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0000000001

第1章 《茶经》溯源开篇典

唐朝开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致力于发展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茶饮的风光一时与蓬勃成风也就可想而知了。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自邹、鲁、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种茶铺林立,茶品繁多,贸易兴旺的景象,生动描述了安居乐业的人民对生活艺术化的执著追求。作为其标志之一,人们对饮茶的认识已经深化,不再停留在药用和食用阶段,其饮用功能的开发,意味着品茶艺术的发源。可以这么说,自中唐以后,茶叶逐渐奠定了其作为世界三大主饮料的地位。

品饮艺术的崛起,必然要求与之相伴的茶具的变革。唐以前,人们使用的茶具还是与食器、酒器混用的,就连贵若万金之躯的皇帝,也不得不使用土钵瓦盂来饮茶。据晋卢琳《四王起事》记载:“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承茶,夜暮上之,至尊饮以为佳。”可见,在当时,“茶具”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刻,人们不再满足于用盛饭菜的土钵土碗来饮茶了。或许,对清新脱俗的原始认识,已经开始诱导人们对“雅”的追求了。

最早介绍系列茶具的,还是茶圣陆羽。这个昔日无名无姓的弃儿,后来的小沙弥,据说很善于煮茶,以至其师傅智积法师养成了一个非陆羽茶不饮的“恶习”。唐代宗李豫对此说法大不以为然,为了一试真假,他把智积法师召入宫中,让宫中的煮茶能手奉上名茶,智积浅尝一口后,大为不屑,住口不饮。代宗只好秘召陆羽进宫煮茶。这次,智积竟一饮而尽,连连夸赞:“这真象陆羽煮的茶啊!”其实,陆羽何止善煮善品,他更善于将前人的经验升华为理论结品,其代表作《茶经》,历数千年后仍然在茶学界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在《茶经·四之器》里,陆羽不惜笔墨,用洋洋数千言详述了数量多达二十八种的一整套饮茶用具,即:风炉、灰承、、炭挝、火、、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鹾簋、揭、熟盂、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和都篮。这套纷繁芜杂却又风行一时的茶具,成了我们了解唐人品饮文化不可多得的材料。

陆羽介绍的这套茶具,按其用途可分为八类,即:

(1)生火用具。包括风炉、灰承、、炭挝、火。

煮茶烧水,是离不开风炉的,陆羽推介的风炉,造型别致,三足两耳,类似古代的鼎,但比古鼎要轻巧许多,可以放在桌上。炉用铜、铁铸造,内有六分厚的泥壁,以提高炉温。炉身开洞通风出灰,内有三个支架,放煮茶的,在支架上分别铸有“巽”、“离”、“坎”卦符号及它们的象征物“彪”(风兽)、“翟”(火禽)、“鱼”(水虫)。风炉的底部有“灰承”,即铁制的盛灰用具。凤炉的外形美观典雅,炉脚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和“圣唐灭胡明年铸”二十一个古文字。在炉壁的三个小洞上方,分别铸刻了“伊公”、“羹陆”和“氏茶”六个古文字,连读作“伊公羹”、“陆氏茶”。

陆羽的风炉是根据《周易》的卦义设计的,“坎”主水,“巽”生风,“离”主火。按照卦义,“坎上巽下离子中”的意思就不难体会了:煎茶之水承于上,烧水之火燃于中,助火之风鼓于下。“体均五行去百疾”,意思是饮茶能使五脏调和,百病不侵,借五行之说来赞美茶的药理功能。“圣唐灭胡明年铸”,说明了风炉的铸造时间,“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通称,“灭胡”当指平定“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也就是说,风炉的铸造时间应该是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了764年)。至于“伊公羹”说的则是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伊尹靠高超的烹调技巧而致仕的故事。《辞海》引《韩诗外传》记载:“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伊尹用鼎煮羹,陆羽则用来煮茶,伊尹贵为丞相,陆羽则贱为一介草民,但陆羽却好象对其中的差别视而不见,将二者相提并论,确也说明了陆羽鲜明的个性,当然,这种狂傲是建立在对自己煮茶技艺底气十足的基础之上的。

陆羽设计的鼎形风炉,在唐代士大夫阶层流行甚广。著名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专门作了《茶鼎》诗大加称赞。但这种风炉在民间是否流行过,就不得而知了。据分析,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仅仅是材料的限制,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更何况其严格的设计要求和精湛的铸造技艺,也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风炉是生火用具中的主角,另外几件则是辅助性工具,是用竹片或藤条编成的箱子,用来盛放木炭。炭挝是一种长一尺的六角形铁棒,用来捅炭火。火就是铁制的火筷,用来夹烧红的炭块。

