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2400000017

第17章 对未来所能做的最好投资,就是受教育

犹太人在流散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投资是对未来所能做的最好的投资,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投资,还具有放大其他资本(土地、货币)的作用。

犹太民族以注重教育而闻名于世。犹太人是把教育作为一项神圣的宗教义务来履行的,哪怕是最贫穷的家庭,也会尽力使子女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

在20世纪初,美国工业管理委员会发现,犹太母亲的就业率大大低于其他民族,她们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确保孩子上大学。而当时同为移民的意大利人对美国的教育顾虑重重,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剥夺。

在这种不同的教育投资观念的影响下,犹太人受教育程度比其他民族更高。据调查,1990年,在适合上大学年龄的犹太人中,有87%的在念大学,非犹太人只有40%。此外,犹太人都念学术水平较高的大学。1990年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的犹太男性有65%,而白人男性的比率为57%;32%的犹太男性念过研究生,白人男性念过研究生的只有11%。

犹太人对教育的投资的确有了很好的回报。犹太人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文化水准很高的群体,并为人类的思想、文化宝库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其人数之多和占人口比例之高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

有投资,就有回报

犹太人认为,教育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而且,只要有投资,就会有回报。

《塔木德》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以色列,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儿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他最后不得不放弃努力,而只教儿子《创世纪》一本书。

后来,敌军攻打他们居住的城市,俘虏了这个男孩,把他囚禁在一个遥远的城市。

恰好有一天,恺撒来到了这座城市,并到囚禁这个男孩的监狱视察。恺撒要求看一看监狱中的藏书,发现了一本他不知道怎么读的书。

“这可能是一本犹太人的书,”他说,“这里有人会读这本书吗?”

“有,”典狱官答道,“我这就带他来见您。”

典狱官把这个男孩找来,对他说:“如果你不会读这本书,国王就会要你的脑袋。你要是死在这儿的监狱里,总比被国王砍掉脑袋的好。”

“我父亲只教过我读一本书。”男孩答道。

典狱官把男孩子从监狱里提出来,带到了恺撒面前。皇帝把书摆到男孩面前,年轻人就开始读,从“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一直读到“这就是天国的历史。”(《创世纪》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

恺撒听着男孩读,说道:“这显然是上帝,赐福的上帝向我打开他的世界,指示要把这孩子送回到他的父亲身边。”于是,恺撒送给这个男孩金银,并派两名士兵把男孩护送回他父亲那里。

圣人们听到这个故事后,说:“尽管这孩子的父亲只教他读了唯一一本书,赐福的上帝就奖赏了他。那么,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辞辛苦的教他孩子读《圣经》、《密西拿》和《圣徒传记》,那他得到的奖赏该有多大呀!”

也许正是因为深知教育投资与回报的关系,相比其他民族,犹太人对教育投资更为重视。

以以色列为例。

以色列建国后,曾经郑重地邀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担任第二届总统;1978年~1983年任以色列总统的伊扎克·纳冯离任后,乐颠颠地走上了教育部长的职位,犹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以色列建国以后,历届政府一直在教育方面投入了较高的经费,因此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没有低于8%,这一比例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今的以色列,5岁~18岁的少年都必须进入学校接受免费教育。高中以上学生的学费,由政府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给与补助,或全免,或减收。

这些投资很快给以色列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文盲基本扫除,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大学毕业生占全国总人数的10.5%。以色列也成了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和农业强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近8000美元的水平。

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在重视教育的犹太人的心中长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传公元68年前,占领犹太国的罗马人肆意破坏犹太教堂,图谋灭绝犹太人。面对犹太民族的空前浩劫,约哈南拉比殚精竭虑,想出一个办法,但必须亲自去见包围着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统帅韦斯巴芗。

约哈南拉比假装生病要死,才得以出城见到罗马司令官韦斯巴芗。他看着韦斯巴芗,沉着地说道:“我对阁下和皇帝怀有同样敬意。”

韦斯巴芗一听此话,认为侮辱了皇帝,做出要惩罚拉比的样子。

约哈南拉比却以肯定的语气说:“阁下必定会成为下一位罗马皇帝。”

将军终于明白了拉比的话,很高兴地问拉比此来有何请求。

拉比回答道:“我只有一个愿望,给我一个能容纳大约10个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韦斯巴芗说:“好吧,我考虑考虑。”

不久以后,罗马的皇帝死了。韦斯巴芗当上了罗马皇帝。日后当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然向士兵发布一条命令:“给犹太人留下一所学校!”

