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0400000013

第13章 1945—1949年的报刊与广播

一、报业的短暂复兴

1.报纸数量的迅速增长

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6年的一年多时间,为中国报业经历八年分裂破坏及危难困窘之后,从头整理、复原重建、力谋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复原整理阶段,全国报纸的总家数,还没有超过抗战发生前的总数,甚至比1927年北伐初告成功之时超过得也很有限。②

抗战爆发后,随着大都市报纸和报人的内迁,我国内地报业发展较快,这种发展的推动力不是来自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繁荣不能持久。抗战结束后,随着大都市报纸和报人再度迁回各地,内地报业的发展一度落入萧条之中。如战时陪都重庆,胜利后一度有报纸30余家,至1947年仅存16家19版,而内地各报普遍处于困境。经过八年抗战,国内报纸在“质”的方面,水准大见提高,但量的方面却显然减少,尤其分布情况也与战前大不相同。大致而言,自由区报纸数大为增加,收复区则因日伪扼杀而大见减少。①

自抗战胜利到1949年全国解放,我国报业的发展随政局变化而几经起伏。战后初期,新闻业界人士纷纷由西南迁回沿海,各种报刊纷纷复业,新刊物大量创办,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报业增长最为迅速。经过短暂恢复和急速增长,据内政部1946年的调查统计,全国报纸已登记有984家,销数约200万份,各地区的具体发行数大致为:京沪区(南京、上海)约60万份,其中《新闻报》20万份、《申报》10万份、南京《中央日报》7万份、上海《大公报》5万份,上海《中央日报》、《正言报》、《文汇报》均为3万份左右;平津区约为30万份,天津《民国日报》7万份、《大公报》5万份,北平《华北日报》、《世界日报》均3万份;其他如武汉区约10万份、东北区约10万份、渝蓉区约15万份、广州香港区约16万份、西安区约5万份;上述七区约销140余万份,其余50万份则分配各地。这些销数的统计数字是以经国民党中宣部核准发行、在内政部登记有案的报纸为准,事实上各地仍有未办登记手续先行发刊者,无法一一考察,但各主要省份及大都市的统计则相当可靠。各大都市的报纸以上海最多,有70家,其次为重庆44家,再次为北平、广州各42家,南京40家。②

1946—1947年,我国报业出现较大的发展,基本趋势是向大都市集中,京、沪、津、穗等地的新兴与复原的报纸如雨后春笋,动辄数十家。据1947年8月底的统计,全国已登记的报纸总数增加到1781家之多。上海有96家报纸,南京87家、天津68家、北平59家、广州42家。在各省之中,广东省有报纸137家、湖南省126家、湖北省119家、福建114家、江苏102家。就比例而言,在不到一年中,全国报社比前一年增加率达81%,可谓惊人。1947年被称为报业复兴发展的飞跃时期。③

2.《新民报》的盛况与基本立场

抗战胜利后的很短时间内,《新民报》发展成为拥有上海、北平、南京、重庆、成都五个分社,八个日晚刊的新闻企业,形成战后最大规模的民间报系,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该报作为抗日爱国的民主报纸,面向社会、面向城市中下层人民群众,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在知识分子、公教人员和中小工商业者中有较多读者。①

1945年10月10日,《新民报》南京版日刊复刊,复刊词中明确阐述了该报的立场:“本报是一个民间的报纸,以民主自由思想为出发点,不管什么党,什么派,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只求能反映出大多数人群的意见和要求,决不讴歌现实,也不否认现实? ?”②

