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5500000006

第6章 每天对压力一笑,释放生命的重负

学会倾诉,释放压力

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地位,都需要和人进行交流。交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与技术的交流;第二层次为个人感情的交流;第三层次为祈求的交流,即灵魂的交流。不少人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只限于第一层次的交流,很少交流情感和心灵。其实,人人都渴望交流情感,即使达不到最深层次的“祈求的交流”,也希望向他人倾吐心中的烦恼和喜悦,以释放压力。

美国的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秘书走进希尔的办公室,告诉他有一个女人想见他。

“事先约好了吗?”希尔问道。

秘书回答说:“并不是事先约好的。我只知道她的名字。她是在路上行走时从招牌上看到先生名字的。她说她是有‘积极思维’的人,现在碰到一些苦恼的事,相信先生能给她力量,所以就来了。”

“是这样吗?请她进来,我和她谈谈。”希尔说道。

不一会儿,那个女人走进希尔的办公室,并伶俐地说:“感谢你没有预约就见我。我简单地说明事情,请你给我建议,我就告辞。”

她说话的样子虽然很愉快,但掩饰不了心中的苦恼。她表示她为了成为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而努力学习,可是有很多问题和困难相继出现在她身上。她虽然很努力,但因为失望,积极的态度几乎要被淹没了。

她又说:“如果能克服失望,我相信自己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顺利地摆脱心理压力。”

希尔说:“请把一切都说出来,我会帮助你的。继续说下去吧,让我知道使你苦恼的事,也许能替你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于是,她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谈了近30分钟后,她看了一下手表说:“啊,耽误你很多时间了,实在抱歉,不过我得到了很多帮助。第一次见您就对我这样亲切,我会永远记住的。”说完后,就和进来时一样,快步走出了房间。

而此时希尔并不知道自己为她做了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才发觉自己是以静听她说话的方式给予了她帮助。她因为把自己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而感到轻松。

当失望堆积得快要把你的心房压垮,积极的态度即将崩溃时,就需要找一位能以积极的态度聆听,有充分理解能力的人,以向其倾吐所有的不快。这是减压的最好方法。

美国内战时期,林肯总统曾写信给他的一位乡下老邻居,请他到华盛顿来,说有些问题要和他讨论。这位老邻居到了白宫后,林肯同他谈了关于宣布释放黑奴是否适当的问题。几个小时后,林肯与他的老朋友握手道别,竟然没有征询这位老邻居的任何意见。“谈话之后,他似乎稍感安适”,那位老朋友说。林肯并不需要建议,而是需要一位友善的、同情的倾听者,这样他就可以没有任何压力地发泄心中的苦闷。

倾诉的关键是要选择适当的对象,而不在于对方能否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或方法。

工作遇到困难时,心里的烦恼和不良情绪通常不便向领导发泄,但回到家里,在父母面前,在丈夫或妻子面前,可以一吐为快。

恋爱受到挫折时,自己的沮丧和不安往往不愿告诉和自己不亲近的人,但对莫逆之交,可以毫不掩饰地诉说心曲。

家庭遭到不幸时,没有比在亲密朋友或善解人意的领导和师长面前倾吐自己的痛苦,更能使自己得到慰藉了。

或许人们都不同程度地有这样的体验:当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不安、幽怨和焦虑的时候,并不一定期望别人告诉自己究竟应当怎样办,而只是期待别人能以同情和理解的心去倾听。只要在自己所倚重和信赖的人面前,把深藏于心底的话表达出来,把压抑于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就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会使痛苦不安的心灵得到一定的平衡和安宁。

当然,打电话也是倾诉的一种方式。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生活安排得很满,贸然上门去看朋友也不太恰当。而打电话可以节省许多宝贵时间。同时,有些事在朋友面前难以启齿,但在电话里却可以坦白地告诉对方,以寻求忠告或对策。另外,如果有些难题一筹莫展,通过朋友的电话指点,也许就可以从容自如地应付。

