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500000047

第47章 墓志与造像

郑晓红

石刻就是以石质为原料,在石头块上镌刻有文字或花草等饰纹的墓碑、墓志、石幢、题记,以及石佛造像、石人、石马、石羊、石像等。石刻历史文物具有坚实经久耐磨、不易损坏、质朴、厚重、古朴庄重等固有的特征,表现或记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首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石刻纪事内容可与正史文献相印证。而且,不少石刻还可以充实史书记载的缺略和纠正某些史志著作的讹误。总之,石刻艺术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重要而又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艺术和文物珍品,并以其特有的风格和形式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欣赏和重视。

一、墓碑

碑的起源很早,刚刚兴起的碑,其涵义与现在不同,《说文》曰:“碑者,竖石曰碑,以书法详也。”《仪礼·聘礼》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但秦人曰刻石,不曰碑,后来凡刻石皆曰碑,也就是说:凡是竖立在宫庭、寺庙门前地面上刻有文字的石块,都可以称碑。至于文字内容虽然没有详细说明,但可以推测,既然是立在宫庭、寺庙门前这些重要场所的地方,当然是记载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事情、重要人物,或重要经文、典章制度等,其作用无非是表彰前人前事等,以昭示后人,也可长久或永久保存,因此石碑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应是当时最原始的文字记载,无人无法随意修改,如有修改面目全非,很易辨别。二是初立之碑都在重要场所、广大众生面前,各阶各层人士,无论官职高低,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可前视阅读,所以比较真实可靠。三是碑文既然供大众看,那撰文者必然是出自当时的名家或大家之手,非常人不敢妄为。四是碑铭书法刻技也应是出自当时的书法家高手和刻艺高手,且能代表当时最为流行时尚的书体,否则不可招揽人们阅读鉴赏,石碑文字书法也是当时书法家的真迹,这就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书法艺术资料。为了方便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练习名家书体,就从碑上拓印成为碑帖,是书法者的摹本或楷模。通常人们看到黑地白字的拓本就叫碑帖。把练习写字用的范本叫字帖,把临摹字体称为写帖,然而这些讲法都是不确切的,其实碑与帖是石刻中完全不同的两大类。

石碑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既有很高的历史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文字、书法价值,碑文既可为研究历史提供新资料,也可补充、纠正历史资料传抄、印刷过程中遗漏、缺点、谬误,有正史、补史之功效。

石碑还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就石碑的形制而言,石碑有碑额、碑体、碑阴、碑侧、碑座等多种,就碑额又有龙首、虎首、雀首螭、圭首、瑞兽首等。书体有篆、隶、魏、楷等。碑体形状有竖长方形、方形、横长方形、梯形等。碑座形式也有多种,有须弥座、龟座、人面兽身座等,并且历朝历代各不相同,这些都为文物考古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物资料。

石碑就其所在的场所,最初又分宫碑、庙碑、墓碑,后来在重要场所、著名景区、名胜地、砖塔、关隘、重要建筑等。凡是人多聚集的地方,也多有立碑。总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竖碑之风俗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一直沿袭至今,现在有专门收藏石碑的博物馆多处,其著名的有西安碑林博物馆,从宋代时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二、墓志

墓志其实就是墓地的标记,是中国古代埋葬制度中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展变化改进的产物。西周之前先人们的墓地虽兴厚葬,但墓地却“勿封勿树”,也就是不起封土堆,不树立任何标记,按家族兴衰形成一定等级规模的墓地。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墓地也发生了变化,始起封土、树立标记、以木制作,立在封土前或之后,上书墓主人姓名、官职和事迹的简略文字,因木制物极易腐朽,现只见记载,却不见实物,而汉以后该用石、砖制作,立石为碑,故早期就称墓碑。

东汉之时在墓地立碑兴盛,碑文体有文、有铭、有序。曹魏两晋时,魏武帝禁止在墓地立碑,于是立在墓地上的墓碑开始消失,转而成为方形石块状刻铭,并随同墓主人的棺椁和随葬器物一并埋入墓穴之中,并称之为墓志或墓志铭。因此说,石刻墓志始于汉魏之际,而盛于南北朝之时,全盛于隋唐时期,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墓主人均有石刻墓志铭,记述的内容有墓主人的官职、官爵、姓氏、年龄、世系宗友、先世祖籍,及本人的主要生平事迹,卒葬年、月、日等。末尾多有以铭辞、赞美颂扬的誉美之词,涉及地理、历史、文学、书法等范围或领域,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既是当时最为原始的历史资料,也是埋藏在地下的个人历史档案。有着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墓志铭既可为研究古代历史社会提供新的实物资料,同时又能补充和纠正历史文献资料之不足、遗漏或错误,还是研究汉文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原始实物资料,也是学习和练习书法艺术的楷模与摹本。