1946年4月4日,《新民报》北平版日刊创刊,主持人为张恨水,因张在北平具有一定名望,加上这张《新民报》来自抗战首都重庆,有别于北平发行的汉奸《新民报》,以至报纸未出,求为基本订户者已经争先恐后,曾将营业室柜台挤倒。报纸创刊之日,发行即达12000多份;半年之后,达5万份,居北平小型报发行的首位。北平版《新民报》阐述办报理念:“八年抗战之后,无论前后方人民都疲劳极了,所需要的是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谁不让我们安居乐业,谁不让我们休养生息,无论你什么政策,什么党纲,我们实在都不感兴趣? ?我们感觉到老百姓对哪一天哪一处能买到平价面是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应当报道之;反之,老百姓对各派分配政府部长并不关心,我们也不引为是重大新闻而去加倍渲染。还有八年来的新闻是一贯的紧张,我们愿意在纸面上轻松一点,免得读者对报纸寂然寡欢。”北平版的社会新闻秉承了《新民报》的传统,内容以为底层民众呼吁、揭露社会黑暗为多。③

同年5月1日,上海版《新民报》创刊,其发刊词的政治态度比南京版更鲜明地左倾,明确表示“我们愿意忠于国,忠于民,但是坚决不效忠于任何政治集团”,“我们相信一张报纸必须配合时代的要求,始有其存在的意义”。④

二、政府与新闻界

抗战胜利后,国内报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除复刊的报纸外,还有大量新报刊创办,但这个短暂的繁荣很快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而结束。随着国内局势日趋恶化,国共两党在新闻宣传领域有形无形的斗争日益激烈,政府与新闻界的关系也日趋紧张。随着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推进及共产党通过各种方式对国统区新闻界的影响,新闻界整体舆论逐渐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倾向,南京国民政府在前线战场和新闻舆论战场上都陷入困境。

1.基本情形

1945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规定“敌伪机关或私人经营之报纸、通讯社、杂志及电影制片、广播事业一律查封,其财产由宣传部会同当地政府接收管理”。随后,国民党“收复区全国性事业委员会”又拟定了《广播事业接收三原则》,根据这个法令,原沦陷区的敌伪的报馆、电台、通讯社等各类新闻机构,全部成为国民党的囊中之物。这个时期政府的报业、广播体系与民间媒介都在迅速恢复中。

同年9月,南京《中央日报》复刊,至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宣布“还都”时,国民党已经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重建起一个较战前更为庞大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以报纸为例,国民党中央直接主办的报纸即中央直辖党报发展到23家,总发行数约45万份;省级党部主办的报纸27家,总发行数14万份。此外,国民党人士主办的准党报、县市级党报主办的地方党报以及国民党军方主办的报纸,也为数众多。① 1946年初,国民党利用加入官股的方式改造被定为“战时附逆”的《申报》、《新闻报》,改选两报董事会,重新设置报社负责人员,使这两张历史悠长、具有全国影响的纯民营大报被纳入国民党所掌控的新闻体系之内,性质发生完全改变,政府新闻系统的实力无形增加。但与此同时,部分民间报纸如《新民报》、《大公报》等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国内战争爆发后,国内新闻界也随着政治局势、经济状况的变动而发生着变化。当时政府财政政策调控不力,国内通货膨胀急遽上升,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反战、反饥饿、反迫害等运动日益高涨,新闻界和普通民众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之声频频出现在报刊上,成为南京政府失去民心的重要表征。

居于不同立场,两岸学者对这段时期新闻界的评价呈现明显的差异。部分台湾学者批评这个时期的记者存在诸多缺失:第一,无超然独立的认识与风格,他们认为,这个时期的新闻界多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而一般年轻的新闻从业员多以“左倾”为前进,以攻击政府为风尚,忘却公正;第二,“不能自向国家负责”,他们提出,虽然新闻界对国家不当之举措,自应站在舆论立场予以批评,但也应顾及国家利益,当时的新闻记者却很少能做到这一点;第三,忽视法律及道德上的责任,他们指出,新闻自由为报人所应争取,但自由应在法律范围以内,切不可任意诽谤,切忌造谣,影响他人蒙受名誉上的损害,但有记者发布不实损人名誉新闻,好像无所谓;第四,“未能对社会负责”,许多报纸均尽量刊载黄色新闻,不顾及由之促进社会罪恶的产生。①