当一时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时,不妨自己对自己说话。说出声来,尽情地自语。这种内心独白使你把自己假想成倾诉的对象,同样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如果在你面前有一棵大树或者一块石头、一尊塑像,你也不妨面对它们发一通感慨,把心里话道出来。我们看到许多人在危急悲愤时呼唤苍天、上帝,那也是一种倾诉与慰藉。眼是窗户嘴是门。我们应当有效、恰当、充分利用嘴的功能,发挥它的优势,倾吐出自己的不快,从而找回快乐。

倾诉,就是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尤其是怒和哀,毫无保留地倾吐给对方。这是一种感情的排遣,也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难免产生苦闷和烦恼。这些苦闷和烦恼如果长期聚积在心头,就会成为沉重的精神负担,损害身心健康。英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积蓄在心中的烦闷忧郁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一旦触发即可酿成大难。若及时加以发泄或倾诉,便可少生病,保健康。

回归简单的生活状态

有位作家曾这样说:“生活大概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所有崇高、伟大、复杂、多变,落定之后无他,好好过日子而已。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吃、穿、玩和享受,也许是该从复杂退回到简单的时候了!”

其实,回归单纯几乎是绝大多数人心底的呼声。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一些人谈论自己未来的梦想:“将来我退休之后,就要到山林里去隐居。”“以后,我打算到乡下开一个农场,种菜、养鸡,自己养活自己。”“我向往到处去旅行,过那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人的感叹:“即使是追求这种简单的日子,也好像是遥不可及。”

日本前几年开始风行一种“清贫思想”,它的要义是“以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创造简朴的生活形态”。率先提出这个论调的是作家中野孝次,他对“清贫”的界定,和一般所谓的“贫穷”不同,是指人愿意节制欲望,刻意放弃对物质的占有,是出于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日本社会学者加藤秀俊,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名词:计划性的陈腐化。大意是说现代人为了满足消费欲望,想尽各种方法来加速商品流通,裙子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把能跑的车卖掉买新车,把能用的电视换掉买新电视,故意把好的商品弄坏、弄旧,也满不在乎。我们已完全成了消费品的奴隶,永远填不满消费的欲望,而我们自己也逐渐丧失了属于我们的简单快乐。

简单的快乐,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求时髦,不扮贵人相,自自然然,清清爽爽,在工作中寻找乐趣,与家人共享温馨。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倡导过“简单的生活”。他们试着离开汽车、电子产品、时尚圈,看能不能活得快乐。这种现象被称做“草根运动”。他们强调简化自己的生活,而非完全抛弃物欲。

其实,我们应该尽量给自己一点儿自由,尽量使自己变得简单,生活得更有品位。有一句话说得好,物质原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而不是为了压榨环境与生命。如果要求简单一点,就不会觉得生活是沉重的负担,也不必把自己一步一步逼到绝境里。

在中国的城市青年中,与一些仍孜孜不倦追求物质财富的同龄人不同,有一些青年人也开始过起了简单的生活。《北京青年报》介绍了一个叫杨景的青年人。他自称是一个崇尚简单的人,在周围的人都热衷于大搞居室装修的时候,他住的房子没有装修就“白着”住进去了。他说:“房子是给自己住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简单生活并不是要求放弃一切,而是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简单生活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辆昂贵的宝马车,但可以使生活简单化。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太多的烦恼,又为我们开辟了太多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

人的一生,大半的时间都是用来打拼的,目的无非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到头来才发现,要真正过得好,还是简单生活最实际、最快乐、最幸福。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简单、轻松呢?以下方法也许能给人一些启示。

第一步,写下你所有的开心事。

第二步,展望未来的一周(或者一天、一个月),事先计划好,在消耗大量精力之后,给自己一点奖励,放松一下。

第三步,把上述情形养成习惯。

想不出什么开心事吗?在这里给你一点建议:洗个热水澡,洗洗头发;写几封信,到外面散散步;周末时到外面游玩一下;和好朋友玩游戏;和子女共处一段时间;给自己买一束花;偶尔吃块巧克力;找只猫来爱抚一下;待在洗澡间里,把门锁起来,和外界隔绝10分钟。

