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0100000003

第3章 杨坚篇

猜疑之心太重

杨坚管人方面素有疑心太重之称,他用人之道并不特别,但他在对待大臣上的策略却高人一招,既让其为己做事,又让其胆战心惊。杨坚怀疑一切的心态影响了许多人才能的正常发挥,这是一种弊端。

杨坚在位时,在用人管人问题上,基本上是明君。但也有不明的地方。

一是对有不同意见的臣僚,有时加以责罚。

二是醉心于用惩罚手段驾驭臣僚,对于有过失的官吏皆给以严惩,虽是皇子也不宽容。本来这对于整肃吏治是必要的,但他往往罪小罚重,不依科律,严惩流为苛刻,不适当地打击了一批功臣。

三是对于有功将吏常怀猜忌,关系疏远。又往往听信谗言,对功臣将吏加以诛杀。

因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被杨坚诛夷罪退的开国元勋和有才能的官员为数不少,这是与他自己所宣布的任贤方针相背驰的。

贞观名相魏征作《精书》,对此曾评论说:

杨坚“天性深沉,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

魏怔在《隋书。高祖纪》后又写了一段《史臣曰》,其中也说杨坚“素无学术,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既乎暮年,此风逾扇”。

唐人作《贞观政要》,记唐太宗李世民对杨坚有“多疑于物”之讥。

虽说后人所评不完全准确,但杨坚的猜忌苛刻,的确是事实。

逆我者必亡

纵观历史,许多事例说明,打江山是亲兄弟,坐江山时成为对手。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开国元勋,打下江山之后,多半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杨坚也不例外,在驾驭群臣方面,恩威并举,心术之高是许多帝王无法相比的。

王谊曾是大丞相杨坚在北周末年平定反杨三方之乱中的一路元帅。

大象二年(580),王谊以行军元帅讨平司马消难之叛,凯旋而归。大丞相杨坚甚加礼敬,使劳问,冠盖不绝。不久,杨坚拜王谊为大司徒,位居三公,荣盛无比。

杨坚为了把他俩的关系再向前推进一步,他把五女儿兰陵公主杨阿五嫁给了王谊之子王奉孝,结成了儿女亲家。

其实,两人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王谊和杨坚是老同学,人北周均为重臣名将:王谊被任命为襄州总管后,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如今又有这么一层裙带关系,王谊的社会地位突然提高。

新情旧谊,使王谊归心于杨坚。

杨坚代周建隋以后,对王谊的情义更深了。杨坚曾亲临王谊府宅看望。不久,杨坚进封王谊为郢国公。从开皇初年杨坚否定苏威之议也可看出王谊之重。

当时任民部尚书的苏威曾以“户口滋多,民田不赡”为由请减功臣的土地,用以分配给农民。王谊表示反对。对于刚刚建隋的杨坚来说,他不愿意得罪功臣,采纳了王谊的意见。

开皇元年(581)十月,杨坚要去岐州(今陕西凤翔)巡视。这本来是刚刚登极的皇帝的一种正常举动。也许是出于对杨坚的安全考虑,王谊却劝阻说:“陛下初临万肆国,人情未洽,何用此行?”

杨坚面带微笑对他说:“吾昔与公位望齐等,一朝屈节为臣,或当耻愧。是行也,震扬威武。欲以服公心耳。”此话语中有话,弦外有音。王谊赔笑而退。

是的,他俩在北周确有“位望齐等”的经历:同时随周武帝征北齐,在灭齐后一个授相州刺史(王谊),一个被任命为定州总管(杨坚),都是周武帝死后辅佐周宣帝宇文赞的大臣。后都因宣帝所忌贬出京师。杨坚对这些原来“位望齐等”的元老们总是有些不放心。

王谊久经沙场,这一点杨坚心底最知,本该在隋初重大军等行动中参与其事。但是,开皇三年八道反击突厥的诸将名单中却找不到王谊的大名,这很让人费解。

杨坚有意不让王谊去前线,使王谊处于政治危机之中。

比起其他开国元老来说,王谊的政治风险最大:其一,王谊性格刚正,敢于直言其事。

其二,他是杨坚的“老同学”,又是平齐等重大战役的“战友”,颇知杨坚的“底细”。

其三,两家是儿女亲家,其地位崇高。

在朝中有政治嗅觉极灵敏的人,他们嗅出杨坚要对王谊有什么举动,很快有人对王谊借题发挥,此人便是野心家杨素。

开皇三年,王谊之子王奉孝早逝,王谊陷入极度悲哀之中。一年以后,性格直率的王谊上表杨坚,说兰陵公主还年轻,“请除服”。

请求公主改嫁,这本是从杨家考虑的义举,反成为一些人诬告王谊的口实。

当时任御史大夫的杨素利用此事弹劾王谊,说他“爵位已重,欲为无礼”;“为父则不慈,轻不易丧,致妇于无义。若纵而不正,恐伤风俗,请付法推科。”

杨坚无法对王谊治罪,只好在礼义上轻薄他。

王谊性格直率,有事不愿憋在肚里,有时发泄不满情绪。更有步杨素之后尘者,竟告王谊谋反。杨坚下令对王谊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王谊虽“有不逊之言,实无反状”,杨坚赐酒给王谊,释放了他。这是打一巴掌揉三揉。

处于失意情况下的王谊。与上柱国元谐数相往来。

此时,元谐也颇失意,二人在一起,难免要发些牢骚。这一点又被政治嗅觉灵敏者抓住了,先是“胡僧告发”,后是“公卿”奏王谊“大逆不道,罪当死”。

追究责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开皇五年初,杨坚最后一次召见王谊后颇为伤感地说:“朕与公为同学,很怜悯他,但国法不能容呀?”