学校留下了,留下了学校里的十多位老年智者,维护了犹太的知识、犹太的传统。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生活模式,也由于这所学校而得以继续保存下来。

学校是犹太民族成员的塑造机构和犹太文化的复制机制,约哈南拉比以此为保留的着眼点,无疑是一项极富历史感的远见卓识。

自此,犹太人重视学校的传统也得以流传下来。

即使是流散时期,犹太人也极其重视学校建设。他们每到一处,站稳脚跟之后就立即创办学校。在中世纪的犹太教育中,由于宗教教育占有主导地位,所以各式各样的科来尔经学院及法律学校比比皆是。近现代以来,世俗教育逐渐发达,许多犹太学校成了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

犹太人在开发巴勒斯坦、重建家园的过程中,也把学校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

1919年,犹太人正同阿拉伯人处于日趋激烈的冲突之中,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便在前线隆隆的炮火声中奠基开工。此后连绵不绝愈演愈烈的冲突,并未能阻止这所大学在19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以色列建国以后,把学校建设列入了国家计划的主要日程,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各级学校。如今,人口仅400多万的以色列却拥有6所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海法大学、内格夫—本古安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

犹太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学校的建设,除了他们具有那种“以知识为财富”的价值取向之外,更高层次上,还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无异于一口保持犹太民族生命之水的活井。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更是维护民族共同体的有效途径。正如犹太哲人约哈南拉比所说:只要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学习,终生不懈的任务

一位赶路的人,在路边看见一辆马车,于是,他走了过去,想问问马车师傅是否愿意出行。

当他走到马车跟前,发现马车师傅并不在车上。

“你们知道马车师傅去哪儿了吗?”他向周围正在玩耍的小孩询问。

“他就在那边。”小孩回答道。

这个人沿着孩子们所指的方向找去。

就在不远处,他看到了马车师傅,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塔木德》。

一位赶马的师傅,学问对他似乎派不上多大用场,可他却不忘利用赶马的空闲学习,由此可见,整个犹太民族对学习是何等的重视。

犹太人将学习定义为终生不懈的任务。

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人会出来翻阅。这种做法有一种象征的意味: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犹太商人也非常重视学习,学习被他们视为最精髓的赚钱秘诀。因为只有不懈地学习,才能拥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智商的头脑,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商海中从容自若、稳操胜券。

金融投机家索罗斯在炒股期间,不仅近乎疯狂地工作,也近乎疯狂地学习。仅他所订阅的报纸杂志种类就高达30多种,甚至包括《肥料溶液》和《纺织周刊》。不懈的学习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与讯息,是他成功的保证。通过学习,他的眼界开阔了,了解到了宏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会怎样影响某一行业在某一段时期内走势,而不再局限于关注某一只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经营。

报界巨头普利策也是一个痴迷于学习的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如饥似渴地读书。曾经有一段时间,普利策把他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把那里当成他居所以外的家。学习让他视野开阔、记忆力超凡。

基于把学习视为终生不懈的任务,在犹太人眼里,受教育,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传说拉比阿基瓦在40岁之前什么都没有学过。在他与富有的卡尔巴·撒弗阿的女儿结婚之后,新婚妻子催他到耶路撒冷学习《律法书》。

“我都40了,”他对妻子说,“我还能有什么成就?他们都会嘲笑我的,因为我一无所知。”

“我来让你看点东西。”妻子说,“给我牵来头背部受伤的驴子。”阿基瓦把驴子牵来后,她用灰土和草药敷在驴子的伤背上。于是,驴子看起来非常滑稽。

他们把驴子牵到市场上的第一天,人们都指着驴子大笑。第二天又是如此。但第三天就没有人再指着驴子笑了。

“去学习《律法书》吧,”阿基瓦的妻子说,“今天人们会笑话你,明天他们就不会再笑话你了,而后天他们就会说:‘他就是那样’。”