要想创造简朴的生活,需要自身的不间断努力。

独处时不要让心灵背包袱

孔子说:“君子慎独。”意思是说,即使一个人独处时,也要克制自己,不要做有失道德的事。

《礼记·中庸》也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自己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警惕自己是否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意识到,留意是否别人提出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对此,刘少奇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在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一般的人很难做到“慎独”。多数人在公开场合,或者在大的问题上,由于法制、舆论的压力,不能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但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人们就容易放纵自己,暴露出自私、丑陋的一面,做出一些有悖道德伦理的事,没能做到“慎独”。然而,这些明知是在做错事的人往往因“问心有愧”而终日不安,担心真相被人发现,害怕自己会得不偿失。

从前,有一户富人家请了一个帮工。这个帮工平时工作很勤劳,为人也很实在。他总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因此深得富人全家的喜欢。

时间长了,富人就想多给他一些钱,可又怕别的帮工心里不服,说三道四,就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每当梅雨季节过后,谷仓里的粮食要搬出来晾晒,富人就在谷仓里放了一锭银子,然后点名让他去晒粮食。

帮工看到了银子,心里一动,将它放起来收好。粮食晒完了,富人见银子没了,就知道是被帮工“捡”到了。富人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他觉得,这样既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心意,还不声不响,想必那帮工来年的工作一定会更加出色。

可是富人错了!从那天起,富人发现,那位帮工不但没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反而做起事来远不如从前,天天心神不宁、丢三落四,往日开朗的笑容也很难再见到了。原来,这位帮工“捡”到银子后,开始了思想斗争,这锭银子到底是交给富人,还是自己留下?按理说,“捡到犹如买到,当官都取不了。”可是,他又觉得富人平时待他不薄,这锭银子应该还给富人。在这种思想斗争的折磨下,帮工终日魂不守舍,干活时难免分心。

富人经过反复思考后,找到帮工对他说,“我前几天在谷仓里掉了一锭银子,你那天晒粮食的时候看见没有?”帮工一听,忙说:“看到了,看到了。”然后如释重负地把银子交给了富人。

从此,他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干起活来又快又好,人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之所以寝食难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中有鬼。长期在这样的压力下,日子怎么会好过呢?长此以往,还会导致机体功能发生变化,影响身体健康。结果,常常因心理压力过大而死亡。早知这样,当初又何必去做那些坏事呢?

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

杨震被任命为东莱太守,赴任时途经昌邑,以前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荆州秀才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给他几两黄金。杨震不收。王密便劝他说:“这大半夜的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的。”

杨震义正词严地说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你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很惭愧,只好灰溜溜地告辞。

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不会去做那些不道德的事。

坚持“慎独”,要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即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保持自己高尚的品质,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永远不会为担忧所累,自然也就能享受到轻松快乐了。

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这样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大庆人的“四个一样”中有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一个样。“问心无愧”与“四个一样”不仅是对别人的交代,更是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做到了这一点,即使一时有一些遗憾,也依然能够保持轻松的心情,在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时快乐地享受满天的星光。

适时地给自己减压

一个人如果常常背负太多的压力,又得不到有效释放与宣泄,压力会越来越重,最后到不堪重负。正常的压力是动力,过重的压力则伤身伤神。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适时地给自己减压。

有时多是负担,是一种失去;少并非不足,而是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广的拥有。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牵挂、开阔心胸,心里自然清静无忧。

从前,一位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袱千里迢迢地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跋涉使我疲惫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扎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血流不止;嗓子因为长久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找不到心中的阳光呢?”

大师问:“你的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它们对我非常重要,正是靠着它们,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青年很惊讶地问道:“什么,扛着船赶路?它那么沉,我怎么扛得动?”

大师微微一笑,说:“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你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你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如果时刻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负重太多。”

于是,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快,比以前快多了。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就像故事中说的那样,过河时,需要船,过了河,就应该放下它。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人生中太多的不愉快,适时地给自己减压,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给自己减压最关键的就是要尽量包容自己。做自己认为值得做并且想做的事情,一旦做了就不后悔,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要不断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正视前方的道路,尤其是自己一蹶不振时,要学会“为自己减刑”,还心灵一份宁静。这样才能尽快摘下心灵的悲情面具,重新出发。