同时,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采取的各种新闻政策和策略对新闻界产生很大作用,“新闻界受中共统战催眠,左倾风气盛行,影响最为严重”,“亲共的昂首天外,气概不可一世;反共的报纸反而深感荒漠呼声,得不到回声的孤寂”,甚至说左倾的《大公报》、《民生报》的态度比共产党的报纸还恶劣,并批评不少反共的报纸,在局势紧张之际,却噤若寒蝉,而另外一些报人则“以悲观灰色为超然,以无所是非为公正”。②

如不拘泥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视角,这些批评今日读来,似有其客观之处,不能全部解读为对新闻媒体的无端攻击,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下,当时新闻界的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可从《新民报》被停刊事件来思考这个问题。

2.《新民报》的停刊

1948年7月9日起,《新民报》南京版被勒令永久停刊,内政部在送达报社的公文中告知其停刊理由为“查南京《新民报》屡次刊载为匪宣传、诋毁政府、散布谣言、煽惑人心、动摇士气暨挑拨离间军民及地方团队情感之新闻、通讯及言论;近更变本加厉,在豫东军事紧张之际,企图发动舆论,反对空军对匪部之轰炸,显系蓄意摧毁政府威信,中伤军民感情,有计划反对戡乱步伐,实违反出版法第二十一条第二、三两款出版品不得损害中华民国利益以及破坏公共秩序之宣传惑记载之规定,依照出版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应即予以永久停刊处分”③。由此可见,《新民报》几乎已被等同为造谣生事、蓄意破坏国家安全的敌人。

《新民报》被勒令永久停刊的消息一出,舆论大哗。上海新闻界、文化界、法学界的毛健吾、方秋苇、胡道静、曹聚仁等24人,联名在《大公报》发表“反对政府违宪摧毁新闻自由,并为南京新民报被停刊抗议”的抗议书,反对内政部对于《新民报》予以永久停刊的处分,并郑重提醒行宪政府,这个措施正是违反宪法、摧残新闻,并呼吁全国新闻文化界人士一致主张,立即恢复南京《新民报》的出版,废止所谓《出版法》之类的枷锁。上海《正言报》则抨击国民党当局封闭《新民报》之举“使天下人大惑不解”,不是“行宪国家的民主态势”,指责国民党政府以“以行宪之名,干违宪之事”。④

上海《大公报》在社论中指出:《出版法》是袁政府时代的产物,国民政府立法院虽略有修改,而大体仍因其旧,实在是不合时代精神。依照时代精神,国民党已结束一党训政进入宪政,因此有关“出版品不得意图破坏中国国民党和三民主义”这条属于国民党特用的法律,应已无效。现代民主宪政国家,人民可以公开抨击政府施政,在野党在宪政轨道中尤其以推翻政府为能事,那非但不犯法,且是一种特权。社论还指出,中国新闻界立言纪事,历来存在的畸形现象就是对政府大官极不自由、动辄受到停刊封门等处分,而对社会个人则极度自由,造谣中伤、恶意诽谤,受害者无可奈何。①

此外,国外新闻界及在上海出版的外文报纸也对《新民报》表示声援。美国《旧金山纪事报》发表社评说,中国如果要发扬民主,就应以扩大新闻自由为一种象征,“吾人于承认一个困苦的政府有权防备自身垮台之余,唯有以中国政府不能辨别超然批评与破坏活动为憾”;上海《大陆报》社论则谓,没有新闻自由就不成其自由国家。②

但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已下定决心:将凡在其看来为共产党所用或为其代言的报纸统统纳入打击之列。同年9月,在《新民报》停刊不到两月后,上海《正言报》又因社论不当,被内政部下令停刊,这种情况使新闻界只能暂求自保。