这就是犹太人,坚持终生学习,也由此终生受益。

财富教育,成就商业奇才

在很大程度上,犹太民族巨富辈出,得益于该民族对财富教育的重视。犹太人的财富教育是世界闻名的。

作为父母,他们会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财富教育。

孩子刚满周岁的时候,给他们送股票;

3岁的时候,开始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

5岁的时候,让他们知道钱币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告诉他们钱是怎样来的;

7岁的时候,让他们能看懂价格的标签,以培养他们“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

8岁的时候,让他们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的工作赚钱,知道要把钱储存在银行的储蓄账户里;

10岁的时候,让他们懂得每周节俭一点钱,以备大笔开支使用;

12岁的时候,让他们知道制定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的术语……

这些早期的财富教育让犹太人很早就知道怎么获得财富、怎么投资、怎么理财,为他们日后在商业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以洛克菲勒为例,他一生中重要的几次行动和他的经营风格在他早年都能看到端倪。

在洛克菲勒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帮助妈妈提水、拿咖啡杯,然后给他一些零花钱。

再大点的时候,父亲就不给他零花钱了,告诉他如果想花钱,就自己挣!于是他就到农场帮着干活,挤牛奶,跑运输,包括拿个牛奶桶,都算好账。洛克菲勒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给量化,把自己给父亲干的活都记录在自己的账本上,到时与父亲结算。每到结算的时候,父子两就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作任务讨价还价,并经常为一项细微的工作量大小而争吵。

有一次,洛克菲勒在树林里意外发现了火鸡的窝,于是他就在附近埋伏,等到火鸡外出觅食,他就把小鸡抱回家,关在自己的房里精心饲养。到了感恩节,火鸡长大了,他便把它卖给了邻近的农民。洛克菲勒的母亲是个虔诚的教徒,她认为儿子的行为亵渎了神灵,所以非常气愤,并把他绑在柱子上毒打。

可洛克菲勒的父亲却对儿子的赚钱本领大为欣赏。他对妻子说:“儿子日后肯定会比你我强!你难道还看不出来,现在在这个国家里最重要的就是钱!钱!钱!否则的话,寸步难行!”这件事情让洛克菲勒深受父亲的熏陶,从小就养成了无缝不钻的商业意识。

等到洛克菲勒再大一些,父子俩有时会谈一两笔生意,譬如把什么农产品在市场上卖掉后,由父亲支付多少佣金的问题。这时父亲总是显出一副寸利必争的样子。儿子也不示弱,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地要多抠进一个子儿。直到后来,洛克菲勒才明白当初的父亲是在对自己进行职业培训,那时候父亲已发现他的商业天赋。和父亲斤斤计较的讨价还价使洛克菲勒从小就具备了非常敏捷的判断力和娴熟的谈判技巧,而这一切都成了他日后驰骋商海的宝贵财富。

洛克菲勒有了子女之后,他也沿用了这套教育方法。与父亲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的是,他不仅让孩子知道如何赚取财富,还让他们懂得了节俭。

在犹太家庭中,类似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教育并不少见。

通过财富教育,犹太民族的商业思想一代传一代,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商业奇才。

可见,早期的财富教育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同类推荐
  •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人人都能拥有自控力! 也许你有以下问题: 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不吃或很少吃早餐;挑食或偏食;懒得锻炼或基本不锻炼;每天很忙但效率很低;网游控或微博控;一网购就Hold不住;月光一族;购物狂、信用卡“负翁”;怯尝怕生;异性恐惧症;戒不了烟、减不了肥…… 那表示,你正在失控! 失控,是一种对时间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淡定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失控的后果很严重。 本书运用心理学、医学与神经学的方法,帮助你认识住在身体里的7个分身,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比强大的自己。
  • 说服所有人

    说服所有人

    在说服中应避免犯的错误,说服术的应用。等等。它教你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说服任何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口才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把话说得滴水不漏”,而应是“说服所有人”。因为只有让对方心服。心甘情愿地听从调遣,你才算达到目的。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老师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老师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快递之王:顺丰掌门人王卫