在生活中,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总有太多的事情要考虑,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肩上,忘记了生活本身是美好的。其实,只要学会放下,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放下重负,就能够重新挺立,避免被压断的结局。学会放下,并不是低头或认可失败,而是一种弹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学着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心境,自己给自己找快乐,乐观地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为自己减轻压力。

减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站起来向窗外眺望,仔细观察远处的某种东西,然后刻意描述出相关细节;比如想象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并持续回味一会儿;比如在办公室里溜达一会儿,回忆一下最喜欢烹制的某一种菜肴;比如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把办公室或办公桌清扫一遍……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做些别的事就可以让心情轻松,不会再为压力烦恼,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

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减压不是忍受,也不是逃避,而是为自己在压力面前营造一种积极的心态,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轻松。

给心灵一个休憩的港湾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忙,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这是因为生活完全主宰了他们,而不是生活给予他们幸福和快乐。因此,要给自己的心灵安排一个休憩的港湾。

现实给了我们巨大的生存压力,当不满情感超过了包容能力时,要给自己找一个心灵的归属地,一个能让自己充分地发泄和释放的地方。

一天,哲学家率领众弟子走到街市上,整个街市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兴隆的景象。

走出一程后,哲学家问弟子:“刚才所看到的商贩中,哪个面带喜悦之色呢?”一个弟子回答道:“我经过的那个鱼铺,买鱼的人很多,主人应接不暇,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弟子的话还没说完,哲学家便摇了摇头,说:“为利欲的心虽喜却不能持久。”

哲学家率众弟子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大片农舍,鸡鸣桑树,犬吠深巷,三三两两的农人穿梭忙碌着。哲学家打发众弟子分头去好好地观察。过了一段时间后,哲学家集合众弟子,又问:“刚才所见到的农人之中,哪个看起来更充实呢?”

一个弟子上前一步,答道:“村东头有个黑脸农民,家里养着鸡鸭牛马,坡上有几十亩地,他忙完家里的事情,又到坡上侍弄田地,一刻也不闲着,始终汗流浃背,这个农民应该是充实的。”哲学家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来源于琐碎的充实,最后终归要迷失在琐碎当中,他不是最充实的。”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面山坡,坡上是云彩般的羊群。一位面容枯槁的老者坐在一块石头上,怀里抱着一杆鞭子,正在向远方眺望。哲学家随即止住了众弟子的脚步,说:“这位老者游目骋怀,是生活的主人。”众弟子面面相觑,心想,一个放羊的老头,可能孤独无依,衣食无着,怎么能是生活的主人呢?

哲学家看了看迷惑不解的弟子们,朗声道:“难道你们看不到他的心灵在快乐地散步吗?”

人活一辈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让自己的心灵沾上世俗的尘埃和名利的污秽。即使表面看起来是光鲜的,但却是活得最累的。

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自己给心灵找一个休憩的港湾,自己给自己放假,就像我们与别人有约定一样。除非有意外事件,否则就要恪守约定。给自己放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日历上画出几个不让任何人打扰的空白日子,在这些日子里做自己一直想做却没空去做的事情。

有一个常年为事业奔波的公司负责人,在很短的时间里根据这样的解决之道,制订了一份给自己放假的计划,一个月以后,再见到这位负责人时,他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仅没有以前的那种疲劳状态,甚至人都变得年轻了,他说:“当我看我的日程表时,发现这个星期五的一点半到四点半之间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除非有特殊的意外发生,否则任何人都不能从我手中抢走这段时间。也就是说,任何人要求我在这段时间做任何事,包括媒体采访,有人等我的电话,或是客户需要我帮忙等都不行,因为我已经有计划了,而且这个计划是跟我自己在一起。在这个月接近月底的时候,还有一天是画掉的空白日子,那也是个和自己约会的神圣时刻,我敢确定那天绝不会被别的事情填满。”

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自己给自己放假,从日程表中挑选一段固定的时间,一周一次或一个月一次都可以,而且时间长短不限,就算只有几个小时也可以,重点是为自己留下一点空白,自己给自己放松。

给心灵一个休憩的港湾,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放松,感到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时候,自己也变得轻松了很多,生活也充实了很多,也更有精力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会工作的人懂得劳逸结合