(2)煮茶用具。包括和交床。

是用来煮水煎茶的釜式大口锅,与以前的煮水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方耳阔边平底。是“釜之大口者也”,在《茶经》以前很少用,为了强调它与烹饪用器具的差别和自己对茶具的重视,陆羽独具匠心地造用了字,其良苦用心当不难领会。

是煎茶的主要器具,它的容量大约在四至五升之间,体积小、份量轻,便于携带,不足之处是无盖,对清洁卫生、热能消耗和茶汤香气均有所不利,这种设计上的缺陷可能是陆羽所始料末及的。

交床是一种十字交叉的支架,中间剜了圆孔,用来支。

(3)烤、碾、量茶用具。包括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和则。

夹是烤茶用具,长一尺二寸,为了增添茶的香气,一般用小青竹制作而成,但其使用寿命较短,故又发展到用精铁熟铜打造。

纸囊是用厚白的剡溪产剡藤纸缝制而成,用来贮存烤好的茶饼,香气不易散失。

陆羽设计的茶碾是木制的,内圆外方,里面放一个堕(碾轮),堕的直径为三寸八分,中间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的轴,这一暗合力学原理的设计,使碾茶时更省时省力。碾完茶后,要用羽毛制成的拂未来清扫茶碾。

对陆氏的这种木碾,后人颇有微辞,蔡襄认为茶碾应该采用银或铁等金属制品,而宋徽宗赵佶则分析得头头是道:

“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生铁者非掏拣捶磨所成,间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木戛。”(见《大观茶论》)

范仲淹则对黄金茶碾情有独钟:“黄金碾畔绿云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豪华的茶碾,诱人的茶汤,的确容易叫人动心。

茶过碾后,还需要罗才能细而匀。罗就是罗筛,合是盒子,二者均用竹制而成,罗过的茶就用合收藏待用。

则是一种量具,用海贝、蛎、蛤之类的壳充当,或用铜、铁、竹等制成。

(4)水具。包括水方、漉水囊、瓢、竹夹和熟盂。

煮茶用具与茶汤汤质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长期与茶打交道的陆羽,对水质的重视可说是无以复加了,从《茶经·五之煮》里不厌其烦的描述我们就可略见一斑,他对水质的科学态度,在今天仍然有实在的借鉴意义。

在这一整套茶具中,陆羽介绍了五种盛水、滤水、搅水和取水的用具:

水方,用木或槐、楸、梓等木制成,内外的缝隙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

漉水囊,这是陆羽借鉴禅家滤水心得而推介到茶饮生活中来的。它的骨格用生铜制成,不容易生锈,囊用青篾丝编织,再细密地缝上绿色绢布,放在绿油囊里面,其功用就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因为水方没盖,备用水不可避免地会落入尘埃等杂质,使用漉水囊过滤后,水质的卫生程度多少会有所提高,遗憾的是,这一卫生习惯并没受到后人应有的重视。

瓢,又叫牺杓,用葫芦或木料制成,在如今的农家还可经常见到此类舀水工具。

熟盂,用瓷或陶制成的盛开水用的水罐。

竹,用桃、柳、蒲、葵木制成、长一尺的搅水工具。

(5)盐具。包括鹾簋和揭。

古人饮茶常有加姜、盐等调味品的习惯,至今仍生生不绝的芝麻茶、盐茶等就是这一习俗的延续。因此,作为盛盐和取盐的用具,鹾簋与揭也就在茶具中有了一席之地。

(6)饮茶用具。包括碗和札。

在《茶经》里,陆羽对当时全国六大名窑出产的茶具作了一番总体评价: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

为了证明自己越瓷较邢瓷优的观点,他还详尽地对二者作了比较:

“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因此,尽管邢窑声誉很高,“邢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见唐李肇《国史补》)陆羽还是得出了结论:“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主要原因就是“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陆羽的不落窠臼的推陈出新态度受到了当时文人学土的褒扬,他们趋之若婺,也纷纷对越瓷赞誉有加。但陆羽这种单纯从瓷色与茶汤的关系来判别瓷质优劣的固执己见,也受到了学术界的非议,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会提到。

札是一种用茱萸木夹棕榈纤维捆紧而成的刷子,呈大等形,供调汤用。

(7)清洁用具。包括涤方、滓方和巾。

涤方制法类似水方,供盛洗涤废水之用。

滓方制法亦如水方,用来盛放茶渣。

巾有两块,用粗绸布制成,用来擦拭各种茶具。

(8)藏陈用具。包括畚、具列和都篮。

畚,一般是用白蒲草卷编而成,可放十只茶碗。

具列是用竹或木制成的床形或架形小橱,用来收藏和陈列全部茶具。

都篮用篾编成,用来盛放全部茶具,与具列比,它更便于携带。

陆羽设计的这套茶具,既庞杂又古朴典雅,对瓷器及竹木材料坚而耐用、雅而不侈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陆羽既要求茶具美观大方,更不能损害茶质的基本出发点。以其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特点,这套茶具在当时受欢迎,以至“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睹物思人,人民给了陆羽极高的评价和待遇,以至“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见《新唐书·陆羽传》)而且,“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当然,在享有崇高地位的同时,有时也会成为发泄怨气的对象,如“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见李肇《唐国史补》)陆羽成了茶事的象征和茶人的希望,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人们都愿与他共享,这种淳朴的感情,并不是能轻而易举获得的。

