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9600000005

第5章 新石器时代的石雕

到了距今1万年前后,原始先民告别了采集、狩猎经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转入了定居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事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聚落生活。当原始人一告别山林的采集、狩猎环境,移居平野河岸和丘岗,过去那些栩栩如生的狩猎艺术也不复重现。

人们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往往都是简练、概括抽象变形乃至几何形式化了的动物纹饰(如西亚公元前3000年的彩陶),因而在新石器革命蓬勃发展的地区,石刻岩画已退居次要乃至绝迹,人类再现动物的天赋也大不如前。

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已会烧制陶器,但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才开始进入彩陶时代。相比而言,中国古人类发明磨制石器的技术,在旧石器晚期就得到了运用,山顶洞人的石质装饰品,是经琢磨穿孔而成,这是中国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只有研磨技术的发明,石料才会成为人类攻无不克的雕刻质材。

裴李岗、仰韶文化时期,是中华大地冰川期结束,非常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气候温暖期(距今8000至5000年前)。定居的农耕民,他们乐天知命、相安无事地编织着和平的颂歌。他们制作各种各样的陶器,喜欢采用抽象简练、概括的人面鱼纹以及各式几何纹作装饰,人们对形式美的认识大为扩展,造型艺术也扩大到雕塑的各个领域。

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石雕作品,可以裴李岗文化(约8000至7000年前)的石磨盘、磨棒为代表。它是用砂岩加工而成,外观被设计呈鞋底状的几何形,工整而大方,重心稳定,其加工难度很大,需要敲打、切割、琢磨修整,涉及到各种石雕加工的基本技法。与同时的各种磨制石器相比,它更具有形式感。它不仅是对原始人生产劳动的忠实记录。还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这种凝聚着双重性质劳动的石工具,往往被作为随葬品置于死者的身旁,正是宗教般的感召力才能促使艺术家创造出这种罕见的石雕作品。

然而,在新石器时代,由于陶塑易于造型,质材随处可得,因而它始终是雕塑的主流。一直到铁器发明之前,石雕仍然是罕见的艺术品,所以,我们的注意力还得转向石刻岩画。

石刻岩画,在条件适宜的边区,仍是原始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形式,而且经久不衰。例如阴山岩画中就有不少新石器时代的作品。

例如,麋鹿和野牛,郜是喜欢生长在温湿的气候环境里。大约在距今8000至5500年间,我国的北方就属这种气候,所以在阴山岩画中出现了大量的这两种野生动物题材。这些凿刻岩画因其造型的形象逼真,为动物考古学家复原其真面目和进行石刻断代,提供了十分有力的依据。

如麋鹿的躯体虽略作夸张,但其头部和犄角分叉则保持了写实性;野牛的剪影,也是其弯曲夸张的犄角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挺拔的体势和略作顾盼的头部,生动地体现了动物充沛的活力以及倔强好斗的个性。

阴山岩画的表现风格,其影响是十分深远巨大的。事实上,我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游牧民创作的岩画,多属凿刻石壁而成,其源头则应溯至阴山岩画。另外,狩猎与动物的描写始终都是永恒的主题。例如,甘肃黑山石刻的创作年代,据认为已进入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这些早期羌人创作的石雕人物、野牛,无论在技法和表现风格上,都可说是继承了阴山岩画的特点。我们再以公元前3世纪的新疆天山石刻画像为例。其虽然采用了浅浮雕形式,但所刻画的人物面部仍显得鬼谲神秘,肢体抽象而略去细节。这种朴拙的表现风格,与阴山岩画比较,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尤其是阴山岩画的黑影抽象表现形象的技法,即便进入文明时代,它也是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商周金文中的图画字,战国铜器的写实纹样,秦画像砖的人物狩猎图,都是这种技法的延伸,只不过是后者日趋精确化、形式化和韵律化而已。由此可见,黑影技法的抽象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实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艺术不重形似,追求气韵生动传神的审美理想。

此外,中国古石雕技法的另一源头——线雕,也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发现于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的石刻雕像,据认为就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原始先民凿刻的。