是年四月,杨坚正式下诏,宣布了王谊的罪状:一是装神弄鬼,好巫术左道;二是受天明命,自称帝王。

王谊以“谋反罪”赐死于家中,年仅四十六岁。杨坚处死王谊,开了诛杀功臣的头。

此后,“功臣案件”便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了。

欲擒故纵

没有实力,谋划不周,想成人事,就有许多危险。梁士彦、宇文忻等人的起兵反隋,意在分裂国家,不值得同情,三人被处死,是罪有应得。但我们应该看到,要梁士彦等人走上反叛道路的,正是杨坚猜忌的恶果。这说明主管人方面,杨坚虽是胜利者,但并不是人人都服气。

处死王谊的第二年,即开皇六年(586),隋都大兴城内,忽起政治风波。由三位功臣结合的反隋联盟形成。

一个是上柱国、成国公、原相州刺史梁士彦;一个是上柱国、把国公、原右卫大将军宇文忻;一个是柱国、舒国公、原北周丞相府司马了防。

这个反隋联盟的首谋是舒国公了防,但他知道他当时的影响较小,必须依靠梁士彦、宇文忻这些将领来实现图谋。故而梁士彦成了这个联盟的首领。

了防是个小人,史称性轻狡,有奸数,一语中的。

他和北周末年的周宣帝可谓君臣际合,一时间竟“出入宫掖,冠宠一时”。一酒一色是他最大的癖好。

杨坚对他是了解的,但杨坚既不与之合流,又不加排斥,而是巧妙地利用其奸其诈,为己所用。他利用了防使宇文忻荒于政事,以“定策之功”封刘昉为丞相府司马,赏赐巨万,后因其饮酒多误事,就罢了他的官。

杨坚建隋以后,了防进位柱国,改封舒国公,但不复征使,被养了起来。于是,了防日夜纵酒,消磨时光,郁郁不得志。

梁士彦、宇文忻与了防情况不同,他们二人“皆一时之壮士”,“并以勇略成名”。

杨坚入主周政,梁士彦效忠杨坚。在平定叛乱战争中立有殊功。杨坚任命梁士彦为相州刺史。但梁士彦的武略和战功,引起了杨坚的猜忌。不众,征还京师,也被养了起来,由此引起了梁士彦的怨恨。

宇文忻,是汉化鲜卑人。年十二,能左右驰射,骁捷若飞。志存远大,曾对近亲说:“自古名将,唯以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为美谈,我考察研究他们的办事能力,并不是十全十美呀!”

他在周朝为官,屡有战功。进位柱国,任豫州总管。

杨坚与宇文忻早有交往,感情较好。居北周丞相后,恩顾更隆。在平定反叛战争的过程中,宇文忻勇往直前,战功赫赫。杨坚盛赞其为“天下之英杰”。于是加上柱国、封英国公。每参帷幄,出入卧内,对杨坚代周建隋尽心竭力。

开皇初年,杨坚拜宇文忻为右领军大将军,恩顾更重。

宇文忻以熟悉兵法、严谨治军闻名于世。

当时战事很多,每有佳绩传到京城,虽然不是宇文忻所为,人们仍相视而同曰:“此必英公(指字文忻)法也。”后改封杞国公。

因宇文忻既是佐命功臣,有威名于世,引起杨坚猜忌。宇文忻被贬去官,也被“养了起来”。

俗语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他们三人都在家闲居,都想寻找知音,字文忻与梁士彦往来,了防也与梁士彦、宇文忻频繁交往。

梁士彦比宇文忻大八岁。有旧交,在战争生涯中,共同患难,两人曾先后随周武与齐作战。

了防见梁士彦妻有美色,就与其私通,经常去他家里。

他们三人感情相通,一来二去,很快结成了一个反隋联盟。

开皇六年,梁、宇文、刘三方联盟的反隋密谋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他们的目标是推翻隋朝,取代杨坚。推梁士彦为帝,宇文忻对梁说:

“帝王岂有常乎?相扶即是。”并他非常自信地说:“我欲反,何虑不成!”

政变的方式是他们三人各率自家僮仆,在杨坚乘车祭祀宗庙之祭,突然袭击,杀死杨坚。

后来以为不妥,改变方式,由梁士彦前往蒲州(今山西永济)起兵,攻取河北,捉黎阳关,塞河阳路,劫调布以为牟甲,将募盗贼收编为战士。一朝奋发,官军无人挡者。宇文忻于关右响应,两军结东西之旅,一举合连横之势,然后北破晋阳,还图京城。刘在关内应接。

宇文忻对梁士彦说:“公于蒲州起事,我必从征。两阵相当,然后联结,天下可图也。”

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顺利。

梁士彦的外甥裴通得到消息以后,认为这是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便暗中向杨坚告密。杨坚先不露声色,一个欲擒故纵的计划在脑子里形成。

杨坚当即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前往蒲州。

梁士彦接到此消息后兴奋起来,他对宇文忻等人说:“这是天助我也!”

宇文与刘等人都祝贺。

梁士彦又请求以其旧交、仪同三司薛摩儿为长史,杨坚随口答应下来。

梁、宇文、刘在紧张地准备着,似乎胜券在握;杨坚早已在朝堂上暗布兵甲,准备在他们上朝时将他们一网打尽。

几天后,公卿朝见杨坚,杨坚当即传令,于公卿间逮捕梁、宇文、刘三人。

当场审问谋反事,三人不承认,杨坚命人将薛摩儿押上,薛摩儿将来龙去脉全盘托出。梁士彦大惊失色,对薛摩儿说:“是你出卖我了呀!”

