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4900000031

第31章 不可为了利益去攻击别人——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原典”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易经·益》

“释义”

《益》卦上九爻说:不给他人利益,还要攻击他人。长久持有这样的心态,就会有凶险。

《象辞》说:不给他人利益,说的是思想偏隘自私。还要攻击他人,是因为有外来之人想分享他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不要独占利益,更不要攻击他人,与人结怨,这样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而应该树立为人着想、不损他人的信念,如此才能长久,才能顺利。

一个人要想真正与人相处和睦,应该具有种种良好的德行,自私、卑鄙、嫉妒都不能赢得人心,还会处处不受人们的欢迎。

“事典”

故事一:智伯索地自取灭亡

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贵族叫智伯。他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自己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他还嫌不够。有一回,他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

魏宣子也是晋国一个贵族,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地。他的一个臣子叫任章很有心计,对宣子说:“您最好给智伯土地。”宣子不理解,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

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忧虑。您给了他土地,他就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加轻视他的对手,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他便不能这样长久下去了。”

任章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见宣子点头称是似有所悟,便又接着说:“《周书》上说,‘将要打败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帮助;将要夺取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甜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您还不如给他一点土地,让他更骄横起来。再说,您现在不给他土地,他就会把您当作他的靶子,向您发动进攻。您还不如让天下人都与他为敌,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宣子非常高兴,马上改变了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把赵国包围了。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进去,赵在里面接应,里应外合,内外夹攻,智伯便灭亡了,果然如任章所料。

由此看来,贪欲不止,喜爱攻击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故事二:邓芝的“双赢”思想

三国时候,刘备虢亭战败,退到白帝城暂时驻扎下来。不久,他就因忧愤悔恨而病倒了。在病势沉重的时候,刘备派人去成都,把丞相诸葛亮等人请到白帝城来安排后事。

刘备让诸葛亮坐在床边,对他说:“我有了丞相,才有今天的帝王事业。可是,我的知识浅陋,没有听丞相的话,自讨失败。想来又悔又恨。如今眼看我就要死了,儿子刘禅软弱无能,我只好把大事托付给丞相。”他一边说,一边把事先写好的遗嘱交给了诸葛亮,并且要求他尽力辅佐太子刘禅。

诸葛亮向刘备表示,一定要尽一切力量辅佐少主,不辜负刘备的重托。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了,死的时候六十三岁。十七岁的刘禅,在成都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建兴元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从此,蜀汉政治上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由诸葛亮决断。

联吴抗魏,本是诸葛亮的重要战略决策。可惜虢亭一战,蜀吴联盟遭到破坏。诸葛亮担心孙权乘刘备刚刚死去的机会发动突然袭击,正考虑派人去和东吴修好,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

一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目前,主上年幼,初登皇位,民心未安。如果要完成统一大业,就应该抛弃旧怨,和东吴联好。没有东顾之忧,咱们才能北上进取中原。不知道丞相是怎样考虑的?”

诸葛亮一听邓芝的话,十分高兴,觉得邓芝很有见解,而且邓芝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理想人选。他笑着对邓芝说:“我对这件事已经考虑了很久,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担当起联合东吴的使命。你既然明白联吴的好处,那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使命。”他马上决定任命邓芝为出使东吴的使臣。

邓芝到了东吴,求见孙权。魏国也派使者到了东吴,要孙权联魏攻蜀。孙权正犹豫不决,因此不肯接见邓芝。邓芝写信给孙权说:“我这次来,不光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呢。”孙权这才接见了邓芝。

邓芝给孙权分析当时的形势,说:“吴国有长江做天险,蜀国有山川为屏障,两国和好,互为唇齿,力量就大了。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如果东吴要和魏国联盟,就必然要向魏国屈服称臣。要是不听它的话,魏国就要借口讨伐东吴。那时候,蜀国也可以顺流而下。江南的广大地区,就不会再是大王所有的了。”

孙权听邓芝说得有理,回答说:“我是愿意跟蜀国和好的,只恐怕蜀主年轻懦弱,在魏国的压力下中途变卦,不能始终如一。既然先生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从此,吴国和蜀汉又结成了抗拒曹魏的联盟,并且多次派遣使者互相访问,不断发展友好联盟关系,从而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在这则故事中,邓芝之所以能够说服孙权联蜀抗魏,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一开始便提出了“双赢”的思想:“不光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而后,他又具体分析了联蜀对于吴国的好处,使孙权不得不同意联蜀抗魏的主张,从而圆满地完成诸葛亮交付给他的使命。

故事三:张禹多交友少树敌

张禹原是汉成帝的老师,汉成帝对他颇为敬重,封他为安昌侯,与成帝的舅舅王凤、王商先后同时主持朝政。王氏兄弟倚仗太后王政君之势,专擅朝政,炙手可热,张禹自觉难以与其争锋,便一再上书辞职,成帝就是不答应。

张禹于是就来个当官不主事,尸位素餐,专心致志于买田置地,广增家产,流连声色,以求自安,可是终于因为买一块好地,与王氏兄弟之一、曲阳侯王根发生了冲突。

这时,由于水旱之灾频繁,地震连年不断,一些不满王氏的大臣便借题发挥,以为这是由于王氏专权所致。汉成帝对王氏兄弟的跋扈也早已暗怀猜忌,便来征询张禹的意见。如果此时张禹附和那些大臣的意见,挑动成帝的不满情绪,对王氏将是很不利的。

老于世故的张禹看出王氏兄弟的权势不可动摇,成帝终究不过是个傀儡,自己已经年老,子弟又都位低势弱,不是王氏的对手,何不借此机会化解矛盾、讨好王氏呢?于是就对成帝说:“灾异之事人所难以理解,圣人也避而不谈;这些新进后辈信口开河,不必信他!”

