灰陶瓦片。

XJFS003,疙瘩梁烽燧。位于兴隆镇王家河村(长城西侧)约1000米的山顶上,形制为圆锥形,底径16米,高4.8米。黄土夯筑,夯层厚15厘米~20厘米。地处东经105°48′03″,北纬35°40′38″,海拔1896米。地面周围散布灰陶瓦片。保存较差。

XJFS004,西山烽燧。位于玉桥乡下范村(长城西侧)900米的山顶上,呈圆锥形,底径16米,高3米。黄土夯筑,夯层厚15厘米~20厘米。地面周围散布灰陶瓦片。地处东经105°46′23″,北纬35°37′14″,海拔1815米。保存较好。

XJFS005,王少台山烽燧。位于玉桥乡张节村(长城东侧)500米的山顶上,整体呈圆锥形,底径12米,高3米。黄土夯筑,夯层厚15厘米~20厘米。地面周围散布灰陶瓦片。地处东经105°50′11″,北纬35°38′41″,海拔1933米。保存较好。

XJFS006,东山烽燧。位于玉桥乡玉桥村(长城东侧)100米的山顶上,整体呈圆锥形,底径13米,高4米。黄土夯筑,夯层厚15厘米~20厘米。地面周围散布灰陶瓦片。地处东经105°48′02″,北纬35°36′46″,海拔1920米。保存较好。

烽燧(烽火台)为古代边境地区报警的信号设施。早在商周时期即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烽燧与长城并存出现,即长城主体(墙体)及墙体上的敌台和墙台以及长城内侧的关城、城障、城堡等附属设施,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古代军防工程中的报警系统暨传递军情的设施。

汉代烽燧曾经称过亭、亭隧等。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注云:“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槔,桔槔头有兜零,以薪置其中,命低之,有寇即燃之,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乃举烽。”由此可知,烽用于夜间放火报警,燧用于白昼施烟报警。由于烽燧一般均设在用土筑成的高台之上,故又称烽火台。传递的方法是:一但发现敌情,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种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

到了唐代,烽燧制度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更趋完善。大凡每30里置一烽燧,如有山冈阻隔,可于适宜、近便之处设置,以能够相互望见为宜,不必局限此制。临近边境的烽燧要在附近筑城,严加保护。据唐人段成式著《酉阳杂俎·广动植》中云:“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故唐代的燧烟亦有燃烧狼粪者。比喻战争发生的“狼烟”一词大概由此而来。故薛逢有《狼烟》诗云:“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当指此。

明代初年,修筑烽燧方法沿用汉制,称作烟墩,积柴架炮都在烟墩上进行。当敌来犯报警时,烽燧点燃后用枯槔升高以使左右都能看得真切。举烽方法,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传千里,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明成化二年规定:“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明朝烟墩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火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同类推荐
  • 回三国之为家

    回三国之为家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家回三国,拯救家庭,拯救国家,拯救华夏!
  • 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周末秦初那些事儿》描述了生动而具体的历史故事,阐述了周末秦初的那些事儿。主要讲述了西周的覆亡、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秦国的崛起、秦王嬴政的那些事儿、六国毕四海的那些事儿。希望给广大热爱历史的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和启发。
  • 明末之新越的任务

    明末之新越的任务

    王向科开车赶路,突然掉进了历史的池塘,好在和他一起的还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附近的几个工厂,他应该怎么办?是热血的前行,还是理智的冷静,是解开崇祯脖子上的白绫,还是和李自成称兄道弟?-----这就是他的任务,修改每一份血泪斑驳,历史就得如此正经。
  • 明末求生录

    明末求生录

    头顶着金钱鼠尾却身为汉人。再过几年就是甲申天变,华夏沉沦怎么办?顺则富贵加身;逆则粉身碎骨。怎么办?看孟奇杀出一个未来;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 当地主

    当地主

    无意进入平行世界的近代战争历史里,没有历史的羁绊,没有仇恨的种子,陈杰只想做一个理想中的万恶的地主。并且,在他家的大门上写着一副对联: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横批:闲事莫问
热门推荐
  • 超级神皇

    超级神皇

    (热血玄幻,火爆新书,强烈推荐)上古年间,神圣大战,打破三界,另立诸天。天庭崩塌,灵山沉陷,地狱破碎,人间紊乱,一场风暴悄然席卷。一个不甘平凡的杂役少年,偶得神秘玉佩,修神功,炼真身,闯秘境,夺造化,强势崛起。诸天万族,统统踩在脚下。
  • 重生猛虎之啸傲巅穹

    重生猛虎之啸傲巅穹

    刘熙穿越了,穿越到妖族地界内一头即将被饿死的小虎妖身上。于是,为了不被饿死的他,开始走上了一条专门坑蒙拐骗各种小妖们的道路。是谁,用一首小曲《大王叫我来巡山》唬的猛虎妖璃烟儿和虎妞一愣一愣的,将他当做了妖类先知大人,每日奉上三餐,只为了来听他讲一个故事?是谁,用《西游记》的故事配上一首《悟空》,唱哭了绝世大魔四象妖猿?从此引他为知音,甘心留在他身边当一个保镖?是谁,在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傲然崛起,从此踏上了一条主宰青云为爱成痴的狂野道路?在一切风光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历程。刘熙:其实,我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愿望只为了能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下去,不被饿死!
  • 佞女为妃之一品御宠

    佞女为妃之一品御宠

    从地狱浴血归来早已脱胎换骨,她是恶鬼。心狠手辣,冷血无情。从未来世界闯入必将踏上王座,他是帝星。九霄龙驭,睥睨天下。她是后来的小人,他是天生的帝王。是乱世的烟云将她与他的命运卷起,书写传奇。
  • 我是送餐员

    我是送餐员

    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大都市,当了一名送餐员……
  • 百年老店之死

    百年老店之死

    本书揭秘了百年老店的衰落之谜,既是缅怀那些英雄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学习百年老店的成功经验,吸取其走向衰落的沉痛教训。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丧尸末日生存

    丧尸末日生存

    我是高三的学生,第一次写.以后应该会很少更,不过肯定会一直更下去,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一直在看,支持的我朋友谢谢了,写了2W字,看着快400的点击量我也知足了,因为我写的可能没别人好,有想法的可以加我QQ406467204我是边创作的,不是围绕一个故事,因为我能力有限,只能与时俱进.谢谢大家支持,.这是我第一本书,我是会一直更下去的!这是一个末世,.这是一个苦世.很简单,我们要生存下去.无变异,无超能,部分枪械,只为更贴近显示,第一次写,希望各位能提出建议,适当采纳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感觉有潜力的可以送点礼物,打点推荐票什么的,谢谢了,
  • 吸血鬼殿下请爱我

    吸血鬼殿下请爱我

    夏尘星姑娘赶上时髦了,加入到穿越大军。可是这地点不在古代,而是在一个光怪陆离的地方。这里有血族,有龙族,有鹰族……美的美,帅的帅,万种风情,绝代风华,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当然喽,这么多美男,挑得夏姑娘眼花缭乱的,究竟谁是她的菜?
  • 古雪哲禅师语录

    古雪哲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江湖之格斗高手

    都市江湖之格斗高手

    这是一个高手迭出,风云并起的年代!格斗的竞技场上,不再是一个男人的舞台,而是所有强者的擂台!男人的仇怨,签下生死状,用拳头来评判对错!而一个少年,用他的拳头,向整个世界宣告,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