杨坚颁诏,历数梁、宇文、刘的阴谋和罪状。宣布三人为谋首,皆处死。梁士彦第三子梁叔谐赞成其父意,一并处死。

他们的妻妾、资财、田宅,全部没官。

三个谋首的兄弟叔侄免死,有官者除名。

梁、宇文、刘三方的反隋联盟被彻底粉碎了。

梁士彦等人被处死后数日,杨坚素服临射殿,把三家没收的资物摆在射殿前,令百僚射取,以为鉴戒。

打击朋党讲策略

过去的得力干将会变成敌人,这是中国古代皇王政治的一种表现。杨坚在用人上多有怀疑之心,对一些有功的大臣采取了夺权罢官的方法,但这样一来双方的积怨就加重了,你要结党,就是犯上,正好给杨坚一个下手的机会。

开皇九年(589),大约是平陈之役结束两个多月后,杨坚以“谋反罪”

处死乐安公元谐、上开府仅同三司元滂、临泽侯田鸾和上仪同三司祁绪,籍没其家。

此事的原委须从他们的经历谈起。

元谐是汉化鲜卑人,出身原北魏皇族,家世贵盛,元谐和杨坚是同龄人,一同受业于国子学,志趣相近,甚相友爱。在周齐对峙的年代里,战争频繁发生,英雄有用武之地,杨坚和元谐皆有军功,但元谐军功不如杨坚。杨坚从周武帝平齐、进位柱国(正二品)。元偕同位周武,以军功系迁大将军(正三品),因此,元谐很敬佩杨坚。杨坚入主周政以后,元谐被引为左右。后来逐渐成为代周建隋的主要大臣。

杨坚担任北周大丞相之后,元谐曾对杨坚说:“你没有亲信,就如水间一堵墙,很危险呀!”。

元谐以同学好友的身份告诫杨坚,在其夺权过程中必须培植自己的势力。紧接着,发生了边将反叛事件,元谐受命率军击败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后,杨坚登基称帝。

没有杨坚培植的这些亲情的协助,他建隋是难以成功的。

杨坚本人更深有体会,故在登基不久,重提旧话,对元谐笑着说:

“没有亲信真的难成大事呀。”语间流露出得意之情。

当杨坚胜利的喜悦过去,便似乎忘了这些功臣们的汗马功劳,只是利用旧友愚忠,为自己夺位服务而已,一旦大权在握,便视过去出生入死的战友为皇位的威胁,横加迫害’

在乎陈战争之前,元谐还能够被重用,晋升为上大将军、乐安郡公、’

食邑千户。参加了隋朝律分的修订工作,并吐谷浑寇凉州,元谐以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贺类子干、郭竣、元浩等步骑数万进击吐谷浑。

元谐率军出部州,赴青海,俘斩万计,其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人,各率所部来降。

杨坚十分高兴,下诏盛赞元谐“识用明达,神情警悟,文规武略,一流朝野。申威拓土,功成疆场,深谋大节,实符朕心”。

因战功加封元谐为柱国,别封一子为县公。但是元刚愎自用,特别是他不能取媚于杨坚左右之人,他曾对杨坚说:“臣一心事主,说话办事光明磊落。”这样就得罪了杨坚身边的一些人。很快,有人在杨坚面前说7元谐的坏话,引起杨坚猜忌。在任宁州刺史时,元谐却因一件小事被免了官,闲居在家。

他与王谊是好友,此时王谊也因忌没有被任用,两人来往密切。有人告他俩谋反。经调查没有问题。

开皇五年,王谊被杀。杨坚对元谐越来越疏远了,但元谐的政治地位和享受的待遇没有改变。

元谐与杨坚的第一次正面冲突发生在乎陈战后,对待陈叔宝的处置问题上。

那是开皇九年四月,杨坚兴高采烈地登上大兴宫的南门——广阳门,大宴南征将士。元谐在参加宴会时,趁机进言说:陛下威望和恩德远播四方,恳请陛下迁命战俘突厥可汗为侯王,陈后主叔宝为令史。杨坚当场拒绝了元谐的建议,说:“我一定陈国,是杀了一些叛民,并不是为了扬威,你所讲并不是我的意思,突厥人狡诈,不治一下怎么行?”元谐默然而退。

此事过去数Et,就有人告元谐谋反,元谐是主犯,元滂、田鸾、祁绪为从犯,所谓四人谋反集团。

杨坚让有关部门调查此事,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布列了四人的三个方面的罪状。其一,是阴谋为乱,元谐派和绪组织党项部落(今四川西北区的少数民族,元在此地曾任宁州刺史)之兵,切断通往蜀地(今四川)的交通线。为阴谋叛乱作准备。其二,诽谤朝臣,攻击大臣广平王杨雄。其三,亵渎皇帝,有一次,元谐、元滂兄弟去见杨坚,元谐暗中对元滂说:

“我是主人,殿上者贼也。”

究竟是欲加之罪,还是确有其事,很难说了。但不论怎么说,元谐的背叛与杨坚的猜忌是有关系的。如果他对此人友好,就不会有这种事了。

不轻信别人

皇亲国戚的权力之争,是引起国家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原因。杨坚目睹了周朝诸王与皇帝的权力斗争,因此,他上台后,表面上对他的兄弟很敬重,而从内心来讲,他不信任他们,这就是权力之争引起的人性的变化,皇权至上,任何人都不能侵犯。

开皇九年(589)八月初一,一份册书下到上柱国、左卫大将军、宗正卿、广平王杨雄府第,拜杨雄为司空。杨坚在册书中,盛赞扬雄“风度宽宏,位望隆显,爱司禁旅,绵历十载。人当心腹,外任爪牙,驱驰轩陛,勤劳著绩”。