将军崖石雕多属于线刻作品,先民以石壁作画面,刻绘了三组图像,包括人面、农作物、鸟兽、星云图及各种原始刻符,据认为它们是集中表现了古先民对天体的认识和天神崇拜观。如有的人面纹下各有一条线纹通向下方的植物,中间都省略了躯体。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稷神;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太阳神或祖神。就是这种线刻石雕形式,在历代的石雕创作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

新石器时代的石雕虽然出土不多,但其风格并不单纯,也是完全不同于石雕岩画的另一番天地。出自辽宁东沟后洼的几件滑石雕刻,皆为圆雕小人头像,刀法显得粗犷奇拙,形象古朴、生动,表明它们是象征性的作品。

出自河北滦平金沟屯的一批石刻圆雕人像,样式要多变一些。如大者作立姿,面部刻画清晰。双手置于胸下,足部相连,足底作圆锥状,以便于戳立于土中。它的造型使我们联想到西伯利亚的石器时代神人偶像,显然这是供原始先民膜拜的神灵。有的小雕像仅有6厘米高,五官与表情依稀可辨,躯体作举手盘腿之状,可能是一种即兴之作。

上述两者的时代皆在6000至5000年前之间,某些形式还反映出它与更早的原始雕像,在形式表现和艺术功能上都有着明显的联系。

巫山大溪文化中的石雕,则为两件浮雕人面像。是用质地细腻的黑色火山岩雕琢刻磨而成。

其平面呈椭圆形,高6厘米,宽3.6厘米,正反两面皆浮雕有脸面丰满、瞠目张口的人面像,顶端有穿孔。这种怪谲的人面显然具有神灵的作用,它是作为护身符系挂在古先民身上的。用神灵的偶像作护符,这是古今原始民族的通例。由于这种神灵是想象的,其神秘性也决定其必然是象征性的艺术。这种不求形似的小石雕像,我们在甘肃马厂类型的遗存中也曾见到。它显得更为抽象,只见脸部轮廓,用绿珠镶嵌表示眼睛,没有鼻梁,略现嘴巴。它也有穿孔可供系挂,原始人佩带它(灵物),便会产生魔法的作用。

《竹书纪年》说:“黄帝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作黄帝之像,帅诸侯奉之。”事实上,新石器时代的许多人首雕像,就是后世祖先偶像崇拜的滥觞。

前述的人首石雕,尽管表现手法稚拙抽象,但并不意味着当时雕刻技法低下。如大溪文化的浮雕人面就采用了刻磨的技艺,而且其形象还具有一种无形的宗教力量。显然,当时的雕刻家,是把他们主要的精力放在创作玉石雕刻品之上了。因为我们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距今6000至4500年左右)中,已看到了许多精湛绝伦的玉雕作品以及小石雕工艺品。

红山文化的玉龙是罕见的杰作,它是用硬度较高的岫岩玉制作的,这是石雕技法应用于玉石雕刻创作的证明。众所周知,古代雕刻品中,玉与石的质料是很难区分的,在专家的鉴藏分类标准中也只有相对的看法。例如有的专家把青金石雕列为玉雕,有的文物鉴定专家则把青金石雕列为石玩雕刻品。再如区分玉石,色泽也是重要的标准,但事实上色泽优美的大理石雕刻,也有人将它列为玉雕,于是就成了人们惯称的“石玩”。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在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古代雕刻家是将玉和石同等对待的,所以我们在红山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中,见到与玉雕共存的还有鱼形石坠、雨花石装饰品。