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一位职场人士都像上紧发条的钟表,一刻也不能停顿。这种勤奋的作风令人敬佩,但是应该记住:弦绷得太紧会断的。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注意工作中的调节与休息,不但于健康有益,对事业也大有好处。

有很多职场中人,为了总能立于不败之地,为了永远独占鳌头,他们强迫自己无休止地工作,他们对工作沉迷上瘾,就像酒鬼对酒精沉迷上瘾一样。这就是人称“工作狂”的一群人。他们拒绝休假,公文包里塞满了要办的公文。谁要让他们停下来休息片刻,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在毁灭自己。

这种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不敢浪费一分钟,力图把自己的时间、空间填得满满的,整日忙来忙去,似乎永远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即使在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找些事情来做,哪怕那件事情毫无价值可言,甚至在梦里也还在工作,工作……他们已经习惯了工作的氛围,不再适应空闲的情境。

在总的工作数量上,他们绝对可以向别人炫耀,可以对青年们倚老卖老:“小伙子,别以为你做的事情很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然而,在工作质量上,有时候,他们却难以启齿,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完全和他们的付出对等。从工作效率上来讲,他们单位时间做出的事情也并不比别人多多少,甚至更少、更差。

与此同时,他们的健康状况也让人担忧,不停的劳作损害了他们的器官,腐蚀着他们的神经,30岁的他们已经垂垂老矣。

人不是铁铸的,精力有限,超过了限度,身体各方面功能便受到挑战和压迫。长期如此,便“积劳成疾”了。就是机器还有停机保养的时间,何况人呢?

勤劳是一种美德。然而,勤劳不等于无限制地苦作。古人尚且明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现代社会,一切都复杂多变,就不应该以“勤劳”二字概括职场生涯的全部了。若一天到晚都拼命地工作,往往会为工作而工作,总有干不完的事情,到头来却忘了工作本身的意义和工作以外的生活。

确实,事业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为此而牺牲了健康和家庭,也令人遗憾。

成功的职场人士各有各的休息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旧金山全美公司的董事长约翰·贝克每天坚持晨泳和晚泳,还经常抽空去滑雪、钓鱼、越野以及打网球;包登公司的总裁尤金·苏利文养成每天走过20条街去他的办公室的习惯;联合化学公司董事长约翰·康诺尔偏爱原地慢跑,一直保持着标准体重。

其实,每一位职场人士都可以像他们一样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通过一些低强度但又十分有效的运动方式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维。

一个成功的职场人士会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有张有弛,也注意给自己留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

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呢?一个重要方法是,“班上事,班上毕”。除非有紧急事务,不然,享受一段舒适的晚间休息时间和一晚上与家人同乐的美好时光,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工作上讲究张弛有道,并不是可以任意而为,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而是强调一个“度”。人生短促,不过百年,与浩瀚宇宙相比,犹如转瞬即逝的流星。要想在这短暂的岁月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命的内涵。

化压力为动力

很多人每天都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压力已经成为很多人必须承受的心理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压力可以置之不理,任其损伤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精神。有些人将压力处理得很好,即使面对极端的压力也会镇定自如,有些人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压力面前也会全线崩溃,而有些人必须在压力之下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常言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压力反而可以促进一个人的进步,促成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南瓜长大后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然而,在试验的第一个月,他们就发现南瓜承受的压力已经达到了500磅。到了第二个月,南瓜在1500磅的压力下依然正常地成长。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铁圈被撑开了,他们只好给铁圈加固。直到整个南瓜承受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南瓜皮才破裂。打开破裂的南瓜,研究人员确认它已经无法食用了。大概是为了突破包围它的铁圈,这个南瓜内部充满了坚忍的层层纤维。而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它的根部也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长度竟超过了2.5米。

一个在平常看来又嫩又脆的南瓜,在环境改变之后竟变得如此坚忍,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有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强,让我们日趋完善,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出我们无穷的潜力。

同时,这个事例也说明:适度的压力是有利的,过度的压力则是有害的。因此,应该学会面对压力,学会将压力调整到最合适的程度。那么,如何利用好压力呢?我们不妨向下面这位书法家学习。