司空为三公之一,地位崇高,一般人不可望及,但没有实权。杨雄知道,这是皇帝外示优美,实夺其权也。

杨雄,初名杨惠,杨坚之侄。有气度,雍容闲雅。北周时,官至右司卫上大夫。杨坚为丞相时,毕王宇文贤欲谋害杨坚,杨雄知其谋,报告杨坚,杨坚得免于难,杨雄深得信任。

杨坚建隋后,杨雄任在卫将军,兼宗正卿。不久,迁右卫大将军,参与朝政,进封广平王。不仅掌管宫掖禁刀要职,且参与朝政,是宰相职务。

有人奏高朋党,搞小集团,杨坚问杨雄。杨雄为其申辩说:“高是本分之人,奉法而行,没有朋附。”

杨坚听信了杨雄的话。

当时杨雄贵宠,冠绝一时,与高颖、虞庆则、苏威称为“四贵”。杨雄宽容下士,朝野倾瞩,很有威望。

这一点却成了杨雄从政的危机。

杨坚对杨雄得众心非常厌恶,暗地里猜忌他,不想让他典掌兵马。故下册书,升杨雄为司空,实夺其权。

杨雄没有实际职务,只能闭门养性,不通宾客,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后来改封隋漳王,又改封安德王。大业年间,改封观王。

杨坚弟杨瓒,字恒生。北周时以父勋封竟陵郡公,娶周武帝妹顺阳公主为妻。好书爱士,有令名于当世,时人称杨三郎,甚得周武帝亲信。周宣帝时,迁吏部中大夫,加上仪同。杨坚入主周政以后,曾派杨勇召杨瓒,欲有计议。杨瓒与杨坚平素不和,闻召不从,说:“作隋国公恐怕都不能保,为什么还要冒险呢?”杨瓒怕杨坚篡周不成,祸及己身,曾暗地里策划除掉杨坚之计。杨坚建隋以后,封杨瓒为滕穆王,后拜雍州牧。杨坚对杨瓒表面宽容,与其同坐,呼为“阿三”,内心却因前事怀恨。不久,杨瓒被罢去雍州牧,回府养了起来。

杨瓒妃宇文氏,先前与独孤皇后不和,因此郁郁不得志,暗地里常诅咒独孤皇后。杨坚令杨瓒与宇文氏离婚,杨瓒不忍,请求留下。杨坚不得已才同意,但除去宇文妃的杨氏宗籍。从此,杨坚对杨瓒的恩礼更薄。

开皇十一年八月,杨瓒随从杨坚巡幸栗园(在大兴城南),杨坚令人下毒,杨瓒暴死。时年四十二岁。

杨坚另一个弟弟杨整,在北周平齐战争中阵亡,杨坚建隋以后,追封杨整为蔡王。由其子杨智积袭蔡王爵,并拜为开府仪同三司,授同州刺史,颇有善政。但由于原来杨整与杨坚不和,杨整妻尉氏与独孤皇后也不和,因此杨智积常怀危惧,恐遭杨坚夫妇报复。

蔡王杨智积有五个儿子,他只教儿子们读《论语》、《孝经》,不许与他人来往。他怕儿子有才能而致祸。开皇二十年,杨智积终遭报复,被征还京师,无地职任。杨智积更加谨小慎微,闭门不出,至隋炀帝时,杨智积更不自安。后生病而死。

此事说明在杨坚、杨广统治时期,宗室遭猜忌的艰难处境。

一意孤行者的下场

功臣被贬,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李德林的悲哀之处还在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允许按照他自己的意志行事,只能按照皇帝的意志办事,他一意孤行,终遭厄运。一个不善于保护自己的人,自然会吃尽苦头。

开皇十年(590)年初的一天,内史令李德林和往常一样去上早朝。

杨坚刚刚前往晋阳(今山西太原)北巡返回,右武侯大将军虞庆则等基本上是同时奉命视察安抚关东(函谷关以东)返回。虞庆则这次重任在肩,丝毫也没有马虎,因为平陈之役结束,关东一带如何,杨坚很不放心。

虞庆则不敢怠慢,奏报说,乡正之制弊病较多,如其审判讼案,偏袒亲友,执法不公,公开收受贿赂,人民苦不堪言。听完奏报,杨坚下令撤消乡正职务。乡正一职始设于一年前,开皇九年,杨坚为了巩固胜利果实,在乎陈之役刚刚结束不久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乡正之制。当时,李德林就据理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地方官兼管地方司法,在乡里之间,不是亲戚就是朋友,审判无法公平。乡正专管地方五百家,恐怕为害更烈。杨坚没有采纳李德林的正确意见。问题在一年后出现,果然是在李德林的预料之中。再者,这一立一废相隔只一年,本身就是弊端。

现在虞庆则上奏,杨坚改弦,站在一旁的李德林急不可耐地第一个发言,说明自己的观点。李德林说:“此事臣本以为不可。复即停废,政令不一,朝成暮毁,深非帝王设法之义。臣望陛下若于律令辄欲改张,即以军法从事。不然者,纷纭末已。”

大意是,当初始设乡正时,我就坚决反对。事情刚刚设立,马上就要取消,政令便没有了权威;早上颁布的政令,晚上即行作废,绝不是帝王制定法律规章的初衷。我建议陛下:今后文武百官凡是要求改变法令规章的,就用军法惩处,不然的话,大家议论纷纷,永无止境。

杨坚听罢,怒气冲冲地说:“那朕就是王莽?”

