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5000000009

第9章 总结

纵观白朴的文学创作,可知他有承唐继宋的元代文人无可比拟的深厚的诗词功底。在元好问的影响下,成就了他“元、白散曲‘文采派’开派创始人”和“金元文学巨匠”的地位!在白朴的散曲、杂剧、词作作品中,成就最高的当数杂剧作品了。他的杂剧作品不但写得精彩,而且也能让人读得有味,从而为元杂剧这种文学艺术形式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开拓式的伟大贡献。

由于白朴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生平经历等与关汉卿等元曲家的差异,使他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体验程度较为有限。但是,白朴的杂剧创作却能扬长避短,善于利用间接的社会生活素材,巧妙生动地演绎传说和历史题材,而再创新意,成为元杂剧文采派开派式的大家。晚于白朴的剧作家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等人,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白朴生平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白朴的文学创作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青少年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又分幼年随父白华及叔父元好问在开封学习时期。“壬辰之难”后,又随叔父元好问生活、学习时期,以及青少年随父亲白华及叔父元好问习进士业时期。二是成人及中年,创作散曲、杂剧以及少量应酬词“自食其力”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又分真定“封龙旧隐”、“花月少年场”时期和“辞荐”后无奈“浪走江南”、“十年无定”的困顿时期。这一时期,白朴为生计而奔波,并为适应各个阶层的需要而写南戏、散曲、应酬词作等。第三阶段为正式迁居金陵后创作词作的老年阶段。由于白朴的兄弟白恪在金陵为官,白朴的儿子白镀等也先后入仕,生活已无后顾之忧,故而“醉乡日日武陵边”,从事父亲白华认为是正统文人所为的宋词创作。

真正的传世文学作品,应该是能经受起时代考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学艺术界对白朴各个时期各类作品深入而全面的研究,白朴艺术和思想等方面的闪光点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也是文学艺术演进的一种特殊的自律现象。以前,许多人总认为白朴是一个拈花摘叶、放浪形骸、不爱做官的风流才子,但是,随着研究者对白朴的深入了解,原来白朴也是一位很有主见、讲求实际、心地善良、极有孝心、学识渊博的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他那屈己降志、混迹勾栏行院、遇倡优而不辞的举动,在当时历史环境下的文人圈内,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还会成为文坛趣事、艺苑佳话,无须少见多怪。因为古代文人所写的诗词、散曲等,均是为宫廷或民间的歌伎而写的。写剧本者要有一定的舞台演出经验,否则,他们写出来的本子有幽美的文字和动人的情节,却无法用舞台艺术表演出来,从而出现能读不能演的现象。可以这样讲,没有天然秀、宋奴伯夫妇等一批民间艺人的协助和传播,就没有一代元曲大家白朴。

总的来说,白朴的杂剧、散曲是历代文人们公认的好作品,并通过有选择地传抄、刻印而留传后世的。元杂剧基本上是一种公共艺术,白朴现存的三本杂剧均演绎了民间传说、前人诗文、历史故事等。白朴散曲也大多是即兴而作,用于歌伎吟唱,所以除几首叹世小令外,大多与白朴的身世、经历、抱负等的联系是间接的,甚至是无关的。但是,这两部分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较强,而白朴的自选词,却没有经过这个流传选择的阶段而又较迟面世,由于文学的演进规律和时代背景不同,在金元时期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南宋灭亡后,随着散曲的兴盛,能作宋词的文学家也逐渐变少,其演唱功能也逐渐减弱甚至消亡,逐渐成为一种在有限范围内展示的比较私密的作品,也是他与其他元代词人不同的地方。有正统文人修养的白朴的这部分词作和他的杂剧不一样,他大部分的词作都敢于直面社会人生,敢于说真话,并有多首极富爱国主义思想的怀古喻今、反元复汉等词作。这些作品,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达到了很高境界,这是其他三位大家关、马、郑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更能展现白朴真实思想,最具社会现实主义意义,是比关汉卿“铜豌豆”更有战斗性的作品,这也是白词不能及时面世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生活经历、思想变化等情况进行认真、具体、准确的分析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作出恰当的评价,最终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之目的。这也是笔者的初衷。同时,他现存的一百零五首自选词,除过少量咏物、咏景的词以外,有纪年、地点、人物、纪事的词就有八十六首之多,是研究白朴身世抱负、艺术思想、交游创作的第一手资料。为了重新认识白朴,笔者便先从注释白词入手,并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还先期出版了由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审订并题签的《白朴词选注》,也使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有了比较权威的认证。这些新的研究成果的应用,也成为本书新的亮点。