有一位书法家,他练字时总要使用昂贵的丝帛。很多人认为这样做太浪费,而书法家却说,正是由于丝帛珍贵,他每下一笔都要仔细斟酌,以期传神,书法技艺也因此日见长进。最终,他成为一名书法大师。

这是一个成功利用压力的实例,昂贵的“练习纸”给了他压力,逼着他每一次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时时用心,笔笔长进。

还有一位成功学大师给他的学生传授了这样一条经验:“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很多时候,正是压力给了我们持续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迸发出最大的力量。或许这也是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当今社会由于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承受着或大或小的压力。虽然压力不受欢迎,但又是那么无可奈何,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适应这些压力,应对好这些压力,而绝不能被压力驾驭,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适当地释放一些不满

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步伐,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同事朋友间的矛盾,已经令你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如果再加上上级给你的工作压力,你的负担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你甚至是做了很大的牺牲,但事情的发展仍然与你的愿望相去甚远或背道而驰。

一个月前,小张因业务方面的事处理不当而受到主管的严厉批评,从那时起主管便对他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时常以怀疑和挑剔的眼光看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尽管之后小张没有再犯任何错误,但心里却始终如同压了一块永远搬不动的石头。一天,主管因为一件小事又一次批评了他,小张憋了一肚子气,当时就想和主管大吵一架,然后一走了之,可是为了将来的发展还是决定留下来。可是,今后再遇到此类的事又该怎么办?

任何事物都是由于有了对立面才产生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根本也在于对立面。当你受到批评、纠缠时,为了弄个一清二楚而被搞得精疲力竭非常没有必要,那样会使你自己陷入无休止的争端中。而正确、可行的方法就是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让不满适当地“流”出一点儿来。

别人对你的批评是善意的,有参考价值的,你就应该承认,并考虑接纳他的意见,而且要表示感谢。同时,你还应尽可能地按照他的意见进行改正,和他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表明你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如果批评的事情确实不是由于你的原因造成的,你一定非常生气,一定会觉得受了很大的委屈。尽管你心里很不平衡,但还是要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假若你中途打岔,申诉自己的理由,多半会被认为是狡辩,不虚心接受他人意见,这样只会使双方的冲突更加剧烈,而且你的形象也会从此大打折扣。人们往往都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不认可,对自己的意见不重视,即使有时对方是对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没有必要接受批评,可以表示出遗憾的态度,但这和认错不一样,因为这只是一种礼貌,却能显示出你的修养和体谅别人的风度。如果认真听完批评之后,再提出你的理由、解释你的行为、证明你的看法,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成功的,对方仍然不肯原谅你,你也没必要为此伤神,因为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所以,当你遇到来自上司的批评或者冷淡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分析事情产生的原因,以便做出适当的反应。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内心诚惶诚恐,而找不到解决的途径,那只会导致你自己做事时更加缺乏自信。有时人越是表现得唯唯诺诺,越容易遭受嘲弄。所以遇到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及时与上司进行沟通,告诉他你的想法,并且用更卓越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想法,从而使上司在潜意识中对你产生歉疚之情,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检讨。

作为下属,如果挨骂,或受到警告、指责时,心里都会不痛快。尽管下属被上司斥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你还是会产生抵触和抱怨情绪,从而影响到与上司的关系。这是个人心态问题。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自己的心情不能被别人的斥责所扰乱,而应当保持冷静。

在任何场合下受到上司的批评,与之发生当面的冲撞都是最不明智的选择。要使事情处理得好,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上司为什么批评你,有时是他要求你做的工作而你未完成时对你的督促;有时是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纠正;有时是为防止酿成大错而对下属的自以为是进行的提醒;有时也可能是对下属“杀一儆百”的惩戒……不管面对何种情况,只要掌握了事情发生的原因,你就可以从容应付。

面对上司的批评、指责或给予你的其他压力时,你应当弄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然后告诉上司你有一种比他更好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或者直接告诉他你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总之,你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打击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更有勇气地迎接下一个人生挑战。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方法不能多用。你的不满只能适当地流出一点点,否则,上司会产生反感,会觉得你对他的不满太多,从而不敢再信任你。