王莽,汉室贼子,于初始年以阴谋手段篡夺汉位,改国号为新,他又以其“改制”而在古代历史上成为一位风云人物。其为政的显著特点是朝令夕改。

杨坚很容易地意识到李德林把他和王莽并提,是不是以王莽篡汉建新暗指他篡周建隋?杨坚之怒就源于此。

杨坚盛怒之下贬李德林,李德林有些无奈。其无奈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忠臣,进忠言是天职,怎么会因此而遭贬斥。

李德林,字公辅,出生于北齐。他的父亲李敬族曾任北齐太学博士。

李德林生长在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经历与杨坚完全不同。

李德林不像杨坚那样,是靠父勋青云直上,他在十六岁时死了父亲,母亲染病在床,当时的生活十分艰难。

满腹才学的李德林终遇伯乐,人生稍有转机,却与杨坚有了矛盾冲突。

隋初,对于尽灭宇文氏皇族的问题,虞庆则首先提出,杨惠等人“依违从之”。即内心并不赞成,但不敢言其不可。只有李德林以为不可。双方发生了第一次冲突。杨坚怒斥李德林:“君读书人,不足平章此事。”

开皇初年,在制定典章制度时,苏威等随时改易,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李德林多次反对无效,被认为“狠戾,多所固执”。

平陈战争之后,双方矛盾暴露出来。一是关于乡正的废置问题,正如前述:二是关于立五教的问题。杨坚自许以孝治天下,立五教以弘之,而李德林以“孝由天性,何须设教”为由反对;三是有关李德林住宅问题,李德林的住宅是杨坚赏赐给他的,住宅原主是北齐降周而又参与王谦反叛的逆臣高阿那肱的一处产业。原来高阿那肱经营时曾依仗权势,强行占有农民田地,在田地上建旅馆出租。苏威等人移花接木,硬把高阿那肱所为加在李德林头上,还让李德林交出他出租旅馆所得的“非法收入”;四是妄加父官。李德林的父亲李敬族是在他十六岁那年病逝的,当时的职务是周太学博士、镇远将军,后因其子李德林功地而追赠垣州刺史。李德林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谎称其父曾为太尉咨议。有人便对此大做文章,向杨坚密报说,李德林的老父亲直到去世时还是校书郎,却荒唐地提升他父亲的官位为大尉咨议。杨坚因此怀恨在心。

各种对李德林的不利传闻压向李德林。

开皇十年四月,杨坚决定把李德林贬出京城。远任湖州刺史。转化州刺史,不久死于任上。

换种方法治人

苏威在几起几落中伴随杨坚度过晚年。或而复位,或而又罢免。苏威后期的几起几落,说明杨坚晚年在用人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出现一些弊端。苏威晚年为官,也有其腐朽的一面,这与那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杨坚熟知历史,注重引鉴前代兴亡教训。当他看出苏威在朝中依附者较多,便想办法除掉他,以巩固至高无上的皇权。

于是,杨坚想到了古人谢晦。

在一次战役中,刘裕要拼死出战,在众将力谏不从的情况下,太尉主簿谢晦抱住刘裕,说:“天下可无(谢)晦,不可无公(刘裕),晦死有什么遗憾!”以死抱谏,刘裕免于其祸。此后谢晦不断升迁,直到人直殿省。

统宿卫。宋少帝刘义符时任中书令,宋文帝刘义隆时又加使持节、散骑常侍,封建平郡公。

苏威与谢晦有诸多相似之处。

苏威,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父亲是北魏和西魏的著名政治家苏绰,为宇文泰所信任,官至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宇文泰改革制度,制定计账、户籍等法,并规定地方官吏不通六条和计账的不得居官。

晚年奉命依《周礼》改定官制,未成而死。

苏绰去世的那一年,苏威年仅七岁。没有了父亲这棵大树遮护,苏威开始独闯天下。北周建立不久,字文护专权,郡功曹苏威以其干才而得宇文护赏识,把女儿新兴公主嫁给了他。

苏威看透岳公不会长久,便逃入深山,隐居寺院,读经拥史,自以为乐。

果然周武帝除掉宇文护亲政后,请苏威出山,封官加爵,苏威又以无功不能受禄为由谢绝。苏威的品行打动了杨坚。

北周、北齐与突厥对峙,北周为了联络突厥攻北齐,常讨好突厥。元世雄是苏威的堂妹夫,突厥的死对头。在突厥人一再要求下,畏惧突厥淫威的周武帝把元世雄交给了突厥发落。元氏被发落漠北,生死难料。苏威挺身而出。

他根据突厥人昧利贪财的弱点,卖了自家田宅,罄家所有,将元世雄赎回。

杨坚掌北周政权以后,召苏威人丞相府。耿直的苏威听说杨坚要篡周建隋,再次弃职返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起初,杨坚听任苏威自去,待建隋后政权稳定,他决定召苏威进京。追赠他的父亲苏绰为邳国公,食邑三千户,并以苏威袭其父爵;同时,委以太子少保兼纳言等要职;苏威上表陈让,杨坚下诏说:“无辞多务也。”杨坚的苦心没有白费,苏威接受任命,谢主隆恩,从此他成为杨坚之新隋兴利除弊的左右手,为隋初政治办了许多实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杨坚对于苏威是非常信赖的。苏威曾对杨坚犯颜直谏,杨坚夸奖苏威说:你能这样做,我就没有忧虑了。不久,苏威就身兼五职,除纳言、太子少保外,又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

治书传御史梁比以苏威身领五职,无举贤而有自代之心,上表弹劾苏威。杨坚为之辩护说:“苏威学习认真,志向远大,举贤有功!”