另一方面,原始的艺术家还把他们的技艺广泛应用于实用器具加工的领域,制作石杵、石臼、研磨盘以及各种石农具,同时还用于雕琢石室类型的墓冢和石椁。尤其是后者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石雕建筑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现于辽宁海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巨石建筑是不加雕琢的天然巨石的简单组合,显得沉稳有力,是使人超脱于尘世的原始巨石崇拜的产物。它一度盛行于欧亚草原,后流传至东亚大陆,我国进入文明时代,在边区仍然可以找到它的遗迹(如四川西昌河西大石墓)。辽宁海城的石棚形式,其石板已被雕琢成规整的几何体,人为的力量得到加强,自然力和宗教精神显然就减弱了,它当为巨石建筑的尾声。这种石棚建筑,据认为是墓葬。在史前人的心目中,巨石通常被认为是灵魂或神的住所,因而它常被用作界石、棺椁或宗教崇拜的对象。如商人的土地神主(社神)就是石头。《淮南子·齐俗训》说:“殷人之礼,其社用石。”据史书载,商人的后裔宋人仍然使用雕琢而成的石椁。《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成。”《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人建骊山陵,“发北山石椁”。秦人与商人皆出自东夷,他们采用石椁的作法,正是源自辽宁海城的新石器时代石棚,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的石椁墓。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作品,可大致划分为几类。第一类为传统石雕,包括传统的典型细石器和小件饰物;第二类为磨制实用器,包括日用品、器皿和生产工具、武器;第三类为具有宗教性质的偶像;第四类为具有生活气息的动物石雕、琢制的石磬。其中以器具和动物石雕最能代表当时石雕造型的最高水平。例如辽宁东沟后洼遗址出土的滑石雕,有虎、猪、狗、鸡、鹅、鹰、蝉、鸟、昆虫、鱼等形象,它们自然生动,单纯而谐趣,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其中还有一件龙形石雕,作屈身、阔口、张眼、出角之状,为已知的最早的石雕龙。这种超脱于现实的幻想神性动物的造型,一直是后世雕刻家乐此不疲的创造主题。我们后来能在商代妇好墓中,见到众多的现实动物和幻想神性动物雕刻品的存在,不能不归结于新石器时代这种热衷于讴歌自然生命的石雕传统。

另外,我们还可从新石器时代先民创作的实用器具中,领略到几何造型这种艺术语言的美妙之处。

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如生产工具和武器——斧、刀、箭、纺轮、石环、石璧,都具有能够引起人们视觉美感的点、线和轮廓,它们再现在装饰形式上,便构成了前所未见的几何艺术语言的系统。

不以规矩,则不足以成方圆,这是古人对形式美感最本质的观察和体验。所以,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都是一些由方、圆的线条结合点、划构成的精巧图形。这种象形字是把语言文字同美学结合而成的艺术创造,它事实上是与原始石雕的几何造型同一源泉。

古代人类是在创作生活用具的同时,创造了点、线、方、圆等几何形象,我们只要仔细地浏览一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石制品,就禁不住会赞叹古代先民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造型技巧。尽管尚未发明铁质的凿刻工具,但他们已能用最概括的点、线反映出对象的客观实际。这些器物的形、线是那样的优美,如纺轮、石环、石璧的圆线与圆孔是如此规矩,斧、箭头上的两边刃,是那样的对称精确。古代先民已完全懂得,最美的形式同时也是最为便利实用的器形。

同类推荐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华语电影的美学传承与跨界流动

    两岸三地的电影相互影响深远而广阔。本书立足华语电影的历史研究,以“历史回望:流变与传承”、“博弈互动:中国电影与全球语境”、“影像美学:回溯与展望”以及“跨区流动:影响与播散”为研究切入点,以期对“华语电影”的概念进行厘清和辨义,填补国内外学术界华语电影研究的一些空白,并拓展华语电影研究的历史维度。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热门推荐
  • 叫我大嫂

    叫我大嫂

    一个小白兔被训练成小狼崽,以为可以独立,发现还是一直被大灰狼圈养的故事真。小白甜宠文情节包括:虐恋情深(没有)情有独钟(也没有)囚禁/禁忌play(看看吧)高智商布局(呵呵)全新角度炫酷宅斗(真没有)经典XO情节(看作者脑力)小白/白莲花系统(可能会有)逗比深井冰小三们(必须有)鬼畜中二反派(当然有啦,包括主角)张华:老子一个直男,经历了这么多事,已经没啥可以吓到我了,来吧姿势已经摆好
  • 王爷:请你滚粗吧

    王爷:请你滚粗吧

    问世间情为何物?是福?为何它让她从天堂跌入地狱,所有东西化为乌有?是祸?为何它让她感到无比的满足,死也足亦?前世,她被他所伤,成为了凤家五小姐;今生,她羽翼丰满,却终究逃不过那场情劫。
  • 围城错