然而,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与变迁,墓碑、墓志的形体造型、文字书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或更新。两汉时期的早期墓碑、有额、有阴、有侧,还有碑座、题名,雕刻成多种型式的块状立石,上刻铭文,立于墓前称墓碑,立于庙前称庙碑,形状多种多样。

南北朝时期,墓碑转入地下埋藏在墓中之后,又称为墓志,其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墓志始有盖,由上下两块大小相同的石刻相合组成,上面称志盖,下面刻有铭文的称志铭,故单位称“合”,墓志盖由平顶逐渐发展变化多成盝顶形式,正中或隶、或篆、或魏体镌刻朝代,官衔、职位及墓主人的姓氏,形似标题,四面斜杀或素面,或刻卷草纹、或刻十二生肖等图案装饰,下面志石竖行阴刻铭文,内容仍然较简练。

隋唐之时,墓志更为流行普及,志盖书体多为篆、楷、隶,铭文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详尽完整,成为固定格式,刻铭书法皆成楷书体。武周时期,墓志铭中常见有武则天所创新字,武周衰败,恢复李唐之朝,所创新字消失,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明清逐渐衰退。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也有在墓地表面立碑者,墓中也有志铭者,但总的趋势是由盛到衰,就墓碑、墓志而言,辉煌精华是汉墓碑、南北朝及隋唐墓志,其文物考古研究价值极大。

三、造像

造像就是用各种天然石料雕刻的佛像、神像等,一般选用比较坚实的石料进行雕琢,常见有用汉白玉、青石、青白石、花岗岩、大理石等雕刻成的艺术供品,无论从史籍记载还是考古遗物发现,造像在东汉传入我国并有造像遗留是无可争议的。但正式用于供奉礼拜的单尊佛像目前所见还是十六国时代的遗物较多。

十六国是两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纷立的小朝廷,为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族建立的,即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共十六国,史称十六国时期。这些小王朝短的只有两三年,长的不过四五十年。活动的疆域也多在今甘肃、陕西、内蒙古、河北一带,即黄河流域的上游地区,而此时也正是佛教初传中国二三百年左右,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虽有陆路与海路之分,但相当大的比重是循着丝绸之路而进入内地的。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但就东汉至十六国时期的造像作品造型古朴,则北魏造像制作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体现出丰澹华美、清新俊逸的汉文化特色。东魏和西魏的造像内容亲切蔼然,蕴含着深切的宗教内涵,北齐、北周时技法上更趋成熟,人物塑造比例得当,情态表现开始走向世俗化,造像的体态端稳健壮,衣纹的处理轻盈流畅,面容宁静亲切,略含笑意,整个人物造型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南朝的造像艺术也形成了独特而有影响力的风格,形像上的“秀骨清像”和服饰上的“褒衣博带”,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逐渐成为南北朝造像的一个共性特征。

唐代是中国雕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造像的雕刻艺术在吸取了印度古典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本民族深厚的艺术传统和人文思想,形成了雍容壮阔、庄严深沉的艺术风格,菩萨造像极具女性美的特点,作半蹲半跪的姿势,头戴高冠,项饰璎珞,身上帔帛垂绕,衣饰表现有华贵而恬静的气息,作品多以白质地雕刻而成,成功地展现菩萨优美饱满的面部轮廓和莹润细结的肌肤质感。而宋代的造像却以彩塑和木雕为主,体现人物的感情和神态尤为细腻真实。

元明清时期,由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行,造像的式样在内地特别是北方地区影响较大,汉族的传统雕刻技法依然在承袭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却已呈衰落趋势。仍固有雕塑的传统技法,晚期造像一般多头大身小,姿态僵板,无雕塑之美可言。但藏系造像多比例匀称,颜面端正,造型优美,细部雕刻精致;然而,在雕塑伴随着技术上的高度成熟也带来了造型上的陈陈相因,缺乏生气。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艺雕刻艺术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同类推荐
  • 猴爷

    猴爷

    这是一个抗日老人的传奇一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在这些浮躁的年轻人,一切都是浮云,只要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身后自有公正评说
  • 傲视初唐

    傲视初唐

    张安穿越到了贞观元年才发现:哎!来早了,盛世还没到呢!没关系!自己都来了,盛世还会远吗!先收拾几个前来捣乱的,终南山下风景如画!再打趴下几个眼红抢劫的,泱泱大唐太平天下!
  • 乱世小山贼