后来,杨坚又任命苏威担任刑部尚书、检校雍州别驾,免去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和京兆尹。纳言如故。又转民部尚书。后二载,迁吏部尚书,岁余,兼领国子祭酒。

开皇九年,杨坚拜苏威为尚书右仆射,掌尚书省政事。

这一年,苏威因母亲去世离职,哀痛无比。杨坚对苏威说:“你是一个情操高尚之人,有孝道之心,但也要节哀,朕和你的关系如同父子,希望你为我出力呀。”

开皇十年,杨坚由京城去并州(今山西太原)巡幸,命苏威留京总事。

但不久又追令苏威赶至行在所,处理民公事件。简直是一时不能离左右。

这是苏威政治上的顶峰。

但是,高官显位往往意味着大祸将至。

接着,杨坚对苏威的倚重态度突然改变,苏威从政治的顶峰跌到低谷。

开皇十二年,国子学博士何妥上书,告发苏威及其子苏夔等暗结朋党。问题的引发却是纯学术的争端。

苏威之子常与郑泽、何妥等议乐。苏夔与何妥常常出现分歧,各持己见。

由于苏夔位为通事舍人,在太子宫为官。他以其反应敏捷、口才出众在知识分子中享有盛名;加之其父苏威的权势,攀附的人很多。而何妥是江南一儒生,周陷江陵时北归,周武帝时便授予太学博士,资历较长。杨坚建隋后又在太学博士上加通直散骑常待,晋爵为公。

苏何之争,何妥非常不满,上书告发苏威等人共为朋党。

苏威被告倒了。这次何妥是有准备而来,他罗列苏威的三大罪状:

一是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结为朋党,他们之间或以子侄相称,或以昆弟相论,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二是苏威不择手段地任命了他的堂弟苏彻、苏肃为官。

三是国子学请荡阴人王孝逸为书学博士,苏威却依仗权势将他据为己有,任命其为苏威的国公府参军。

杨坚开始没有马上处分苏威,而是拿来《宋书·谢晦传》,先让苏威去读,苏威见势头不对,叩头请罪,但为时已晚。

是年七月初一日,杨坚下诏免去苏威的官职及爵位,住在私宅安度晚年。

不让人出头

皇帝也好,平民百姓也好,都喜欢听好听的。如果自以为是,总想出人头地,反而会给自己造成许多危险。贺若弼为官,与杨坚矛盾激化,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右武侯大将军贺若弼对杨坚的不满情绪产生于开皇十二年(592),因为这二年十二月,资历稍逊于贺若弼的杨素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而贺若弼在乎陈之役后没有升迁。

贺若弼和韩擒虎、杨素同为平定南陈的主要功臣。贺若弼文武双全、治军严肃,其性格特点是争强好胜。比如在乎陈之役,就曾与韩擒虎争功。

这件事发生在开皇九年建康陷落不久,由于是韩擒虎活捉了陈后主叔宝,贺若弼感觉自己的战功落在了他的后面,便与韩擒虎发生了言语上的冲突,激烈时竟拔剑而起。

等平陈大军由江南班师北返,两人又在杨坚面前争功。

贺若弼说:“臣在蒋山死战,破敌锐气,擒其骁将,震扬威武,平定了陈国;韩擒虎怕死,没有什么战功可言!”

韩擒虎却说:“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臣是出了大力的,如果没有臣卒众兵援助,贺怎么能获胜。”

贺若弼强调他在平陈之役中,蒋山一战击败陈军精锐的决定性作用;韩擒虎则极力夸大他速取建康,“据其府库,倾其巢穴”的首功。杨坚没有分其高下,而称他俩均为上等功勋。贺若弼加位上柱国,晋爵宋国公,拜右领军大将军,又转右武侯大将军。

很长一段时间,贺若弼一直是在平淡中度日。

开皇十二年,杨素升任尚书右仆射,位居贺若弼之上,这给贺若弼平静的生活荡起一阵波澜。本来贺若弼就有功不让,争强好胜,这件事后,他越发对杨坚不满意。

此时。贺氏家族声名显赫,他哥哥贺若隆为武都郡公,弟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都是刺史、将军。他家中珍贵的玩赏之物数不胜数,身穿绸缎的奴婢就有数百人之多,贺若弼每以宰相自许。如今,其职位落在了比他功劳和资历都不如的杨素之下,心中的不平流露在言谈和脸色之上。

杨坚罢了他的官。

此时的贺若弼感慨万分。当初将伐陈时,他曾对颍高说:“陈叔宝的为人是对的。不作飞鸟尽、良弓藏之法。”

高说:“不然。”

贺若弼无官闲居,与杨坚结怨愈深。过了几年,杨坚找了个借口,把他关进了监狱。这样处理未免苛刻了。

杨坚对贺若弼说:“我以高颖、杨素为宰相,你看不起他们,为什么呢?”

贺若弼不加掩饰地说:“高,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所以才有看法。”

贺若弼真是心直口快之人。

公卿奏贺若弼罪当死,杨坚惜其功,于是除名为民。过了一年多以后,又恢复了他的爵位。

此后,杨坚对贺若弼颇有顾忌,不再大师。只是在每次群臣宴集时,给予热情接待罢了。开皇十九年,杨坚在仁寿宫大宴群臣,贺若弼作了一首含有愤怨之情的五言诗,杨坚也没有追究他。

同年,有突厥使者前来朝见。杨坚亲自点名贺若弼与突厥人比武射箭,贺若弼向杨坚说:“臣如果赤诚奉国,就应一发命中。如果不行,那就有问题。”想借机表白自己的忠诚。贺若弼果然一箭中靶,杨坚非常高兴。

后来,杨坚死去,杨广继位。贺若弼因议论朝政而被猜忌成性的杨广诛杀。一代良将,最终落了个悲惨结局。

听信谗言治功臣

听信小人之言,拿功臣开刀,这是杨坚主管人方面的重大失误,也是他对付老臣的一种办法。虞庆则、王世积二功臣之死再次说明:隋朝统治已进入功臣获罪和小人得志的不正常年代,这是隋文帝杨坚的不明之举。