    围城错

    [仙侠轮回言情文,此坑慎入,非穿越女强流]——那一碗只苦不甜的孟婆汤,拉出了上古之乱的阴影中的箫染。——那一把搅碎人心的鸣心琴,惊醒了轮回的茫然中的风转清绝。——那一世有花无果的痴情怨,是被尘封的上古之乱的最好见证。前世她是上神,前世他是魔神。今生她是魔根祸种,今生他是落绝宫主。情似围城,谁入再不能出。那一场跨越千年的恩爱仇怨,谁搅得断情江无水,谁惊得莲虚山无蝶。
  • 末世狂暴之路

    末世狂暴之路

    “第89号志愿者已注入H型变异病毒!”“细胞分裂与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出现异常情况!第89号志愿者失去控制!”“是否启动紧急预案?”“预案失败,第89号变异体逃离实验室!危险等级不明!攻击能力不明!思维模式不明!”
  • 科技档案管理学

    科技档案管理学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科技档案事业创建与发展的过程,对科技档案的概念、科技档案超前管理、科技档案资源管理、科技档案信息管理以及科技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作了深入的阐述。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科书或各类档案业务培训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档案工作者、业务指导人员及档案学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血杀十字恋

    血杀十字恋

    在校园中总能看见早恋的同龄人入对出双,可是这只是一段段不被世界所接受的孽缘。我不清楚其他人可以为我本不相信的爱情付出多少。但是他们让我相信了爱情的存在。那个男人,甘愿为自己所爱的人创造出一场血杀十字恋。他心甘情愿地背负上内心里对自己的谴责,伴她携手到老,或许这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他把这段孽缘延续到了永久,一个吻不能永恒,但是他们之间的爱却得以永恒。当抬头迎面总有密云,对于他而言只要认得她就再没有遗憾。任未来存在那个可能,他们亦是最后那对变更。他不爱这个世界,他只爱她。我终于在他们的身上看见,原来在这个转瞬即逝的世界里,还有什么可以永恒。
  • 报告璃王:王妃到货请签收

    报告璃王:王妃到货请签收

    好不容易能见到心中十年的男神,却在接机的机场,被一个死胖子用屁股压到窒息而死?然后居然穿越了?好吧,本小姐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随遇则安!可谁能告诉我,这个每次见到我都恨不得杀了我的洁癖王爷,居然会红着脸对我告白?!
  • 太古神谕

    太古神谕

    太古时代,神域本无生机,然天赐恩露,降下七大神族,从此生命时代的序幕就此展开。七大神族守护神域,掌控本源神晶,但魔域来者,攻袭神域,七大神族团结对抗,最终七大神族族长利用生命本源和本源神晶启动封神大阵,封闭两界通道……亿万年过后,大阵破损,本源神晶脱落被人族少年机缘下偶得,太古族长们把自己的本源天赋赐予本源神晶,从此少年崛起为了是守护神域,保卫身边的所有的人!风云因他起,壮志必凌云!
  • 隐婚暖妻:帝少,轻点爱

    隐婚暖妻:帝少,轻点爱

    传说中暴戾嗜血犹如帝王般尊贵的男人,是权力的象征——薄勒言,是“食物链”最顶峰的存在,杀伐果断手段残忍。在他缔造的黑暗王国中,一场设计谋杀,撞上了装逼有格调的豪门千金——炮灰季流苏。季流苏的人生宣言:“禁止薄勒言,抵制薄勒言!”叱咤军商政三界的薄勒言眯眸邪笑:“要如何抵制、禁止你爱我呢?”领证前,一吻成灾,辗转反侧,“小傻瓜,是不是没有要够?”领证后,夜夜不停,狠狠宠爱,“说好的禁欲呢!大骗子!”这是个咸鱼翻身的炮灰的奋斗史,首席疯狂撩。
  • 伏族修途

    伏族修途

    生活在都市中的陆三途,本是一位平凡的大学生,但是当他遇到了那只会说话的土狗时,他的命运却悄然改变。修者的路途上,他打破了修那压抑人性的规则,他的智慧与勇气也吸引了各式各样的美女们,到底在修的命运之路上,他还会经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