    他是王卫。一个务实的勇者,一个在能吃苦的年纪不选择安逸的人。22时岁带着6个员工往返深港两地送快件,带领顺丰从“老鼠会”时期,走街串巷,满腿伤疤。三年后他垄断了华南地区快递业务。一个低到尘埃里的务实者。2002年,顺丰已经包揽了深港货运70%的业务,但市领导却还不知道有一个叫王卫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开办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他在不到40岁就拥有了一家年营业额达到120亿的公司——顺丰速运。王卫成就了一段商界传奇,起初只有高中毕业的他,如今已成为快递行业不容小视的商业精英。王卫始终做一个淡定的信佛人,面对自己的成功,他也只是轻描淡写,认为这是一场“因缘际会”。
  • 一分钟自动自发

    一分钟自动自发

    好习惯是我们不断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迷人的歌,唱着这首歌,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的节奏之美;唱着这首歌,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涌动着一种催促着自己奋发向上的力量。你的反复的行为便形成了习惯,而习惯又反过来塑造了你独特的自我。一个哲人曾说过:“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个性;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好读书和思索的人,收获知识和智慧;处处总是习惯好为他人打算的人,收获的是快乐和幸福;遇事总是抱着积极的心态、习惯往好处想的人,收获的一定是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思考的力量

    思考的力量

    本书讲述了如何走向成功的各种途径,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启发作用。
  • 水仙恋物语

    水仙恋物语

    一段炫目的回忆一个冬季的物语《水仙Narcissus》同人小说,有兴趣可以去玩下。
  • 最终的修罗

    最终的修罗

    三大位面,神兽巨头之首结束掉最大规模的神兽大战后身受重伤,元神受损,换作元神状态,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传承到江宽体内,江宽得到传承后实力大增,到达其他位面后,继续努力修炼,不断成长,终于站到了三个位面的顶峰,最终修得空前绝后的新境界…………
  • 天道修者

    天道修者

    大道之数五十,而天衍四十九。修炼一途无不欲寻的那遁去的一
  • 斗罗大陆之狐仙传说

    斗罗大陆之狐仙传说

    她,云邪月。云门最有“钱”途的弟子。最擅长行走于无形。坑蒙拐骗,她都烂熟于心。更擅长--“偷”。只偷俗物,不夺人心……墨子君拍掉她的手,“喂,你拿什么呢?”云邪月轻松一笑,“没什么,我就看看。”某人挑眉,“没关系,送你了。”意外,不过嘛既然送都送了,“那就是我的了。”某人含笑点头。半夜三更,云邪月怒瞪床上的某人。“你怎么在这?!”墨子君悠悠一笑,“你拿走了我的定情信物,还打算抵赖吗?”云邪月泪奔,不带这样的。五指成爪,在某人躲避之际落荒而逃。墨子君仰天大笑,压制住身体的欲、望--“千万别让我找到你,不然,老账新账一起算!”
  • 六道罗生

    六道罗生

    欲望的开始,仅为解放一个无法挣脱的枷锁;传说的尽头,只为成就一个难以实现的心愿!杀戮是罪,不惧万恶加身;慈悲非道,荡尽六道罗生!
  • 魔神本心

    魔神本心

    何为正?正为遵从本心。何为魔?魔为随心所欲。若正如你们一样肮脏虚伪,那我便愿意沦为那魔!证那无上魔道。看坚毅少年如何走上魔神的道路。
  • 三国征服者

    三国征服者

    游戏宅男刘邈玩一款三国游戏时,意外穿越到了汉末,更意外的是他不仅带去了游戏系统,还带去了自创新武将,并可以训练出中华历史上各种强大的特色兵种。燕云十八骑、玄甲军、背嵬军、白袍军、神臂弓卫等等历史特种兵尽数登场,与陷阵营、白马义从、虎豹骑、白耳兵、元戎弩兵等三国特种兵一决高下。主角能在这个群雄云集的大时代里大杀四方吗?他能弥补历史的遗憾吗?这里才是梦幻的三国,是英雄的三国,是你想看的三国!
  • 王俊凯不后悔之恋

    王俊凯不后悔之恋

    沫儿,对不起哥哥没有保护好你。哥,你说什么呢!沫儿,我爱你。我也爱你。
  • 阮籍集

    阮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