开皇年间,宰相虞庆则功在北边,上柱国王世积勋建南陈,均为杨坚开国功臣,也都因功勋卓著而遭猜忌,结局相同。

虞庆则是北方豪杰之家赫连氏的后代,继承了北方少数民族勇猛强悍的传统,成为一员猛将。开皇元年(581),虞庆则进位大将军,迁内史监,吏部尚书,不久拜尚书右仆射,甚得杨坚信任。他主要的功绩在杨坚建隋后对突厥的战争和出使降服突厥的过程中。因而授上柱国、鲁国公。他的英名威震北边,为了保障伐陈大计的顺利实施,虞庆则镇抚北边,突厥不敢进犯。

在灭陈后不久,杨坚在晋王府举行庆功宴时,点名让没有参与平陈战争的虞庆则参加。因为坐镇北边御突厥也是平陈战争的战略部署。

席间,杨坚一席话给虞庆则极高的评价。他说:“高颖平江南,虞庆则降突厥。都是大功臣呀!”

虞庆则向杨坚敬酒,杨坚非常高兴地对诸公说:“饮此酒,愿我与诸公等子孙常如今日一样开心,世守富贵。”

开皇九年,虞庆则转为右卫大将军,又改任右武侯大将军。

王世积有着与虞庆则相似的性格:果敢、无畏,都是征战疆场的猛将。王世积在北周不像虞庆则那样已有威名,他的战功多在开皇年间,尤其是平陈之役。当时他以蕲州总管的身份率军从蕲水直指长江,他指挥的著名战役即蕲口之战中,隋军大败陈主力。后以军功进位柱国、上柱国,甚得杨坚重视。

但王世积心中抑郁。他看到杨坚性忌刻,功臣多获罪,于是纵酒解愁。杨坚以为他有酒疾,让他住到宫内,令御医为之治疗。王世积非常难堪,诡称病已痊愈,才得回家。开皇十七年,杨坚的统治已进入晚期,社会矛盾积累,七月在桂林(今属广西)一带发生了由李世贤领导的农民起义。杨坚决定派兵镇压。当即有几个将领请战,杨坚不准,却对虞庆则说:“位居宰相,爵乃上公,国家有贼,你为何不着急?”

虞庆则恐惧,只得请命。杨坚任命虞庆则为桂林道行军总管,南下镇压起义。还任命了随时长史,是虞庆则的内弟赵什柱。

对于赵什柱其人,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他可能是一个靠投机或关系网而步入仕途的。为了进一步升迁,他只能靠搞阴谋来实现。此人还是个好色之徒,早与虞庆则的爱妾私通,恐怕奸情暴露,总想找机会谋害虞庆则。此次南下,赵什柱随从前往,他找到了下手时机。

临行前,赵什柱就散布说虞庆则此次不愿出征。传到杨坚那里,非常不悦。原来,朝臣出征,杨坚告别宴,礼赐甚厚。这次虞庆则向杨坚辞行,杨坚很不高兴。本来,杨坚对虞庆则战功显赫就有顾忌,赵什柱的谗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虞庆则得胜后凯旋班师,不料想,引来了杀身之祸。

虞庆则得胜之师行至潭州(今湖南长沙)的临桂镇。疲惫不堪的将士们作短暂休整。出于长年征战的习惯,每到一地,虞庆则总是出营观看周围地形。这次他同样出营门,踏青山,眺望山川形势。对手下说,这里真是险要啊,如果粮食充足,守将又是适当的人选,简直无法攻破。说完,派身边的赵什柱先行回京,奏报公事去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什柱认为虞庆则“企图谋反”。

赵什柱来到京城,见机行事,得知杨坚对虞庆则已无好感。于是告虞庆则“谋反”。杨坚立即命有关部门调查此事。

是年十二月十日,虞庆则以“谋反”罪被处死。杨坚在开皇九年的庆功酒宴上,对虞庆则所说的“与诸公等子孙常如今日一样开心,世守富贵”的许诺,早已成了过眼烟云。而进谗言的赵什柱由随时长史升任柱国。

两年后,同样的灾难也降临到王世积头上。

开皇十九年,上柱国王世积任凉州总管。他原来的亲信,安定(今甘肃泾川)太守皇甫孝谐犯了罪,有关部门通缉搜捕,他逃亡西北,准备投奔老上司王世积,王世积不肯收留,把他送交有关部门问罪。结果,皇甫孝谐被发配桂州(今广西桂林)戍边,受尽凌辱,非常困穷。

皇甫孝谐把满腔仇恨投向王世积,他为了求得自身解脱,检举说:

“王世积曾让令道人看相问富贵之事。道人说,‘公当为人主’。又说他夫人当为皇后。又将之凉州,其所属谓(王)世积曰:‘河西天下精兵之地,可以图大事呀’。”

王世积被征人朝,审问其事。

有关部门报告说:“左卫大将军无畏、右卫大将军元胄、左仆射高领,并与其多有交情,并常赠名马等物。”

杨坚大怒,开皇十九年六月下令处死王世积。卑鄙小人皇甫孝谐却封为卜大将军。

同类推荐
  • 做让人无法拒绝的女人

    做让人无法拒绝的女人

    女人要成功,就要做到让人无法拒绝!对每一个对自我有要求,想要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的女人来说,我们的追求绝不仅仅是精彩一阵子,而是精彩一辈子。初出茅庐,战战兢兢,处理人与事大多会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有时候也会吃些暗亏却全然不知。也有一些在职场、社会打拼多年的老手,想必同样会有所体悟:关键时刻平时修炼的智慧心计往往能保全和成就自己。那些在历史上留名的女人,诸如甄嬛、武则天、戴安娜王妃、可可香奈儿、陆小曼等用自己亲历的故事给每个女人以启示:名女人的成功其实有迹可循。书中32位名女人给女性的六大智慧秘帖:自信、自觉、作态、趁势、格局、感恩,是我们在成长和成功路上可以随时借鉴和长期修炼的。
  •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涉及的内容都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人身安全了,我们才可能萌生起对其他目标追求的兴趣。著名学者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安全”对于人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安全”是简单的两个字,却饱含着许多的祝福和期盼;安全是沉重的两个字,浸蕴着多少血泪与辛酸。
  • 励志生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励志生存(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口才是本钱 幽默是力量