一名合格的员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化冲动,理智地看待是非,特别是在上司面前。当然,有时候在公开场合受到上司的批评指责,自己难免会觉得难堪,特别是当你觉得上司的指责没有道理的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可能会为了自己的面子,失去冷静,反驳上司的批评以显示自己的无辜,这样一时快意的“英雄”壮举,换取的可能仅仅是同事的一丝同情,留给上司的却是加倍的震怒和斥责,最终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淡泊名利,轻松自在

享受生活,就是享受生活本身带来的意义和乐趣。当一个人抛弃名利而真心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也会得到生活的奖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这是《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名句,也表明了太史公对待名利的看法。同时,太史公也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这一切。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对名利的追逐。但是,如果这种追逐过度,就会左右你的心灵,让你变成一个利欲熏心,争名夺利的人,生活也就失去了快乐和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压制它,放弃它,常存一点淡泊之心,从生活本身找到应有的快乐。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个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之问情不自禁地连连称好,忙问此诗是否给其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给任何人看过。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当一个人有了名利思想后,就会被名和利所束缚。但名和利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所以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同时还要面对一次次的失败煎熬。即使最后得到了,也因为太看重名利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但这些又不是名和利能够替代的。而如果即使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那就会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我们总说:名利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少之又少,而那些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的人都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因乐趣激发了灵感,创造了事业的辉煌。

一位老人在工作之余经常磨镜,因为心无旁骛,无心名利,他最终磨出了能放大几百倍的镜,并开创了微生物学。当时英国皇家科学院邀请他当院长,这位老人就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虎克。爱因斯坦在发现相对论后,名声大振,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并没有融进国际化的大都市,而是去了令人孤独的荒岛。几年后,又一科学的重大发现——质能方程问世了。我国核能研究专家钱三强、邓稼先,也是在他们的成果问世多年之后才对外公布自己的名字。淡泊名利,你才能有一颗宁静的心来从事研究,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才能在人生中留下辉煌,才能让生活流光溢彩。淡泊名利,人生才有价值。

有一位桥梁专家,业务做得非常精,后来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几年下来,不仅人变得很苍老,而且体质也变得很差,因为酒场太多,得了严重的胃溃疡,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那年他四十岁,在医院住了一个月,他突然觉得自己进入了不惑之年,明白了很多道理,也想通了很多事情。出院后,他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去干自己的专业,当时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去了大西北建筑工地,整天忙忙碌碌,身体反而好了起来。如今,精神抖擞的他感慨地说,现在的生活虽然忙碌,但觉得是一种享受。

人的一生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名利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如果因为这一小部分影响了整个人生,那实在是得不偿失。名利是身外之物,不要太看重世人的眼光。太看重了,太计较了,表面上是与世俗合拍的,事实上,是脱离人的本性的,因为我们的心灵每天都要为此受到煎熬。不去计较这些东西,看淡名利,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天地,会突然觉得天地变宽了,世间的事物变美了,心情变舒畅了。舍弃名利,反而使自己精神更饱满,思想更开阔。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心追求名利的人,生活得伤心悲痛;而淡泊名利的人,生活得自在轻松。

同类推荐
  •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以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政治军事的相互渗透、各类人员流动的密集频繁、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社会转型期各种关系的交叠碰撞为标志的。这就使得蕴藉于社会深层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随时会以各种可能的形式爆发出来,就像一泓平静的湖水,由于水下各种矛盾的增加和运动形式的变化,使得人们无法断定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激荡起什么样的波澜!
  • 做人必须保留的10张底牌

    做人必须保留的10张底牌

    本书从生活中取材,着重在每个人必须保留的10张底牌处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难得糊涂——做一个糊涂的聪明人、低调谨慎——把握好做人的尺度与说话的分寸、锤炼本领——让自己无可替代等。
  •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哈佛大学:每一天一节情商课

    本书在情商的理论基础上,精炼出一套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训练方法。透过阅读,将大大地提升你的情商指数,获得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无形裨益。
  • 让你的气场爆发:决定你成功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的气场爆发:决定你成功的气场心理学