然而,古典文学研究非笔者所长,初始只是在一种对乡贤白朴十分崇敬的心情中,接受了此项任务,并在《山西历史文化丛书》主编和编辑的点拨之下,参考许多现成的研究成果,自己也硬着头皮用啃骨头的笨办法,作了些粗浅的注释、研究而成此书。所以,在感谢为此书稿提供资料和帮助的朋友之时,还望有识之士提出批评意见,共同将研究白朴文学艺术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〇一〇年五月韩雪璜改订于北京回龙观

流星花园三区35号楼401室撷古斋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安静的勇气

    安静的勇气

    土地的核心是人。永远的土地之子,无论迁居何方,都是带根的流浪。《安静的勇气(下午茶)》这本散文集,作者刘学刚笔下的事物是遍及整个大地的,他很好地融合了乡村人群共有的情感,以农耕文明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温情的书写。他直面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正,家园里的每一种物事,都散发着人性观照的人文气息。这些散文文本,融入作者经由阅读和行走而得到的情绪,把对人间事物的热爱,以纤细、柔弱、低婉的语气,写得颇有深意,使得这本《安静的勇气(下午茶)》散文集有一种安静的、深入人心的力量。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热门推荐
  • 妻不认夫:相公头很疼

    妻不认夫:相公头很疼

    她穿越的可真“及时”呀,正好赶上被人**,而且还一次中招怀了个怪胎……有一天某女气急,带着包子逃跑了。某男吐血,追妻之路卖萌、撒娇、耍赖各种卑鄙手段用之不尽。完结作品《至尊毒女:美男休想逃》女尊Np文,求点击,谢谢大家的支持。
  • 日月神轮

    日月神轮

    永远看不出等级的星光剑,受伤的神秘白狐,灵魂绝对沌净的不老少女。我是谁?为心中疑问,为一世霸王,为我的脚步永不停留。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是巧合,是命运,还是刻意的安排?
  • 洗冤师

    洗冤师

    人有冤,抱恨终生;鬼有冤,难下九泉。我是一名洗冤师,专替冤鬼还愿,送亡者上路。我的诡异经历接连不断。鬼玺、蛙人、双鬼拍门、公鸡下蛋、人面狗,总之是举头三尺有冤魂。别喘气,别瞪眼,跟我走进那个神秘诡谲的地方。
  • 重开仙界

    重开仙界

    一切因你而生,也应由你而灭。那就让我拨乱反正,重开仙界。
  • 一品医道

    一品医道

    幼父母双亡的村野小子在爷爷手里被抚养成人,命运眷顾让他获得一本古医书。习得神奇医术的他进城坐诊,从而引发了医疗界和官场的大地震。他凭借正者形象,在一场场斗争里,初心不变,坚毅前行,誓要改变医患之伤。邪医设局,正医破局,乡村来的小医师正者无敌,领动全城。
  • 不经意的美妙

    不经意的美妙

    高考的失败给了悦之巨大的打击,复读,让她重拾信心,并让她收获一段浪漫的爱情。
  • 旋风少女之梦醒时分

    旋风少女之梦醒时分

    百草为了不让曲向南遭受打击而学沈媛说话,在一次世青赛比赛上,自己也做了一个美妙的梦,最后和若白在一起了。
  • 花开暗夜

    花开暗夜

    古老神秘的幽冥国,统治者为神之后裔。国内隐藏着一个庞大的杀手组织——杀手殿堂,殿堂内的顶级杀手一个个天赋异凛,身手非凡,唯神父之命是从。然而,想得到的明明很近,却似乎注定永远也得不到。(此作品在《红袖添香》网上先发表,题目为《暗夜花开》,情节内容会做适当修改,打算写两个结局)
  • 我们的青春祭

    我们的青春祭

    友情以上,恋人未满,闺蜜背叛,我们的青春
  • 仙难魔劫

    仙难魔劫

    当仙魔两界被葬入无尽时空,永世沉沦,当仙帝,魔帝的鲜血染红了长空,茫茫苍生,何去何从,是谁的阴谋埋葬一切,是谁的谋划,贯彻诸天,那通往未知的路,真的需要鲜血来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