    口才是本钱 幽默是力量

    口才就是你的本钱,让口才成为一种艺术,幽默是你的力量,幽默让你的智慧闪光!说话幽默是一个人在说话时所表现出的诙谐,风趣的特点,它是一个人机敏,睿智的反映。其重要特点在于不仅是人与人交流的润滑剂,还可以帮助人们在某些复杂的情境中,缓解气氛,摆脱难堪或尴尬。
  • 每天一堂责任课

    每天一堂责任课

    生命意味着责任。你就是责任的主角;责任不是口号。落实才是目的责任是个人精神素质的基本体现,责任是职业素养的灵魂核心。最快乐的人生是尽职尽责、问心无愧,最高效的工作能力是勇担责任、负责做事。懂得责任、学会负责,快乐与成功会环抱左右。
热门推荐
  • 晓境幽澜

    晓境幽澜

    浮生若梦,某女幸福地躺在某男腿上回忆她的光辉史。“从小学霸,长大后亦是学霸。”“学霸不会留级,学霸不会连高考都搞不定,学霸不会......”“额,本人从小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长大后亦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那是女神,你是女神经。”额,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敢问肖大神咱能不揭底吗?咱能不提当年黑暗吗?是的,没错。当年她曾因为一个人马失前蹄,留了一级不说,就连高考也是给人家当垫脚石的。但是,那又怎样?她照样名校毕业,照样留学美国。她管理和设计双博士学位,还是国内最大企业CEO肖大boss的贤内助。.....这是一篇女强奋起的青春浪漫励志史,且看她如何演绎。
  • 命定阴婚,阎王老公太强横

    命定阴婚,阎王老公太强横

    午夜灵异栏目主持人阎灵心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身边真的会发生灵异事件!首先身为单身的她被一个突然出现的小孩叫妈妈?这不科学!然而更加不科学的事还有,她竟然是传说中生死簿中生簿的持有者,更是万年难得的渡灵师体质!为了不因渡灵师体质而成为魑魅魍魉的盘中餐,阎灵心只能加入妖妖灵事件簿成为执法者,跟某个臭屁又自恋的小阎王组成搭档一起找回灵界散落在人界的宝物。然而坑爹的是,她辛辛苦苦努力奋斗想让自己逃脱成为鬼的盘中餐的命运,但是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她还是被一只阎王给“吃干抹净”了……
  • 育魔

    育魔

    他是天地初开遗落的一片混沌,本应在人间化胎为人,平平凡凡度过一生,却不想为救至亲之人踏上了修行的道路。身世的由来,有心之人的暗算,与所爱女子的离散,兄弟之间的背叛,门派的风雨飘摇,仙魔即将再开的大战。是谁在翻云覆雨口蜜腹剑,是谁被阴谋诡计算计连连,自以为是木偶的提线之人,却不想全都在天道的把玩之间。凭他自己要怎么力挽狂澜,要如何才能拨开浓雾再见青天?梦里江湖身是客,刀风剑雨浪滔天。只盼自在逍遥身,不证大道不登仙。
  • Eothen

    Eoth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回2002

    梦回2002

    一位都市的普通人回到2002年开始了他年仅11岁的赚钱生涯……
  • 划破心灵的泪滴

    划破心灵的泪滴

    没有一种爱叫卑微!你相信爱情吗?你明白爱过的幸福吗?你有知道爱过以后的痛吗?爱情让你不知所错!却有让人苦苦的等待!在爱与痛的边缘,你如何选择自己的路,你如何面对未来!你是选择离开!你是选择放弃!还是你是选择勇往直前!划破心灵的泪滴,将最真的爱情来给你!将让你明白什么是爱。
  • 腹黑恶魔的蠢丫头

    腹黑恶魔的蠢丫头

    第一次见面,林芊妤把他衣服弄脏了,腹黑的恶魔说,臭丫头,你死定了,尽管林芊妤想逃离远离他,可是还是逃不过他的手掌心,林芊妤,这辈子,下辈子你都别想逃,你只能是我的
  • 顽皮皇后:美男快到手里来

    顽皮皇后:美男快到手里来

    穿越,她成了后宫不受宠的皇后,好在她能听得懂动物说话,这倒给她很大的安慰。可她,却也是他登上皇位的棋子。棋子?本小姐对棋子这种职业兴趣不大。但是正好我也看不爽那皇帝,就帮你一把好了!可是……当他,开始关注起来。她却心乱了……心慌了……自己……还能下的去手吗?
  • 穿越之逍遥女配

    穿越之逍遥女配

    她是风雪梦璃,是神界最强大的存在,实力即将到达巅峰,却迟迟不能突破瓶颈,一本书、一只蝴蝶,她一次次穿越于不同的主角世界,完成不同的任务。然而因为一次不明的意外,身份的互换,身为女配的她会如何呢?
  • 创世圣传

    创世圣传

    远古文明的消失,是否另有隐情。天地大变之中是否有幕后黑手。他于当世苏醒,是否是早有人安排。本是天生至尊却恰逢遭遇天地大劫,待醒来时却已是无尽岁月以后。物是人非,一切都已改变。追寻远古消失之谜,踏上征途,步步前行,大世争锋,看谁主宰天地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