1948年后国内局势的激烈变动,也使新闻界发生分化。国民党在抗战后一系列政策和运作上日益失去民心,遭到舆论界的普遍指责。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土崩瓦解前后,记者主要有几种走向:大部分记者选择继续留在国内;部分新闻界著名记者绕道香港转赴北京,最终明确个人选择,如顾执中、徐铸成等;另外一部分记者最终去了台湾,如成舍我等;还有一部分记者则选择留在香港,如曹聚仁等。

同类推荐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热门推荐
  • 大山的叔叔回来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大山的叔叔回来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这个故事从卡奴接受采访的新闻事件出发,颇具有警世的意味。书中一步步带领孩子认识信用卡的各项功能,也帮助孩子了解其中的风险,是值得家长与孩子共读的书籍。在阅读本故事的同时,更要特别注意下列三大重点:1.深刻了解“信用”的重要,让孩子建立累积信用的行为模式。2.信用卡绝非毒蛇猛兽,而是良善的支付工具,更是建立个人信用的方式。但若肆意滥用信用卡,则会被信用卡吞噬。3.认识信用卡及其他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善用信用卡聪明消费,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 炼之不破不立

    炼之不破不立

    不就是九兽玦吗?等我全部收复,就算不能炼气照样能够变强!!!我会让他们知道,我聂凌焱是如何成长的!
  • 一念双生

    一念双生

    十年苦读,换得另一意识诞生。再续儿时梦想,惩奸除恶。读的什么书。额!网络小说。
  • 新四军女兵

    新四军女兵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真实地记述了抗日战争爆发时期一大批来自不同环境、投身战争的新四军女战士的工作、生活及牺牲精神等。
  • 校园的故事

    校园的故事

    一个名字叫做凌风的孤儿被一个神秘老头收留,教他武术,直到17岁从山上被赶下山来,让他进入校园好好学习,萝莉小妹,清纯校花,妩媚御姐,高冷警花,他会选择谁来当自己未来的老婆呢。敬请期待
  • 重生之妖道通天

    重生之妖道通天

    进可翻云覆雨,退可诛仙灭魔,敛三界硝烟,鼓九天烽火!诸雄争霸,弱肉强食,乱世屠尊,妖法通天,试问天道谁主沉浮?一个少年重生成妖,传说从这里开始……【每天最少保证一更,偶尔会有爆发,感谢支持。】
  • 犯禁的老王

    犯禁的老王

    老王蛋疼的穿越了。怀着不安的心情,老王适应着这个国家。而这个他没听说过的国家也在慢慢的适应着他。“穿越才不是我想要的啊!我要电脑!我要动漫!我要小说!我要萌妹子!”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自传

    《如果种子不死(法国诺奖得主倾情裸传自述传奇人生)》是作者纪德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充分展示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师的性格特质和成长印迹, 是一本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 浴火重生:皇后归来

    浴火重生:皇后归来

    前世,她倾尽所有,助他为帝,到最后换来的却是他的背叛,亲手杀死了她和她腹中的胎儿。她发誓,若有来世,曾经害过她的人,她定当千倍万倍的一一奉还,“我要用你们的血为我死去的孩子祭奠。”。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再睁开眼,已经回到十八岁时,皇后重生,看她如何扭转乾坤。皇上,约吗?
  • 钻石婚宠:首席总裁99次示爱

    钻石婚宠:首席总裁99次示爱

    就因为五年前他的年少轻狂,错过了她整整五年。五年后,她回来了,还带着一对萌娃,他原本想着把她娶回家,可她却死活不愿意。“”嫁给我好吗?”他屈尊去求她“好,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真是回答我。”“好。”“你是处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想让她看到自己的真诚。“你骗我!你是处那我的孩子哪来的!!”哦哦哦~~掉进陷阱了.....终于,她答应了。婚前,他对她说“小琦,你终于肯嫁给我了~”结果她却冷冷的回答“我现在可以反悔吗?”“....”他在Z国一手遮天,却一次又一次的栽在她手里;她在人人眼里温润尔雅,却总喜欢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