    乱世小山贼

    每一个朝代每个特殊时期,都会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并没有无所不能的超越当时的智慧,他们也不一定都是文韬武略的伟岸人物。他们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也有可能只是个力求功名的寒门士子。国仇家恨风雨飘摇之时,人的本真就会展露无疑。一个无依无靠的乡下放牛娃,无意中被人逼迫背井离乡,迫于无奈置身贼窝,成了一名不称职的小贼。后得以逃出山寨,偶然间成了名商人。于乱世之中,机缘巧合之中得以掌管一府兵权,得罪于顶头上司又成了一介平民。但是并不妨碍他北上抗击鞑虏、南下荡平恶霸,西去扫清越人,终能于乱世之中保得一方平安。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一章一对他和她

    一章一对他和她

    本书以一个个故事为主,一个故事大概一到两章。剧透ing小angel:大叔,麻麻经常叫粑粑老公,老公是什么呀?大叔:你老公就是我。“小吃货,你再不学习,我就不给你做好吃的了!”
  • 圣魔之使命

    圣魔之使命

    迷茫,爱恨,友情,取舍,愿与你守护一个共同的使命
  • 傲娇嫡女倾城夫

    傲娇嫡女倾城夫

    她,一代帝王,死于青梅竹马的背叛。再睁眼,她却变成了一个婴儿。本想低调点儿,尝试一下吃喝玩乐,自由自在的日子。但,为毛她一出生就是最尊贵的长公主?为毛她出生时有帝王象征的七彩祥云?她想低调点,低调点懂吗?这就算了,为毛她的桃花开的那么旺?其他的先不说了,为毛当初无意中救下的“小白兔”变成了狡猾的“狐狸”?明明当时连说个话都会脸红,为毛现在令人脸红心跳的情话一大堆?还有,不是说国师神秘冷情,不进女色,那她旁边的妖孽是怎么回事?另外,不是说宫世家未来家主温文尔雅,那她身边甩都甩不掉美男是怎么回事?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远离美男,拒绝np!妖孽,离本宫远一点!(本文一对一,绝对虐心不虐身!)
  • 宠妻成狂:总裁你够了

    宠妻成狂:总裁你够了

    三年前,她逃离了特种兵部队,隐姓埋名,过着佣兵生活。三年后,一次佣兵任务之中,她被威胁,迫于无奈,只好同意交易,却不想被他缠上了,一次次的交易,最后让她连身心都搭了进去。他宠她入骨,爱她如命,甚至恨不得将她吞之入腹,融为一体。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字龙组

    天字龙组

    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一块玄妙的五彩石,竟造就了四个无以伦比的异能少年,从此,绝密的特殊人类训练营里,又多了一个无敌团队——天字龙组。他们是:天王严庆,飞蛛冬平,魅影杨艳,金刚吴元。第一个绝密而险恶的任务:穿越平行空间,去往另一个时空。意外发生了!严庆来到了一个计划外的时空,所有的一切都毫无准备,毫无头绪,毫无对策。一切都必须随机应变。
  • 你好我的宝贝

    你好我的宝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请大家多多关注;生长在温州农村的80后妈妈,一个再婚女人对以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是再婚后的生活往往没有像她想象那么简单幸福,最终这段美好向往的婚姻短短坚持三年就结束了
  • 倒影

    倒影

    本书为著名作家包光寒的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雪春》《女儿岛》《太阳鸟》《爱情解析》《倒影》等多篇中篇小说。小说内容趋向淳朴和节制,语言更接近刀刻般的礁石,没有杂草丛生。
  • 绝色狂妃:妖孽邪王太撩人

    绝色狂妃:妖孽邪王太撩人

    她是地球上最优秀的特工,一朝陨落,异世重生。她是风家的废物三小姐,欺辱至死后,当她成为她,又将掀起怎样的狂澜。塑灵根,虐渣男,打贱人,夺灵宝,收神兽,她誓要站在大陆的顶尖,睥睨天下!他是这个大陆最尊贵的存在,腹黑强大,风华无双。当他遇上她,天上地下,黄泉碧落,他都誓死追随!找你千年又何妨,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ps:【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跳坑。本书书友群号565959541】
  • 砂神路

    砂神路

    我就是邱云,我拥有控制沙子和树木的能力,拥有超禀的天赋,操控天道。除此之外我。嘿嘿……“额,那个,顾芳,胡仙儿,你们怎么出来了,还有,你们都是有身孕的,不要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