    气场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整体身心状态,是生活中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你的气场爆发:决定你成功的气场心理学》把主题“气场心理学”这个概念把握得较为准确,论述较为科学和客观,案例贴合全书风格,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每个论题都由浅入深,颇具说服力。
  • 说话的学问(大家小书)

    说话的学问(大家小书)

    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语言作为说话工具应有什么性质、认识怎样应用语言工具说话的、听话人又是怎样听懂说话人的意思的。
热门推荐
  • 名在江湖

    名在江湖

    何以名,生以名,已何为名?生不逢时,死又足惜。颠乱世,覆乾坤,逆轮回,只为沧海求一粟,孤而名在江湖!
  •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守护甜心之最美的回忆

    守护甜心之最美的回忆

    一个原本幸福的17岁少女日奈森亚梦因朋友和男友的不信任,陷入了仇恨的沼泽之中。当得知自己是世界首富的亲生女儿,但养育了自己时间年的父母离奇被杀,她又将如何面对?她在复仇的过程之中不断成长,懂得了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终于悟懂了“人生”,学会了宽容,与她的真命天子一起坐等夕阳西下。可是,正当幸福来临之际,他们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挫折呢?
  • 源来易凯始就命中注定

    源来易凯始就命中注定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也许,所有的争取与努力,终究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上帝只在云端眨了一眨眼,所有的结局,就都已经完全改变。我一直在想,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爱过的人。。相忘于江湖。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分,情深缘浅,我们相爱在不对的时间。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如流星般划过生命的爱情,我们常常会把彼此的错过归咎为缘分。
  • 妖孽宠妻:废柴昭歌逆天下

    妖孽宠妻:废柴昭歌逆天下

    生于秦家,三小姐秦昭歌却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是个不折不扣的废物,秦家上下的耻辱。荣华富贵没享受到,反而惨死在姐姐手中。然而待她再次睁眼,肉体的灵魂早已换人,亦是昭歌又非昭歌。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也是商业之王最完美的作品。上一世她过得不如意,是无心无泪的杀人机器,然而当爆炸声响起,她却发誓若有来世定不让人掌控自己的命。因此此生,她定将废物名声踩在脚下,傲视天下!-然而,某妖孽小心翼翼从兜里揣出一本小账本,认真将第八个正字再次划上一笔,义正言辞道“刚刚那个吻我不满意,罚你明天再亲一个。没把债还清前,天涯海角我都跟着你。”“...”叹息一声,看来此生注定是要栽到他身上了..
  • 旋风少女之一心一意

    旋风少女之一心一意

    他是她眼中认真努力的若白师兄,而她是他心里无法放下的爱人戚百草,如今风风雨雨都过去了,而幸福,就在眼前…
  • 通灵王同人:缘来,是为了遇见你

    通灵王同人:缘来,是为了遇见你

    一次意外的事故,身为杀手的女主穿越到通灵王的世界。本以为可以告别过去刀口舔血的生活,却不想遇到了放不下的人,然后就接下了她不想管的事。只不过,这里怎么和她本就印象不多的世界不太一样啊!!果然,自己穿越这事儿这么简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江山铁骑

    江山铁骑

    梦回春秋,书写一张盛世画卷。大人物小人物,是画笔。大故事小故事,是笔画。天地二字,是一张容得下任何颜色的白色画卷。陈石头要用情义二字,以中原儿女脊梁为笔杆,以浩然正气为笔锋,以大人物小人物故事为墨汁。书写四字:“如画江山”!
  • 绝色嫡女:腹黑美男请让让

    绝色嫡女:腹黑美男请让让

    她是都市白领,得高人指点,练得一身武艺,谁曾想只是在马路边上不小心走个神,就奇迹穿越。一朝穿越,她瞬间凌乱,不是应该变美,变强吗?怎么会附在一个男人身上,还是这么一个又丑又腹黑的男人,一缕幽魂,只是寄宿,不能自由操控身体,神马情况?努力变强,发誓异世也要过得很好,说她是废材,睁大狗眼看清楚,姐是五系皆可修炼的天才,还是少有的炼药师和空间法师,本来只想做个低调的路人甲,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些突然冒出的男人们是想怎样,她何时变成抢手的香饽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