成帝因此也就不疑王氏。王根兄弟得知此事之后,果然十分高兴,与张禹关系亲密起来。张禹由此不仅富贵终身,而且子孙后代也都官居高位。

为人处世不要攻击他人,这是免祸保身的法宝。权力场上变化莫测,谁也难料穷秀才日后不能中状元,一日之间变成自己上司;谁也难料居高位的自己日后不会直线下降。官场穷通变化,一时难料,高明者能够遵循少结怨、少树敌、多交朋友、多做实事的做官长远之道,不独占利益,不攻击他人,古时官场避锅中的法宝在现代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吉言”

利益使一些人盲目,使另一些人眼明。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只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没有吸引他人的磁力,就会使别人对他感到厌恶,就没有人喜欢与他结交往来。如果能在和谐的气氛中,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而无需争论琐事或竞争势力范围,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好。

一个精明的人必须安排好他的利益等级,使之井然有序。在我们同时急着做许多事情时,我们的贪婪常常会扰乱这一次序,结果因为想得到太多的很不重要的东西,我们错过了那些最为重要的事情。

自私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希望能“人人为我”,即不愿去践行“我为人人”这个前提条件。结果呢,就导致人在社会中没有安全感、关爱感。人与人之间互周互济,互相借重,团结一心,这样,不仅能共同做出一番事业来,还能相互倚重,保全自身。

能成就大事的人,都不会被眼前的暂时的利益所蒙蔽,能够清晰地辨识事务的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进行取舍。有这种慧眼的人一般为官则大贵,从商则大富。

只注重利益的人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做事情,当然不能没有功利心,但也不要太急切。如果你是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就一定要注意周围人的感受;如果你经营一家企业,不能把赚钱作为唯一目的,还要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让大众从感情上接受你的产品。

所以,有了利益,不要独占,而是与人分享;也不要为了利益去攻击别人。当你任由自己卷入人际冲突、玩手段、抢功劳、为小事争吵不休的纷争中,这些事会耗尽你的精力,影响你的态度,另外你还浪费了原本应该用在正事上的宝贵时间。

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对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失去洞悉力,其实,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同类推荐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你的天空淋过雨

    我在你的天空淋过雨

    “林殇,如果能让我们再回到过去,你,你还会一如既往的留在我的身边吗?”“沈括,我想说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可是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不是吗……”那年烟花开的满天都是,他在一棵快要枯萎的歪脖树下对她说,“你愿意吊死在我这课歪脖树下吗?”她看着他被烟花绚烂的脸,瞬间就觉得全世界都变成了自己的一样;同样是相隔5年之后的地方,那棵当年的歪脖树已经发了新芽,长出新的枝干,可是他们却再也回不去当年了……
  • 婚婚欲宠

    婚婚欲宠

    十年前,母亲突然离世,小妈带着比她小两个月的妹妹突然闯进她家,从此她的幸福人生成了个笑话。十年后,遇到他,她以为能逃离这暗无天*的过去。他的未婚妻出现,她才知道,他给她的一切,不过是锋利如刀的谎言!一纸结婚证,成了嘲笑她天真的证据。她要逃离,他却处处出现在她的生活中。“瑄瑄,你以为没了结婚证,你就能离开我吗?
  • 植树记

    植树记

    这是一个集玄幻幻、神话、武侠为一体的小说,把你带入一个神秘的世界,随作者一起去遨游……在这里面你会遇到很多你想不到的人物,很多你梦想中的风景,还有那略带些凄美的爱情……准备好了吗?那就和我一起旅行吧!
  • TFBOYS你还记得我

    TFBOYS你还记得我

    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请见谅,QQ:1196679812
  • tfboys之我们的公主

    tfboys之我们的公主

    王俊凯和上官雪沫之间总会有冲突,但更多的是美好;王源和上官梦雪之间总会有人哭泣,但更多的是甜蜜;易烊千玺和上官雪莹之间总会有人对彼此不理解,但更多的是对彼此的了解;刘志宏和上官雪依之间总会对彼此冷嘲热讽,但更多的是对彼此理解和宽慰,当他们一次次的误解她们,那他们支离破碎的爱情,还能重圆吗?
  • 战神联盟传奇

    战神联盟传奇

    谜一样的组织,谜一样的少女,真相往往就在他们身边。无数个谜正在等待着他们破解,无论有多艰难,请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鉴于发现某书的简介与此书之前的简介相同,特重写一则,切勿乱喷】
  • tf家族逸其逸:快乐合成器

    tf家族逸其逸:快乐合成器

    他,温柔细腻;他,阳光帅气。来到tf家族要守tf家族的规矩,但是……我还是放不下,放不下你-。黄其淋放不下你-敖子逸。如果可以,一定要忘记这里,我会选择你。下辈子,我一定要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去不喜欢你。
  • 斩天行

    斩天行

    有人修仙,有人修魔,有人修鬼,有人修佛。我欲六道同修,改无上天道,踏九天云霄。挡我者,六界仙佛化成骨。拦我者,万千妖魔已沉湖。老天,若你敢拦我,我必斩你而行……且看少年许江流如何六道同修,斩天而行!
  • 模因入侵

    模因入侵

    一夜之间,网络上所有灵异小说全部消失,与之伴随的是,小说中的灵异事件侵入现实。各地灵异现象频发,从最初的不信,到惊恐、绝望、疯狂……直至死亡。人类,在哭泣。