日本的茶学家布目潮先生对这套茶具尤为珍爱,他根据文献记载,精心绘制了茶经茶具,使后人得以一睹其丰姿神韵。南宋审安老人也以自己对茶具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精心绘制了《茶具图赞》十二幅,分别以官称和职衔来命名,在旁作诗文赞之,把陆羽的茶具之文化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类推荐
  • 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

    本书讲述了我国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本书探讨了生活美学,论述了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旅游美学、环境美学等内容。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热门推荐
  • 青山隐

    青山隐

    一个史官之子游历天下的故事,却身不由己的卷入了时代的洪流……
  • 淘气少女的风云战记

    淘气少女的风云战记

    雪,在天气最为冰冷的时候出现。人,在心灵深处已经不能相信任何事物,包括亲人的时候。也会在心里蒙上一层雪。那层雪,是很难融化的。而还有一些人,在心里的雪久久未消散后,那股寒气会演变成恒古不变的坚冰。融化不了的坚冰。她就属于这群人。然而,在她还未将雪变成坚冰时,他们将她拯救。然而就在她的心里没有设任何防护的时候,她的心上被狠狠扎了一刀,连累了家人。她靠自己挖掘出来的一个个谜团,将会一个个解开。然后,离去还是归来?默默还是高调?是再次展现真正的自我,还是要带上那虚假的面具一生一世呢?
  • 一尘之路

    一尘之路

    无根之絮,他该飞向和处?身逢乱世,且看乱世游尘!身负血仇,他将慢慢前行……
  • 繁凉

    繁凉

    如果我们不流眼泪,怎么体会到它是咸,如果我们没有悲伤,怎么会知道它的炎凉,如果我们不受伤,怎么会知道世界上的人。
  •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此外,本书还选取很多相关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 狂武九天

    狂武九天

    神州浩土,一片古老的土地,它埋葬了多少古老的辉煌。百族并立,征战不休,所有人都在为了生存而挣扎拼搏。徐青,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年,对着这个世界发出一声怒吼,要凭一腔热血,打开一片天空。
  • Duckbillboy偶像天团

    Duckbillboy偶像天团

    本剧是通过主人公从一个怀抱着很大的音乐梦想,没有突出的才能和技术,甚至稍逊人一等的嗓音,但却拥有满腔对音乐的热血,通过刻苦的训练,最终成立了音乐天团,成为了当红偶像的励志成长故事。
  • 光之夏寂寞

    光之夏寂寞

    已经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地步,父亲将我卖掉,我只有静静的等待命运的到来,我祈求着可以死在那个关闭我的屋子里,可是命运却将我送到了世间的天堂之地,葡萄庄园。那是是温暖的阳光,暖衣饱食,我已经甚为满足,报着感恩的心静静的生活就好,可是却遇见了他。阳光之下,他温柔的笑着,他说寂寞不许和别人随便出去,寂寞那些旧的衣服不要了,你扔掉,或是拿走,寂寞这汤太难喝了,你过来尝一尝,寂寞不会去上海,她只能留在这里,寂寞,她是我的。他是童家的大少爷,却爱上了卑微我,他从见到我的第一眼就开始计划着,一生的打算,我想退离,我想躲藏,终究还是败给了他的爱,我笑着,算了,如果这就是命运,我愿意成为可以和他并肩平齐的女人。
  • 爱恋一星期

    爱恋一星期

    师大学生牧在一个明媚的早晨,骑着单车,狂飙在安静的校园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伴随着一声碰撞的尖叫声,他的记忆慢慢的散开,悲伤流落一地。而学校通知放国庆假,由于牧的写作特长,被学校推举去白云出版社做临时编辑,还在悲痛中的牧遇到了小雪,便痴痴的追求,可是小岚也喜欢着他,初中开始就成为好朋友的小穆又何尝不是!从此,牧陷入了感情的纠葛中,他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呢?到底谁才是最后的等待者?是风在飞,还是雨在飘。眼里朦胧了一片。不敢想象,心痛的碎声,窒息的感觉,融化了一切思念
  • 东方境界乡

    东方境界乡

    噫,什么鬼网站,还不让删书了,我把这书搬到欢乐书客去了,要看的就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