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履历,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跟他们不幸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关系。比如举世闻名的大文豪高尔基早年丧父,11岁时就给资本家当学徒工,经常受冷挨饿。不幸的童年生活让他有了深厚的生活阅历,使他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人生,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你看到或看不到的很多地方,有许多人都是在经历过不幸后发愤图强并最终走向成功的,比如下面故事中的建筑师。
一名建筑师因为一次施工事故失去了双腿,每当他想到在以后漫长的生活中,自己永远无法再自由行走,就感到十分委屈和绝望。
家人为了开导他,便带他去参观画展。那次画展是市艺术展览馆专门为一位残疾画家举办的。在展览馆转了一圈后,他被大厅一角的一幅水彩画深深打动了,那幅画画着一片金色的海滩,海滩上搁浅着一条船,那条船看起来十分老旧,但仍然头朝大海,好像随时准备出航。建筑师发现,在那稍稍倾侧的船体下只有一小洼清水,根本无法将其送入大海。但是,在画的右侧却写着一行非常有力的字:“相信吧,潮水会回来!”
突然间,建筑师从这幅画中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震撼着他。经过多方打听,他终于了解到这幅画作出自于一位年逾七旬的残疾老者之手。老者大半辈子都是健健康康的,但是在十多年前却因患上进行性运动神经疾病而卧床不起。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顽强地与病魔作着斗争。
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师都被老画家的精神以及他的话感动着,于是,他决定让家人陪他去拜访那位老画家。当他来到老画家家里时,半躺在床上的老画家正用两个枕头垫着后背,在画板上作画。
按理来说,那样的姿势会让老画家很痛苦,但是在老画家枯瘦的面孔上竟一点儿也没有痛苦的神情。看到有客人来,老画家这才放下画笔,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并且始终微笑着。在两人交谈中,建筑师坦诚地对老画家说:“见到您之后,我开始为自己曾经的怯懦感到羞耻。”不久之后,这位重新振作起来的建筑师成为了业内令人望其项背的佼佼者。
建筑师是不幸的,起初他险些掉进委屈和抱怨的泥淖中出不来,好在他遇到了同样不幸的老画家,老画家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鼓舞了他,让他感受到了力量。可见,不是人们没有与命运抗争的能力,而是缺乏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如果拥有了决心,人们就能跨过不幸,进而取得成功。
不幸这条阶梯是布满荆棘的,人们每从上面走一步,都会感到痛苦,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能凸显它的严酷。凡是能通过如此严格的考验的人,都有可能将曾经的不幸化作成功和财富,将委屈化作动力和信念。英国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就是一个从不幸中走过并最终获得成功,将不幸化作财富的人。
在一次名流聚会中,约翰·艾顿向他的朋友,也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讲述起了自己充满苦难的过去。
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父母早逝,姐姐用帮人洗衣服、做家务挣来的钱将他抚养长大。然而,姐姐出嫁后,他的姐夫厌恶地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自私,每天只给他吃一顿饭,还命令他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小小年纪,他就饱受了委屈。后来,他去做学徒,租不起房子,就住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一住就是一年。
丘吉尔对此感到很惊讶,他没想到这样一个在商界中举足轻重的富贵人士竟然经历过那么多不幸,便问他之前在遭受苦难、忍受委屈的时候为什么不说出来寻求帮助。
艾顿淡然一笑,回答道:“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我如今很富有,可以说是苦难给我带来了财富。但我的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我用自己的双手战胜了它。”
在众人或认同或不解的目光中,他又说:“只有战胜了苦难,苦难才称得上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如果你在战胜苦难之前停步不前,一直向别人诉苦,那别人就会当你是在乞求可怜;如果你在战胜苦难之后再讲述你的经历,那么别人才会觉得你是有毅力、值得敬重的人。”
艾顿的一番话让丘吉尔感悟颇多,他重新修订了自己“热爱苦难”的信条,并在多年后于他的自传中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委屈化作动力,将苦难变成财富,将其转变为财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战胜它,你给苦难的每一次打击都是你赚到的财富。
有人说,最大的幸运者也是最大的不幸者;也有人说,成功的人不是从来未曾被困难击倒的人,而是被击倒后能够站起来并积极地往成功之路迈进的人。的确,如果不幸不能让我们低头,那么它就会助我们成功。
当我们看到成功者的头上戴着闪亮的光环,而自己却那么卑微地生活着时,内心会充满委屈。有委屈能够理解,但是不能因为委屈就埋怨人生不公,因为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风雨和不幸中一路拼杀过来的。我们应该从这些成功的人身上领悟什么叫不经风雨不见彩虹。当我们陷入不幸,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也不要急着为自己叫屈或埋怨,我们首先要用清醒而理智的头脑认清不幸,并要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不幸,当把不幸打败时,我们就会成长为一个真正刚强的、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